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了一面就忘不了想起就心痛(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
只见了一面就忘不了想起就心痛(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苦恋她6年的荷西知道她一旦下定决心,就难以改变。于是先三毛一步到达撒哈拉,并找好了工作,租好了房子,提前等着三毛。然后两个人在沙漠里结婚安家。于是就有了这本《撒哈拉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三毛只是在一本地理杂志上看了一眼它的照片,便感应到一种强烈的前世乡愁,终于在30岁的时候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撒哈拉沙漠生活上一段时间。三毛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我们大部分人拼尽了全力只是为了过好这平凡的一生,而三毛拼尽了全力只是为了让这一生过得不平凡。三毛说:“人生苦短,不喜平淡”。她这一生只有短短的48年,却比别人多活了几重生命。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原创 米万
今天是我坚持早上5:00起床的第12天,也是我坚持写晨间笔记的第12天。
看着这个数字一天天变大,我的毅力与恒心也在一天天变大,好开心。
本周阅读书单: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这是第n次看这本有趣的书了。
三毛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我们大部分人拼尽了全力只是为了过好这平凡的一生,而三毛拼尽了全力只是为了让这一生过得不平凡。
三毛说:“人生苦短,不喜平淡”。她这一生只有短短的48年,却比别人多活了几重生命。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三毛只是在一本地理杂志上看了一眼它的照片,便感应到一种强烈的前世乡愁,终于在30岁的时候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撒哈拉沙漠生活上一段时间。
苦恋她6年的荷西知道她一旦下定决心,就难以改变。于是先三毛一步到达撒哈拉,并找好了工作,租好了房子,提前等着三毛。然后两个人在沙漠里结婚安家。于是就有了这本《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最出名的代表作,里面一篇篇的散文详细记录了她与荷西在沙漠的所见所闻以及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
以前读这本书,更多的是被三毛与荷西之间甜蜜的爱情感动,被沙漠里有趣的生活逗笑,但这次重读这本书,我看到更多的却是三毛在沙漠的生活之苦。
1.沙漠气候残酷
沙漠的天气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酷热,气温高达五十度以上,太阳会像融化的铁浆一样洒下来,整个人会被晒得天旋地转;晚上酷寒,气温接近零度,墙在夜间是冰凉的。
这里常年干旱,水在这里非常稀缺,也非常珍贵。如果洗澡,就不能同时洗衣服,洗了衣服,就不能洗碗洗地。而且用的都是咸水,不能喝,平日喝的水要去商店买淡水,而淡水的价钱很昂贵,接近汽油的价钱。
这里常年刮着狂风沙,你要想出门散个步,那沙子在脸上刮得就像被人打耳光。
三毛第一天到撒哈拉的时候,荷西去接她,看到才三个月没见的荷西已经被沙漠生活折磨得不成人形,三毛顿时惊觉,撒哈拉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浪漫梦幻,迎接她的将是异常艰苦的现实生活。
2.物质生活贫乏
荷西在沙漠小镇上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两个人开始安家。房子很简陋,墙壁没有粉刷,什么家具也没有,比毛坯房还毛坯房。电线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苍蝇,让这个简陋的房子更加地凄凉。
这样的房子房租却不便宜,一个月一万,而且不包括水电费。
沙漠的第一夜,三毛缩在睡袋里,荷西包着薄薄的毯子,在近乎零度的气温下,他们两个只在水泥地上铺了帐篷的一块帆布,冻到天亮。
第一个晚上,三毛就尝到了沙漠生活的残酷。
他俩租的房子对面就是一大片垃圾场,为了节省布置房子的开支,三毛经常去拾荒。捡到旧轮胎,拿回来洗干净当沙发;腐烂的羊皮捡回来,用盐腌一腌当坐垫;棺材外箱捡回来,拆成木板做家具。
家里经常停电停水停煤气。在沙漠里,三毛和荷西注重自己的胃胜于自己的脑筋,有一顿好吃的,两个人要高兴好久。
食物是沙漠里每一个人都关心的话题。
3.人情文化差异大
这个沙漠小镇离文明社会非常遥远,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
电影院只有一家又脏又破,街呢,一条热闹的也没有。
书报杂志收到大半已经过期了,电视平均一个月收得到两三次,映出来的人好似鬼影子,一个人在家也不敢看。
他们的邻居都是当地的沙漠居民,他们普遍自私吝啬爱占小便宜,经常跑来借三毛的东西,而且有借无还。
如果你不借他们东西,他们还会记恨你,再加上一句:“你拒绝了我,伤害了我的骄傲”。
女人在这里没有地位,女孩儿十岁左右都出嫁了,这儿的男人可以娶四个太太。
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年龄,甚至还有人一辈子也没见过镜子。
他们常年不洗澡,身上有一种令人窒息的臭味。
4.心灵孤独寂寞
三毛比荷西大8岁,三毛时常会觉得荷西还不成熟,像个大孩子一样还需要自己照顾。
三毛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而荷西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关键是他还是一个外国人,他是西班牙人。他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三毛整天在想什么,更不懂三毛写的东西。
婚后的生活是荷西整天在外工作赚钱,一天15个小时不在家,三毛在家就是洗洗衣服,煮煮饭。
荷西每次上工走的时候,三毛哭着追他,请他留下来,自己一个人太寂寞了,但是为了赚钱,荷西不得不走。
三毛说:“反正夫妇生活总是在吃饭,其他时间便是去忙着赚吃饭的钱,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荷西有时在外面做事受了气,回家时脸色会很凶,三毛也会选择习惯就好。
夜来了,三毛点上白蜡烛,看它的眼泪淌成什么形象。
5.身体状况堪忧
三毛的身体一向不太好,她鼻子过敏,常生针眼,经常呕吐,常常头晕,胃痛。沙漠极端的天气和穷苦的生活让她的身体状况更加令人堪忧。
在《死果》这篇散文里,三毛就写了自己众多疾病一起爆发,差点丢命的经历。
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三毛也会绝望地说道:“无论我怎么努力在适应沙漠的日子,这种生活方式和环境我已经忍受到了极限。”
三毛经过沙漠的生活之后,人老了很多,眼眶都挂了下来。
6.政治局势动荡
荷西和三毛在沙漠生活了三年之后,这里的政治局势开始动荡不安。
因为当时荷西和三毛生活的沙漠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当地的沙漠人开始闹独立。墙上到处写着“西班牙狗滚出我们的土地、西班牙强盗、凶手”等控诉的话语。
西班牙政府打算放弃这块殖民地,西班牙人开始紧急疏散。
三毛和荷西就在这种生命受到威胁的局势下,离开了他们生活了三年的撒哈拉沙漠。
写在最后:
离开之后,三毛动笔写下了这部熠熠生辉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在书中三毛把沙漠生活的各种艰苦都通过她的笔加工润色得妙趣横生。
苦中作乐的三毛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虽然沙漠的生活如此苦,但是她依然爱沙漠,爱沙漠里的人,更爱她的荷西。她说:“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这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我又如何能在回忆里抹去他们。”
在沙漠的生活是她一生最艰苦的时候,也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候,因为她有她的荷西相依为命。她甚至因为幸福满溢而怕得悲伤。
命运就是会捉弄人,怕什么就来什么。
1979年,荷西在一次潜水中意外身亡,享年28岁。这一年是他俩结婚的第六个年头,6年相濡以沫的相处,已经让三毛对荷西爱得足够深沉。
荷西不在了,三毛悲痛欲绝,几次要追随荷西而去,都被自己的父母硬生生拦下了。48岁的时候,三毛再次自杀,这次没有人拦得住她了。
她走了,永远走了,去找她的荷西去了。
只给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个挥之不去的画面:
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三毛一边穿毛衣,一边跑出门,就像跑进天方夜谭的美丽故事中去了······
作者介绍:
米万,有一颗易碎的粉红钻石少女心,专注于「读书写作」与「成长精进」领域,愿望是终有一天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