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与罗切斯特的对话(读懂简奥斯汀了解爱情与婚姻的扎心现实)
简爱中与罗切斯特的对话(读懂简奥斯汀了解爱情与婚姻的扎心现实)事实上,在简·奥斯汀的笔下,就是主角也逃不掉她的捉弄,比如伊丽莎白仅仅凭借魏肯风度翩翩的仪表和一番对话,就确定了对人渣魏肯的好感和对达西“自私冷漠”的偏见;又比如理智正直的绅士达西也会有富家子弟的特有傲慢;又比如彬格莱的“耳根子软”,仅仅被彬格莱小姐和达西的几句话,就动摇了对爱情对吉英的信心。简·奥斯汀还特别喜欢使用嘲讽语调和喜剧手法来描绘角色人物,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虽然是全书的中心人物,其它人物的性格都是通过她反映出来的,但是伊丽莎白只是全书兴趣的中心,而不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尺度。而其中揭露的种种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现实迄今都有着丰富的探究内涵。简·奥斯汀最为擅长刻画人物,在她的笔下,伊丽莎白的聪慧与达西的理智,吉英的温柔与彬格莱的开朗,莉迪亚的荒唐与魏肯的无耻,夏洛特的现实与柯林斯牧师的愚蠢、乔治安娜的腼腆与凯瑟琳夫人的势利,班内特先生的睿智与班内特太太的神经质,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短暂的一生中一共创作了6部完整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1795)、《傲慢与偏见》(1796)、《诺桑觉寺》(1798)、《曼斯菲尔德庄园》(1812)、《爱玛》(1814)、《劝导》(1816)。大都是以诙谐、幽默、戏谑的文字描绘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地方士绅的生活与交往,平凡而琐碎。折射出英国士绅的社会背景与人情世态。
其中《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
简·奥斯汀全集
《傲慢与偏见》讲述的是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小姐克服自身关于财富与品德的种种傲慢,种种偏见,最终缔结姻缘的浪漫故事。
而其中揭露的种种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现实迄今都有着丰富的探究内涵。
一、简·奥斯汀洞察世事、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简·奥斯汀最为擅长刻画人物,在她的笔下,伊丽莎白的聪慧与达西的理智,吉英的温柔与彬格莱的开朗,莉迪亚的荒唐与魏肯的无耻,夏洛特的现实与柯林斯牧师的愚蠢、乔治安娜的腼腆与凯瑟琳夫人的势利,班内特先生的睿智与班内特太太的神经质,都刻画的栩栩如生,如同从书中走出来一样,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伊丽莎白开心而调皮的笑声、班内特太太那无休止的抱怨声和柯林斯牧师那滔滔不绝的说教。
班内特一家
简·奥斯汀还特别喜欢使用嘲讽语调和喜剧手法来描绘角色人物,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虽然是全书的中心人物,其它人物的性格都是通过她反映出来的,但是伊丽莎白只是全书兴趣的中心,而不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尺度。
事实上,在简·奥斯汀的笔下,就是主角也逃不掉她的捉弄,比如伊丽莎白仅仅凭借魏肯风度翩翩的仪表和一番对话,就确定了对人渣魏肯的好感和对达西“自私冷漠”的偏见;又比如理智正直的绅士达西也会有富家子弟的特有傲慢;又比如彬格莱的“耳根子软”,仅仅被彬格莱小姐和达西的几句话,就动摇了对爱情对吉英的信心。
这验证了这本书中的那句话:"谁的脾气也难免会有某种短处,一种天生的缺陷,即使受到再好的教育,也还是克服不了"。
简·奥斯汀对人性的复杂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对于人性的刻画,世态的描绘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纵观《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对人和社会世态的一切关系的物质原因揭露的极其深刻,但是她对这种揭露不是愤懑的,不是悲伤的,不是道德说教的,也不是玩世不恭的,而是戏虐与幽默的,因为在她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永远是诚实、勇敢、善良、正直等美好的品格。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的高明之处,就是洞察爱情与婚姻背后的残酷现实与人性缺陷,但是依然向往着爱情与婚姻。
所以她向往的爱情与婚姻,一定能战胜"傲慢"、"偏见"、软弱等种种缺陷,最终成为眷属的圆满。
二、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就是"情感"与"理性"的较量爱情是感情与冲动,而婚姻却是理性与责任。
爱情是随机的,是一种荷尔蒙的冲动,情绪变化多端,但是婚姻却代表着承诺与责任,是一种双方彼此忠诚的关系,所以恋爱连孩子都会,但是结婚则必须是成年人,有理性的选择。
在《傲慢与偏见》开篇中,英俊多金绅士达西与美丽动人少女伊丽莎白之间产生爱情是很正常的事。
比如第五十八章写道达西的情感流露"我也说不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你的什么神情,听见你的什么言语,便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我是到了不能自拔的时候,才发现爱上了你。"
但是他们之间走上婚姻之路却历经了很多挫折。
比如第十二章里面这样写到:“对于达西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伊丽莎白已经在这里住的够久的了。她比他远远想的要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而且宾利小姐也对她不是很友好,而且又经常拿他开玩笑。他灵机一动,决定叫自己特别当心些,目前决不要流露出对她有什么爱慕的意思,一点儿形迹也不要流露出来,免得她存非份之想,就此要操纵我达西的终身幸福。”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却对伊丽莎白有这样的表达方式 “他觉得伊丽莎白出身低微,他自己是降格以求,而这家庭方面的障碍,又使得理智与心愿总是两相矛盾。他说得如此激动,似乎由于他在屈尊俯就的缘故,但却未必能使他的求婚受到欢迎。”
这说明此时的达西还没放下财富与门第之见,对于达西来说,他依然认为自己是屈尊俯就的一方,并没有真正的克服自己性格的缺陷。
直到达西和伊丽莎白的误会解开,双方开始平等交往,才最终走到了婚姻殿堂。
达西与伊丽莎白剧照
三、 婚姻是男女利益结合的最有利方式达西与伊丽莎白是幸运的。他们在简·奥斯汀的笔下走向了圆满。
但是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实是简·奥斯汀小姐终生未嫁。
《傲慢与偏见》第一句话说道:"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那为什么有财富的男人总要结婚?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其实不仅是有钱的单身男人需要娶一位女人,没有财产的女人也需要嫁一位有财产的丈夫。这是一种双向选择,怎么选择?自然只能通过金钱来考虑,当有了物质基础,才会去进行学识、性格、门第等方面的综合权衡。
所以,不论男女, 婚姻是男女利益结合的最有利方式。
如果男女之间的利益匹配价值不高的爱情很难走向婚姻,换句话来讲,婚姻生活不是你侬我侬,而是男女双方互相扶持走下去,彼此之间的付出应该是对等的。
彼此相爱的人儿
四、 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另一段感情的开始《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结局虽然止步于结婚,但是简·奥斯汀对婚后生活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聪明伶俐调皮的伊丽莎白与正直古板理性的达西之间其实属于性格互补的类型。
婚姻的幸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坡趋势,当爱情的激情和情侣的亲昵消失之后,责任感也会越来越薄弱。所以当走入婚姻时,男女之间需要对婚姻的经营,也需要男女具有成熟的心智,才能应对婚姻复杂的局面。
简·奥斯汀虽然一生未婚,但是她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她也认为爱情在婚姻中并不是全部,爱情再美好,都难逃婚姻的琐碎,而性格互补就是婚姻和谐的一大保障,因为婚姻的本质就是交易,如果彼此的需求都能在对方身上得到满足,双方的喜爱程度就会大大增加,而如果双方还彼此扶持,彼此付出,彼此奋斗的话,婚姻的持久度能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
所以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是男女之间另一种感情(亲情或友情)的开始。
真正的亲情
五、 那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婚姻1、婚姻必须要有物质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空洞乏味的,只有爱情没有物质的婚姻是不现实的,纯粹脱离生存压力而空谈爱情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物质上的丰富是美好婚姻生活持久舒适的一种基础性保障。
2、男女之间互相加深了解,也就是互相磨合达到所谓的“三观一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难寻,三观一致的夫妻才能有着彼此相同的人生观点来对抗生活的折磨。
3、夫妻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凡事有商有量,感情必定稳定与长久。
4、夫妻在平凡中寻找乐趣,比如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共同做家务,又比如夫妻之间来一次“人生商谈”,尽量在平凡繁琐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5、夫妻之间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迷茫时,互相指导与提议;无助时,彼此关心与鼓励。
夫妻之间除了爱情,还应该有一种亲情与友情在里面。
做到这几点,从爱情转化来的婚姻才有了底气,有了保障,婚姻的幸福也能长长久久。
永远的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