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接过吻还可以做普通朋友吗(强吻床咚半推半就)
男女接过吻还可以做普通朋友吗(强吻床咚半推半就)因为是男主,观众也都知道他不会对女主做图谋不轨的事情,甚至有观众看到男主的克制而被圈粉,迷上了这种魅力大男主。 这个词源于由迪丽热巴和黄景瑜主演的国产流量剧《幸福,触手可及!》。 里面有一个桥段:男主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拉着喝醉的女主去开房。
作者|黎响
责编|陈沉沉
值班编辑|芥末酱
这两天有个词特别火,叫“性侵式恋爱”。
这个词源于由迪丽热巴和黄景瑜主演的国产流量剧《幸福,触手可及!》。
里面有一个桥段:男主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拉着喝醉的女主去开房。
因为是男主,观众也都知道他不会对女主做图谋不轨的事情,甚至有观众看到男主的克制而被圈粉,迷上了这种魅力大男主。
但这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于这种行为大肆吹捧,是否合适?
更有网友挖掘到以前很火的剧里面,剧情套路也惊人地相似——大男主强迫女主做不愿意的事情,以展示“霸道总裁式的爱情”。
以前看的时候没意识到,现在想想,还真的感到后怕。
这种“性侵式”的恋爱,已经不知不觉在我们的脑海里面留下了印记,以至于无论男女,都早已见惯不怪。
我问过身边的一些女性朋友,她们都承认或多或少会想象被男性强行控制的桥段,认为这是表达爱情的一种手段。
这么看来,是一个挺严重的问题。
正因如此,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部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这部小众电影,2020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上映之后,一举拿下了金熊奖提名,以及评审团特别奖银熊奖。
01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故事开始,奥特姆,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未成年的女孩,在学校舞台上边弹边唱。
由于她长相不讨好,唱的也不出众,很快就被观众席的捣蛋男同学嘲弄,让她狼狈不堪。
镜头一转,奥特姆在家里,手上拿着两条杠的验孕棒——她怀孕了。
她知道这件事之后,平静的有一些怪异:去小镇的堕胎诊所,再次确认怀孕之后,回家掏出回形针,往鼻子上扎。
她没有把怀孕的事情告诉家里人;孤僻的她也没有朋友可以分享痛苦。
只有跟她一起在超市打工的表妹史凯乐察觉到她的异常。
她决定帮奥特姆去流产。
流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奥特姆未成年,在她生活的州里,流产需要监护人同意,而这正是奥特姆不希望的。她只好踏上去往纽约流产的道路。
两个未成年的小女孩,拉着一个大行李箱,坐上廉价大巴,走上了难以启齿的道路。顺利的话,他们两天就能回家。
好不容易找到了预约的流产机构,简单检查过了之后,医生告诉她已经怀孕18周,没有办法在这里做引产,只能去城的另一边的诊所去做。
她们被迫多待一天,但两个打兼职工的高中生并没有多待一天的钱,于是她们只好流落到地铁候车室,被赶来赶去,往返地坐着深夜地铁。
可能是因为怀孕了,奥特姆不仅非常警惕和易怒,看到表妹跟路上认识的一个小哥哥手机聊天,她就破口大骂,差点把表妹也赶走。
第二天他们到了诊所。在正式开始手术之前,女社工需要问她一系列感情关系的问题,医生认为这会对奥特姆的健康非常关键。
女社工说:“可能会问到很私密的问题,你只需要回答‘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故事讲到这里,观众才知道电影的标题的意义是什么。
“过去一年,你的性伴侣是否拒绝使用避孕套?”
“有时。”
奥特姆耸了一下肩。
“你的伴侣曾阻碍你避孕或者企图违背你的意愿让你怀孕吗?”
“从不”。
“你的伴侣曾威胁或恐吓你吗?”
奥特姆突然变得不那么自然,把注意力从女社工上移走,低下头,像是一个犯错的孩子。
“为什么你要问我这个问题?”
“我希望保证你安全”,女社工坚持。
……
“很少。”
“你的伴侣曾打你,掌掴你,或伤害你的身体吗?”
“有时。”
“你的伴侣曾在你不愿意时逼迫你发生关系吗?”
全程脸绷紧的奥特姆,再也没办法故作冷静,开始啜泣起来。
“你的伴侣有强迫你发生性行为吗?有还是没有?”女社工边安抚,边重复最后一个问题。
“有。”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疑问句,饱含着一个17岁少女痛苦而无助的青春。
在一问一答的那几分钟里,室内的空气似乎被抽干一样令人窒息(希望大家能找到原片体会一下)。
观众开始体会到奥特姆一直以来的面无表情的底下,压抑着多么深厚的痛苦和耻辱。
她经历的整个流产的过程,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杀人凶手,以至于看到马路对面的耶稣画像,马上掉头就跑。
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她早在开始的时候,在台上唱她自编的歌曲的时候,歌词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尝试寻求帮助。
在那一刻没有能能够帮助她,她也不知道如何再去寻求他人的帮助。
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要承受的实在太多了。
02没有男主,
但无所不在的男性的阴影
这部电影与上面提到的电视剧不同,它没有大男主,只有两个小女生。
但男性的影响力却又无处不在。
奥特姆的家庭关系不太好,很大的原因就是她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早上坐在饭桌懒得动,连穿衣服也要妻子伺候;
只要感觉家人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就摸着狗指桑骂槐:“至少这个家还有人(狗)爱我”。
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个父亲应该尽到的责任:他既不关心奥特姆为什么变得如此奇怪,也不愿意鼓励她,就连挫折教育也算不上,诋毁奥特姆是他唯一的“家教”。
尽管母亲一直尽力在做家庭的粘合剂,但在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小镇里,妻子毕竟要依附于丈夫。
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下,奥特姆早已失去获得家庭帮助的期望。
姐妹俩打工的那家超市,店主是一个中年男人。他很喜欢在思凯乐数完钱递给他的时候,抓着她的手,又摸又亲,美其名曰是亲近关系,实际上已经算是性骚扰。
妹妹是清楚的,但为了工作,恶心却不得不去习惯。每次伸手的时候她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在他们将要出发去纽约的前一晚,思凯乐在监控摄像头面前,光明正大地把钱往自己口袋里面塞,给她们攒了一些路费,也以此报复了这个店长。
在那一刻,两个女生,包括看电影的观众,或多或少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这应该只能算是精神损失费。
她们流浪在纽约地铁的那个晚上,在车厢里遇到一个穿着西装的醉汉。醉汉看到奥特姆,便不怀好意地把右手放到自己的裤裆里面。
奥特姆感到特别恶心,急忙叫醒思凯乐,逃下了车。
至此她们连个可以躺一下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坐廉价大巴来纽约的路程上,她们偶遇一位小帅哥,他邀请姐妹俩去到纽约之后跟他一起参加音乐节,实际上就是想要跟思凯乐发生一些什么。
一开始她们都婉拒了,直到因为诊所的问题,她们需要多待两天,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她们只好把男生约出来。
在跟男生约会之后,要强的思凯乐拉下脸问他借钱买车票回家。
男生支支吾吾,说要单独带她到外面找柜员机取钱。
要借到钱,思凯乐只能假装对男生有意思,也无法拒绝被他抚摸和亲吻。
那是这几天里思凯乐第一次离开奥特姆,而奥特姆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斥着一股无力感。
而这两个小女孩这段时间遭受的一切,都拜奥特姆那个从未出镜的前男友所赐。
整部电影的节奏很缓慢,正是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才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感受到每一个人,每一个情节的锋利和窒息。
电影故意淡化男性角色的出现,但父亲、雇主、男友、同学,就连素不相识的醉汉,他们极其微不足道的行为,都给这两个女孩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噩梦。
而这些场景,又是很多女性日常会遇到,难以躲避的。
见怪不怪的,才最致命。
这种对于女性的伤害性的影响,已经是弥散性的,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在一起,以至于大家只能理直气壮地把它称为——生活就是这样。
但生活本不应该是这样。
03女性权利,意味着什么
女性群体的弱势并不止体现在生理机能与男性的差异,更体现在话语权和定义权的弱势。
电视编剧能够用“强行带女生去开房”这样明显不合适的桥段,去试图塑造“霸道总裁”、“大男主”这样的角色,不仅是取巧,更反映的是这个社会普遍的潜意识。
大男主,小女主。
而这种思维正通过影视作品等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多数男性和女性。
有时候性别问题并不仅仅是性骚扰这种实实在在的恶行,更是深层的、被塑造出来的性别观念:
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可以光明正大,趁着酒意猥亵女性;
就连未成年的小男生,也觉得用带有性暗示的动作调戏女孩子是一种“很酷”的行为。
这种认知偏差在人调动理性思考之前,就先入为主,悄无声息,因此更难以识别,也更加致命。
有男性会觉得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所谓的性别红利,但为什么女生都觉得被歧视?
新世相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观点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男生不会在电梯里面遇到另一个大汉时,就本能性地产生恐惧;他们也不会怕走夜路。
而女生大多都要承受这些。
可以说,男性整体在无意识之间,构造一个对女性天然不公和敌视的生存环境。
最后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部电影也好,本文也好,并不是希望通过暴露女性受到的侵扰,树立男女性别对抗。
相反地,它们希望通过还原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不被重视的情节,去唤醒女性、更重要的是男性去打破那些被认为是正常的潜在认知。
联合国妇女大使艾玛沃森曾经说过:
"如果男人无需再掌控一切,女人就不会再被迫接受掌控!"
重要的不是争取权力,而是改变僵化的性别角色认同;
重要的不是斤斤计较地对抗,而是还原事实,逆转大众认知。
认知第一,认同第二, 行为第三。
就算大多数人无法为女性平权事业做贡献,至少他和她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让所有性别,所有价值观取向的人都合力推动这个事情。
近年在电影节上,越来越多关于女性权利话题的作品推到大众的眼前。
性别问题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亟需大家用正确的方式去参与改变。
希望在可见的未来,流产诊所里女社工问的那些问题,能收获越来越多的“从不”。
作者 | 黎响,本文首发【看见心理】。改变,从看见开始。这里是看见心理,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