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家世和天赋磨出了“强悍”性格。6口人挺会穷开心,爸妈和哥哥们当裁判,围观她和姐姐高胜云互飚高音,据说她一声尖叫能直接把老鼠送走。那是刚满16岁的高胜美,等待开启流行乐坛“上华”盛世。高胜美最奇特的表现,是性格与声音格格不入。高胜美是原住民布农族人,小警察父亲收入微薄,母亲多病,出不起租金一大家搬家无数,最夸张一次:隔壁铺满了停尸的棺材。

1985年,“上格唱片”在台北成立,最初只有三个人:老板吕燕清加企宣和美工。

发的面试歌手广告勾来两个女生,一个来选一个来陪,来选的唱完吕老板摇头送客,看见来陪的大眼睛小女生,内心一动主动邀请。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

小女生大方开嗓,唱了黄莹莹的《时空寄情》,吕老板听完当场签约。

这把声音奠定“上华”女声基调,圈定后来者那股韵味,仿佛同唱一首歌。

那是刚满16岁的高胜美,等待开启流行乐坛“上华”盛世。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3)

高胜美最奇特的表现,是性格与声音格格不入。

高胜美是原住民布农族人,小警察父亲收入微薄,母亲多病,出不起租金一大家搬家无数,最夸张一次:隔壁铺满了停尸的棺材。

6口人挺会穷开心,爸妈和哥哥们当裁判,围观她和姐姐高胜云互飚高音,据说她一声尖叫能直接把老鼠送走。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4)

家世和天赋磨出了“强悍”性格。

国小国中高胜美有两多:小妹多和情书多,“大姐头”嫌烦指挥小妹回信,假意同意约会再潇洒放“鸽子”,干得霸气侧漏。

所以毕业以后,跟姐姐去歌厅卖唱遇到咸猪手客人,声音甜甜的小妹直接发飙怒骂,摔麦摔得惊天动地。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5)

签约以后,上格公司三个人变四个,互相大眼瞪小眼,找来双排键琴师,租了录音棚,用那卡西编曲翻唱老歌,过家家似得做唱片了。

婉转处黄莺鸣谷,柔美时春燕入云,粗制滥造的磁带灌进高氏甜歌,突然红遍台湾。

吕老板惊喜捡到宝;老板娘笑开花:“阿美,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厚”。

台湾乐坛的大师很喜欢这束声音,陈进兴写完凤飞飞那首《掌声响起》后转到公司,他牵线请来邓丽君恩师左宏元。

左宗元的到来,给高胜美打开一扇窗。

1989年,琼瑶电视上看见高胜美唱歌,觉得挺适合新剧《海鸥飞处彩云飞》,打电话找到上格,让她拿个小样试试。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6)

左宏元拼着与琼瑶的交情,硬要把“试”改成“定”,琼瑶不托底,片头曲给了关艾,左大师气不过,写出《彩云伴海鸥》丢给琼瑶给当片尾曲,必须高胜美来唱。

高胜美很争气,歌词第一句就掐着观众往下听,剧集播完很多人学会了唱《彩云伴海鸥》,至于片头曲一问三不知。

左大师很解气,心情舒畅编了《青青河边草》,高胜美声音一出,像极了小金铭欢快跑来,捧着脸说“总有一天你会认得我”。

琼瑶心里,高胜美站在最高,俩人第一次见面,“大眼睛”闪得琼阿姨满心欢喜,直接拉她给刘雪华搭戏,拍完琼阿姨苦笑剪掉,告诉她“还是好好唱歌吧”。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7)

琼瑶剧8点播出,要看必须听高胜美唱歌,“八点档”外号名声鹊起,同在“上华”的李翊君靠沾光师姐,到琼瑶剧唱一句“有个女孩,名叫婉君”都能迅速上位。

吴宗宪在节目上明显挑拨:“高胜美唱(琼瑶剧)最多,不过唱得最好的是李翊君”。高胜美重重一点头,“嗯”一声眼白都不留给宪哥。

看来琼瑶也柔化不了“强悍”本性,高胜美确实有资本骄傲。

黄安录《新鸳鸯蝴蝶梦》,高胜美在对面棚,午休时两家录音师遇上,黄家诉苦没几句能用;高家微笑凡尔赛:“好巧,我们阿美录完半张了”。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8)

1991年,翻唱黄莺莺《哭砂》入围金曲奖,高胜美根本没空去颁奖礼,结果素面朝天地被工作人员绑到现场。

主持人宣布她一票险胜许景淳,和周华健一块拿到“歌后歌王”,没有狂喜而是当场傻掉:“完蛋啦完蛋啦”,没化妆,靠翻唱上台拿奖:“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这桩糗事,很快被一部神剧化解。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9)

1992年,台视开拍《新白娘子传奇》,左宏元将主题曲换成黄梅调,把“china”这个词拆开,套上黄梅戏的曲风,用到了调子里。

老师隐藏的爱国心,高胜美心领神会,把掺着雪花片的《千年等一会》唱得美轮美奂,不爱看电视的人,大街上走一圈,也逃不了西湖的水和高胜美的泪。

上“康熙来了”,高胜美因为:“其实我的歌带红了那个连续剧”被群嘲,某种意义上这首歌除了代表“新白”,更作为“台湾”符号深入大陆人心。

阿美的高产和畅销,深远影响了上华认知:认定女歌手必须走柔美路线,进而形成如醉如梦的“上华”女声风格。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0)

高胜美在上华的十几年,能看上眼的谱子很少。

黄安仰慕女神写的《东南西北风》被无视,气得他拿回去自己唱。

这样的曲子多了,上华就分分类拿给新人。

1990年,上华推出《其实我还是有些在乎》唱片,据说都是高胜美的弃曲。

封面留的名字是“亚亚”,是后来的孟庭苇。

孟庭苇小名亚亚,家庭只是工薪阶层,亚亚作为独女,受到了父母和兄弟们宠爱。

她可以做任何喜欢的事,听唱校园民谣,还是金属摇滚没人干涉。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1)

“爱”泡大的女孩大多温婉善良,国中听张雨生《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眼泪哗哗流,觉得父母养家辛苦,偷偷跑到民歌餐厅驻唱赚钱。

亚亚认识了邰正宵和黄品源,一次她的吉他手临上台有急事跑了,黄品源被临时拉郎配,突然有人传消息底下有星探,两个人慌里慌张演完了歌。

结果双双被看中,一个去了滚石,一个来到上华。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2)

初到上华日子很不好过,校园风定位不成功,连出两张专辑根本卖不动,只好跟着李翊君去琼瑶剧哼插曲。

好在亚亚讨喜,上台前喜欢拉着歌手跑洗手间,谁不陪她,用手指去戳那人小腹,笑眯眯等对方求饶;演出时假发掉地上,皱着小脸犹豫该捡还是走掉,可怜巴巴融化所有眼球。

1991年,背水一战《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上华再次重拾“柔美女声”法宝。

为了转运,吕老板给她改了艺名“孟庭苇”,看到滚石的短发陈淑桦大卖,葫芦画瓢让亚亚剪头发。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3)

孟庭苇很委屈,压力很大,上节目时主持人暖场:“我们欢迎这位···来猜猜她是谁?”

台下歌迷认不出她了,齐刷刷喊个新人名字。

孟庭苇憋着眼泪,回到唱片公司放声大哭,没想到这一哭,哭出了奇迹。

专辑出货十万张,发行第四天开始,唱片行催补货的电话没有停,最后卖了500万张,至今没有女歌手打破记录。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4)

小可爱瞬间与高胜美平起平坐,戴上“天后”桂冠,可她更喜欢“月亮公主”称呼。

让她真正在两岸三地扬名的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1995年,赵安导演邀请孟庭苇来春晚,告诉她香港只有刘德华,台湾只有你。

孟庭苇嫌弃三番四次彩排,巴不得早点演完,到了日子跑到北京,简单梳梳头就上场了,尽管穿戴一般,标志性柔美声音和手势舞让全国观众入了迷。

后来惊奇发现,大江南北大家都认识自己,才后悔当时打扮不够美。

做《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孟庭苇在“柔美”之上,多了一股“风雨云”氤氲气,这种气质给她带来了大麻烦。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5)

“天还是天喔雨还是雨,这城市我不再熟悉”,制作人陈进兴非要一种内心想念,现实分开,很深很痛纠缠的感觉。

怎么唱都不对,只能抱着琼瑶小说,找女主角那种子虚乌有的疼。

孟庭苇的感情是一张白纸,她和邰正宵的私交很好,仅限于综艺合唱。

节目遇到偶像张雨生,胡瓜撮合他俩玩“土人”小品,张雨生任由孟庭苇摆布,玩黑白cei,装脖子扭了,全程对着孟庭苇咧嘴傻笑。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6)

可爱的“嗲”,在张雨生面前最明显,可惜一切没有下文。多年后她在电台里缅怀:“这是一个非常NICE的大男孩”。

试图暧昧仅仅入门,有些综艺根本没有底线,一次让她模仿潘越云,穿大花裙子,涂半张脸口红,孟庭苇落荒而逃。

电视台“冷藏”了她半年,这让孟庭苇很受伤,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那段时间她有了心事。

解封后,带着心事唱了《谁的眼泪在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声音飘到了军营,冒出了一片忠诚歌迷。

胡瓜提问凭什么当选“军中情人”,孟庭苇说:“我的歌蛮悲伤很哀怨,可以唱出他们的心声,痛苦的事情刻骨铭心,快乐的事情很快忘记”。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7)

氤氲气里长出哀伤的内核,这样的歌声分外牵动心肠。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8)

如果把上华历史分割三个阶段,早期代表高胜美;中期孟庭苇;后期有齐秦、熊天平“二王”,许茹芸和许美静“二后”。

90年代最后的年头,上华强力宣发《星星是穷人的钻石》,全家福式的群星演唱,向歌坛亮出肌肉,把自己推向最高潮。

“肌肉”招惹的除了欢呼,还有环球唱片的觊觎。

今天看来是一种“盛极而衰”的宿命。

当齐秦语重心长是盗版谋害了上华,熊天平已经用美食逃避现实;许茹芸坚持做《花咲》,仅有一点经费全给音乐,所有歌只有一套红衣。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19)

“二王二后”许美静最沉默,这符合她的性格,任他沧海桑田,我独看烟火。

1974年,许美凤出生在新加坡。

没有凄苦家世,算不上幸福童年,比其他女孩只多两点,一是不赖嗓子,二是纤细骨架。

父母觉得凭这两点,能去新加坡航空,18岁许美凤赞同,转身跑去新加坡华裔选美。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0)

92年正是新谣运动的尾巴,带头大哥巫启贤已在台湾打拼4年,马上要靠《太傻》抓住“十大劲歌金曲”,“二弟”陈佳明在华语圈找场子自谋生活。

“选美”这种踩热点的事,陈佳明居然迟到了,慌慌张走错化妆间,里面哼歌的女声很特别,他忘了上场站门口听很久,递上名片:“你的声音很美,我们还会再见”。

东方美人的形,偏偏一双冷峭的眉眼,选美评委觉得遗憾,没给冠军发了“友谊小姐”奖。

有时候坏事也是好事,过目不忘的眉眼和声音,唱片公司很快对她挥舞“offer”。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1)

1994年陈佳明如约制作专辑,陈夫人彭秀梅时任《女友》总编,有颗文艺的心,听老公带回的demo,感觉像夜色下安静的霓虹,脱出而出:“许美凤应该叫许美静”。

正如唱片名《明知道》,陈佳明对许美静把脉极准,从柔美声音,听见了一缕敏感多愁。这种观察放到文案:与生俱来的神经质,教人疼爱怜惜。

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

如今看来,文字是一场精心的预谋。

专辑一炮而红,许美静的红妆,挂上了新加坡人的心尖;而陈佳明手笔,叫响了“新加坡李宗盛”的名气。

才子佳人的爱情,并不恰当的缘起。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2)

此时真正的李宗盛,悄悄从台北出发直扑狮城,没兴趣李逵捉李鬼,抓的是许美静。

很难形容“音乐教父”的挫败感,老李歌坛行走大半辈子,这丫头可能是唯一敢拒绝他的人。

临走前老李不死心:“我来给你量身定做专辑”。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996年,许美静、陈佳明一后一前上华唱片报到,老板吕燕清笑得合不拢嘴,能让“滚石”吃瘪—“太爽”!

最重要的是,许美静声音特质,与“上华”女声基调不谋而合。

黎沸挥登陆台湾“巨石”,安排到校园里做宣传最怕碰上许美静,她上台一站唱完歌,底下掌声雷动;自己那点喝彩,怎么听怎么稀稀拉拉。

真不怪黎沸挥不给力,《铁窗》和《城里的月光》歌声一起,确实能要了人老命。

迷人的地方在于,柔美里透着清冷,好似讲别人的故事,一字一句却沾满眼泪。声调里那股子执念,狠狠抓住所有人心。

CCTV5醉心那个味道,翻来覆去汪峰和她,巴乔退役播《别走》;国足跟世界杯没戏,走几个《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女排一听,直接抢来做“队歌”。

许美静根本不知道海峡那头的影响,她正在香港贪图生命最“美”的日子。

为了香港市场,上华给许美静做了档“完美静界”,艺人很愿意来捧场。

汪明荃很吃惊许美静视自己偶像,追问居然“因为喜欢《千王之王》”,阿姐大笑口味太重。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3)

邝美云一见面就挽胳膊,觉得《堆积情感》翻唱得太投缘。

最耿直的是林家栋,一本正经教人演戏,懵得许美静扑闪睫毛不敢搭话,所以林夕遇到她,一边吃饭一边刷刷写完《明知故犯》,“香港”式表达喜欢,太过直截了当。

她一样爱上香港,演唱会上烟花似的发髻,裸露棱角分明的脸,用粤语:“痴心的眼泪会倾城”,那一刻柔得如丝如缕,美得惊心动魄。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4)

金曲奖颁奖礼上,许美静直直坐在王菲身后,组委会透露出的涵义,欲盖弥彰。

在香港,没有人能取代王菲,许美静曾是最接近那个。

2000年,环球唱片并购“上华”,Mv左上角的“上华”Logo已成历史。歌手们纷纷四散,寻找新的寄托。

寂寞了高胜美、出走了孟庭苇,痴狂了许美静,烟花的绚烂散去,带走了上华盛世,那些打败“滚石”的故事,仿佛还在昨日。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5)

独独那些女声柔美示人,相似唱同一首歌,吐气换字中有个性,个性中又可以找到精髓。

那是一个触动,可以在字里行间找到湿漉漉的心情。

哪怕人生会有曲线,也会在下次现身时,带给我们想念。

上世纪上海女性(上世纪最柔情似水的女人)(26)

注定是许巍那首歌里的吟唱。

你是记忆中最美的春天,是我难以再回去的昨天。


为救绝症父亲参加比赛,49岁的张惠妹说:我从未辜负自己的天赋

他在香港地位胜过黄霑,一曲捧红刘德华之后,为何再无合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