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女人经典在哪里(40岁再次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经典在哪里(40岁再次闻香识女人)电影中,也揭示了美国当时,所谓的上流社会、精英层的一些思考。贵族学校的孩子们,享受着父辈积累下的财富,而不知道感恩;犯错的孩子只会躲在真相的背后,缺失责任和担当;最可怕的是,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学校教育者,他们只注重表面虚伪的名利,而忘记了对学生们价值观的培养。在那个听证会上,校长堂而皇之的要开除一个不愿意以出卖他人方式,而获得前程的正直学生,这种三观的扭曲,还不如失明的弗兰克看的更清楚。 或者说,弗兰克和查理才是探戈中的两位舞者,他们相互救赎,相互配合,在这个周末,查理是弗兰克的“眼睛”,让弗兰克重新选择“生”。弗兰克则在学校的听证会上,用一段精彩的演讲,给了查理父亲般的支持,让坚守“正直”的查理最终获胜,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谱写出这首打动人心的《Por Una Cabeza》。 查理,是个贵族学校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家里不富裕,生父抛弃了他。他的母亲和继父在家乡开着一家小杂货
最近总想去重看一些老电影,而脑子里不断闪现的,就是这部《闻香识女人》。本来是冲着阿尔·帕西诺去的,毕竟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太过年轻,所有的细节只留下了“弗兰克”在餐厅里的那段探戈,还有他失明后嗅觉和听觉变得异常灵敏,而能够通过香水准确的辨别女人的片段。没想到这次跨越二十多年的重温,从当年的少不经事,到现在历经岁月流淌后的沉淀,《闻香识女》,我好像又重新认识了它一遍。
《Por Una Cabeza》(中文译:一步之遥),那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这部电影的艺术线。它像一位优雅的引领者,牵着另一条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线,带着我们游弋在这个故事中。
电影开始,小提琴独特的音色首先响起,电影首先扑面而来的不是视觉,而是听觉,是我的耳朵,这正像失明的弗兰克一样。它就像一滴水墨画的颜料滴在清水中,故事就这样开始像四周慢慢晕染。
弗兰克,他曾是叱咤风云的中校,受万人敬仰,但是也有很多缺点,因为一次的意外,双目失明,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尖酸刻薄,嘴巴里也说着不着调的话题,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混蛋,包括他的亲人也是这么看他。但他的内心就像Por Una Cabeza这首舞曲一样,底色是善良的,而且浪漫、细腻,但生命力又是那么的激情澎湃、充满力量。又有谁能真正理解,生活在黑暗中的弗兰克内心的无助、孤独和悔恨。
查理,是个贵族学校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家里不富裕,生父抛弃了他。他的母亲和继父在家乡开着一家小杂货店。因为自己的优秀,获得奖学金才能上贵族学校,但跟学校里那些富贵的同学由于出身不同,而显得格格不入。表面上的查理唯唯诺诺,不敢反抗,但他却是全校师生里,唯一有勇气守住正直底线的人,哪怕要被学校开除。
弗兰克和查理,他俩都是矛盾的,性格上内外的差别,此刻又都面临着生活上的选择。弗兰克失明后的人生落差,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浪费粮食的废人,他想结束生命,但其实没有人比他更热爱生活了,他只是找不到活下去的信心和理由。查理面临着要么去哈佛,要么被开除的两难。
《Por Una Cabeza》,用音乐对话这部电影,两位男主人公故事轨迹,从开始的看似平静、忧郁,到餐厅里在舞曲伴奏下,弗兰克那支探戈把电影推向高潮,昭示着他们对生活是坚定、而且棱角分明的,最后音乐缓缓回来,完成了他们人生的重生,一次涅槃。
或者说,弗兰克和查理才是探戈中的两位舞者,他们相互救赎,相互配合,在这个周末,查理是弗兰克的“眼睛”,让弗兰克重新选择“生”。弗兰克则在学校的听证会上,用一段精彩的演讲,给了查理父亲般的支持,让坚守“正直”的查理最终获胜,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谱写出这首打动人心的《Por Una Cabeza》。
电影中,也揭示了美国当时,所谓的上流社会、精英层的一些思考。贵族学校的孩子们,享受着父辈积累下的财富,而不知道感恩;犯错的孩子只会躲在真相的背后,缺失责任和担当;最可怕的是,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学校教育者,他们只注重表面虚伪的名利,而忘记了对学生们价值观的培养。在那个听证会上,校长堂而皇之的要开除一个不愿意以出卖他人方式,而获得前程的正直学生,这种三观的扭曲,还不如失明的弗兰克看的更清楚。
弗兰克的演讲,犹如《Por Una Cabeza》钢琴响起最澎湃的部分,他希望孩子们不要受社会的影响,为选择正确的道路而为难,恳请人们保护像查理这样坚守正直,不拿违背良心曲换取利益的勇气,
电影最后,像音乐又慢慢回到舒缓。弗兰克和查理也都回归生活。生活的不如意,曾经让弗兰克那么的暴躁和不友好,他现在都可以温柔以待;查理也明白了自己的选择始终正确,并将得到尊重。
《闻香识女人》,曲尽影散,余音绕梁久久回味。舞池中的翩翩探戈,那个曾经我最深的印象,仿佛是一颗很甜的糖果,在整部电影中,给人以心灵上的滋润。别放弃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守住正义的底线,才会获得尊重与心安。“不开心的时候,就去跳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