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陈嘉庚 百年校庆(今天6万嘉人有约)
厦门大学 陈嘉庚 百年校庆(今天6万嘉人有约)送出了这样一份生日礼物——今天,一位“嘉”人给母校 今天, 厦大嘉庚学院15岁了!位于厦门湾南岸的美丽“嘉园”(陈淼森 航拍)
我们的“嘉”年华!
今天,6万名“嘉”人有约!
(37000名校友 20000多名在校师生)
学生们穿校庆纪念衫合影 (马晨晨 摄)
今天,
厦大嘉庚学院15岁了!
位于厦门湾南岸的美丽“嘉园”(陈淼森 航拍)
今天,一位“嘉”人给母校
送出了这样一份生日礼物——
700多辆“小绿 ”
然后,这份礼物还能这样表达爱
I
T K K C (嘉庚学院的英文简称)聂略韬 航拍
I
T K K C
上细节图——
(请将你的手机横屏观看)
(聂略韬 航拍)
嘉庚学院实力天团骑上小绿登场咯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前排,左)带领校领导们骑“小绿”游校园(朱鲜艳 摄)
15岁的校庆,这所大学过得很青春,很文艺。( 朱鲜艳 摄)
今天早上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举行了
隆重的建校十五周年庆祝大会
厦大校长、厦大嘉庚学院董事长张荣致辞:
2003年,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十五年来,嘉庚学院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充分利用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优势,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办学体制、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
嘉庚学院是厦门大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嘉庚学院发展就是支持厦门大学的发展。今后,厦门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嘉庚学院的建设发展,引导更多优质资源为嘉庚学院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支撑保障条件。
厦大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致辞:
嘉庚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诠释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辉煌成就。嘉庚学院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最具国际影响力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名列中国独立学院前茅,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同行的赞誉。在某些方面,作为独立学院的嘉庚学院也已经具备了与不少普通高校一较高下的实力。
15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优势,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
15年来,学校始终认认真真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办学理念,遵循“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的战略思路,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队伍,同时坚持开放办学,融入国际教育环境,如今已有近37000多名校友从嘉庚学院走向世界各地,在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学校将以此次校庆为新起点,把握机遇,不忘使命,实现跨越,努力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同类高校中一流的、获得国际广泛认可的、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新型优质高等学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为获得“长期服务奖”(10年以上)的教职员工代表颁奖
会场上的“嘉”人嘉宾们热切记录下这一切
今天,“嘉”人有约!
2003年10月,厦大嘉庚学院揭牌成立。
今天,这所年轻的实力派大学迎来建校15周年。散居海内外的近37000名校友一呼百应,助力母校把校庆办成了嘉年华,他们称之为“嘉”人有约。
事实上,这份浓浓深情也佐证了厦大嘉庚学院的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卓尔不群。
回“嘉”
500间宿舍被校友“秒光”
回“嘉”!穿上校庆纪念衫~ (马晨晨 摄)
妈妈带着儿子、丈夫挽着妻子、同学约上同学……从昨天开始,厦大嘉庚学院的学生宿舍涌进了不少特殊的住客。他们是最熟悉校园的客人——校友们及其家人。
原来,早在一个多月前,校方就向有详细、准确地址的每一位校友寄送校庆邀请函,邀请他们重返“嘉园”共庆建校15周年,共度美好时光!校方为即将回“嘉”的校友们准备了校庆纪念品、文化衫,还有从周五晚上到周日中午的6餐餐券,同时还开放了500间设施齐全、拎包可住的宿舍供校友申请入住体验,重回那些年。
校友报名十分踊跃,宿舍的申请更堪称“秒光”。2010届的校友刘津颖带着儿子从山西回“嘉”了,而且幸运地“抢”到了宿舍。她说,她的老公也是“嘉”人,他俩是同班同学。她和儿子是代表全家回母校,“主要是想带儿子看看爸爸妈妈的美丽‘嘉园’!”
从早前的网上报名情况看,报名回“嘉”的校友数目约为3500人,约占该校总校友数的十分之一。除此之外,更多的校友通过小视频、微博等多渠道从巴黎、悉尼、长岛、曼彻斯特等世界各地发回信息,表达与母校共庆生的激动心情。
回馈
载礼物的大货车缓缓进校
今天的庆祝大会还举行了5笔捐赠仪式。其中,该校2013届校友、政信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危捐赠人民币50万元,设立体育奖学金。据熟悉他的老师透露,安危在校期间还服了两年兵役,“他应该是当兵时对体育产生了兴趣”。这位老师说,安危是一位谦和低调的老总,捐赠时并没有就此介绍太多,只是说:“想回馈一下学校。”
2013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安危捐赠50万元
前几天,还有一辆包得严严实实的大货车缓缓驶入“嘉园”。往来的师生们都很好奇,这载的是什么?有知情人士微微一笑:“送给咱‘嘉’的15岁生日礼物!”
2009届校友林风杰创办的深圳市元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捐赠30万元,用于购置700多辆“小绿”
原来,是该校2009届校友林风杰捐赠30万元购置的700多辆全新“小绿”(首批入校为380辆)。“小绿”是该校校内公共自行车的昵称,因车身统一漆成绿色而得名。自2010年9月首批“小绿”投放以来,目前该校已先后投放“小绿”5000多辆,供全体师生免费使用。
“小绿”的来源主要包括毕业生离校捐献、收集校内无人认领的自行车、校方购置等。有意思的是,“小绿”的维护与维修也由学生志愿者完成。校方曾表示,“小绿”不仅是代步工具,也是一项重要的绿色环保工程,是校园环保理念的载体;对于同学们来说,“小绿”更是培养大家责任心与公民意识的载体。这大概就是校友林风杰想到捐赠“小绿”的主要原因。
校友林风杰:
“小绿”可以代表某一方面的“嘉园”文化。“2011年我和另外两位大学同班同学一起自主创业,成立公司。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在母校学到的东西,不管是知识,还是为人处世,后来到了社会上都非常受用。我们的企业文化、做事风格都有学校基因文化的影子在。”林风杰的公司位于深圳,企业年销售额达1.5亿元。
今天早上,校方为这批“小绿”举行了投放仪式,380辆崭新的小绿齐亮相,瞬间吸引无数眼球。
“嘉”人捐赠
除此之外,厦门中科绿华建筑有限公司向嘉庚学院捐赠价值人民币36.28万元的绿色建筑性能模拟软件一套——
由该校2014届校友苏令相出任总经理的厦门贵在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人民币30万元,设立嘉庚学院“令相奖学金”——
2008届校友汤俊生捐赠人民币20万元,设立“德睿奖学金”和德睿竞赛金”——
同时,艺术设计系戴智勇、法学院张宇、音乐系王志斌等29名校友、北京校友会、厦门校友会、日本校友会、厦门市颖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也在校庆期间为嘉庚学院捐资捐物。“校友是推动学校办学,实现学校愿景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我们的校友也很年轻,正处于事业起步期。他们现在就开始怀着感恩之心回馈母校,非常难能可贵,令人感动。不管多少,每一份捐赠都代表着校友沉甸甸的心意。”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说,学校将认真用好每一笔捐赠,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回味
这是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社会媒体常用“这是一所不一样的大学”来评价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说:“这样的评价也表明了嘉庚学院的决心——在中国众多大学中,嘉庚学院立志成为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那么,究竟不一样在哪里?是高颜值的校园环境吗?校方说:“这里,美的不止是风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值得人们不断去发现答案的问题——除了有形的种种特别,这所高校最大的“不一样”已化于无形,成其洒脱个性。譬如,“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又譬如,“真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
“15周年办学成果展”回顾了灿若繁星的校友们,有意思的是,不管他们毕业多久,身处何方,回忆起在“嘉”那些年时都提到了学校自由开放的氛围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他们的锻炼。
十五周年办学成果展上,展出了由2007届到2018届毕业生合影组成的“我爱嘉庚学院”(马晨晨 摄)
譬如,学校设置了灵活的转专业制度,成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两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实践部分学分比例、非专业课比例和选修课比例,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设置释放学分,建立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走向未来的能力等举措都是从核心散发而出,又紧密围绕核心、服务核心。
校友们说,正是母校这种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把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中,放在首位,并为此不断开拓创新,去努力,去坚持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到了充沛的爱。
15年成长,成绩闪亮
校庆晚会现场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厦大嘉庚学院;7年后的2010年,学校跻身“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紧接着,2011-2017年连续7度入选腾讯网教育产业价值榜,登顶全国独立学院榜。
2017年12月,中国首个专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成果的排行榜发布,嘉庚学院继续领衔全国独立学院,并位列全国2900多所高校中的第180名;2018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嘉庚学院的两个项目从64万个项目里脱颖而出,取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校庆晚会现场
历经15年的跨越发展,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9个学院、5个独立系、3 个教学部、2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1个本科专业,81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9000人、硕士研究生7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
校庆晚会现场
如果你也是一位“嘉”人 !
快来为你的母校庆生!
戳亮充满爱的
!
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