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饱和了吗?跑在信息时代高速公路的你
高速公路饱和了吗?跑在信息时代高速公路的你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吧。。下回继续,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你网上冲浪的趣事,说不定我们就能在某个话题里聊起来呢。。如果觉得还不错,记得点赞 关注哦O(∩_∩)O哈哈~ 我和我太太曾经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说今天早上我们在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例如:一款产品,当天晚上上淘宝就会发现APP首页正在向我们推荐类似的产品和周边。)。我们在感叹互联网技术强大的同时,不知道您会不会有过一丝的害怕?技术的进步不是给社会,人民带来更好的保护和解决问题,反倒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这样是技术本身的错还是使用技术的人的错,我们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关于社会诚信和道德的问题。至于网络,就让他发挥他原有的,传递安全,有价值的信息的功能。 10多20年前的国内互联网,虽然技术落后,网站还是ASP的,数据库多数还是Access的。个人PC也不算普及,大多数人的电脑知识
今天来给大家说一下,20年前国内的互联网状态,本文只是我就我自己个人经历而言,用我自己,一个互联网早鸟的视觉,去阐述一下国内互联网的业态发展和变迁。请认真读完,如有不同意见,请评论区文明留言。。
我家自从2002年开通宽带的。伴随着当时我爸给我买的第二台新电脑。我当时是非常兴奋的,因为我终于可以挂QQ了!O(∩_∩)O哈哈~ 在那个年代,怎样标志你是一个Internet的潮流者(网上冲浪达人),你必须拥有两个东西,一个是你的QQ号,另一个就是163账号,当然,肯定还有你因此而开通的邮箱。当然,资深一点的人还会有各种“江湖”和论坛的账号(江湖是当时聊天室的一种模式,感兴趣的老爷可以自行百度,如果确实感兴趣,我后续可以追加一集介绍)。我记得我当时没有去163开账号,家里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挂QQ和登录我在中华网注册的邮箱,邮箱和QQ都是我在学校上电脑课的时候申请的,当时老师教的就是如何在网上申请各种邮箱和即时聊天账号(MSN QQ等)。
言归正传,我记得当时我们那里,由当地中国电信主营了一个地区生活网站,里面有一个江湖聊天室。几乎我们整个年级的人都在这上面聊天,升级。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我总会登录上这个论坛上,跟上面的人聊着各种校园里的事。我记得当时还有人在江湖论坛上给自己喜欢的女孩送礼物,发公告的,现在想想都觉得搞笑,干嘛不能当面说清楚呢?[呲牙]后来,我们这帮懵懂少男少女“浪迹江湖”的事被副校长发现了,这家伙竟然当起了卧底,注册了好几个邮箱作为小号,每天晚上在聊天室大厅做起了截图大师。一举破获多宗校园早恋事件,捣毁多个校园情侣XX角落。还因此得到校长的点名嘉奖。因为领导乱入江湖这个事,我们便不在江湖论坛里交流了。当地电信和教育部门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后来就把聊天室关闭了。
或许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加QQ呢,开个QQ群之类的?要知道,在那个时候,QQ开群是要有等级要求的(至少要一个太阳,而且一个太阳只能开一个群),QQ那时候也还没有讨论组这功能。再说,那时候很多人都不会随便互加QQ,就跟现在一般不熟悉的人不会互加微信一样。尤其是女孩子,一般都不会轻易地公开自己的QQ号。从今天个人隐私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那时候的中学生就已经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了,这点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我们已经懂得保护自己,而且学会区分哪些场景是可以公开聊天(例如江湖聊天室),哪些场景是可以进行私密聊天的(例如QQ),所以,这些年关于信息泄漏的那些事件,不是我们没有意识,更多的是商家,平台,换着法子去让我们交出个人信息( •̀ ω •́ )✧,否则就不提供服务,具体可以看看各大APP最近频繁更新的隐私协议。
10多20年前的国内互联网,虽然技术落后,网站还是ASP的,数据库多数还是Access的。个人PC也不算普及,大多数人的电脑知识都是从电视,网吧或者电脑培训班里获得的。但其实很多东西,早已成型:“论坛,聊天室,邮件,即时通讯,网络取证手段,用户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心态与社会信息安全问题等”。只是那个时候,国家还没有真正的出手监管,社会还没把这个当成一个话题而已。
反看今天,技术先进了,网站动不动就HTTPS的,后台语言不是JAVA就是PHP,后端几乎都是基于框架开发的。也不可能再有SQL注入了。网站,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不知道比起10多20年前提高了多少倍,就连过去个人电脑必须安装的杀毒软件(瑞星,卡巴斯基,NOD32),也逐渐退出了舞台。
然而,现在的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商家或平台,利用各种安全的应用。打着为了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便捷性,无止境地获取用户信息,把获取用户信息看作理所当然,把用户当成傻子,把信息贩卖做得如此名目张胆。你身上的任何电子设备,好像只要能够联网,幕后就会有一双眼睛时刻关注着你。在你弹指之间,无数的API接口正主动或被动地采集着你的操作数据,汇总到商家和平台的数据仓库中。然后根据你的偏好,分析你的行为特征,给你推送你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网民的素质也不大如前了,过去,我们在论坛,QQ上发个帖子,留个言,都要考虑再三才敢按下enter键,反看现在,我们一部手机,动不动就开始直播了,放视频了。。读过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的人,都知道我在说啥。。
我和我太太曾经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说今天早上我们在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例如:一款产品,当天晚上上淘宝就会发现APP首页正在向我们推荐类似的产品和周边。)。我们在感叹互联网技术强大的同时,不知道您会不会有过一丝的害怕?技术的进步不是给社会,人民带来更好的保护和解决问题,反倒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这样是技术本身的错还是使用技术的人的错,我们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关于社会诚信和道德的问题。至于网络,就让他发挥他原有的,传递安全,有价值的信息的功能。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吧。。下回继续,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你网上冲浪的趣事,说不定我们就能在某个话题里聊起来呢。。如果觉得还不错,记得点赞 关注哦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