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情感炙热的诗人(被残酷爱情成全的诗人)

情感炙热的诗人(被残酷爱情成全的诗人)冈妮不接纳叶芝,并非轻视他的为人和才华。相反,她喜欢叶芝,欣赏他的诗歌和戏剧,然而,这种喜欢不过是朋友间的志同道合,并非情人间的相濡以沫,也有别于战友间的激情似火。终身致力于爱尔兰解放事业的冈妮追求革命,她热爱的是那种强势、霸气甚至有些蛮横的男人,诗人的敏感、柔情和多愁善感,只能让她苦恼而厌烦。在因错误理解冈妮信件意思而第一次求婚失败后,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叶芝扮演了好“备胎”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冈妮的狠心拒绝,却痴心不改。“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爱尔兰诗人叶芝对演员、女革命家毛特·冈妮倾注一世深情,却遭到对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这首被誉为世上最美情诗的《当你老了》,令古今中外各路不相干的女人泪眼婆娑,却偏偏感动不了诗人想要打动的那个女人——冈妮小姐。在叶芝眼中,冈妮就是伫立在阳光中的一大团苹果花,而在

叶芝说:“如果我和她走入婚姻殿堂,那么写诗就毫无意义。”而因拒绝诗人而饱受后世责难的冈妮也说:“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环球》杂志记者/刘莉莉

诗人的爱情悲剧,让他们对生活有了别样感悟,甚至推动他们达到了艺术顶峰。通过痛彻心扉的诗句,我们看到了叶芝的凄凉、拜伦的癫狂以及普希金的悲壮。

叶芝:被所爱的人还给了世界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爱尔兰诗人叶芝对演员、女革命家毛特·冈妮倾注一世深情,却遭到对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这首被誉为世上最美情诗的《当你老了》,令古今中外各路不相干的女人泪眼婆娑,却偏偏感动不了诗人想要打动的那个女人——冈妮小姐。

在叶芝眼中,冈妮就是伫立在阳光中的一大团苹果花,而在出身军人家庭的冈妮看来,诗人是个“女人气十足的男人”,根本不是她要的男人。

在因错误理解冈妮信件意思而第一次求婚失败后,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叶芝扮演了好“备胎”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冈妮的狠心拒绝,却痴心不改。

冈妮不接纳叶芝,并非轻视他的为人和才华。相反,她喜欢叶芝,欣赏他的诗歌和戏剧,然而,这种喜欢不过是朋友间的志同道合,并非情人间的相濡以沫,也有别于战友间的激情似火。终身致力于爱尔兰解放事业的冈妮追求革命,她热爱的是那种强势、霸气甚至有些蛮横的男人,诗人的敏感、柔情和多愁善感,只能让她苦恼而厌烦。

冈妮也有着炽烈的感情。她有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法国右翼政治家,却在女儿出生后分道扬镳;第二任丈夫是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却因起义失败被处以死刑。

冈妮毕竟是个强悍的女子,即使遭受种种磨难,她也不会退而求其次,投入叶芝的怀抱,即使这个男人深爱着她,还获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因为,无论冈妮与谁恋爱或结婚,她心里都有一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终身“爱人”——政治。正是这个“爱人”,让她一生殚精竭虑,即使年过古稀,依然在为爱尔兰的解放大业奋力疾呼。

情感炙热的诗人(被残酷爱情成全的诗人)(1)

叶芝没有那种力量,只能将满腔的思念与痛苦化为绝美诗句。他想着没法爱她“青春欢畅的时辰”,就去爱她“朝圣者的灵魂”和“痛苦的皱纹”……然而,冈妮将对诗人的决绝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叶芝1939年去世时,她根本没去凭吊。

正是这样的悲情,成就了伟大的诗人和不朽的诗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如果我和她走入婚姻殿堂,那么写诗就毫无意义。”而因拒绝叶芝而饱受后世责难的冈妮也说:“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拜伦:屡受打击

“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如此一句话,也许真实,却理智得让人害怕。人们疑惑,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享受了怎样的温情,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对待爱情,拜伦有时如情圣,有时如魔鬼。伴随着地中海轻柔的风,一个男人向他心中的“雅典少女”赠送临别誓言,“我能够不爱你吗?不会的!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这是拜伦。华灯初上,纨绔子弟聚会时分,一个男人手捧酒杯,一脸不屑,“爱情是一派胡言,是浪漫和欺骗的大杂烩。”这也是拜伦。

在拜伦的一生中,拧巴的情感经历和狗血的婚姻生活,是经常上演的戏码。拜伦的父亲是一个败家子,和富有的苏格兰少女凯瑟琳结婚并生下拜伦,将妻子的嫁妆吃干花净后,抛弃了母子俩。凯瑟琳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并将怒火撒到自己的独子身上,时而溺爱无度,时而打骂凌辱。这导致拜伦在幼年时就形成了一种极为畸形的女性观——亲近又害怕,依恋又抗拒。

成年后,拜伦的感情经历也极为曲折,屡次遭受沉重打击。在他的恋爱对象中,有青梅竹马却不幸早逝的表姐玛格丽特,有当面友好背后嘲讽的初恋女友安妮,有在热恋期不幸病逝的塞莎,也有古板保守、难以理解诗人思想的妻子安娜……一系列的误解、嘲弄和生离死别,极大地改变了拜伦的性情,他放纵情欲、花天酒地,似乎想要通过这种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挽回丢掉的男性自尊。

于是,拜伦追逐女性,但难以长情;向往爱情,却惧怕婚姻。曾有人问拜伦,他选择妻子有什么要求?拜伦回答了3条:“一是女方家里要家财万贯;二是她要足够蠢,蠢得能容忍我;三是她要足够老,这样她可以早日离开这个世界……”

1824年,年仅36岁的拜伦在希腊病逝。正如拜伦自己所说,“所有的喜剧以结婚告终,所有的悲剧以死亡结束。”

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爱你。”

《我曾经爱过你》,是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最为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诗中蕴含着纯洁的爱恋,也体现了无私的情怀。到底是怎样一位佳人,激起了普希金心中的无限柔情?

很多人以为,能够激起普希金创作灵感的,一定是他那位比玫瑰更为娇艳的“彼得堡第一美女”娜塔莉亚·冈察洛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令诗人“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恋的,是当时的彼得堡图书馆馆长、考古学家奥列宁的女儿安娜·奥列尼娜。

恐怕每一位像普希金一样的文学青年,都会爱上奥列尼娜小姐。她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熏陶,美丽、活泼、魅力十足。普希金对她充满了爱意,她也觉得诗人是“她见过最有趣的人”。这对金童玉女一起郊游、参加沙龙,十分登对。可以说,普希金早年的很多诗歌,都是奥列尼娜赋予的灵感。

当时,普希金不到30岁,他十分想和奥列尼娜结婚,却遭到女方父亲的反对。再后来,随着奥列尼娜的父亲与沙皇不断接近,普希金与他们一家渐渐疏远了,只能祈求上帝保佑,奥列尼娜生命中能再出现一个男人,像他一样,心怀最深沉无私的爱。

两年后,普希金遇到了美若天仙的娜塔莉亚。然而,诗人和娜塔莉亚的结合却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选择的,并不是适合自己的人。

相比出身学术世家的奥列尼娜,娜塔莉亚是社交界的宠儿。她不懂丈夫的诗,觉得那和公文一样索然无味;她热爱社交、挥霍无度,不惜让丈夫靠借贷度日……这一切直接影响到了普希金的文学创作。诗人曾在给好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期那种自由自在的写作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挣钱,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

最终,由于妻子和法国贵族丹特士之间传出绯闻,普希金选择与情敌决斗,一颗铅弹让他垂下了高傲的头颅,也湮灭了他绝世的才华。诗人定格在37岁。

情感炙热的诗人(被残酷爱情成全的诗人)(2)

来源:2015年04月1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0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