英欧汽车脱欧损失(从英国脱欧想到的英系汽车往事)
英欧汽车脱欧损失(从英国脱欧想到的英系汽车往事)因为长期销量差,经营情况令人堪忧,英系车大都命途多舛,多数品牌易主并几经辗转,被卖给其它国家。以捷豹路虎为例,捷豹和路虎分别于1922年、1948年诞生于英国。作为英国顶级豪华车品牌,甚至还有英国皇室及军用背景,后来因为运营亏损先后在1989年、1994年被福特和宝马收购。2000年福特从宝马手中购得路虎品牌,至此捷豹和路虎两个英系品牌全都归属福特旗下。2002年福特将捷豹与路虎业务合并成一个部门。2008年被甩卖给印度塔塔公司,一直到今天仍属于该公司。捷豹路虎一直标榜其“英伦豪华车”的身份,但现今其实是印度品牌了。类似的英系品牌还要很多,诸如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等,当下全都不归英国了,如荣威、名爵、莲花均已归属中国车企。正所谓“绝非凡品”者,必定是好东西,却往往不会成为热门货。极致性能和奢华的背后都是钱堆起来的,因此英系车普遍价格高,能负担起的目标受众少,销量自然不如走量的大众或者
2019年,英国汽车业遭受了三重打击:1、中国地区的销量持续下滑;2、整个欧洲地区实现电气化转型,逐步淘汰柴油车;3、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英国市场放缓。
英国脱欧是一件世界政治史上万众瞩目的事件,要追溯到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正式提出公投,发起脱欧计划。经过一系列法案及投票表决,历时7年零7天,到2020年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
英国脱欧对汽车产业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将体现在商贸、关税、运输以及人员等方面。对此,宝马、捷豹路虎及日产纷纷做出紧急回应,或将考虑推迟研发计划以及大规模裁员,目的就是尽可能在英国脱欧后控制成本。 英国脱欧后,英国的汽车销量遭受重创,位于哈利伍德的捷豹路虎和埃尔斯米尔港的沃克斯豪尔计划在当地裁撤数千个工作岗位。然而,这两地都曾是英国的重要制造中心。
针对英国脱欧问题,利物浦商会首席执行官Paul Cherpeau表示,截至目前,英国脱欧对捷豹路虎和沃克斯豪尔位于哈利伍德和埃尔斯米尔港两地工厂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他认为,对英国汽车业而言,英国脱欧从根本上改变了贸易条件,“即时生产”的延续性及英国与欧盟间的无摩擦贸易将荡然无存。在过去的数个月内,人们对于英国脱欧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消费者和整个商业信心受挫,如何应对这类问题,成为了英国政府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Paul Cherpeau认为,英国政府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脱欧协议应当做到内容明确、合约关系牢固,并能在与全球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发挥潜力。“与英国其他行业一样,汽车业也需要英国政府明确说明英国脱欧协议的大致内容。只有这样,英国的商业机构才能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境遇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Paul Cherpeau说。伯明翰大学商学院商业经济学教授David Bailey表示,五年前,英国的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曾计划到2020年,实现汽车年产量200万辆的目标。但如今随着英国脱欧,汽车产量面临风险,今年甚至可能连100万辆都达不到。
汽车按着类别归类,通常们会说中国品牌、日系品牌、韩系品牌、美系品牌、法系品牌、德系品牌等,甚至连意大利这个盛产跑车的南欧都耳熟能详,但英系品牌似乎极少被提及,即便如豪华跑车:宾利和劳斯莱斯,我们也很少称之位英系车,对于英系品牌,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有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做背书,英系汽车为啥被人们相忘于江湖?
讲真,英国既有辉煌的汽车工业,也盛产种类繁多的知名汽车品牌。比如在世界汽车版图中居于特殊地位,声名在外的宾利、劳斯莱斯、Mini、路虎、MG、莲花等都起源于英国。头顶“日不落帝国”的光环,英国人从骨子里就透露着一种贵族情结,而这种贵族情结,比德系和法系、意系更甚,因而英系车中平民车少见,却以超豪华品牌闻名。英国人对造车也有天赋,不管是论豪华车领域,还是比拼性能的赛场,佼佼者中总有英系品牌的身影。英系车代表着古典、优雅、内敛、不张扬,讲究内涵和个性,注重内在设计和做工精细。
正所谓“绝非凡品”者,必定是好东西,却往往不会成为热门货。极致性能和奢华的背后都是钱堆起来的,因此英系车普遍价格高,能负担起的目标受众少,销量自然不如走量的大众或者BBA。在规模化的大工业时代面前,英国人仍然选择坚守传统工艺,直到今天,英国克鲁郡的工匠依然秉承着传统的造车工艺,用超过三十年的从业经验以手工的形式进行装嵌。因而,福特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国民车打败了英国人的精品绅士车,日本车的经济省油又给英系车最后一击,而风雨飘摇的英系品牌最后活下来的没几个,纷纷被外国财团收入囊中。
因为长期销量差,经营情况令人堪忧,英系车大都命途多舛,多数品牌易主并几经辗转,被卖给其它国家。以捷豹路虎为例,捷豹和路虎分别于1922年、1948年诞生于英国。作为英国顶级豪华车品牌,甚至还有英国皇室及军用背景,后来因为运营亏损先后在1989年、1994年被福特和宝马收购。2000年福特从宝马手中购得路虎品牌,至此捷豹和路虎两个英系品牌全都归属福特旗下。2002年福特将捷豹与路虎业务合并成一个部门。2008年被甩卖给印度塔塔公司,一直到今天仍属于该公司。捷豹路虎一直标榜其“英伦豪华车”的身份,但现今其实是印度品牌了。类似的英系品牌还要很多,诸如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等,当下全都不归英国了,如荣威、名爵、莲花均已归属中国车企。
众多英系车品牌的命运像极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辞职声明中所说的话:“妥协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妥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面对经营不利时,英系车没有自我革命,而是向现实妥协。以至于网上流传一个关于英系车的段子,颇有意思。
陆虎说:抵制纳粹车,砸烂日本车,保持高贵英伦血统。
捷豹说:路虎大哥说得对,他们有性价比但没逼格。我们逼格高。
mini说:两个印度傻帽,装什么英国车,我才是英国车,虽然有个德国后爹。
smart说:不错,我后爹也是德国。
那么,英系车为什么会没落呢?这其实和英国制造业衰落不无关系。1776 年瓦特改良了蒸汽发动机,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制造业一度引领全球。为了垄断“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英国禁止出口任何可能透露英国工业核心的技术,以及禁止任何这方面的人才离开英国。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牢牢地坐稳了工业老大的地位。
但是将技术封锁起来,也意味着固步自封。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英国的创新发明就逐步被美国和统一后的德国追赶,进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彻底被美国和德国赶超。其实这些还不足以倾覆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殖民地的纷纷独立,伴随着“日不落帝国”沉入海底的还有风雨飘摇的英国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英国汽车工业一开始就是落后的,因为英伦贵族们并不认为汽车将会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相反他们还是更钟情于自己的马车。到20世纪下半叶,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电气为动力的新时期,随着日本、德国等掌握了大规模、标准化汽车生产技术的国家崛起,以豪华车和运动车的生产以及以传统作坊式定制为特征、产能极低的英国汽车业根本无法抵御这股工业化的洪流。英国不仅没有形成像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丰田那样大的汽车集团,反而是将大名鼎鼎的品牌不断卖给外国财团。2005年,英国本土最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罗孚正式退出英伦舞台,最终被中国上汽集团揽入怀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作为众多殖民地的原“宗主国”,英国一定程度上成了英联邦国家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于是选择了银行与金融等高端服务业,过于发达的金融业与此同时开始一点点掏空制造业的根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不断缩减传统制造业,失去了基础制造业的支撑,打造强大的汽车产业自然成为了空中楼阁。作为转型替代,美国选择了科研设计与知识产权,日德选择了高精尖制造业。而英国最惨,在所有制造业门类中也就飞机发动机制造业占据着一席之地,此时已经没落的英系品牌汽车大都被迫抛售易主。
到本世纪初,英国已是“后工业化经济体”,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不到10%,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减少了超过7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英国带来了沉重打击,让英国意识到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无法持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因此,英国政府开始摸索重振制造业,希望重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辉煌。英国启动了“开放和了解制造业计划(See Inside Manufacturing)”,以汽车行业为主,让年轻人深入了解制造业,同时积极推进制造基地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但事与愿违,随着英国脱欧进程的加快,引发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大地震”,这对于复兴制造业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2月20日本田宣布将于2021年关闭在英国的汽车制造厂,日产也宣布将取消在英国桑德兰工厂生产X-Trail SUV的计划,丰田也考虑让英国工厂停产。不仅仅是日本汽车厂商,福特也表示考虑停产其在英国的两家发动机厂,法国PSA则对在英国建厂表达了担忧。众多汽车厂商的停产或取消建厂/生产计划,逐渐演变成英国汽车制造的全面危机。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混到如今这个局面,真的是惨不忍睹,而这种惨状早已有所征兆。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1825年第一辆蒸汽公共机车问世以后,英国大街上那些原本以拉客为生的马夫们一下没了生意,纷纷提出抗议。除此之外,当时的蒸汽机车的烟尘和噪音也非常大,经常会惊吓到路上的马匹,于是市民纷纷抗议,最终英国议会与1865年通过了著名的《红旗法案》。
《红旗法案》规定了蒸汽机车上路必须由3人驾驶,其中1人添煤,1人驾驶,1人在车前50米步行举着红旗开道。另外车速不得超过4英里/小时(6.4公里/小时),通过城镇和村庄时,则不得超过2英里/小时(3.2公里/小时)。作为新生事物,自然有不完美的一面,需要给予时间去改进,然而保守的贵族势力就是这样直接扼杀了英国在19世纪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这项实行了30多年的法规强行将机车与马车画上了等号,致使英国原本在机车领域领先的脚步停滞了30年,让德国乃至美国在后来的汽车产业中抢尽了风头。如今英国几个数得上名的汽车品牌也都是在红旗法案废除以后才问世的:劳斯莱斯——1906年;MG——1924年,捷豹——1935年;路虎——1948年……唯独罗孚公司是1878年建立的,不过还是从1901年才开始生产汽车……
如今,在全球经济流动性日益增强之际,英国如果不能在国际分工合作中找准自己从角色定位,反其道行之,那么英国汽车工业进入倒计时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太久了。
首猎场带大家看看,哪些剑走偏锋的英系汽车们如今花落谁家。
①罗孚
罗孚从1902年起,就开始其辉煌的汽车史,曾是英国皇室、首相及罗马教廷的御用座驾,能叫板劳斯莱斯。渐渐到后来落魄成随处可见的经济型轿车,再后来衰败出售。
为了收购罗孚,当年中国上汽和南汽不惜大打出手,最后罗孚很鸡贼地将技术和车型卖给了上汽,生产线卖给南汽,商标则给了福特。不过到底上汽合并了南汽,于是除了商标,罗孚的技术、车型和生产线都归在了上汽旗下,于是就有了自主品牌荣威。但由于之前罗孚与本田合作生产了罗孚400,而罗孚45又是在400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所以本田销毁了所有罗孚45的图纸。而此时,罗孚的商标还掌握在福特的手里,所以罗孚75在中国不能以罗孚的身份销售。至此,百年罗孚便在此画上句号,从此再没有挂着维京海船的英国新车驶入然们的视线。
百年罗孚的消失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由于英国经济政策导致的英国汽车业的整体衰败,长期的闭门造车使得英国车的质量可靠性变得极差。第二大原因就是罗孚与本田合作后不思进取,一味的把自己的商标贴在本田的车型上,直接导致了罗孚自身研发能力的缺失。现在,罗孚的商标使用权已经卖给了印度塔塔,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印度人也许会再度复兴这个品牌,再度让这艘流浪的维京海船找到港口靠岸。
②名爵
MG(名爵)全称MorrisGarages,英国时期的MG是以生产敞篷跑车而闻名,备受英国名流喜爱,并成为首相座驾、英国皇室和罗马教皇御用座驾。MG(名爵)全称MorrisGarages,成立于1924年,是个源自英国的汽车品牌,公司以生产著名的MG系列敞篷跑车而闻名。MG跑车向来以独特的设计、做工精细性能优良而著称。MG之父是威廉·莫里斯,这个靠4英磅起家的英国伍斯特的自行车修理工,在1910年建立莫里斯车库(MorrisGarages),简称MG。十年后,他从汽车经销改为制造研发。1920年,第辆莫里斯汽车在小镇考利被制造出来。后来名爵的这个品牌也是历经波折,辗转浮沉,经历过英国两任汽车公司合并,最后2005年被南汽收购,2007年上汽收购南汽,MG就成为上汽的主要自主品牌,带有英国血统的自主品牌,完成他的新生,也开创中国企业收购国外著名汽车企业的先河。如今名爵品牌虽然还是那个商标,但档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③捷豹路虎
1922年,捷豹诞生于英国,惠特利创始人为威廉里昂斯爵士,人称捷豹先生,捷豹自诞生之初就深受英国皇室的推崇,从伊丽莎白女王到查尔斯王子,等皇室贵族无不对捷豹青睐有加,捷豹更是威廉王子大婚的御用座驾,尽显皇家风范。自从捷豹品牌创立以来,就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雅迷人而又动感激情的汽车,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涌现出了多款经典车型,奠定了捷豹品牌引领时尚潮流的地位,从连续多年登顶勒芒赛场的捷豹D-type,到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列为永久珍藏的E-type,都是汽车史上有名的作品。
1947年,英国人莫里斯·维尔克斯在威尔士的海滩上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一辆汽车的轮廓,并把它命名为“Land Rover(路虎)”;寓意是可用于农耕的罗孚汽车。
莫里斯·威尔克斯 (左)斯宾塞·威尔克斯 (右)
时任罗孚汽车公司工程主管的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s)出生于一个英国农民家庭。他知道农民们很需要一种既简单易用又动力充沛的轻量化多用途车, 还必须是他们能负担得起的。同时,彼时刚刚从战火洗礼中复苏的英国经济,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世界级出口产品。莫里斯与时任罗孚汽车总经理的兄弟斯宾塞·维尔克斯一拍即合,决定把想法付诸现实,于是第一辆路虎诞生了。
“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一辆路虎,有的人把它停在家里,有的人把它停在梦里”作为高性能豪华越野SUV的代表,路虎硬派的豪华形象深入人心,也成为无数钢铁直男心中的理想车型。
1948年的英国,刚刚摆脱持续了六年的战火,百废待兴,衰败的局面要求经济上迅速复苏。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汽车制造厂纷纷投入生产民用车的行列,罗孚就是其中之一。罗孚汽车的生产计划是制造一辆小型车,但是当时英国政府对钢铁的供应有严格的限制,除了要经特许之外,还采用比例配给,因此打算生产小型车供应国内市场的计划也就此搁浅。罗孚战后所生产的第一款车是代号P-4的农用卡车,从小型车到农用卡车的生产的戏剧性转变中,路虎诞生了。路虎的品牌价值甚至超越了其汽车本身。除了汽车以外,路虎的 全球“探险”远征队、Land Rover Gear服装及产品系列、可定制的多功能路虎汽车配件、配备越野教练的驾驶体验中心,以及对环保组织和运动组织的积极赞助,使路虎的形象更具魅力。捷豹路虎虽然有着非同凡响出身,但却随着英国汽车工业衰败,先后陷入经营亏损困境,惨遭其他车企抄底,其中捷豹最早在1989年被美国福特汽车收购,路虎则在1994年被德国宝马收购,在被偷师推出宝马X5后,又被宝马甩卖给美国福特,最终在2002年由福特汽车将两个品牌业务合并,才正式有了捷豹路虎说法;
然而,福特却不是捷豹路虎生命中的天使,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因为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福特断臂自救,不得不出售旗下品牌,最终选择在2008年将捷豹路虎以26.5亿美元卖给了印度塔塔,因为印度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这个消息传出就让英国人感到羞辱,英国政府甚至还发出损坏英国工业能力的警告。不过,印度塔塔却是捷豹路虎救星,因为它依靠印度市场优势,再加上一系列富有创意新产品推出,在2009年第二季度就开始了正向增长,到2017全球销量则达到了621109辆,连续7年打破销售记录,但没想到捷豹路虎是扶不起阿斗,到2018年全球销量暴跌4.6%至592708辆,让印度塔塔第二季度亏损2.76亿美元,又在第三季度亏损40亿美元,悄然超越印度石油公司在2012年创下的31.5亿美元亏损记录,被彭博社评为印度企业史上最严重亏损;早在2008年的时候,福特已经无力支持捷豹路虎的研发,无奈之下将其卖给了印度塔塔,当时福特旗下的几大品牌中主要包含林肯、福特、沃尔沃、捷豹路虎,几乎是不加考虑,福特就将沃尔沃和捷豹路虎卖了,而当年李书福也是凭借着敏锐的眼光以18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沃尔沃的全部股份,而印度塔塔集团则以23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捷豹路虎,在之后的几年中,吉利为沃尔沃注资百亿为其恢复,而塔塔则凭借捷豹路虎的知名度一举拿下了国内豪华市场。
在巅峰时期,塔塔汽车大约9成的利润都是来自捷豹路虎,说是躺着挣钱丝毫不过分,从2010年的二十多万销量,到时隔四年之后销量近五十万,到了2017年的时候,捷豹路虎已经在中国卖出了超过60万台的汽车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质量问题的暴露,捷豹路虎的豪华形象瞬间全无,路虎的质量不用多说,不过个人非常喜欢的捷豹,如今也跟着倒霉了。在一份调查统计中发现,捷豹路虎在2018年的四季度就亏损了40亿美元,短短时间内的亏损金额就马上超过当年收购价格的2倍了,这也能发现这些年中国给捷豹路虎的市值带来了怎样的增长。
从2010年前后,捷豹路虎的市值开始飞速增涨吗,2012年的时候其市值约为140亿美元,在巅峰期的时候应该是2017年前后,其市值超过了200亿美元,但是就在2018年这一年的时间,中国的汽车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车市寒冬,市值直接缩水一半,但是百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当初23亿美元从福特手里“捡回来”的捷豹路虎,还是翻了500%左右,目前中国品牌的奇瑞和长城都有收购捷豹路虎的意向,但是这正应了一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倘若国产,你还会支持捷豹路虎吗?
④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源自英国的著名跑车品牌,创立于1914年,由莱昂内尔·马丁和罗伯特·巴姆福特共同组建而成,百年的历史发展代表了它的文化沉淀。它一直是精湛工艺和卓越性能的代名词。
很多人初识阿斯顿马丁,应该是来自007系列的电影,外型梦幻,性能强大,瞬间圈粉无数。在007《幽灵党》电影中,阿斯顿·马丁公司为这部影片特意生产了10台限量版DB10。
到了1920年,创始人之一巴姆福特离开公司,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1924、25年公司先后两次破产,随后的1926年,马丁也离开了公司。至此成立仅仅十几年后,两位创始人都先后离开了公司。在马丁离开后,由几个投资人接手,将公司重组。
1947年,大卫·布朗爵士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同时布朗爵士还收购了Lagonda。两家公司开始共享资源。并且用他名字首字母设计创造了里程碑式的经典车型——阿斯顿马丁DB系列,DB系列的出现,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可惜天不遂人愿,1972年-1975年,公司先后两次被收购,直到1987年被福特相中,收购了75%的股份,1994年7月又收购了其余的股份,从此阿斯顿马丁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福特除了为其提供财务保障外,还向它提供福特在世界各地的技术、制造和供应系统,以及支持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令这颗豪华跑车中的明珠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993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阿斯顿·马丁宣布了一个令车迷振奋的消息,在DB系列名字消失将近20年后,阿斯顿·马丁将再次推出DB系列车型。1994年DB7面世。不过在2007年,赛车厂商Prodrive又以9.25亿美元从福特手中再次收购阿斯顿·马丁。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它,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如今的豪车品牌,加上不断的创新变革,甚至可以说,阿斯顿马丁代表了英国的部分工业发展史。阿斯顿·马丁从不靠速度吃饭,高贵、优雅才是它的标签,这也是人们忠爱它的原因。感觉驾驶着它,仿佛化身成了一位贵族绅士。
2007年,福特将阿斯顿·马丁以9.25亿美元卖给了科威特Adeem Investment of Kuwait、Investment Dar和英国商人John Sinders的合资公司。从1964年007系列电影《金手指》中的DB5开始,阿斯顿·马丁的多款汽车都为邦德的出奇制胜立下了赫赫战功。
⑤劳斯莱斯&宾利
超级豪车之中,劳斯莱斯和宾利绝对不可能绕过。宾利是一家举世闻名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英国克鲁。从1919年宾利的第一辆汽车的诞生之日起,近百年来,宾利的品牌虽历经时间的洗礼,却仍旧历久弥新,熠熠生辉。“要造一台快的车,好的车,同级别中最出类拔萃的车”曾是创始人华特·欧文·宾利先生最初追求极致卓越的造车理念。
1888年本特利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学校毕业以后,他成为了一名铁路工程师, 不久他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的汽车展上,推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本特利3.0汽车,从此本特利公司走上了专业设计高档跑车、赛车的历程。
1919年成立本特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1个月,车型终于开发成功,上市后成为当时英国汽车市场中最贵的轿车之一。1931年,本特力正式加盟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其生产线也于1946年与劳斯莱斯一同迁往英国的克鲁。
1933年,第1辆由宾利设计,由劳斯莱斯负责生产的宾利汽车面世,命名为“3.5升”。这款车明显带有劳斯莱斯的风格,在造型上是30年代非常流行的款式,但运动性能并不出色。可是对于一度消沉后重现江湖的宾利来说,这已经算是成功的了。
1990年劳斯莱斯决定加强宾利品牌,因为他们发现宾利更有市场。当时宾利已经占到了劳斯莱斯销售份额的52%,于是20世纪90年代也是宾利在劳斯莱斯旗下时推出新车最多的一个10年。
1998年,宾利被大众收购,在并入大众的初期,宾利主要生产的车型是宾利Continental欧陆和Arnage雅致系列,而此时的宾利要面临的任务,实际上是和原来的同胞姊妹劳斯莱斯竞争了。
在没有分开之前,它们是独步天下的超豪华车组合,分开之后,则是武功几乎完全相当的对手。在首轮竞争中,宾利胜出。
由于德国大众的介入,带着英伦血统的手工制造工厂完全被宾利品牌继承,所以在世所瞩目的200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登基50周年庆典上,英国皇室选定了宾利品牌,而不是传统的劳斯莱斯。并将宾利品牌确定为皇室惟一专用御驾品牌。
宾利从2002年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所经营的车型主要有慕尚系列、飞驰系列、欧陆系列及添越,定价从298万至1580万不等,已成为中国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豪华车品牌之一。
⑥MINI
正规的写法应该是:Mini,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1956年,苏伊士运河爆发战争,石油危机笼罩英国,英国汽车公司(BMC)聘请了著名汽车设计师伊西戈尼斯(Issigonis)设计当时英国流行大型轿车,但是他很清楚更需要一种经济型轿车,要求公司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设计,否则就不干,他的要求很快得到批准。1959年秋天Mini终于面世了。人们看到只有3.9米长的车身里,容纳了4张合适的座椅,横置发动机机械都集中到人不需要用的地方,两个前轮之间以及后座地板下面。它的奥妙在于巧妙的重心分布及适当的轴距和轮距。从1962年起,Mini不断参加各种汽车比赛,曾多次获得了冠军,例如1962年荷兰拉力赛冠军,在蒙特卡洛汽车赛中三次夺魁,1979年英国Saloun冠军赛冠军,在无数次环形路车赛中获胜,赛车手认为该车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良好操纵性和路面附着能力。
1988年,当代杰出的汽车设计师伊西戈尼斯逝世。但他的Mini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车车轮才25.4厘米,技术落后的铁质发动机的功率又比别的汽车小得多,它怎么可能在比赛中把保时捷、富豪、福特等汽车甩在后面呢?Mini的秘密来自于技术优势:巧妙的重心分布及适当的轴距和轮距。由于它的外型"呆头呆脑",许多人曾试图使这种小车换成一种“现代化的式样”,改进它原来的设计,结果都没有成功。这是因为伊西戈尼斯将Mini车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得十分周密,自成一体。
不过,正因为它的呆头呆脑的可爱模样和卓越的性能,获得了很多人的青睐和爱戴,成为不分等级的私人用车。首先迷上Mini车的人士,是伦敦及欧洲一些潮流派的中产阶层,许多名流把它当作玩具在市区里开来开去,同时,这种价格比较低廉,经济实惠的小车也成为不少普通百姓的私家车。
Mini的名字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词汇,成为微型和袖珍的代名词。中文译音“迷你”用在许多商品上,迷你裙、迷你音响等等,但许多人不知道“迷你”是来自于一辆车的名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被用于生活名词的汽车名称。
Mini曾属于罗孚汽车公司,2000年罗孚对Mini的经营权将交给宝马汽车公司。经过调整目前Mini只保留1.3升和Cooper两款型号,并装备了驾驶负安全气囊装置。在40年的生涯中,已经累积生产了540多万辆,成为英国最佳单一品牌轿车的销售记录。
老MINI诞生于英国,代表着1960年代社会历史变革的印记,精巧、富乐趣、激发朝气与自由,是60年代英国的标志之一,1994年德国宝马(BMW)集团从它原来的生产商Rover接手过来,专心致志进行迷你车的改良工作。新MINI的诞生,代表着高技术含量、高水准的生产工艺、突出的产品特点,还有强大的品牌形象。新一代MINI虽然会有三个版本,但是引擎的规格都一样,是1.6升4气缸。而随着MINI COOPER进入中国市场,才让我们有机会感受这款有着40年传奇历史在世界车坛享有盛誉的经典小车。
按着时间轴捋捋:
○ 1957年MINI的原始设计者,亚力克·依斯哥尼爵士Sir Alec Issigonis 着手设计MINI。
○ 1958年第一部MINI原型车诞生。
○ 1959年MINI上市。订价500马克。
○ 1961年MINI声名大噪 全球刮起一阵“MINI旋风”!MINI COOPER 997问世。
○ 1963年MINI在Alpine Rally赛事中赢得冠军。
○ 1965年——MINI之年!源自MINI的灵感,伦敦的一位服装设计师设计出了风靡全球的迷你裙。
○ 1967年MINI Moke jeep-style 成为电视影集“The prisoner”的指定用车并第三度赢得蒙特卡洛赛冠军。
○ 1994年BMW Group购并Rover Group、mini、 Land Rover、 Rover及MG等品牌,正式成为BMW Group旗下一员。
○ 1995年MINI被Autocar票选为欧洲的“世纪之车”。
○ 1997年新MINI概念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中首度现身。
○ 1998年MINI击败Jaguar、Bentley、 Aston、Martin及Triumph等车种,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史上最成功的英国车。
○ 1999年为庆祝MINI上市四十周年,纽约的25位MINI车迷同时挤进一部MINI车内,打破纪录。同时 MINI当选为欧洲的世纪之车。
○ 2000年9月,新款MINI在蒙特罗车展中亮相,旧款MINI宣告停产。共计生产5387862部MINI。
⑦摩根汽车本田宗一郎说过,未来世界只会剩下六家汽车公司和摩根。位于伯明翰旁马尔文小镇上的英国摩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家族汽车品牌,当然也是最具传统的,保存良好的橡木就是最好的见证,Morgan的汽车以坚持古典为最大特色,在古典中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当大型汽车制造商将目光投向伯明翰旁的马尔文小镇时,必定会感到十分嫉妒。摩根汽车公司在那里制造汽车的历史已长达百年,而且从未因负债或由于经营问题而解雇过一名员工。这家公司现在由Charles Morgan运营,他是Peter Morgan的儿子。Morgan总部位于Malvern Link,总雇员仅有163人。2007年总产能为163台。所有的汽车都是手工组装,订车之后,需要等1-2年才能提到车。而在以往,需要等待的时间则可以长达十年。2009年,摩根汽车公司已经成立整整一百年,这一年摩根生产了约700辆汽车,自二战结束后,还从未达到过这么多的数量,而且订单还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它就像现代化生产一样被古老生产厂房的石墙反弹回去。亨利·福特早在1913年就在他的工厂里采用了流水线进行生产,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但这在英格兰的这片区域内至今仍然十分前卫。在Pickerslight街上,车身制造的专用框架仍然还像从前一样采用手工雕刻和刨切橡木生产,或者使用平滑树干制成的锤子和1915年手动驱动机械制造车身零件。从生产的第一步到最后汽车交付,摩根通常需要14天的时间,任何流水生产线都不会这么浪费时间。参观生产车间的人都会感到自己身处于马车制造博物馆,而不是一个创始至今击败50余个英国汽车品牌的运动跑车制造车间。而且,因为劳斯莱斯、捷豹、宾利、路虎、莲花或阿斯顿·马丁都早已售出给其他国家,这家公司成为目前唯一的纯英国汽车制造商。无论如何,摩根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汽车品牌。事实上,自从1909年创立以来,摩根汽车在生产流程方面的变化非常有限。另外,所有权结构也越发清晰。第三代领导人查尔斯·摩根自1999年开始管理家族事业,之前则由其父亲彼得·摩根经营,他也是从其父亲,即公司创始人哈里·摩根那里接手的。哈里·摩根总让别人叫他H.S.F,而且起初完全不想成为汽车制造商。这位工程师当初只有一个念头,用7PS的标致两缸发动机为自己制造一辆汽车。
1909年,H.S.F.驾驶着他的首辆杰作穿越马尔文。这是一辆三轮汽车,由两个前轮控制方向,一个后轮驱动汽车。朋友们对摩根的第一辆三轮汽车印象非常深刻,劝服H.S.F.再制造一辆。同年,摩根成立了摩根汽车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H.S.F.摩根推出了各种款式的三轮汽车,样式包括各种箱式卡车和两座及四座汽车。在路面测试和赛道上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另外,速度记录也被刷新:1928年,其中一辆三轮汽车的速度已经达到了180公里/小时。摩根生产的超值三轮汽车采用Matchless,Anzani或JAP发动机驱动,并迅速占领了英国市场。而且,由于这种汽车属于摩托车类,在税收方面要比汽车实惠很多。变化在1936年出现:H.S.F.摩根在伦敦车展上推出了第一辆真正的汽车,摩根4/4。这款两座运动跑车的名称清晰地说明了这辆汽车拥有四个车轮和四个气缸。车架、底盘、车身和动力总成零件都是自产,摩根始终从其它公司获得技术,至今这种做法在摩根生产的所有车型上都十分普遍。第一款4/4上安装的是CoventryClimax公司的34PS动力总成,发动机排量为1.1升,之后几年,又使用了Triumph和FIAT的发动机。最新的车型搭载福特的一款1.6升111匹马力发动机,足以驱动质量仅约800公斤的跑车。在4/4长达77年的生产历史中,仅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改变,1954年最终换上了能代表摩根汽车的弧形前脸。另外,大灯集成到了车身上,不过,仅此而已。当人们问查尔斯·摩根为什么生产这一款汽车超过70年之久,他回答“因为顾客想这样”,这句话已经被引用多次。这款汽车的前桥仍然采用1909年首辆三轮汽车的结构。公司只冒险做过一次实验:在1963年推出Plus4Plus。摩根公司推出一款四门轿车还不是那么“劲爆”。但是,这款汽车的车身竟然是塑料的!这令摩根的粉丝们大跌眼镜。生产两年后的结果是仅售出26辆。1968年,摩根公司推出Plus8,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款经典类似跑车基于4/4的设计,发动机盖更长,轴距更大,搭载路虎V8发动机。摩根依靠这第二款系列汽车在世界汽车制造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2004年,发动机供应商路虎最终停止了最大功率可达220匹马力的V8发动机的生产。自此以后,摩根汽车开始装备福特或捷豹的203匹马力V6发动机。摩根汽车秉承传统,在汽车外观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粉丝们只要适应一个新名称--摩根RoaDSter。几年前,在马尔文上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摩根推出了Aero8汽车,严格来说,这是六十多年来首次彻头彻尾地全新开发。总体而言,它无疑是一款经典敞篷跑车,经过风洞测试,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具有不同寻常的进步。在铝合金车身覆盖下的平行设计为人津津乐道,这便是摩根汽车的特点:搭载BMW325匹马力的4.4升V8发动机(现为4.8L,368匹马力)的高度现代化汽车配备橡木底盘。百岁摩根使出浑身解数整装待发,这也是现在许多汽车制造商以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待马尔文的另一个原因。
⑧莲花
莲花汽车公司的标志是由几个英文字母重叠在一起组成的,分解开是CABC,这是公司创始人查普曼(Colin Anthony Bruce Chapman)名字的缩写。
在英国,绝大部分汽车工匠都有着超过30年以上的丰富经验,造车技术代代相传,工艺千锤百炼,品质完美无瑕,处处流露出英国传统造车艺术的精髓:优雅、灵动、恒久、精炼。圣洁的莲花,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象征,喻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孤傲品性。这被中国人赞誉为"凌波仙子"的奇葩,被一位英国车坛怪杰幻化为性情跑车的知名品牌,至今仍在环球车坛光彩夺目,成为追赶时尚脚步人们的心底最爱。
莲花性情跑车(LOTUS),在世界各国"莲花迷"的心目中,早已升华为浪漫爱情与赛车骄子合二为一的最佳聚合体。倘若没有女友--海尔小姐(Hazel)家的后院,柯林·查普曼就难觅改装性情的最佳场所,更不用说由改装跑车到制造跑车的人生第一跃;如果失去夫人海尔的相知相助,查普曼定会被迫放弃自己的孜孜追求。正是由于与恋人海尔的琴瑟和鸣,才使得莲花性情跑车独具侠骨柔肠的诱人气质;正是由于与夫人海尔的比翼双飞,才使得莲花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威风八面。查普曼与夫人海尔,因性情跑车制造相识、相知、相伴,是环球车坛绝无仅有的比翼鸟、连理枝,他们编织出了"车坛最佳夫妻档"的浪漫故事。
柯林·查普曼1928年出生于英格兰萨尔伊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岁时的查普曼自认为骑自行车的技术无人能及,但却在圣诞节骑车上学途中,因肆意飙车躲避不及,被疾驰的汽车撞伤了双腿。就是这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却让查普曼因祸得福,不仅与前来看望他的女生--海尔小姐一见钟情,而且获得了父亲为他购置的代步工具--一辆1937年出厂的莫利斯特8型跑车。
正是父亲的这次慷慨解囊,激发了查普曼把玩汽车的浓厚兴趣,他一下子迷上了汽车改装这个极富创意的新手艺。在19岁那年,已是大二学生的查普曼,偶尔购得一辆1930年出厂的老旧奥斯汀7型跑车(AustinSeven)。面对丑陋的跑车,查普曼知难而进,在女友海尔小姐家的后院鼓捣起来,最终将不中看的跑车改装为魅力四射的性情跑车。性情跑车起个什么名号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呢?一天,查普曼从苦思冥想中抬起头来,久久注视着海尔小姐那清丽的面庞和婀娜的身姿,忽然灵感顿生--性情跑车同女友一样那么让人怜爱,好似一朵出水芙蓉。"莲花",不就是性情跑车的最佳名号吗?于是莲花·玛尔卡Ⅰ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Ⅰ)就在海尔小姐家的后院诞生了。
查普曼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大学深造期间改装完成了莲花·玛尔卡Ⅱ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Ⅱ),而且在21岁成为英国皇家空军一员后,仍旧恋恋不舍汽车改装的业余爱好。为了使自己改装的性情跑车能唤起"跑车迷"的兴趣,查普曼参加了林间角逐业余跑车大奖赛,夺得冠军。这一夺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广告效应,莲花·玛尔卡Ⅰ型和Ⅱ型性情跑车竟卖出了20余辆,查波曼也由此获得了"创业第一桶金"。
脱下军装的查普曼,先在伦敦的一家钢结构公司担任工程师,后步入英国铝业公司设计发展部门就职,业余时间仍十分执著于改装性情跑车的活计。22岁那年,查普曼在一项跑车大赛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亚伦兄弟,便将设在女友家后院的改装车间搬进了亚伦兄弟设在伦敦北方的绿林改装厂。一年后,海尔小姐亲手驾驶男友改装制造的莲花·玛尔卡Ⅲ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Ⅲ),在驰名世界的英国银石赛车场勇夺AMOC大赛女子组冠军,这也是改装型莲花性情跑车首次获得世界跑车大赛桂冠。这次大赛的胜利,促使查普曼踏上了制造性情跑车的漫漫征程。就这样,在海尔小姐的关爱和鼓励下,查普曼以虎虎生气,与亚伦兄弟中的迈克·亚伦联手攻关,于1952年1月1日合资创办起性情跑车制造企业--莲花机械工程公司。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查普曼不得不先将工厂设在父亲的旧马厩中。经过无数次的图纸设计和工厂实验,查波曼终于摆脱了改装跑车的低档次,设计制造出了被赞誉为马厩里飞出的莲花精灵( 报价; 图片)的莲花·玛尔卡Ⅳ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Ⅳ)。这一由改装催生出查普曼无尽的创意,不仅设计出了莲花·玛尔卡Ⅴ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Ⅴ),而且制造出了第一辆进入市场销售、钢骨式结构车架、高张力铝金钢板车身的双座敞蓬莲花·玛尔卡Ⅵ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Ⅵ),进而研发出车身仅重400千克、抓地性奇佳的莲花·玛尔卡Ⅶ型性情跑车(Lotus MarkⅦ)。
后来在女友的鼎力扶助下,查普曼将公司更名为莲花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原来的"莲花"标识上方加上了他名字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CABC,这一重叠的英文字母突显出创意为先、冒险至上的企业精神。1954年,查普曼与海尔小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车坛有情人终成眷属。1955年查普曼辞去了英国铝业公司的职务,与好友佛兰克·考斯廷并肩作战,全副身心地致力于莲花性情跑车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不仅获得了英国汽车制造及销售协会的认证,而且在世界级的伦敦汽车大展中首次亮相。曾经莲花和法拉利以及保时捷并称为三大跑车厂,但是莲花并不像其它两间跑车厂一样追求性能,它追求的的是最纯粹的驾驶感受,同时莲花也在F1赛场上创下了不俗的成绩。在1986年莲花被美国GM集团收购,辗转了多年之后在1996年被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收购,也因为获得了莲花的技术让宝腾汽车开始走上自主开发之路,但是莲花多年的亏损拖累了宝腾汽车的盈利,一直到2014年莲花才开始转亏为盈,销售也开始出现起色。在2005年,宝腾汽车将莲花分成莲花汽车和莲花工程,莲花工程曾经帮助不少车厂开发新车款,包括了青年莲花,但是2011年莲花工程撤出青年莲花之后青年莲花就宣布倒闭。
2017年的5月24日东南亚汽车扛把子宝腾汽车归于“舒服哥”李书福先生的吉利汽车麾下。吉利收购宝腾时,宝腾已经犹如倒在深渊里奄奄一息,销量从最高峰时期的年产20万辆,跌至2016年的7万多辆,并且财务状况也处于连年亏损状态。2016年,宝腾亏损14亿令吉(约4.7亿新元),宝腾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此为外话。
总结:以上例举的部分英系汽车品牌,均是始于豪华初心,终于寄托他国。当然,豪华车与英国的贵族文化息息相关。正所谓成也日不落,败也英吉利;英国市场本身就小,消费者也并不会购买中看不中用的豪车,将这些又贵又不实用的品牌卖掉也是无奈之举。当然英国汽车品牌衰落也有其他原因,反正那些引以为傲的品牌现在已散落世界各地。除了摩根汽车,仍然还留在英国人手上、名气较大的品牌只有迈凯伦这些了,仅作为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象征和纪念。
参考资料:汽车之心 进口车市 车质网 I极客 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