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雕塑家罗丹的爱情故事(一段大师与大师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
总结雕塑家罗丹的爱情故事(一段大师与大师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但凡是真正的艺术大师,没有不把知音看得很重的,在大众疯狂攻击罗丹一生最重要的力作《巴尔扎克》时,卡米耶这样积极有力的态度,会使罗丹多么珍视他们的情谊,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所以,在卡米耶技艺日趋成熟的情况下,罗丹很多作品的局部都是由卡米耶完成的,甚至,他的一些重要作品的灵感来源也是出自后者的雕塑。他们在艺术上切磋交流,互相激励,美好的感情生活对二人艺术上的精进起到了绝对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不仅卡米耶不断有佳作问世,罗丹一生中最强有力的作品也多在这些年创作完成。直到后来,卡米耶向罗丹提出:必须在后者的妻子罗丝和她之间做出抉择时,便直接导致二人决裂。罗丹的意思是:希望能把二人都留在身边,背弃和他患难与共多年的罗丝完全没有可能(这也是罗丹的可贵之处,毕竟他秉性善良),但是,放弃挚爱的卡米耶对他来讲也无异于晴天霹雳!最后,卡米耶毅然选择离开,由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罗丹不在工作室时,卡米耶凭记
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雕塑大师罗丹,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最杰出的雕塑大家,有些论者描述罗丹的成就时喜欢宣称:罗丹是单枪匹马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这样的叙述很有英雄主义色彩,但却不是事实,其实,罗丹身边是有一些学生和他一起创造了奇迹的,这里面,有一位和他具有相同才华的女性,她就是罗丹的情人与知己—卡米耶.克洛代尔(或译为卡米尔)。
卡米耶与罗丹
卡米耶与罗丹相识时大约十九岁,而罗丹,则已过不惑之年。最初,卡米耶是以学生、模特和助手的身份在罗丹工作室存在的。但她学习非常勤奋,进步神速,我们在这期间罗丹朋友给罗丹写的信件中可以了解到:朋友们总是在信的末尾提到卡米耶,这在罗丹的学生中是非常少见的。这样地,卡米耶就逐渐发展成了罗丹的知己、合作者直至情人的关系。
罗丹以卡米耶为模特做的雕塑名作《沉思》、《古装扮相的卡米耶》。
在两人默契相处的十余年间,罗丹的事业发展不断经受大起大落的考验,基本上,他的每件重要作品问世都要引起巨大争议,而多数时候都是讥讽嘲笑的声音远远大于支持理解的反馈。而卡米耶一直都是罗丹坚强的精神支柱。要了解卡米耶对罗丹的艺术是怎样的评价,我们通过下面这封两人关系出现裂痕后,卡米耶给罗丹的书信就可以看出。
下面的书信内容截图,是选自卡米耶书信集的内容,第一封信是卡米耶写给罗丹关于巴尔扎克雕像的看法。
这一段是注释部分的内容
罗丹不在工作室时,卡米耶凭记忆做的罗丹头像,显示了她惊人的技艺和天赋。
但凡是真正的艺术大师,没有不把知音看得很重的,在大众疯狂攻击罗丹一生最重要的力作《巴尔扎克》时,卡米耶这样积极有力的态度,会使罗丹多么珍视他们的情谊,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所以,在卡米耶技艺日趋成熟的情况下,罗丹很多作品的局部都是由卡米耶完成的,甚至,他的一些重要作品的灵感来源也是出自后者的雕塑。他们在艺术上切磋交流,互相激励,美好的感情生活对二人艺术上的精进起到了绝对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不仅卡米耶不断有佳作问世,罗丹一生中最强有力的作品也多在这些年创作完成。直到后来,卡米耶向罗丹提出:必须在后者的妻子罗丝和她之间做出抉择时,便直接导致二人决裂。罗丹的意思是:希望能把二人都留在身边,背弃和他患难与共多年的罗丝完全没有可能(这也是罗丹的可贵之处,毕竟他秉性善良),但是,放弃挚爱的卡米耶对他来讲也无异于晴天霹雳!最后,卡米耶毅然选择离开,由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前面这部分图片,都是卡米耶的雕塑作品,她早年的作品和罗丹非常相似,后来,她逐步摆脱了罗丹的影响,找到了自己的个性语言。
在我国,早些年关于这二位大师关系的生平资料,多是站在卡米耶的角度对罗丹攻击得非常猛烈:认为罗丹其实是玩弄了卡米耶感情的同时,还利用了后者,并且剽窃了卡米耶作品的构思和创意,最后又抛弃了她;我在鲁美学习期间就看到了这样的书籍,当时的感受非常失望:对罗丹的品行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但是,当翻看自己手里的和学院图书馆的罗丹画册时,我特别注意了那些采用卡米耶当模特的作品,只感到这所有的作品都充满了深情的爱意,哪里有什么阴暗的东西!怎么回事?作品是无法说谎的,必定是这些传记资料存在致命的问题。直到多年以后,我买到了卡米耶的书信集,才印证了自己的判断;书信集中揭开了很多事实真相,最关键的是证实了一点:在这些重要书信被发现之前对罗丹的指责,其实与事实严重不符,那么,罗丹对卡米耶的真实感情究竟怎样?书中收入了一封极有价值的信件,很好地说明了一切。
这是二人共同的朋友欧仁.布洛在罗丹去世十五年后,写给卡米耶的一封使人读来荡气回肠的书信。
遗憾的是:即便是这样一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也难以改变卡米耶对罗丹的偏见。由于个人性情和家庭环境的原因,卡米耶性格中有些根深蒂固的缺点导致她在有些时候很难真正和人坦诚交往:她非常多疑、偏执,这些我们从现存的她和罗丹的通信中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同样一件事、一个人,在罗丹那里更多的是往积极方面去看待,而卡米耶任由罗丹如何开导,只是一意固执己见,显得狭隘了一些。这便注定了她后半生悲剧的命运无法挽回。
与罗丹由疏远到绝交,她拒绝了罗丹和他们共同的朋友的一切善意帮助,甚至在她一贫如洗时罗丹给她送钱也被她断然回绝,这也可以看出:卡米耶绝对不是那种俗气熏人的浅薄拜金女。当罗丹为了扩大她的知名度,便于出售作品以改善生活而介绍一些相关人士给她认识的时候,她甚至任性到不允许罗丹踏进她的工作室半步,弄得罗丹非常尴尬,后来,罗丹只得偷偷通过其它渠道送钱给她。想来,两人在决裂之前肯定都做过很多伤害彼此感情的错事,人在盛怒之下偏激的言行在所难免,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罗丹慢慢地只记得卡米耶的好处(这也是大艺术家的天性使然,如若心中没有无限的仁爱意思,怎能创作出夺人心魄的力作呢),可惜直到生命结束之前,卡米耶依旧视罗丹为绝对的仇人(这或许和他们俩共同的几个孩子最后一个也没有活下来有关)。
下面这些,都是罗丹的作品。
在一直关心卡米耶的父亲去世后,本来就嫌弃她的母亲和妹妹通过一次家庭会议,把卡米耶送到了精神病院,直到她去世,整整三十年地狱一般的生活!而当时执行这件事的,正是她心爱的弟弟—法国著名诗人和外交家保尔.克洛代尔,在这三十年当中,保尔去看望她的次数非常有限,家人对卡米耶的极度悲伤的倾诉置之不理,执意不接受把她放出精神病院的无助请求,任由她独自忍受无边的痛苦。虽然保尔曾说过:永远不会原谅罗丹对姐姐做过的毁灭性的打击。但事实上他对姐姐的关爱其实远没有罗丹的多。在进精神病院之前,卡米耶在绝望中砸毁了她工作室中的作品并投到了河中,(从那之后的三十年,她再也没有做过雕塑)。同时,仍然拒绝来自罗丹和“罗丹帮”(他后来对罗丹朋友的统一称呼)的一切好心帮助,她的傲慢伤害了大家,朋友们渐渐远离了她。
最后剩下她孤立无援地承受巨大的痛苦和世俗雪上加霜的冷嘲热讽。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另一位女性艺术大师、现代舞创始人邓肯,这位美国舞蹈家在自传中提到过她和罗丹相处时的一次超越正常友情的接触,她在不知所措中逃离了现场,但后来在回忆录里,她坦言后悔自己当时的逃离,看完邓肯的回忆录,她给人总的印象是一个心胸开阔、非常豁达的艺术大家,试想如果故事的女主角换成是邓肯,则必定是另一番结局,绝不可能如此地充满悲剧色彩,这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英年早逝的双子座艺术大师伊莎多拉.邓肯(1878年5月26日—1927年9月14日)
决裂之前,罗丹写给卡米耶的一封笔调伤感的信中感叹:“我为您的痛苦感到痛苦,这些都是您自己想出来的”。悲剧的结果,带给双方的都是无尽的伤害。而卡米耶更是断送了自己的后半生和艺术生涯(若不是一味偏执,以她的才能,完全有可能在后来做出和《巴尔扎克》一样强有力的旷世杰作),临终前,罗丹念念不忘的,唯有卡米耶,他一直念叨着:“巴黎毁灭了,看不到我年轻的妻子了,《地狱之门》无法完成了”。这便印证了布洛对卡米耶之后所讲的,罗丹对卡米耶的爱情至死不渝;最终,两位盖世奇才留给世人的,是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