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奥迪广告最新消息(关于奥迪刘德华广告抄袭)
刘德华奥迪广告最新消息(关于奥迪刘德华广告抄袭)后续还会涉及一系列赔偿问题,考虑到奥迪的品牌价值,赔偿金额一定是天文数字,经济 名声,品牌损失不可估量。中午时分,奥迪出来道歉,刘德华道歉,视频下架。没想到第二天就翻车了。一位叫“北大满哥”的抖音大V出来对峙奥迪。他说该视频广告一字不落地抄袭自己2021年5月的一条视频,并且放上了对比视频。果然,除了那句“我是满哥”,全被奥迪广告不带脑子地抄走了。
01
本周末网上最大的事件,无异于奥迪刘德华广告抄袭事件。
5月21日,奥迪与刘德华合作的新广告片《人生小满》发布,这是一条画面和寓意都堪称精品的视频广告,意为“人生不要大满,小满刚刚好”。
在全网引起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该视频在微信视频号的点赞、转发超10万,在奥迪官微播放超455万、点赞超1万,在刘德华抖音更是点赞超500万。
没想到第二天就翻车了。一位叫“北大满哥”的抖音大V出来对峙奥迪。
他说该视频广告一字不落地抄袭自己2021年5月的一条视频,并且放上了对比视频。
果然,除了那句“我是满哥”,全被奥迪广告不带脑子地抄走了。
中午时分,奥迪出来道歉,刘德华道歉,视频下架。
后续还会涉及一系列赔偿问题,考虑到奥迪的品牌价值,赔偿金额一定是天文数字,经济 名声,品牌损失不可估量。
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上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
奥迪这波营销本来很棒,却由于广告公司偷懒抄袭、自己又疏于审核把关,导致输了个底朝天,沦为网络笑柄。
但这整件事里,真正令我细思极恐的,则是一个小细节。
那就是——视频中的唯一男主角,刘德华,几乎没有背负一句骂名。
大家苛责奥迪、骂广告公司,甚至质疑“北大满哥”炒作,但鲜有矛头对准刘德华。
尽管他是视频中唯一出镜并贡献画外音的绝对主角。
很多明事理的人会说,这事本来就怪不得刘德华头上,他只是受邀来拍广告的,甲方给什么台词就念什么,并没有精力和义务去核对甲方递来的台词是否抄袭。
更何况,现在翻车了他也是受害者,这么一个爱惜名誉羽毛的人,被奥迪狠狠坑了一把。
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你想过没有:
正因为他是刘德华,人缘和名声一向在线的刘德华,才能在陷入争议时,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上极其罕见地被宽容、被心疼。
并且,这次刘德华和他的团队面对抄袭危机,处理得也很妙,让人挑不出毛病。
首先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第一时间下架了相关视频,然后马上表态,第一句话就是“尊重原创”,紧接着道歉,跟抄袭行为划清界限。
面对责任,他既没有傲娇装死,更没有划清界限,态度令人点赞。
出道几十年,刘德华在娱乐圈,一向是丰碑一般的存在,用“德艺双馨”来概括也不为过。
不耍大牌、勤奋努力、几乎没有绯闻和乱七八糟的丑事、认真做公益、逢国难必捐钱……
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娱乐圈里难得的100%正面的榜样,跟近些年来涌现的流量小鲜肉有着很大不同。
试想一下,如果这次奥迪请来拍广告的是那些流量派小鲜肉、平时就靠着绯闻占据微博热搜的主呢?
如果这位小鲜肉没演技、没唱功、耍脾气,平时本身路人缘就很差,经常因为撩妹、耍大牌、偷税而上热搜,碰到这样的事件,哪可能有刘德华这么好的待遇!
他一定会跟奥迪一起成为众矢之的,被舆论揪出来一起责骂,尽管他其实也是无辜的。
但路人可不管这么多,平时就看不爽你,逮着机会可不往死里骂你。
02
娱乐圈的事说完了,但这并不是今天的重点。
叶子君毕竟是个职场号主,看到奥迪这事,不由想起来一件发生在单位的陈年旧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反例,主角的待遇,跟奥迪事件中的刘德华形成鲜明对比。
某一年,上级检查组来到某县一家单位,入驻检查一个月。
入驻前,领导派程大姐当联络员,跟检查组对接具体事项,她的角色相当于两边的沟通桥梁。
程大姐在单位20多年,向来以刻薄尖酸、暴脾气出名,一言不合就挖苦人、开口骂人。
整个单位从上到下,年轻人几乎都被她挖苦过,连领导都被她骂过,总之就是不好惹。
至于为什么派程大姐跟检查组对接,咱也不知道,大概是那段时间的确太忙了抽不出人,要么领导就是故意的。
大家万万没想到,检查组人还没来,就跟单位闹崩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检查组的组长亲自打电话给该单位主要领导投诉。
上来就闹得水火不容,检查组显然是带着气性入驻的,组里的每个人在要资料、谈话时都带着一股刁难的神情,没毛病也要找出毛病。
果然,检查组上报了该单位一堆问题,而且都“较为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了年终奖金等次。
这下大家不乐意了,钱少了,整改工作还一大堆。
本着找人背锅的原则,众人开始找毛病,矛头自然对准了程大姐。
所有人都说“一定是程大姐脾气不好,找检查组吵架,这才把他们惹毛了”。
那段时间,程大姐的日子相当难受,不是没人理睬,就是说话阴阳怪气,她出现在哪里,哪儿的氛围就降至冰点。
尽管她也辩解过、发过脾气、甚至当众落泪过,都没用,大家笃定就是她把单位给害了。
她被所有人孤立了,被贴上“单位罪人”的标签。
直到好几年后,才有一位领导在一次闲谈中不小心说漏了嘴。
原来,这检查组自己也不是个东西,人还没来,就提要求要住在县里档次最高的酒店。
这家酒店的房价比起住宿标准上限,超标3倍不止。检查组的组长可不管,让程大姐找单位领导去沟通,拿个协议价出来。
程大姐如实跟单位领导反馈了,被领导一句“办不到”打回来。
确实也不好办,一家弱势小单位,人家酒店正当市场经济行为,1000一晚的房价,凭什么给你300就能住?
检查组组长被拒绝后大为光火,将程大姐骂了一顿,话说得特别难听,说她没本事就别当联络员、单位不重视就直接差评等等。
程大姐一反常态,深知检查组惹不起(其实她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忍气吞声没发火,扛住了。
检查组没住成好酒店,在心里埋下不满,这才有了后续的一系列不愉快。
至于领导为什么当时不帮程大姐解释,这事本来就不可说,有人背锅高兴还来不及呢,索性就让大家相信他们看到的吧。
在这次事件中,检查组无疑是大反派,程大姐反而挺冤的。
她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反而被舆论裹挟,承受了谩骂和冷落。
可是,为什么在所有人都不清楚其中缘由的情况下,却一致将枪口对准程大姐?
因为她平时的路人缘,实在是太差了!
那些被她发过脾气、拍过桌子对吼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带入性思维“她一定是像骂我那样去骂检查组,这才把人家惹毛了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也不算太冤。做人做事,功夫皆在平时,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任性买单。
03
刘德华和程大姐,在以上两个事件中,扮演了两个极端的角色。
一个平时太招人待见,以至于危机来时大家都无脑支持他。
一个平时太招人恨,以至于陷入争议时,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她就是过错方。
不要小看了人设的力量,每一个旁观者,遇到事儿时根本不会坐下来认真分析谁是谁非。
大多数人,只会根据自己的喜恶来扣帽子:
这个人为人不错、我喜欢,所以我站他。那个人平时为人就很差,这次一定是他错!
在单位里,如果你想要自己在深陷危机时得到舆论的支持,平时必须立好人设,做一个被大众认可的人。
当然,想当一个“被大众认可”的人并没有那么容易,除了情商高、会来事,还需要与人为善、付出一定代价。
意味着你必须要退让几分、稍许宽容忍让,而不是一被惹马上翻脸骂人。
考虑到办公室长远的人际关系,叶子君认为。牺牲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利益去换取一个好名声是值得。
但叶子君并不主张你做个软弱的老好人,翻脸可以,但需要碰到底线。
用程序员思维来看,只有满足了"if"的底线条件,再触发“翻脸”这个动作。
比如,你同事某天晚上有急事,让你顶他值班一天,急人所急嘛,可以理解,只要你没事,当然可以帮忙。
可是,如果他没事就频繁让你顶班,又绝口不提帮你值回来,那你就没必要宠着他了,在先前已经帮过忙的基础上,果断拒绝。
只要不是身处奇葩遍地的群体,你要表达的是和善、友爱、宽容的自己,就算是为了自己。
平时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人,不搞事、不惹事,真遇到点事时,路人甲乙丙丁才会无条件相信你、支持你。
(叶子君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我是叶子君,体制内十余年摸爬滚打,踏踏实实说职场经验,老老实实教你避坑。关注我,让你成长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