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这时,艾玛的父亲不幸跌断了腿,得到了乡村医生夏尔的医治。不久,夏尔的妻子(又老又丑,醋意浓浓,谎称每年有一千二百法郎收入的寡妇)去世。艾玛的父亲断腿复原一周年时前去感谢夏尔,并邀请夏尔去自己家散散心。在此期间,夏尔有机会同艾玛接近。此时的艾玛只渴望脱离自己的小乡村,与夏尔产生了微妙的关系。经父亲挑明后,艾玛并未深思就答应了婚事。艾玛在修道院时,深受浪漫主义小说的影响。青春女子,情窦初开,整日幻想梦中的白马王子,自诩懂得了爱情。从修道院回家后,父亲卢奥也不甘心美貌的女儿被埋没,一心要把女儿嫁到一个理想的女婿手中。包法利先生夏尔从事医生的职业,有点笨拙懦弱,心无城府,庸俗而专一,是一个知足而平凡的现实主义人物。艾玛与夏尔的婚姻,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阴差阳错的结合。福楼拜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结合酿出的悲剧。一、艾玛的悲剧

#我在头条搞创作#

文/安静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1)

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包法利夫人艾玛曾是一位美丽的乡村姑娘,具有浪漫主义气质,富有激情,但最终堕落、毁灭。

包法利先生夏尔从事医生的职业,有点笨拙懦弱,心无城府,庸俗而专一,是一个知足而平凡的现实主义人物。

艾玛与夏尔的婚姻,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阴差阳错的结合。福楼拜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结合酿出的悲剧。

一、艾玛的悲剧

艾玛在修道院时,深受浪漫主义小说的影响。青春女子,情窦初开,整日幻想梦中的白马王子,自诩懂得了爱情。从修道院回家后,父亲卢奥也不甘心美貌的女儿被埋没,一心要把女儿嫁到一个理想的女婿手中。

这时,艾玛的父亲不幸跌断了腿,得到了乡村医生夏尔的医治。不久,夏尔的妻子(又老又丑,醋意浓浓,谎称每年有一千二百法郎收入的寡妇)去世。艾玛的父亲断腿复原一周年时前去感谢夏尔,并邀请夏尔去自己家散散心。在此期间,夏尔有机会同艾玛接近。此时的艾玛只渴望脱离自己的小乡村,与夏尔产生了微妙的关系。经父亲挑明后,艾玛并未深思就答应了婚事。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2)

婚后,夏尔无以复加地宠爱妻子,甚至冷漠了母亲。他去出诊的时候,艾玛就在家独自幻想,无休止地沉醉于书中关于爱情“幸福、热情、陶醉”境界的描写,她开始怀疑并厌倦自己婚后平凡的生活。

结婚以前,她以为自己懂得爱情;但现在却没有得到爱情应该带来的幸福,于是她想,是不是自己搞错了?”

“过惯了平静的日子,她反倒喜欢多事之秋。她爱大海,只是为了海上的汹涌波涛;她爱草地,只是因为青草点缀了断壁残垣。她要求事物投他所好;凡是不能立刻满足她心灵需要的,她都认为没有用处;她多愁善感,而不倾心艺术,她寻求的是主观的事,而不是客观的景。”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3)

于是丈夫“雷打不动的稳定”使她厌恶,“心平气和的迟钝”使她反感。一次宴会上,和一位英俊子爵的共舞,勾起了艾玛对上流社会的羡慕。回家后事事不遂她意,她烦躁不安,终于大病一场,无理地要求夏尔从道特搬到永镇居住。

在永镇,艾玛遇到一个在律师门下当实习生的莱昂并产生了欲望,但她以贤妻良母的身份做了巧妙的掩饰。莱昂误以为艾玛可望而不可及,不敢走近,逃避到了巴黎。于是,艾玛的向往又追随到了巴黎。欲望的不能满足又使她大病了一场。

这时,风流场中的老手罗多夫乘虚而入,爱情的甜言蜜语使艾玛错以为罗多夫就是她梦中寻找的王子,艾玛沦陷成了他的情妇之一,以致为了私奔债台高筑。但最终罗多夫抛弃了她。她几乎发疯了,又是一场大病。

后来的一次戏场中艾玛邂逅莱昂,于是旧情重续。她设下种种圈套迷惑夏尔,自己赶去与莱昂幽会。直到倾家荡产,服毒自尽。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4)

二、丈夫让人不解的反应

小说最后,夏尔完完全全看到了妻子与情人来往的信件,他震惊了。面对现实,他不愿意承认。他把自己关闭起来,还是无限思念他的艾玛。甚至碰到罗多夫,他暴怒的面部表情又恢复原状。他原谅了罗多夫,甚至希望自己就是罗多夫——自己妻子的情人。

年少时读《包法利夫人》,对这一反常情节安排实难理解。我书生意气,义愤填膺,认为艾玛虚荣、懦弱,是彻头彻尾的坏女人,不值得同情。

首先,艾玛结婚的动机不纯。婚姻有时确实可以为女人铺就坦途,但忌讳只把婚姻视为跳板。这场婚姻,于艾玛而言无异于逃离现实生活的跳板,她未经深思却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婚姻之路。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5)

其次,艾玛不能面对生活的落差。婚后,现实与理想无法调和的矛盾让她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而《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曾经也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爱慕虚荣,但面对丢失借来的项链这个沉重打击,她能够坚强面对,转而成为一个接地气的朴实的女人。马蒂尔德用十年的青春赔偿了项链。一件小事毁了她,但更大的意义在于成就了她,让她回归生活的本质。而艾玛一直生活在幻想世界,不免相形见绌。

最为人不齿的是艾玛的不检点。这世界有自由,更有约束。自由须建立在约束的基础之上。不管是法律约束还是道德约束,自律者都是最终赢家。艾玛婚内出轨,以欺骗手段愚弄丈夫,换取一次次眼前的欢乐,犹如饮鸩止渴,最终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于是,我鄙视艾玛,认为她不可原谅,罪有应得,就该被所有人唾弃,丈夫夏尔不该那么包容她。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6)

三、对艾玛和福楼拜的理解

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后,我渐渐理解了福楼拜的良苦用心。因为福楼拜在作品中深深地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体验,有人问他艾玛的原型是谁时,他说:“艾玛就是我自己。”于是,他在批判之外,也有对艾玛的理解、同情、怜惜。

第一,福楼拜把艾玛的悲剧元凶指向当时的社会。《包法利夫人》选的是法国当时颇为常见的婚外恋题材,但是,它又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当时黑暗、封闭的社会现实:药剂师奥默追逐名利,贪恋钱财,卖弄一知半解的知识,却得到了十字勋章;艾玛的两个情人,一个胆小怕事,一个损人利己,都是残酷的见死不救;布尼贤神甫只知讲经布道,搞形式主义,并不了解教员的苦楚,面对内心痛苦的艾玛,不解决问题反而让她找医生;卢奥老爹辛苦一辈子,结果先后死了妻子、儿子和女儿。而艾玛,正是这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中一抹亮色,力图挣脱庸俗社会。

第二、福楼拜批判艾玛消极的浪漫主义之外,还揭示了艾玛不为人知的精神痛苦。有人只追求物质生活的优渥,安逸生活的享受;有人还必须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心灵世界的愉悦。艾玛属于后者。婚姻最怕三观不合、精神不同频的人结合,身体相伴,灵魂隔离。艾玛不幸中枪。夏尔爱妻子,但他木讷而实际,不会察言观色。他无法察觉和理解妻子的内心世界,只以为妻子也爱自己。缺失了心灵沟通的沉默的爱,让夏尔面对精神世界丰富的艾玛无能为力,而艾玛有丈夫却无从宣泄情感的精神痛苦一天天积聚。当痛苦淤积太多后,仿佛活跃的火山需要爆发一样,艾玛选择了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出轨,自甘堕落。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7)

第三,艾玛身上有福楼拜自身的影子。福楼拜自幼家境优渥,他享受着家人的爱,但他有着天生的悲观厌世倾向。能够治愈一颗忧伤心灵的,也许是甜美的爱情,但他终身未婚。他有过三段爱情,但他真正爱过的只有一人,就是从15岁开始喜欢上的26岁的已婚妇女伊莉莎•施勒辛格,暗恋了35年,爱而不得。后来,福楼拜患病,有人说是癫痫病,有人说是“癔症性癫痫”,他自己也坦陈,十二岁第一次出现了幻听和幻视症状。也许,他的悲观厌世思想和他的病不无关系。对于一个敏感而想象力丰富的人而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可想而知。

有着同病相怜的无法排解的精神痛苦,福楼拜当然不忍心完全恨艾玛。面对艾玛貌似无理取闹的举动,一般的丈夫也许会给予语言暴力,使艾玛的精神雪上加霜。但是,福楼拜给艾玛安排了夏尔,那个疼惜他如一的夏尔。如果夏尔在知道艾玛的风流事后不再痴痴怀念他那样疼爱的妻子,那么,夏尔以前的思想可能就要被否定掉,只能说夏尔的悲剧在于不明真相。但夏尔知情后依然故我,其痴其真更加鲜明。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8)

艾玛死了,夏尔也死了,家产拍卖完后,他们的小女儿贝尔特成了孤女——包法利奶奶死了,卢奥老爹瘫痪了——被寄放到一个远方亲戚那里。迫于生计,小贝尔特做了童工。小说通过悲剧故事批判了黑暗的社会及庸俗的浪漫主义,似乎也寄寓着对艾玛的理解和同情。

“艾玛就是我自己。”福楼拜和艾玛都有浪漫主义个性,承受着敏感且深刻于普通人的精神痛苦,但他们身后又是不寂寞的:福楼拜将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感倾注于艺术,写出了不朽的作品,给人艺术的美感,现实的思考,被众多读者喜欢;艾玛所作所为,完全可以被夏尔恨之入骨,却得到了夏尔至死不渝的宠爱。这也许就是万事古难全的现实中的一点慰藉。

包法利夫人原版书(书评包法利夫人)(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