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代结婚随礼清单(以前人结婚的仪式有哪些)

古代结婚随礼清单(以前人结婚的仪式有哪些)现代的自由恋爱,婚姻内涵有改变吗?过完大礼下完聘,再来就是要挑好日子完婚。当男方确定婚期后,还要请求女方的同意跟配合,这就是“请期”。到了大喜之日,新郎要亲自迎接新娘过门,所以叫“亲迎”,这是婚礼中的重头戏。为了表示新娘明媒正娶的地位,不但要出动八抬大轿,还要有乐队仪仗来撑场面。一进门,新娘要先拜天地跟公婆,和其他的长辈亲属行礼,表示成为夫家正式的一员。然后,新郎、新娘举行合卺宴,喝交杯酒,撒帐坐床,接著就是洞房花烛夜。到这里,婚礼总算告一段落!“纳采”其实就是现在俗话说的“提亲”,男方会派媒人带著聘书跟礼物到女方家求婚,而礼物是通常是活的大雁。雁是一种候鸟,古人认为它会按照季节,随著太阳而迁移,象征女子出嫁从夫。而且,雁又是一夫一妻的动物,代表爱情的坚贞。如果女方接受求婚,男方就会进行下一步“问名”,也就是请问女方的姓名跟生日,看看男女两造在命理上是否相配,有没有冲剋灾难。讲得白话一点,

传统观念裡,婚姻是除了生老病死之外,人生的头等大事。就个人来讲,是一男一女的终身依靠;就家族来说,是祸福与共的彼此结合;就社会而言,是稳定发展的支撑力量。所以,上从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对婚姻都是非常慎重。

古代结婚随礼清单(以前人结婚的仪式有哪些)(1)

依现代的定义,为了共组家庭,男女双方进行一种法律约定,负担相关责任义务,这就是婚姻。但这两个字本来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尔雅》提到“妇之父曰婚”,这个字原本是用来指夫妻中女方的家庭。有说法认为,远古时代的部落男性会到其他部落去抢老婆,当然是趁著月黑风高才好下手,经过长期的演变,就成了黄昏以后迎亲的仪式,所以也叫“昏礼”。至于“姻”则是指结亲中的男方家庭,《说文》称为“女之所因”,所以叫做“姻”。

古代结婚随礼清单(以前人结婚的仪式有哪些)(2)

举行婚礼繁琐的六大步骤

古代社会讲究礼仪制度,所以婚礼也就特别隆重,繁文缛节很多。根据两千多年前的《礼记》记载,婚礼最重要的六个步骤,按顺序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跟亲迎。

“纳采”其实就是现在俗话说的“提亲”,男方会派媒人带著聘书跟礼物到女方家求婚,而礼物是通常是活的大雁。雁是一种候鸟,古人认为它会按照季节,随著太阳而迁移,象征女子出嫁从夫。而且,雁又是一夫一妻的动物,代表爱情的坚贞。

如果女方接受求婚,男方就会进行下一步“问名”,也就是请问女方的姓名跟生日,看看男女两造在命理上是否相配,有没有冲剋灾难。讲得白话一点,也就是“合婚”或“合八字”的意思。

合完了八字,两人果然是天造地设,那再来就要“纳吉”了。纳吉又叫做“文定”。典故来自于《诗经大雅篇》裡面的“文定厥祥”。据说当年周文王要娶正妃太姒,闻名后卜卦的结果是大吉大利,所以就送礼定婚,这在民间叫做“下小聘”。这个阶段是后悔退婚的最后机会,因为接下来的“纳徵”,隆重的程度不下于正式婚礼。男方会先祭拜祖先,然后亲自到女方家来过大礼;女方也会把这些礼书、聘金、年庚八字摆在祖宗牌位前,表示同意结婚,而且还要送上回礼,大宴宾客。到了这个地步,女方就等于是男方家的人了。要是男方不幸过世,女方甚至会守“望门寡”,终身不婚,以表示从一而终。

过完大礼下完聘,再来就是要挑好日子完婚。当男方确定婚期后,还要请求女方的同意跟配合,这就是“请期”。到了大喜之日,新郎要亲自迎接新娘过门,所以叫“亲迎”,这是婚礼中的重头戏。为了表示新娘明媒正娶的地位,不但要出动八抬大轿,还要有乐队仪仗来撑场面。一进门,新娘要先拜天地跟公婆,和其他的长辈亲属行礼,表示成为夫家正式的一员。然后,新郎、新娘举行合卺宴,喝交杯酒,撒帐坐床,接著就是洞房花烛夜。到这里,婚礼总算告一段落!

古代结婚随礼清单(以前人结婚的仪式有哪些)(3)

现代的自由恋爱,婚姻内涵有改变吗?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还早的呢!婚礼后,要挑一个黄道吉日,到宗庙裡祭拜祖先。还有新娘第一次下厨,叫做“试鼎”;看看手艺如何,也让她了解夫家亲属的口味。唐朝王建的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就反映了当时的试鼎仪式。另外还有嫁妆开箱礼、归宁回门礼、答谢媒人礼等等,等到全部的礼节都做完,大概也差不多要准备生第一胎了!

从婚礼的冗长琐碎,可以看出古人对婚姻的重视。现代的人自由恋爱,到户政单位办个手续就算结婚了,简单方便很多,至于婚姻的内涵是否有跟著改变?值得深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