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泥塑的民俗(泥塑老婆贴贴)
正阳泥塑的民俗(泥塑老婆贴贴)在泥塑过程中,网友经常是聚焦于五官、手、脚踝、腿、关节等细节图,口嗨“我射了”、“老婆好辣”“我没了”等。叫老婆本身便包含这头称呼“老婆”的“我”是“老公”的预设,这个时候的女性已经是自觉代入男性视角,改变了自我性别角色;而叫姐姐或妹妹,称谓对面是宠爱或者怜爱视角,并非已有固定的预设指向。传统关系中男性为老公,女性为老婆,老婆是相对于老公这个词的关系而产生的。近年来,叫男艺人“老婆”好像成为某种热潮,对女艺人大喊“老公”也成为一种现象,由此想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心理驱动到底是什么?我们用泥塑的逻辑来推演。如果说泥塑的核心在于转换男女“特有的”称谓,用带有女性气质的词称呼男艺人,那么觉得一个男艺人可爱直接说可爱不就行了吗?或者叫甜妹、小美女之类的都可以。这些把男性女性化的称谓已经可以表达对可爱的称赞了。但在表达一个男艺人是可爱的或是具有某些女性气质时,很多网友偏爱用“老婆”这个词,而叫老婆与叫姐
“老婆贴贴”已成为互联网热梗,也是许多网友泥塑中的惯用语。
快速了解“老婆贴贴”后,我们进入正题:
泥塑到底是什么?
泥塑,即逆玛丽苏,逆转传统言情中的社会性别角色,用更简单的方式加注,就是把男性称呼为女性,把女性称呼为男性。
传统关系中男性为老公,女性为老婆,老婆是相对于老公这个词的关系而产生的。近年来,叫男艺人“老婆”好像成为某种热潮,对女艺人大喊“老公”也成为一种现象,由此想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心理驱动到底是什么?
我们用泥塑的逻辑来推演。如果说泥塑的核心在于转换男女“特有的”称谓,用带有女性气质的词称呼男艺人,那么觉得一个男艺人可爱直接说可爱不就行了吗?或者叫甜妹、小美女之类的都可以。这些把男性女性化的称谓已经可以表达对可爱的称赞了。
但在表达一个男艺人是可爱的或是具有某些女性气质时,很多网友偏爱用“老婆”这个词,而叫老婆与叫姐姐、妹妹是截然不同的。
叫老婆本身便包含这头称呼“老婆”的“我”是“老公”的预设,这个时候的女性已经是自觉代入男性视角,改变了自我性别角色;而叫姐姐或妹妹,称谓对面是宠爱或者怜爱视角,并非已有固定的预设指向。
在泥塑过程中,网友经常是聚焦于五官、手、脚踝、腿、关节等细节图,口嗨“我射了”、“老婆好辣”“我没了”等。
用个可能不那么合适的类比就是相当于给自己装了虚拟的阳具,这种存在通过口嗨来投射,此时女性将男性通过言语的变形,性转为女性。
而女性自然置换为关系中的“男性”视角,成为新的凝视的“男性”,从而体验力量掌控的快感。那么这个时候的“老婆”,是女性泥塑男性投射性幻想,自觉带入男性角色“亵玩”的变形密钥。
图源自豆瓣小组
前面我们讨论都在于性转男艺人,叫女艺人“老公”虽没有叫男艺人“老婆”这样“普遍”,但同样不失为有趣的现象。叫女艺人“老公”强化艺人的性别区分,预设酷等男性气质,是不是本身也有弱化自我的意味,这个时候的“老公看我”“老公我可以”单方面为她装上虚拟阳具。这两种投射看似是两个方向,但背后都有共同的认知基础——男性更为强势。
而女性性转男性成为“老婆”,通过泥塑实现对“男性”的审视,走出过往男性凝视的单一性,看似反凝视,但实际是对男性强势的默认与加固,自觉把自己放在男性位置加剧女性被观看被损害被折辱的境地。
泥塑背后是不是“以我的性别称赞你”?
既然前面提到泥塑背后的逻辑是对男性强势地位的默认与加固,那么泥塑形塑过程所使用的女性气质的词汇,是否是对女性品质的赞扬?且这一过程是否会松动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
澎湃曾有文讨论泥塑,文中认为泥塑其实是“以我的性别称赞你”,并由此使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模糊化,不再固定,而是形成性别的流动,松动性别的刻板印象。但实际真的是这样吗?
泥塑看似是打破男女气质的分界,但归根结底仍是对于女性/男性气质的挪用,而非化用、再造。如果说单纯因为温柔、可爱、娇俏、柔弱等大众眼中的“女性”特质,而认为他不同于其他臭男人,所以要叫他“老婆”“妹妹”“姐姐”等,以此表示赞赏。这个时候就产生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性转是女性气质赞扬的第一步?
男女确有生理上的差异,但性别气质实际是后天社会的建构,并不存在所谓男女气质的鸿沟,如果我们认同这一大前提,男性与女性首先都是平等的人,男性可以脆弱,女性可以飒爽,都不必扮演固有气质。那么在夸赞展演这种社会性别的流动的关键点不就在于直接对其以男性身份进行夸赞。
小意温柔当然可以是这个男性与其他男性的区分,是他作为男性的良好特质,而不是这种所谓“女性”特质只能将男性性转成“老婆”、“妹妹”后才能被赋予与接受,性转后打破男女性气质实际上就是伪命题,这里的称谓早已重回男女之别,甚至成为性别刻板印象的有力加固。
其二,对泥塑的追捧真的是对女性气质的赞扬吗?
若对泥塑的追捧是对女性气质的赞扬,那么就意味着其核心是女性气质或者是品质,但现实常常出现:泥塑后的男艺人行为被美化,如“老婆人美心善”“笨蛋美人”“迷糊姐姐实锤有”,但干了类似行为的女艺人却骂“绿茶、做作”,“缺乏常识”等。
这种双标风评,实际就告诉我们“醒醒,搞错了,女性气质才不是泥塑的核心”,游戏式的权力掌控才是泥塑的核心玩法。
规则、玩法、权力,泥塑的表层是性别问题,但其背后勾连的仍是社会,我们讨论势必不能单单陷入性别之中。泥塑的要点在于玩法,当跳出性别议题时,泥塑是否带有一种反叛的意味,即跳脱固有规则,创造新的玩法。
社会大背景是就业人数日趋上涨,找工作竞争压力愈发增大,在这种大家日趋内卷,每个人拼命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断劝服自己接受规则,接受成为“工具人”,甚至是主动地努力地想成为不被替代的工具的情况下,泥塑里产生了新的话语游戏。
日常生活被加诸很多不想干的,但在泥塑的玩法中,我们成为新的符号掌控者,对他人刻意加注,把男性“弱化”成女性,撤销掉他们的主导地位,对其口嗨“老婆”等,若他们拒绝标签,就是“老婆害羞了”“辣妹害羞”,无论怎样的反应,都不影响“我”的主导掌控地位,甚至说泥塑后正主的“挣扎”更会引起言语符号游戏的快感。
在泥塑的游戏中,“我”成为了日常生活所不能的加注者,尽情“压迫”,尽享怜爱的俯视乐趣。
普通人设司空见惯,泥塑玩法新的打眼,好像舞的越是出格,越能受到追捧,因而成为新的资本游戏方式。
泥塑的根本便是男性高于女性的权力秩序,用女性品质和被泥塑化的女性品质比较,泥塑游戏便会露馅:它从来只是披着张扬肯定女性品质的外衣,内里是对女性品质的厌弃,还是对俯视的靠近,深植了对新的置换的凝视的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