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秒题技巧有哪些(车润海案例分析题想拿高分)
案例分析秒题技巧有哪些(车润海案例分析题想拿高分)这一步需要结合刑法理论与法律规定判断行为的性质, 也就是构成什么罪。需要注意的是,考生需要分析不同事实之间能否合并,如果可以合并则属于同一事实, 如果不能合并则需要数罪并罚。(2) 判断行为性质(1) 找出行为数量只有行为才是构成犯罪的关键因素,考生需要找出案件中的犯罪行为,这一步很关键,决定了答题时会不会有遗漏,考生可以在题干中把所有的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都标上序号。注意,此时不需要进行规范(性质)判断,只需要找出行为人干了什么事。
刑法案例分析题是主观题中最有难度的一类, 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技术性,其理论性要求考生对总则定罪量刑的标准有系统把握;其技术性要求考生在作答时应按照定罪量刑的思维(步骤)层层展开。
也即,各位考生需要按照法官的思维来“审判”案例。
01
解题策略
(1) 找出行为数量
只有行为才是构成犯罪的关键因素,考生需要找出案件中的犯罪行为,这一步很关键,决定了答题时会不会有遗漏,考生可以在题干中把所有的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都标上序号。
注意,此时不需要进行规范(性质)判断,只需要找出行为人干了什么事。
(2) 判断行为性质
这一步需要结合刑法理论与法律规定判断行为的性质, 也就是构成什么罪。需要注意的是,考生需要分析不同事实之间能否合并,如果可以合并则属于同一事实, 如果不能合并则需要数罪并罚。
02
答题步骤
(1) 明示结论
阅卷的规则是不作任何默认或者推理,阅卷老师仅仅看你的表述。所以一定要明示, 比如题干中说“甲和乙商量盗窃,乙应允”,这句话要明示为:“甲、乙具有盗窃罪共同的故意。”
(2) 按人定罪
如里面牵涉到甲、乙、丙,就要按照甲、乙、丙的顺序分析,这样不会容易漏。
(3) 量刑问题
量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判断有没有自首、 坦白、 立功、累犯、主犯、从犯、预备、中止、未遂等问题;其次, 判断是“应当”还是“可以”,是“从轻”、“减轻”还是“从重”处罚;同时还应判断有没有数罪并罚的情况,如果有,一定要单独写出。
【特别提醒】一看到构成犯罪,就要想到犯罪成要件;一看到未完成形态,就要写出属于何种犯罪形态,紧接着就要写出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一看到共同犯罪, 就要界定主犯、从犯,并且写出从犯的处理结果;一看到有加重情节,就要写出适用加重的法定刑。
03
经典题目
1.(2015-37 法学)甲为偿还赌债,找到乙商定绑架他人勒索赎金。二人将赵某骗出,用电棍将赵某打晕,带至一隐蔽处,用绳索将其捆住。甲在赵某身上搜出银行卡,逼赵某说出银行卡密码,吩咐乙取出卡中的 4 万元。甲随后给赵某的母亲发短信,索要人民币200万元,并要求是旧钞。乙感觉事情不妥,便对甲说已弄到 4 万元了,赵母也不可能筹到 200万元旧钞,不如放了赵某。甲不答应,并指使乙给赵母打电话索要赎金,乙只好照办。之后,乙骗甲说赵家已经报警,再次劝其放了赵某。甲便让乙放走赵某。
请结合上述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甲、乙的绑架行为是犯罪未遂、中止,还是既遂?
(2)甲、乙取出赵某卡中 4 万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3)对甲、乙应如何定罪处罚?
【答案】(1)既遂。(3 分) 本案中甲、乙已经实施了对赵某的绑架行为,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且向第三人提出勒索财物的要求,虽然没有勒索到财物,仍然构成既遂。(5 分)
(2)构成抢劫罪。(3 分) 甲、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强行取得赵某的银行卡及密码, 获得 4 万元,构成抢劫罪。(4 分)
(3)对甲、乙应以抢劫罪和绑架罪中的一个重罪定罪处罚。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个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5 分)
2.甲谎称岳某欠债不还,请乙帮忙控制岳某逼其“还债”。乙知晓岳某佩戴的玉佩价值不菲,便假装同意,想趁机取得其玉佩。甲、乙合力控制岳某后,乙趁甲不在场时,使用暴力取走其玉佩。甲背着乙找到丙,指使知情的丙以撕票相威胁向岳某的家人索要财物,丙照办并取得50 万赎金。后岳某企图逃跑,但被乙发觉。为灭口,乙将岳某杀死。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甲构成何罪?
2 .乙构成何罪?
3 .丙构成何罪?
4 .甲、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