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卓文君,“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经典歌词:司马相如,外号西汉吴彦祖(仅指外表靓丽),是当之无愧文学史上的大才之人。03-刘备三顾茅庐,真的是卑躬屈膝去了三次?04-潘美是一代奸臣?潘美:这锅究竟是谁让我背的!?05-准备降于李自成的吴三桂,为何当场变卦,出兵攻打李自成?

最近翻看了几本史料,有幸找到5个容易被人们误读的历史事件。希望读者读完,今后喝茶时可以和朋友聊几段真实而有趣的历史;如果朋友误读了,也可以帮助他们纠正。

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方便您选择性阅读,文章目录如下。

01-大才子司马相如对才女卓文君,是真爱?还是另有所图?

02-大将韩信是刘邦获胜的决定性人物,为何反被吕雉陷害,惨死长乐宫?

03-刘备三顾茅庐,真的是卑躬屈膝去了三次?

04-潘美是一代奸臣?潘美:这锅究竟是谁让我背的!?

05-准备降于李自成的吴三桂,为何当场变卦,出兵攻打李自成?

大才子司马相如对才女卓文君,到底是真爱?还是另有所图?

司马相如,外号西汉吴彦祖(仅指外表靓丽),是当之无愧文学史上的大才之人。

卓文君,“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经典歌词:

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就改编于卓文君之手。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1)

琴挑文君

从百科上可以搜索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惧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早年,家徒四壁的司马相如刻意乔装为富家公子,在卓文君父亲卓王孙的宴会上大肆展现才艺,一曲《凤求凰》直接飘到了躲在阁楼偷看的卓文君心中。

此刻卓文君还在守寡,但她却对这位年轻貌美的男子十分中意。在矛盾之中,卓文君背负着封建礼教的压力,连夜与司马相如私奔。

那一夜,大雪纷飞。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2)

雪夜私奔

尽管司马相如家徒四壁,卓文君依旧不离不弃。几年后,二人迫于生计压力,司马相如劝说卓文君回乡,卓文君最终不得不腆着脸去找卓文君父亲卓王孙,卓王孙也不好推脱,破财安置了二人,从此二人衣食无忧。

后来,司马相如凭借他的高超乐技以及智慧的头脑,博得了汉武帝的赏识,被汉武帝封为侍从。此后,司马相如就风光起来了。才华横溢、潇洒帅气的司马相如身边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佳丽。

俗话说:富贵见人品。

司马相如开始觉得,当初与他相依为命的卓文君现在已经配不上他。司马相如甚至想要纳一位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还因此写了《诀别书》,最后司马相如还是没有纳妾成功。

卓文君终于还是明白了,司马相如当初弹奏的《凤求凰》之中充满了心机和欺骗,奈何她的青春岁月都刻在了司马相如身上,如今人已年老珠黄,青春不再……

公元前117年,司马相如病逝,卓文君因此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一年后相继去世了。

可惜了一代才女卓文君的深情,若是让他回到那个下着鹅毛大雪与司马相如私奔的夜晚,她会怎样选择呢?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代价吧。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大将韩信是刘邦获胜的决定性人物,为何反被吕雉陷害,惨死长乐宫?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3)

韩信之傲气“实体化”

最近经常刷到一个视频:有一小孩站在树上对着树下的韩信尿尿,韩信非但没有生气,还给了小孩几文钱。小孩因此愈发猖狂,对着一个屠夫再次上演迎头撒尿,谁知屠夫手起刀落,将小孩劈成两半。

暂不不讨论故事的真实性,先来看文章。

刘邦率军出征常常铩羽而归,而汉军打的胜仗几乎是出自韩信一手操盘的。韩信的功劳实在太大,俗话说得好“功高震主”,但功高盖世的韩信却不知收敛锋芒。

刘邦曾经两次收回韩信的兵权,而韩信却不以为然,觉得只要自己立了大功,就算是刘邦也要让自己几分,如此傲气,自然是要吃亏。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4)

刘邦

要命的是,韩信居然学会了“傲气实体化”的技能,当刘邦被逼困到荥阳时,派人通知韩信来增援他,谁知韩信觉得自己“位不配德”,竟然主动和刘邦讨价还价起来:“你让我升官,我就派兵来救你。”

刘邦得到消息后差点气晕过去,只能憋着愤怒答应了韩信的请求。都说有了再一,就别有再二。但傲气的韩信才不管这些,“我用兵出神入化,你刘邦没了我,算个什么东西?”

后来,刘邦下令让韩信出兵围困项羽,韩信却迟迟不到。类似于这样的事还发生过很多次。最终,刘邦忍不住了。

公元前196年九月,吕后和萧何商量过后,谋计将韩信诱骗到长乐宫将其斩杀。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5)

刘邦 吕后

都说功高震主,韩信却被自己的傲气蒙蔽了双眼,几度与自己的君主刘邦讨价还价。韩信虽有强大的用兵能力,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但他却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最终得到的是一把无情的冷刀,置他于死地。

刘邦杀了韩信,还有萧何、张良。君主手中,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真的是卑躬屈膝去了三次?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6)

传说中的“三顾茅庐”

史料之中,对于刘备三顾茅庐的记载,仅仅“凡三往,乃见。”五个字来形容。句中的“三往”是一个泛指,指的是“多次前往”。

设想一下:假如刘备三顾茅庐真的如人们口口相传那样艰辛、曲折,那么史料会将此事如此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吗?。

“三顾”实则为刘备正常的访求。只不过因为孔明出山之后精彩的表现,引得很多文人眼红:敢问哪个文人没有一颗被君主赏识的心。因此,很多文人对此事做以渲染,以此来表达他们希望被赏识的感情。时间久了,三顾茅庐就显得有些神话色彩。

潘美是一代奸臣?潘美:这锅究竟是谁让我背的?!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7)

潘美

潘美,就是《杨家将》一书中,“大奸臣”潘仁美的历史原型。但真实历史之中的潘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杨业惨死,潘美真的不该背锅。

986年,辽人进攻北宋,宋军迎战。宋军分为西、中、东三路。当时,潘美与副将杨业受命驻军西路。二人带兵一路披荆斩棘,打得辽人落花流水。

可东路的战况却没有那么乐观。上级觉得潘美驻军的西路势头正好,便下令潘美出军援助东路。最终潘美决定:“让杨业去迎击辽军,而王洗率兵在陈家谷接应杨业。”

可笑的是,后来王洗得知杨业不敌辽人,节节败退的消息后,居然被吓跑了。等到杨业苟延残喘地来到陈家谷找王洗接应时,却发现空无一人。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拒绝吃敌人的食物,三日后绝食而亡。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8)

杨业被擒

后来杨业的妻子折氏得知丈夫死后,大诉潘美抛弃了杨业,导致杨业惨死。此事之后,潘美被降职为太保;而那个胆小怕死的王洗,则是被发配充军。

杨业获得忠臣良将的名号时,潘美也被扣上了“大奸臣”的帽子。

但明眼人就会发现,其实害死杨业的人,是王洗才对。依据史料记载,王洗是陛下派去的随军护军,他拥有直接向皇上汇报的权力,有很多时候,做决定的人是王洗而非潘美。

当东路被辽人突破时,王洗曾力挺杨业出战,待到开战之时,王洗却跑得比兔子还快。再看结果:潘美仅仅是被降职,而王洗则是被发配充军。足以证明,害死杨业的人不是潘美。

其实还有人说,潘美嫉妒杨业的功绩,所以才设计害死杨业。为了澄清这一点,我特意翻看了《宋史》,其中记载:潘美的功绩排名是17,远远比排名31的杨业高。他怎么又会去嫉妒杨业的功绩呢?

准备降于李自成的吴三桂,为何当场变卦,出兵攻打李自成?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9)

平西王吴三桂

1644年,李自成带着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北京城失陷,明朝末帝崇祯皇帝自缢而亡,大部分朝臣都向李自成摇了白旗。

李自成攻城成功后,便开始释放丑态:派人四处抢夺物资,佳丽。好巧不巧就抓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陈圆圆是谁?一个貌似天仙的乱世佳人,谁见了不喜欢?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是(10)

高圆圆

吴三桂原本已打算好降于李自成,没成想,这李自成竟然如此不要脸。不仅要让吴三桂投降,还要抢走吴三桂的女人。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一怒之下就选择降清,转头就出兵集火李自成。

不久后,李自成兵败逃走,吴三桂也成功找回了爱妾陈圆圆,并带着陈圆圆去到十万大山度余生。

看到这里,明眼人都清楚,先变卦的是李自成而非吴三桂。

有人说,陈圆圆是红颜祸水。此言差矣!因为陈圆圆的出现,才加快了朝代更替的新陈代谢,可以说,她是一剂催化剂,而非红颜祸水。

参考文献:《岳飞传》、《卓文君传》、《刘备传》、《三国志》、《宋史》、《明史》

各位读者,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谢近灵,翻点史料,写点历史。初来乍到,万分幸运您读到了我的文章。创作不易,都看到这了,点个关注和赞再走吧,若是有想法,就评论吧!

若是您觉得近灵的文章存在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指出近灵的问题,或者私信我。近灵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期待为您呈上最棒的作品!

本章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