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的王爷有多大权力:曾经的王爷沦为车夫
明朝后期的王爷有多大权力:曾经的王爷沦为车夫濬铭什么时候去世的,也没有确切记载。1949后曾经作为内务部(后改为民政部)办公地点,现为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使用。后来远在东北的溥仪厌弃晏森丢大清皇室的人,于是派人让他去东北,结果晏森去了东北之后,遭到了日本人的冷遇,说是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够在伪满洲国政府中任职,结果晏森在旅馆中节衣缩食,自讨没趣之后只好回到了北京再接着当“车王”,但是溥仪在他临走的时分给他下了死命令,还给了他不少钱,条件就是再也不能在北京城里拉车,后来晏森在北京城里再也没露过面,直到终老死去,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有记载。后来北京人把他家的坟墓叫作“车王坟”,在门头沟区永定镇,见上图。2.辛亥革命后,伪满成立前,溥仪最后册封的一个王爷是礼亲王濬铭。民国十八年(1929年),袭爵,此时溥仪已经不在北京皇宫里住了,在天津。濬铭算是最后一代礼亲王,但是这个时候,礼亲王府已经在二年前租给了学校。北京有句老话说的是,“礼王府房,豫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清朝最后一个王爷是谁。可是,这个问题会随着界定的标准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答案。
1.辛亥革命之前,最后册封的一个王爷应该是克勤郡王晏森。
克勤郡王,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第一代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岳托。宣统二年(1910),年仅十四岁的晏森继承王位,成为了末代克勤郡王,但是好景不长,满打满算领了不到两年的薪俸之后,大清国就亡了。中华民国成立了,克勤郡王晏森家中也堕入了窘境,于是晏森解散了家中的奴仆,开始变卖祖业度日,照常理来说,很多王爷都是先变卖家中的古玩字画,然后才卖祖宅的,但是晏森却少年气盛,一出手就把祖宅给卖了。
仅仅过了一年,晏森手里的钱就不够花了,没办法只好又把祖坟那块地给卖了,当然在这期间晏森还把家中一切能卖的的不动产和财宝都卖了个一尘不染,按理来说,这笔钱也不少,维持自家的生计能够说是绰绰有余,但是过惯了阔绰日子的铁帽子王爷忍不了没钱的日子,仍然是吃喝嫖赌。结果没过几年,家里连下锅的米都没了,没办法,晏森只好干起了拉洋车的买卖,开端买卖还不错,由于北京城谁都晓得,拉车的这位爷就是大名鼎鼎的铁帽子王爷晏森,抱着猎奇心理,有很多人坐他的车。
后来远在东北的溥仪厌弃晏森丢大清皇室的人,于是派人让他去东北,结果晏森去了东北之后,遭到了日本人的冷遇,说是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够在伪满洲国政府中任职,结果晏森在旅馆中节衣缩食,自讨没趣之后只好回到了北京再接着当“车王”,但是溥仪在他临走的时分给他下了死命令,还给了他不少钱,条件就是再也不能在北京城里拉车,后来晏森在北京城里再也没露过面,直到终老死去,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有记载。后来北京人把他家的坟墓叫作“车王坟”,在门头沟区永定镇,见上图。
2.辛亥革命后,伪满成立前,溥仪最后册封的一个王爷是礼亲王濬铭。
民国十八年(1929年),袭爵,此时溥仪已经不在北京皇宫里住了,在天津。濬铭算是最后一代礼亲王,但是这个时候,礼亲王府已经在二年前租给了学校。北京有句老话说的是,“礼王府房,豫王府墙”,就是说礼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墙高。1943年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出12万元买礼王府,学校一直没搬迁,拖到了日本战败投降。总之,末代礼亲王已经倾家荡产,有爵位,没王府。
1949后曾经作为内务部(后改为民政部)办公地点,现为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使用。
濬铭什么时候去世的,也没有确切记载。
3.伪满洲国成立后,也册封过由清朝传承下来的王爵。
1939年,爱新觉罗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毓嶦先生是光绪年间册封的和硕恭贤亲王溥伟的儿子,他父亲是1936年去世的。依然按照前清王室规定,毓嶦带着三件传家宝――咸丰皇帝的密谕、大阅御用的紫宝石黄丝腰带和白虹刀,前往长春,追随溥仪。毓嶦到了长春后,溥仪将毓嶦母亲和两个弟弟也接过去了,每个月还给一定的生活费。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小固(毓嶦的化名)是恭亲王溥伟的儿子,溥伟去世后,我以大清皇帝的身份赐他袭爵,把他当作未来‘中兴’的骨干培养,他也以此为终身志愿……”
1945年他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被一同遣送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7年后,先在京郊某农场务农,史无前例期间被送至东北强制劳动。直至四人帮倒台,才回到北京。
毓嶦生于1923年10月10日,2016年7月8日晨7时去世。
有人说溥仪的弟弟溥杰应该是最后一个王爷,这是不严谨的。成为王爷要经过册封手续,溥杰虽然是末代皇帝的弟弟,但没有受封过王爵,更算不上“清朝最后一个王爷”。溥仪、溥杰的父亲监国摄政王载沣在1951年去世,“末代醇亲王”应该是载沣,不是溥杰,也不是2015年去世的溥任。溥任先生去世的时候,有新闻媒体说他是“末代醇亲王”,这真是为了抓眼球制造的谬误啊,是不是王爷,不仅仅是和皇帝有血缘关系这一个条件,严谨的说,是要有册封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