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的悲歌(将杜尚的泉归于一个女人)
杜尚的悲歌(将杜尚的泉归于一个女人)艾尔莎确实也值得赞美,因为最具开创性的艺术品之一《喷泉》正是由她所作。然而,在杜尚的口中,以及大众的记忆中,这件签署了“R. Mutt”的小便池作品却是由杜尚所作——而这件作品也确立了杜尚在艺术史中最为特殊的地位,并使他成为传奇。 《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男爵夫人的艺术》画册,封面上写着杜尚对她的评价:“她不是未来主义者,她就是未来。”画册目录由弗朗西斯·瑙曼(Francis Naumann) 和 伊琳·加莫(Irene Gammel )撰写 艺术家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Elsa von Freytag-Loringhoven)男爵夫人男爵夫人成为艺术家的过程同样具有戏剧性,著名的费城现代派画家乔治. 彼得尔(George Biddle)为工作室雇佣女模特。但是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他要求模特裸体以为他创作更多的灵感,艾尔莎当时迫于困顿的生活状态,不得不为其充当裸模。那么,艾尔
随着诸多西方艺术史家的著作面市,一股隐流在艺术界中愈发强大:现成品鼻祖作品《泉》并非由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所作,其创作者其实是女性艺术家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Elsa von Freytag-Loringhoven)。但这些年来这一理论却始终被被质疑,或有意无意间被忽视,甚至漠视。
在一个男权掌握话语权的艺术体系里,质疑并试图重新确立女艺术家在《泉》中的主体地位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如果考虑到《泉》在现当代艺术史中的特殊地位,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作为德国女性的双重身份,或许同样能解释为什么即便《泉》在艺术圈中引发诸多争议,但全球(尤其是美国)艺术界仍然坚定地认为它是由马塞尔·杜尚所作。
在作家兼艺术史学家布里奇特·奎因(Bridget Quinn)所著的《Broad Strokes》的介绍中,作者描述了对于李·克雷斯纳(Lee Krasner)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深入研究是如何让奎因试图寻找那些被艺术史遗忘的女人们。“我对这些艺术家的关注超越了女权主义”,她写道。
尽管1987年以来世界艺术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女性艺术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简称 MOMA)举办过回顾展。而事实上,每一个艺术史学生都应该知道的、一位被称为男爵夫人的艺术家——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Elsa von Freytag-Loringhoven)却几乎完全湮灭在历史中。
艺术家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Elsa von Freytag-Loringhoven)男爵夫人
男爵夫人成为艺术家的过程同样具有戏剧性,著名的费城现代派画家乔治. 彼得尔(George Biddle)为工作室雇佣女模特。但是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他要求模特裸体以为他创作更多的灵感,艾尔莎当时迫于困顿的生活状态,不得不为其充当裸模。
那么,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她是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著名的达达艺术家和诗人。“她的作品得到了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和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喜爱和支持”,约翰·希格斯在《独立报》上如此写道。——她“现在被认为是第一位美国达达艺术家,但在60年前,她也同样可以被称为是第一位纽约朋克。”
《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男爵夫人的艺术》画册,封面上写着杜尚对她的评价:“她不是未来主义者,她就是未来。”画册目录由弗朗西斯·瑙曼(Francis Naumann) 和 伊琳·加莫(Irene Gammel )撰写
艾尔莎确实也值得赞美,因为最具开创性的艺术品之一《喷泉》正是由她所作。然而,在杜尚的口中,以及大众的记忆中,这件签署了“R. Mutt”的小便池作品却是由杜尚所作——而这件作品也确立了杜尚在艺术史中最为特殊的地位,并使他成为传奇。
《泉》为什么被立上神坛?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泉》,1917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举办一次展览,作为评委之一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在公共厕所中随处可见的男用小便器,并在其上署名:“R.mutt”,这就是《泉》,这件作品也立刻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杜尚把小便器搬到博物馆,用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现成品艺术成为杜尚最重要的艺术观念。而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这个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从商店买来,签上他的大名,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
这个故事对于每个曾经让男老板用自己名字发表作品的女性来说,都是令人沮丧的。根据艺术杂志《See All This》的报告,更令人沮丧的是,“这个极其明显的真相在艺术界已经被曝露出来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每次它都会遇到漠不关心和沉默的境遇。”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杜尚从没有提过关于《泉》是否有其他创作者,而在威廉·卡姆菲尔德(William Camfield)1989年为其所撰写的自传中,我们了解到,真相首先出现在杜尚给他当护士的姐姐的一封信中。这封信是在1982年被发现的,而邮寄时间则指向了1917年4月11日——也就是《泉》首次出现的前几天——杜尚写道:“我的一个女性朋友使用男性假名寄一个小便池当作雕塑”。而这个名字,就是“理查德·穆特”(“R. Mutt”)。他还表示,“我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得体的事情,同时也没有理由拒绝她。”
威廉·卡姆菲尔德认为有一种可能性是杜尚想欺骗他的姐姐,为了掩盖在争议中自己的责任。杜尚研究学者弗朗西斯·瑙曼(Francis Naumann)发现了这封信,他认为也有可能是杜尚的女性朋友,一位名为路易斯·诺顿(Louise Norton)的作家兼翻译做的。关于《泉》的解读已经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在《泉》的作品标签上,写着杜尚的女性朋友路易斯·诺顿的电话号码。但是多方证据表明,这位“女性朋友”是公认的首位美国达达主义艺术家——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男爵夫人,也正是当时住在费城的艾尔莎。杜尚与她的私交密切,曾经说过,“她不是未来主义者,她就是未来。”
爱丽莎自述
但是,为什么她从未声明《泉》是她自己所作的?“她从来没有机会”,《See All This This》指出了这一点。小便池在当时被展览组织者们拒绝了(杜尚从他们的董事会辞职以示抗议),随后可能被扔掉了,除了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拍摄的照片外,什么都没有留下。而艾尔莎也于十年后的1927年去世。
艾尔莎作品
直到1935年,超现实主义者安德烈·布雷顿(André Breton)才把注意力转回到《泉》,并将其归功于杜尚,而后者则接受了这个署名,并开始委托制作复制品。这件1917年的作品“注定要成为现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2004年,约有500名艺术家和艺术专家宣布《泉》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作品,甚至将毕加索的《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抛在了后面。
《泉》
为什么是/不是她?
杜尚的亲笔信并不是历史学家认为《泉》属于艾尔莎的唯一原因。希格斯写道,男爵夫人一直在街上寻找物品,并宣称它们是艺术品,而这要在杜尚使用“现成品”的概念之前。例如,这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是“水管工的工具附在一个木箱上”,而她称之为上帝”。但这件作品同样惨遭误认,“被认为是一位名叫 Morton Livingston Schaumberg 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位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中的角色只是把工具固定在木质底座上。”
艾尔莎的作品《上帝》
“《泉》是基础的、粗糙的、对抗性的和有趣的”,希格斯写道,“这些并不是杜尚作品中最典型的特色,但这些特点却可以完美地描述男爵夫人和她的艺术。”尽管杜尚后来声称当时是自己去买的小便池,但后来的研究却表明这是不可能的。希格斯的著作《我们可以想象的陌生人》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问题,正如荷兰出版的《今年夏天的所有问题》一书中所发表的那样。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和《泉》
Amy Podmore 的作品《艾尔莎 & 马塞尔》ELSA & MARCEL(2016)男爵夫人(Elsa Von Freytag Loringhoven)和 Marcel Duchamp 关于鸟笼透明度的图片,12 x 14 x 12“
此外,威廉·卡姆菲尔德、科尔克·瓦那都和赫克特·奥巴尔克三位学者的研究表明杜尚对《泉》的创作过程所言非实。伊琳·加莫( Irene Gammel )与格林·汤普森(Glyn Thompson)也从杜尚早期的个人档案中证实杜尚并没有在1917年把《泉》提交给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Julian Spalding、Glyn Thompson)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在一个男权掌握话语权的艺术体系里,质疑并试图重新确立女艺术家在《泉》中的主体地位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如果考虑到《泉》在现当代艺术史中的特殊地位,艾尔莎·冯弗雷塔格-洛林霍芬作为德国女性的双重身份或许同样能解释,为什么即便《泉》在艺术圈中引发诸多争议,但全球(尤其是美国)艺术界仍然坚定地认为它是马塞尔·杜尚由所作。
“将《泉》归于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男人”,该杂志写道,“具有明显且深远的影响:现代艺术的历史必须改写。现代艺术并非始于族长,而是来自一位女家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