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以结束黑人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为宗旨的《公民权利法案》通过 20 年后,种种乱象并未彻底好转,似乎一切如旧: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雷·查尔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查尔斯之前的爵士乐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Louis Armstrong )也曾遭遇过类似事情——他拒绝回到种族歧视严重的新奥尔良演出,在目睹了警察暴力镇压黑人游行后愤怒地说:如果耶稣参加游行,他们也会向他挥舞棍棒的。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

2020069 一种抵抗

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灵魂歌王雷·查尔斯( Ray Charles )一度被禁止在家乡演出。

七十年代,直到黑人歧视状况得到改善,他才得以回到乔治亚,那首经典的《心系乔治亚》( Georgia On My Mind )遂即被定位了州歌。

I Got WomanRay Charles - 50 Hits originaux qui ont été chantés par Johnny Hallyday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2)

雷·查尔斯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查尔斯之前的爵士乐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Louis Armstrong )也曾遭遇过类似事情——他拒绝回到种族歧视严重的新奥尔良演出,在目睹了警察暴力镇压黑人游行后愤怒地说:如果耶稣参加游行,他们也会向他挥舞棍棒的。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3)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以结束黑人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为宗旨的《公民权利法案》通过 20 年后,种种乱象并未彻底好转,似乎一切如旧:

1985 年,25 岁的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Jean-Michel Basquiat )登上《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遗憾的是,这次褒奖就像是白人精英阶层对黑人作出的“政治正确”的表演,“有色人种”即使取得再高的成就,美国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始终无法被磨灭。

当时,他甚至无法拦下一辆出租车。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4)

巴斯奎特

喧嚣的纽约城中,巴斯奎特游荡于曼哈顿贫民窟,穿梭于白人之间。

他顶着一头标志性的脏辫,穿着松垮的衣服,像是出身社会底层的说唱歌手,实际上,他是一位有着标准中产阶级家庭背景的“文化人”,也有着与相貌不符的精神世界——出生在纽约,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巴斯奎特从小精通法语、西班牙语和英语,读诗歌、神话与历史书籍长大。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5)

巴斯奎特

在巴斯奎特艺术生命的萌芽阶段,母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作为艺术爱好者,她常带他参观附近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一位朋友曾回忆说:“巴斯奎特几乎记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的每一张画、每一个房间。我惊讶于他的知识和智性,以及他对艺术品复杂而超乎期待的观察。”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6)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7)

巴斯奎特作品

后来,母亲送上一本书,为他绘画风格的实现,埋下了伏笔:一场车祸后,8 岁的巴斯奎特手臂骨折,受到损伤的脾脏不得不被摘除,在长期的康复过程中,她拿来了格雷撰写的医用教科书《解剖》。这本看似毫不相关的非艺术类书籍,因内含大量骨骼手绘图,对巴斯奎特多年后的创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那些象征着时间和死亡的骷髅图像,大致是来源于此。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8)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9)

巴斯奎特作品

七十年代,纽约街头涂鸦遍布,公共部门虽有所管制,但效果微乎其微。

1977 年,开启创作之路的巴斯奎特与朋友阿尔·迪亚兹( Al Diaz )合作的“ SAMO ”标签,开始出现在曼哈顿各大街区的墙面上。这个词是“ Same Old Shit ”的缩写,意思为“老掉牙的臭狗屎”。

显然,从最初的时候,他便穿上了革新的外衣。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0)

巴斯奎特的涂鸦

不过,巴斯奎特尚未高中毕业,由于不遵守校规,到处乱涂乱画,最终被学校开除。父亲得知消息,愤怒之下,将其赶出了家门。

他借宿在朋友家,也流浪街头,为了维持生计,开始在广场及博物馆门前出售自己制作的卡片和 T 恤。偶然的机会,大名鼎鼎的安迪·沃霍尔在一家餐厅买了一张巴斯奎特手绘的明信片,他不清楚背后的作者是谁,只是对这些图案充满了好奇。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1)

安迪·沃霍尔与巴斯奎特

大约两年后,巴斯奎特自我推荐,结识了安迪,在这位波普艺术领导者的帮助下,他开始在画布上创作作品,并迅速获得认可。

如开头所说,美国社会的这种认可,依然是小心翼翼。纽约艺术界甚至留下了一个“恐怖”的传闻—— 21 岁的黑人小孩被画廊主关在了地下室里,这是一个狂野神秘的小孩,而且能在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伴奏之下创作杰作。

巴斯奎特听说后,只留下一句话:如果我是白人,他们也许会说这是艺术家驻留计划。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2)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3)

巴斯奎特作品及标志性的“王冠”

巴斯奎特人生中第一个像样的展览,在意大利举办,欧洲人对这个放浪形骸的黑人男孩表现出了难以掩饰的喜爱,他们喜欢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也喜欢这位略有腼腆的创作者。

消息传回美国,还在被肤色禁锢的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巴斯奎特,艺术论坛后知后觉的发表了一篇名为《光芒四射的孩子》的文章,大篇幅介绍他的作品。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4)

红色的王 巴斯奎特 1981 年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5)

专家们 巴斯奎特 1982 年

1982 年,是巴斯奎特的生命花火被点燃的一年,他如愿在美国举办了首次个人展览,名和利随之而来。但他清楚地知道,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对其肤色的平视,就像那幅《迈克尔·斯图尔特之死》所表达的:

斯图尔特在地铁站遭到几名警察殴打,最终死去,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位黑人在乱涂乱画。这件事,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在画面中,警察被描绘成挥舞着警棍的尖牙小人,而斯图尔特则是一个黑色的剪影,仿佛可以随时消失。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6)

斯图尔特之死 巴斯奎特 1983 年

巴斯奎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不会如此直白地公开自己的愤怒,他的情绪总是暗暗的隐藏于画面中的神秘图形、符号或文字中。

与多数艺术家不同,巴斯奎特从未接受过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他的作品线条简单、粗犷不羁,和白人世界的主流艺术大相径庭。他甚至不表达痛苦和焦虑,那些线条,更多承载的是对现实的反思。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7)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8)

雷·罗宾逊 巴斯奎特

1985 年,即使登上了《时代周刊》杂志,巴斯奎特与亦师亦友的安迪·沃霍尔举办的双人展中,收到仍是大量负面评价和一次零销售。

之后,他暂时离开了纽约。

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黑人)(19)

巴斯奎特

1987 年,安迪的突然离世,对巴斯奎特造成了巨大打击。

几个月后,不到 28 岁的巴斯奎特在曼哈顿大琼斯街的公寓中猝然离去,他犹如一簇直奔云霄的烟花,在绽放的瞬间急速坠落。

这一年,刚好是未满 28 岁的埃贡·席勒逝世 70 周年,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色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