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仔细思考这句话,想着无数个写作之夜,作者坐在书桌前,将自己的每一面从整体中分离,成了书中不同的字母,而每个离开本体的字母又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不同的字母推开不同的命运之门,生命便有了无数的可能性,超出了作者的预设。作者说,有时他也不知道会这么发展,有些结果他也始料未及。作者说:“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这句作为开篇收尾的话,可作为阅读这部小说的一把钥匙。作品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嬗变对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三代人的影响,造就了不同的人物命运。小说以女教师O的死亡序幕开始,以几乎全体人物对O之死的“猜测”告终。主线是女教师O分别与政治家WR和画家Z爱情故事,包括他们的成长,由这条主线分离出来医生F与女导演N、诗人L与其恋人的两段爱情。再是残疾人C与女人X、Z的叔叔与叛徒女人的感情,最外围的还有Z的弟弟HJ与T、T (或N)的

《务虚笔记》是作家史铁生首部长篇小说 也是半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写动物的繁殖、植物的生死,通过小说人物的记忆、对话和经历,来写生存和死亡、爱情与平等、欲望与囚徒、背叛与宽恕,嫉恨与和解,孤独与喧嚣,务虚与现实,无常与定数,形而上与悖论等很多问题。作者不仅仅思索和拷问人生的意义,还有意义中的意义,构建了一个在现实基础上务虚、纯粹的精神世界。

本书的文体虽是小说,却没有具体详细的故事情节,只有真切的表述与零散的对话,包括那些内心的对话、内心的戏剧、灵魂的拷问。读来像极了散文,细思又觉像哲学。有语言的优美和诗性,也有思想的深刻性,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认知,直击本心的透彻感。

书中人物符号化,使逻辑失去了意义。他们在时空交错间重叠又分离,模糊又清晰,时常给人以一种错觉,我向左或向右推门进去,我就是书中的他或她。在命运之门前,无数种生命的可能性在你面前展开,循环没有结束。可从终点看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又只有一条命定之路,所有的人都是一样。读来耐人寻味,是本好书,值得一读。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1)

|故事脉络

作品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嬗变对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三代人的影响,造就了不同的人物命运。小说以女教师O的死亡序幕开始,以几乎全体人物对O之死的“猜测”告终。

主线是女教师O分别与政治家WR和画家Z爱情故事,包括他们的成长,由这条主线分离出来医生F与女导演N、诗人L与其恋人的两段爱情。再是残疾人C与女人X、Z的叔叔与叛徒女人的感情,最外围的还有Z的弟弟HJ与T、T (或N)的父母、Z (或WR)的母亲与死去的丈夫三组故事,最后还有叙述者“我”的穿插和独白。这一切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2)

|不做预设判断,我只是我印象的一部分

作者说:“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这句作为开篇收尾的话,可作为阅读这部小说的一把钥匙。

仔细思考这句话,想着无数个写作之夜,作者坐在书桌前,将自己的每一面从整体中分离,成了书中不同的字母,而每个离开本体的字母又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不同的字母推开不同的命运之门,生命便有了无数的可能性,超出了作者的预设。作者说,有时他也不知道会这么发展,有些结果他也始料未及。

而这些不同的字母成了“我”印象的一部分:残疾人C是史铁生的肉身,教师O是史铁生心中的绝望,WR是史铁生心中的勇敢和冲动,医生F是史铁生心中的希望,诗人L是史铁生的才华,画家Z则是史铁生心中的敏感和偏执,Z叔叔是他心中的和解和归宿。所有人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史铁生,“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人性是复杂多面又具体的。我们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会表现出很多不同的侧面。别人留给我们的“印象”都只是他的一部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思维状态,就是习惯性的预设判断,也就是说提前判断一件事一个人。尽管预设判断可能是天性,就像人们事先去判断安全与危险一样。然而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傲慢和无知,阻碍了我们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去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我想不随意评价他人,不做预设判断,多些包容接纳是我们该有的一种教养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3)

|爱情是什么

平时写读书心得,我是很少写爱情方面的话题,爱情实在是一个叫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务虚笔记》书中,作者笔下的爱情故事现实又饱满,广阔又生动:有甜蜜悸动的初恋,有激情四射的爱欲,有被现实打败的感情,有残疾人的苦恋,有中年甚至老年的追求。作者不仅仅满足于讲述爱情,更是如此尖锐、深邃、细微地思考和追问爱情问题。我被那些直击心灵的问题敲打,跟着作者一起探寻答案。

我等你,直到垂暮之年/野草有了/一百代子孙,那条长椅上仍然/空留着一个位置/……

那个位置便是爱情的位置。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无论你在哪,我心里始终都有你的位置

作者说:我相信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可能丢失和真正要寻找的都是——爱情!那么,爱情是什么呢?减去性,爱情还是爱情么?不泯的爱欲都是从哪儿来的?爱是平等的吗?爱是择优而取吗?为何很多爱情被现实打败?爱能超越现实吗?有没有圆满的爱情?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4)

第一、爱情是孤独的证明,是生命的希望

作者认为孤独是绝对的,爱情是孤独的证明。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我们会体会到由人与人的“差别”而产生的孤独感。孤独是一个人的残缺,这种个体化的残缺会激励着一个人去寻找爱情,通过爱情找到另一人的心魂与之结合,从而逃避孤独。

换言之,人因为孤独才去寻找爱情,寻求一个可以把自己的孤独交付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说,爱是对他人的需要,对他人的依赖,对他人的信任。正因如此,爱又是危险的,一种可能被背叛的危险,因为你暴露了你的软弱和你的信赖,却不知道他人会不会响应。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响应还是蔑视,你毫无把握。

除了这种不确定性,人还会面临社会化的残缺,即他人对自我的威胁和束缚,于是在爱情的途中个体会受到各种阻碍。圆满的爱情便成了一个永恒的梦想,这也证明了孤独的绝对。

即便爱情无法圆满,即便你对多少个男人或女人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词,永远的动词,无穷动。”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5)

第二、每个人都是爱的真正主体,爱是双相奔赴

女教师O是个温柔美丽,纯洁高贵的南方女子。少年WR是她美好的初恋。WR因时代错误地流放到边疆乃至入狱。少女O痴心不改,苦苦等待多年,等来的是WR残忍的拒绝。带着对爱情的失望,O匆匆嫁人,直到画家Z的到来,让她重新遇见了爱情。她很快和前夫离婚嫁给了Z。Z因童年创伤和母亲改嫁,现实把他定位在了平庸或丑陋的位置,以至于他把高贵作为一生的追求。他认为人不可能平等,爱也是绝对不平等的。爱是功利性的择优而取,是征服。

Z问O:最明显的一个事实——如果你能平等地爱每一个人,你为什么偏要离开你的前夫,而爱上我?

O理想主义的爱情被爱人推翻,她眼泪夺眶而出。Z不爱他,这让她深深地绝望。如果爱是择优而取,便意味着有差别,价值或价格的差别。有取舍就意味着有抛弃。也就意味着某些心魂会被蔑视、被抛弃。爱在根本上便陷入了绝望。“对爱和对生命意义的彻底绝望,那才是O根本的死因"。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和被爱,可总有些人会因为容貌性格,或家庭出身,或财富地位等条件被抛弃。为了让自己被爱,就要不断地成为更好的人,否则就可能一次次地被抛弃,成为爱的弱端。但是,爱难道不应该是纯洁无价的吗?我们相爱难道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爱意吗?你为什么爱我?我美丽高贵是你爱我的理由吗?如果有更优秀的人出现,你会择优而取吗?又或者这根本就不是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爱的真正主体,有着独立平等的人格,有权去主动爱,追求爱和创造爱。尽管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但我们可以选择三观相近的人平等地相爱。若爱只有价值的考量,那必定不会长久。爱应该是双相奔赴,是肉体和灵魂的契合,是彼此吸引和欣赏,是彼此需要和倾诉,是相互理解和温暖,是相互陪伴和依赖,是相互坚守和珍惜,然后才能白头偕老幸福地过一生这也是我理想的爱情观。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6)

第三、爱是不死的欲望,可以超越现实

这个世界正因为存在差别才推动了欲望,是欲望不息地去寻找平等,这样上帝就造就了一个永动的轮回,或者这永动的轮回就使“我”诞生。

医生F正是在这不死的爱欲里,超越了现实的不平等。医生F与女导演N在年轻的时候相爱,因N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作为高干的F父母,以生命威胁F,最后F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而N坚强地质问他,F哭了。最后N说:你的骨头里,没有一点男人。自那次分手后,F沉默了,一夜白了少年头。

“世间的爱不都是为了说的"。往后的二十余年他绝口不提,也没有去打扰她,但N是他内心永远的牵挂,他用余生守护她。他远远地望着她,退回到了一个美丽的位置:从赤诚相见退回到彬彬有礼的位置,从心血枯焦退到轻描淡写的位置。在N的镜头里,心甘情愿的成为一抹白色,哪怕她都没认出他来。一生只爱一个人,信仰着爱,守护着爱,爱欲永远不死。这样的爱,历经时间的慢慢累积沉淀,当你回思后能感到一种滴血沥髓的动人力量。这样的爱,超越了自我,升华了生命。超越了现实,丰盈了人生。

好比作者说的那样:“正如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着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务虚笔记讲的什么(务虚笔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7)

第四、真正的爱情是一生的坚守

一生一世只为等你的归来,这是葵林里的那个女人一生的执着和等待,也是这本书最让人感动的故事。年轻时,葵林女人热烈地爱着Z的叔叔,有一天为了救Z的叔叔,被敌人抓了去,然后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叛徒。

人们当然不会想起那个女人如何挺过酷刑和轮奸,又为何没挺过敌人拿亲人的生命相威胁的考验。历史是无暇记住一个人的苦难,因为多数人的利益和欲望才是历史的主人。叛徒的逻辑也早已书写好:如果她高尚她就必须去死,如果她活着她就不再高尚,如果她死了她就不能享受幸福,如果她没死她就只能受到惩罚——自从她被敌人抓去,这样的命运,在她就已经注定了。

作为叛徒,她活着便没有享受爱和幸福生活的资格和权利,她被批斗被歧视被孤立。她唯一能捍卫爱情的方式,只能是等待。爱是她无法放弃的等待。她将一生埋在葵林里,带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孤独又漫长地等待,等他驻足,等他停留,等他再也不离开。这份对爱的坚贞,爱的执着,终于等来了年老的恋人归来。你不来,我不走。你来了,此生我们再也不要分开。

读完《务虚笔记》,深深地被触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一生的坚守不会因为漫长的时光磨去消散了爱情。祝福世间所有美好的爱情!

(本文系作者原创,非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