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作者崔护死因(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背后的悲惨爱情故事)
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作者崔护死因(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背后的悲惨爱情故事)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首千古佳作背后的悲惨故事。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明时节,草木返青,长安城没有落雨,万里无云,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好生繁华。
崔护疲惫地放下书卷,望着窗外嫩绿的垂柳,目光中满是哀伤。
十年寒窗苦读,却一朝落榜,任谁都无法坦然接受这个结果。这些日子,他一直将自己锁在巴掌大的书房中,不与外人接触,不喜欢与人交往,性情也越来越冷漠孤傲。
清晨便有人邀他一同踏青,都被他婉拒。他害怕遇到一起赶考的书生,更怕自己落寞的模样打扰了那些文人的雅兴。
若是踏青赏春,他只想独自前去,一个人,便不会被打扰。他推开书房的门,迈出屋子时还有些犹豫不决。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走出这扇门了,仿佛过了百年,他如同外乡人一般低头走在繁华的长安街头,步子很快,生怕被人认出。
信步游走在山间小径,望着周围陌生的风景,才发觉自己迷了路。他遥望远处,发现一处被桃树掩映的门户,隐于桃花深处 ,只露着屋檐。崔护走近了些,才看清农舍的全貌,柴扉小院 甚是幽静。
他走上前,轻叩着院门,期盼着会有人回应。院内,传来轻柔的声音:“何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闻是女子的声音,崔护心中稍有紧张。
片刻后,一个女子缓缓打开院门。崔护先是对着姑娘恭敬地行了礼,接着道:“在下一人出游,忽而口渴,不知姑娘可否能给口水喝?"
读书之人温润如玉,连讨水都这么文质彬彬。女子常年居于乡野,很少能见到这样俊秀的书生,此次相遇,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女子面色微微泛着红晕,请他进院,片刻后,又端了一杯清茶,递到他手中。
崔护道了谢,一边饮茶,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桃李芳菲,暖风吹过她的青丝,她手中拿着竹篮,微微踮起脚,折下一枝桃花,小心翼翼地放到篮子中。
他想与她多喜几句,却怕唐突了佳人,只能默默用余光望着她。就这样,崔护一直在这里待到了夕阳西下。天色已晚,他不便久留,只能起身告辞,她捧着桃花相送到门前。
崔护依依不舍地望着女子,心中的那份情却无法说出,想请求她赠自己一枝桃花,话在嘴边,却不敢说出。
如果,他此时功成名就,定会将一番倾慕之意告诉她,可是,他刚落榜,若许下誓言,怕是会误了姑娘终身。现在的他,羽翼不够丰满,无法带给她幸福。倘若有缘,定会相见。
崔护离开了那片桃林,越行越远。从那日起,他挑灯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风风光光地上门提亲。深夜,他时常会想起桃林中的她,想着她的音容笑貌,缓缓入睡。
才子如此相思,佳人又何尝不想念呢?
那日,一见钟情的不止崔护一人,窈窕女子也倾心于君子。她手中的桃花本是为崔护而折,却怕他觉得自己轻浮,不敢相赠。自崔护走后,那女子便患上了相思病,整日望着门前的桃树,从花开到花落,从绿枝到落叶,心中没有一刻不在想他。
明知相思苦,却还是苦苦相思,她害怕忘记,所以就一次次回忆着初见,但回忆往往会带来伤痛,思念的人在远方,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是最痛苦的事情。
她并不了解崔护,除了名字,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她只能等待着,无法寻找。一旦崔护忘了她,她所有的希望都会化为泡影。也有书生路经此处,向她讨水,却不及崔护半点风流、当爱上一个人后,心里便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
相思使人憔悴,她一日日消瘦,身子也大不如从前,每日只痴痴地望着桃花,不与任何人说话。父母心疼女儿,却不知如何宽慰,他们也不知道那个书生到底会不会再来。
一年后,又逢清明时节,崔护望着窗外的桃花,想起去年的今日,她如花的笑容,如秋水般的眼眸,旧时的记忆涌上心头,恍然如梦。
短短一年,却好像过了三世般漫长。多少次梦回桃花林,崔护望见她的身影在桃花中若隐若现,他走上前,对她说出心中埋藏已久的爱意。可当自己醒来发觉是一场梦时,心情又是无比失落。
既然想念,为何不去看看她呢?他可以同上次一样,只讨口水喝,不去打扰她,静静地用余光看她。
他再也忍不住对她的相思之情,放下诗书,决定去寻她,哪怕远远地望一眼也好。
沿着曾经的路,往桃林深处走去,依旧是落英缤纷,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与去年一模一样,还是幽静的柴扉小院,被朵朵桃花遮掩。
可是,到了门前,才发现门上了锁,轻唤了一声,也无人应答?心仿佛失去了重要的东西,瞬间一空。他站在门外,不知该走还是该留。他拿起笔在门上题诗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终究还是放心不下那个女子。他不信她就这样离开、数目后,他又出城来寻她。这一次,门居然敞开着,只是门前的桃花却谢了。
只见门前挂着一盏白色的灯笼,他疾步走进去,没有瞧见她的身影,而是见到一对老夫妇在低头拭泪。
一问才知,她自去年分别后,便如失了魂般,神情恍惚。几日前,她与父母去山中踏青,回家后,看到门上的题字,以为错过了良机,他不会再来,便一病不起,绝食数日后芳魂永逝。闻言,崔护更是懊悔,他写下那样的诗,是想表达心中的相思之情,谁知竟害了她的性命。若他没有写下那首诗,而是在门前等着她,或许便不会酿成悲剧。他错了,错得一塌糊涂,他不该留下意思模糊的诗词,让她会错了意。
崔护含泪跪在桃花前,将埋藏在心里的话,缓缓说出。即便红颜已经逝去,他也要告诉她:崔护并非忘记姑娘,从初见那日,便倾心于你,你有多思念我,我便有多思念你。
清风袭来,一朵桃花落在了他的肩上,淡淡的残香紫绕在心头。他才发觉,自己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
多年以后,当崔护进士及第,步步高升,心中始终还牵挂着那片桃花林。然而,花相似,人不同,随着岁月的流逝,那隐于桃林深处的人家早已不在,即便故地重游,也找不到曾经的路,遇不到旧时的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道出了多少人世沧桑!崔护凭着这首诗名垂青史,可他心中的悔恨又有几人知晓?都说“人面桃花,物是人非”,人的命运由不得自己,桃花的命运又何尝不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