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老婆有几个:胡适的情人曹诚英
胡适的老婆有几个:胡适的情人曹诚英为了表明自己对这桩包办婚姻的不悔婚之意,胡适写下了一首小诗:1917年,拥有32个博士头衔的胡适归国回乡,与十几年前订过婚约的不识几个字的小脚女人江冬秀完婚。01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上的缘分总是少之又少。胡适和曹诚英的遇见,就晚了那么一点点,这就注定了曹诚英一生的寂寞苦恋。
相比于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等这些备受瞩目的民国女子,同样是才女的曹诚英实在是默默无闻的一个。
新中国初期的生物界,曾经有两大巨星,一个是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童第周,另一个就是被誉为“马铃薯之母”的曹诚英。
曹诚英是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植物遗传学家。
但她近些年逐渐被世人所知,并不是因为她的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她和民国大才子胡适的一段婚外情浮出水面,被冠以“中国最痴情小三”之名。
01
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上的缘分总是少之又少。
胡适和曹诚英的遇见,就晚了那么一点点,这就注定了曹诚英一生的寂寞苦恋。
1917年,拥有32个博士头衔的胡适归国回乡,与十几年前订过婚约的不识几个字的小脚女人江冬秀完婚。
为了表明自己对这桩包办婚姻的不悔婚之意,胡适写下了一首小诗:
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后来,胡适发现恪行这桩旧式婚约给他带来的道德口碑,为他提前树立了社会声誉。这使得他终生无法也不想挣脱道德家这个人设。
在当时民风尚不开化的安徽绩溪上庄,胡适给自己操办了一场新派的西式婚礼。
在这个新式婚礼上,还为新娘请来了4位伴娘。
注意力本该在新娘身上的胡适,却被一位引人注目的伴娘所吸引,她就是15岁的曹诚英。
曹诚英也是安徽绩溪人。她的家旺川村距离胡适的家上庄村只有一河之隔。
曹家是家境殷实的徽商,曹诚英从小就备受父亲及哥哥的疼爱。13岁的时候,被大哥极为看重的曹诚英就被兄长带到武昌进新学堂接受新教育。
见过世面接受过新教育的曹诚英,在一众旧式女子里,就如鹤立鸡群一样引人注目。
新郎胡适对卓尔不群的伴娘曹诚英关注有加,而情窦初开,小胡适11岁的曹诚英,对这位留洋归来的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新郎也是倾慕敬仰。
后来胡适和妻子江冬秀定居北京后,对大学者胡适仰慕不已的曹诚英,还不时作些小诗寄给胡适,请他指导评阅。
两人通信往来,相互间好感与日俱增。然而胡适已是他人夫,曹诚英也只能把这份欢喜埋在心里。
但婚礼上电光火石的四目相对,胡适已然成了她的梦中情人。
02
初遇时胡适已是别人的新郎,而曹诚英也已经有着一桩指腹为婚的旧式婚约。
胡适婚后两年,17岁的曹诚英暂停了这段对胡适的暧昧感情,嫁给了指腹为婚的富商之子胡冠英。
远在美国留学的哥哥曹诚克很反对这个事情,劝说妹妹离开丈夫到外地求学。
在哥哥的帮助下,结婚仅一年的曹诚英前往杭州,就读杭州女子师范学校。
夫家不满曹诚英婚后离家读书,又因曹诚英婚后三年仍无身孕,丈夫胡冠英便在母亲的安排下纳入一小妾。
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曹诚英哪能接受与人共侍一夫,在哥哥曹诚克的支持下愤而提出离婚。
缘分就像冥冥中注定,刚刚遭受婚姻失意的曹诚英,与前来西子湖畔疗养的胡适再次相遇。
此时,距离胡适婚礼上的初见,已过去整整六年。
六年前初见,曹诚英才15岁。六年后再见,曹诚英已经21岁。此时站在胡适面前的曹诚英,如花蕾绽放,正是人生最饱满的时刻。
胡适和曹诚英
相互倾慕已久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后来胡适干脆在杭州烟霞洞租房住下,而当时杭州女师也正放暑假,曹诚英便以陪伴胡适养病为名,前往烟霞洞与胡适同居一室。
胡适借诗传情,表达着对曹诚英的倾慕爱恋:
多谢你能来,慰我山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
从1923年6月到9月,烟霞洞同居的三个月,可以说是胡适一生中唯一一次灵与肉完全统一的体验,否则他不会在后来的日记中称这段时间是“烟霞洞三月的神仙生活”。
在胡适的诗歌《秘魔崖月夜》中,曹诚英是他眼中“驱不走的情魔”,心中“吹不散的人影”。
在灵肉结合的缠绵中,曹诚英怀上了胡适的孩子。
03
胡适当年恪行包办婚约,固然为他带来了“好男人”的道德口碑,也使他的人设更臻完美,但对这样一桩婚姻也多少心存遗憾。
西子湖畔与曹诚英的重逢,让他心中熄灭多年的自由之火再次燃起,何况曹诚英和他已经有了爱的结晶。
于是回到北京的胡适和妻子江冬秀提出离婚。
没料到江冬秀却有着一般的小脚女人没有的刚烈决绝,她举着一把菜刀拽着两个孩子,说胡适和她离婚,她就先杀死两个儿子再自杀。
胡适和江冬秀
有政治地位的文化名人,追求的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希望自己留下道德污点,让后人讥评。
欲做“道德完人”的胡大才子,面对向往的自由爱情,最终还是屈服在社会声誉和道德形象面前。
得知胡适最终选择的曹诚英,也在痛苦中坠胎后选择继续完成学业。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得更厉害了!
然而西湖毕竟可爱,轻雾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
这是十七年后,胡适忆起烟霞洞之恋时写下的诗,曹诚英读得如痴如醉。
他的爱是真实的,但他的辜负也是刻意的。
女作家陈衡哲和胡适聊天,曾说“爱是人生唯一的事”,但胡适却说“爱是人生一件事,只是人生许多活动中的一种而已”。
曹诚英只是胡适人生的一个动人插曲,但胡适却是曹诚英一生的绝唱,是她整个生命守候期待的执想痴念。
04
男人和女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爱情,有时只是男人一刹那的意乱情迷,却可以是女人一生的信仰。
胡适早年赴美留学,立志“以农报国”,入读的是康奈尔大学农学院。
1925年,曹诚英从杭州女师毕业后,为了完成胡适未竟之志,进入东南大学农科就读。
1931年,她又到中央大学农学院继续深造。
1934年,曹诚英赴美留学,入读胡适的母校康奈尔大学攻读农学硕士。
曹诚英的求学生涯,完全是遵循着胡适的足迹。
1937年,曹诚英获得农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的她先后在安徽大学农学院、复旦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成了我国历史上首位农学女教授。
胡适和曹诚英分开后,和妻子江冬秀过着平静安然的烟火日子。而为胡适这段情所困的曹诚英,却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1939年,在大学任教的曹诚英,结识了一位留学归国的男子,两人甚至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对曹诚英有“插足之恨”的江冬秀得知后,故意在男方亲戚间散布曹诚英插足自己婚姻的往事。
被江冬秀这样一闹,曹诚英名声尽毁,致使男方单独解除了婚约。
万念俱灰,不过一瞬间。一气之下的曹诚英投奔峨眉山准备做尼姑。
幸好在哥哥曹诚克“结婚不成可独身”的劝说下,曹诚英茅塞顿开,于是下山重返教坛,再执教鞭,从此终生未嫁。
感情就是如此复杂,一段本以为终结了的爱情,却会有如此“蝴蝶振翅”的影响。
05
在情感上打上“苦情”烙印的曹诚英,将余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农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2年,复旦农学院取消,与东北农学院合并成了沈阳农学院。曹诚英主动请缨到东北任教。
一个柔弱的江南女子,在沈阳农学院任教的17年里,不顾东北的严寒,坚持讲课、下地,专门从事棉花和马铃薯细胞遗传的研究。
在多年的研究努力下,曹诚英将当时的马铃薯从亩产500斤提升到了4000斤,被誉为“马铃薯之母”。
她还提出了“马铃薯是制造淀粉和酒精的重要工业原料,对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祖国将有很大用处"。这种先进的农产品认知,在当时是十分少有的。
晚年时期,从沈阳农学院退休的曹诚英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徽绩溪,孑然一身过着清苦的日子。
并不富裕的她把所有的积蓄都用于家乡的修桥补路上。而经她捐资修复的杨林桥,连着她的家乡旺川村和胡适的家乡上庄村。
一生对胡适痴情不改、一往情深的曹诚英,把刻骨铭心的相思,无言地寄托于家乡的一座古桥。
多年后,难忘旧情的曹诚英,还为胡适写下了如此凄凉的诗句:
朱颜青鬓都消改,唯剩痴情在。
廿年孤苦月华知,一似栖霞楼外数星时。
1973年,71岁的曹诚英临终之时留下遗嘱,将生前与胡适的书信往来,以及自己的所有作品全部焚烧,她要将她和胡适的这段情缘,一并带入天堂。
曹诚英去世后,家乡的亲朋好友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遗体葬在了通往上庄村的路旁。
而这条路,是通往胡适家乡的唯一一条路。
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曹诚英,仍在痴盼着叶落归根回到故乡的胡适,会从她乱草丛生的孤坟前经过。
只是痴情的曹诚英不曾想到,海峡对岸的胡适,已经早她11年前去世。
06
曹诚英和胡适真正缠绵热恋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却对胡适痴爱一生。
但胡适却是理性的,在他心里,爱并不是人生唯一的事。当他意识到无法和曹诚英终成眷属,他便温和而坚定地抽身而出。
曹诚英恰恰相反,一生为情所困,以致“朱颜青鬓都消改,唯剩痴情在”。
在感情中爱得深沉热烈的那个人,总是受伤最重。
曹诚英孑然立于路边的那座孤坟,让人不禁想起席慕蓉的那首《一棵开花的树》: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情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