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马和云珠结婚了吗(蓝马放弃影坛去当兵)
蓝马和云珠结婚了吗(蓝马放弃影坛去当兵)身为浙江人的蓝马1915年8月16日生于北平,其父董子鹤因早年留学日本学医,回国后在北平前门外西河沿一处大宅子里创办了私立“顺天医院”,据说那是北京最早的私立西医院之一。【在学校和石挥形影不离】即使每个人对待演员的演技时,每个人的认知也不一样,但在李翰祥眼里,也许不只是他曾经近距离接触过很多演员,另外演员们在他面前的表演或是他在银幕上看到的表演,他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些演员们的功底。显然不同的家境就会影响到每个人的人生,即使蓝马和北京师大附小的同班同学石毓涛算是“发小”,但在后来的人生轨迹上却完全不一样,而家境贫寒的石毓涛最终成为了石挥——但他对这个世界变化的感知始终不如蓝马。石挥固守着自己心中的世界,甚至在个性上渐渐偏南方性格;而曾经叫董世雄的蓝马,却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
蓝马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大导演李翰祥(1926-1996)可谓是电影圈的“活字典”且阅人无数,自然什么都敢说。
他曾经点评过所有顶尖的男演员并直言在“老一辈的电影演员里,我最欣赏蓝马(1915-1976)、谢添(1914-2003)、吴楚帆(1910-1993)。石挥(1915-1957)有时还不够扎实,赵丹(1915-1980)也有些火爆,至于刘琼(1913-2002)、金焰(1910-1983),都属架子小生,潇洒有余,功力不足。王引(1911-1988)有别于以上几位的是粗犷、朴素,感情充沛,演文有气质,扮武够气魄。严俊(1917-1980)比起他们几位就差一点了,但还不失为是一个好演员。”
左起:赵丹、蓝马、谢添在开国大典上
即使每个人对待演员的演技时,每个人的认知也不一样,但在李翰祥眼里,也许不只是他曾经近距离接触过很多演员,另外演员们在他面前的表演或是他在银幕上看到的表演,他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些演员们的功底。
显然不同的家境就会影响到每个人的人生,即使蓝马和北京师大附小的同班同学石毓涛算是“发小”,但在后来的人生轨迹上却完全不一样,而家境贫寒的石毓涛最终成为了石挥——但他对这个世界变化的感知始终不如蓝马。
石挥固守着自己心中的世界,甚至在个性上渐渐偏南方性格;而曾经叫董世雄的蓝马,却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
【在学校和石挥形影不离】
身为浙江人的蓝马1915年8月16日生于北平,其父董子鹤因早年留学日本学医,回国后在北平前门外西河沿一处大宅子里创办了私立“顺天医院”,据说那是北京最早的私立西医院之一。
蓝马和石挥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在学校俩人形影不离。他们志同道合,有着对艺术的共同爱好,放学后经常一块去听京戏和相声。
蓝马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蓝马家境比石挥富裕,口袋里的零花钱也多,所以每次外出,都由“董少爷”掏腰包买单。而这种性格也决定了蓝马今后的命运。
由于蓝马的姐姐董世锦是位新女性,参加了北京新球剧社,演出进步话剧。1931年,16岁的蓝马与由他姐姐董世锦介绍,加入新球剧团。
蓝马和孙道临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那时他虽然没上过舞台,但身材适中,椭圆形的脸孔,有着胖而强壮的体格,人们认为经过训练培养,他将是演剧的好材料。而蓝马也开始逐渐喜欢上了话剧。
蓝马17岁首次登台演出时,就开始用蓝马这个艺名。作为文艺青年,他只是随兴而起,图个新鲜、好记而已,没有更深的含意。
蓝马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1932年蓝马认识了著名剧作家于伶(1907-1997),结下了毕生的友谊,蓝马多次扮演于伶剧作中的男主角。
我国戏剧界巨匠夏衍(1900-1995)称赞蓝马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说:“这个‘马儿’被发现可有于伶同志的一份功劳啊!”
1935年,蓝马加入了唐槐秋(1898-1954)的中国旅行剧团,当时他比陶金(1916-1986)早几个月进团。
左起:孙道临、吴茵、蓝马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才20出头的蓝马,当时的性格有点鲁莽,说话时常出粗语,生活上习惯懒散,不修边幅,但是肯为朋友打抱不平,仗义执言,所以剧团的同事都很喜欢他。
后来,他一度离开“中旅”到西北影业公司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蓝马在汉口第二次加入“中旅”,以后随团辗转各地,曾到过香港,后来他随新中国剧社去南洋各地演出抗日救国话剧,1941年回国,路经香港,桂林去重庆等地。
这期间,有一段趣闻。1937年“中旅”在汉口演出《李秀成之死》。彩排时洪深(1894-1955)对台上一个演“老禁卒”的演员大声叫道:“这个演员是干什么的!啊,咳!你演的什么戏,下去、下去!”
当着那么多看彩排的客人,使这位演员狼狈不堪。第二天正式公演,这个“老禁卒”却是惊人的成功,落幕时他那几声发自肺腑的“忠王”催落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原来扮演“老蔡卒”的演员就是蓝马,他当众被批评之后,偷偷地躲在厕所里下了一夜的苦功。
事隔多年以后提起这件事,蓝马还是津津乐道地讲述当时的情景,“不是人过的日子啊!憋住眼泪往肚子里流,厕所里臭气难当,我的乖乖……”
有人说蓝马的演技是被人骂出来的,这话有点过分。但是自从那次以后,蓝马又恢复了刚参加“新球”时那种认真劲。
蓝马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三部电影奠定影坛地位】
蓝马初登银幕是在他去南洋演出途经香港时,那是1939年。蔡楚生(1906-1968)在香港大地影业公司编导了《孤岛天堂》(1939)。
故事是揭露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一部分人的荒淫无耻的生活,歌颂了一群爱国青年同汉奸特务进行的英勇斗争。
电影《孤岛天堂》(1939)剧照,蓝马
蓝马被邀在片中饰演一个身受日本帝国主义残害的小贩——傻子,他有一颗赤诚热爱祖国的心,对日本的侵略无比仇恨,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
这是蓝马银幕上的处女作。这部影片在香港、南洋各地放映,受到观众赞赏,1941年在重庆首映,也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
蓝马在电影《天堂春梦》(1947)
1947年,蓝马应上海中电二厂之邀,在徐昌霖(1916-2001)编剧,汤晓丹(1910-2012)导演的《天堂春梦》(1947)中担任主角,演一个在日本侵入我国时期,当了汉奸并发了国难财的暴发户,日寇投降后又摇身变成国民党的“地下工作者”,过着荒淫无耻花天酒地的生活。
蓝马在电影《天堂春梦》(1947)
这部影片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被认为是抗战胜利后上映的第一部好影片。
1948年,蓝马进入进步的昆仑影片公司,主演由阳翰笙(1902-1993)编剧,沈浮(1905-1994)导演的《万家灯火》(1948),影片描述了上海解放前夕,一个普通家庭在生活和工作上遭受的困难和痛苦。
蓝马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蓝马扮演主人公胡智清。胡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职员,尽管日夜奔劳,但收入不丰。在那个年代,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失业者众多,市民们朝不保夕。
为了保住饭碗,胡智清遇事小心翼翼,但还是被解雇了,为了一家的妻儿老小,他在痛苦中挣扎。解放前的中国,绝大多数民众都过着胡智清那样的生活。
蓝马和上官云珠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蓝马在影片中塑造了这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有着强烈的生活实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公映后极受欢迎。这部影片曾在香港被评为“中国十大电影之一”。
紧接着,蓝马又在沈浮编导的《希望在人间》(1949)中出演男主角,影片描写了一个有正义感的老教授邓庚自,在沦陷期间坚贞不屈,受到日寇百般折磨和迫害,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蓝马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蓝马塑造了这位有民族气节、勇于牺牲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表演得深沉真实,极为动人。
同年,蓝马又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丽人行》(1949)中。影片描写了上海沦陷期间,三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女性,经过了不同的折磨和锻炼后,都坚强起来,最后大家携起手来前进的故事。
蓝马在电影《丽人行》(1949)中的影像
蓝马在影片中扮演一个为虎作伥的反面人物——文化汉奸王仲原。王道貌岸然,表面是正人君子,骨子里却极度丑恶,是生活腐化、出卖灵魂的家伙。
蓝马把握这个汉奸的特点,将其很有深度地再现于观众面前。
现在来看,蓝马当时先后参加拍摄的《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和《丽人行》,可以说奠定了他在中国影坛不可逾越的地位。
蓝马在电影《丽人行》(1949)中的影像
只要比较一下这三部影片中蓝马创造的不同角色,便可以发现他创造人物的突出才能。
一是每个人物都演得真实、深沉,富于细腻丰富的感情;二是善于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同一时期扮演的形象里,并不会给人重复之感。
如《万家灯火》中的胡智清,是一个忠厚老实、安分守己的小职员。
左起:蓝马、吴茵、沈扬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可是,这人物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对银行老板,他小心翼翼,唯恐有丝毫差错,谨小慎微到连说话、走路都十分注意;
对自己妻子的辛苦操劳,既心疼又怀有很大的内疚;对来自农村的母亲,则唯恐孝顺和照顾得不够,千方百计要让年迈的老人有一点安慰……。
蓝马和上官云珠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由于蓝马对这一人物在各种情况下的思想感情,都表现得真实、具体、准确,就使胡智清的形象多采而富于立体感。
尤其当胡智清在呕尽心血,竟被老板一脚踢出来之后,家庭里,婆媳之间也由于经济问题发生了矛盾,胡智清想好好工作和维持一个和睦的家庭而不可得,一阵阵焦虑不安、痛苦,从他那闪动的目光、颤动的面容、双手的动作中体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蓝马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这说明蓝马不仅能够比较深入地体验人物的内心感情,而且具有相当功力的外部技巧和表现力。
此外,以他扮演的《希望在人间》中的邓庚白,《丽人行》中的王仲原相比较性格都迥然不同,邓庚白是个卓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王仲原则是个为虎作怅的反面人物,他们的思想、感情、语言、风度、动作、细节,都有鲜明的区别。
蓝马在电影《丽人行》(1949)中的影像
王仲原是一名文化汉奸,灵魂十分丑恶,生活极端腐化,而蓝马并没有简单化地去表演这一反面人物,他真实而细微地抓住了王仲原的两面性格:表面上的道貌岸然,正人君子,乃至对妻子的温柔体贴,骨子里却畏敌如虎,出卖灵魂。
蓝马在电影《丽人行》(1949)中的影像
如他太太的女儿高高兴兴地说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位抗日分子时,王仲原马上一触即发地“嘘”的一声让她闭嘴,还顺手用右手在自己的脖子下作了个割喉咙的手势,真是活画出了一副汉奸的嘴脸。
邓庚白教授作为一个革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蓝马则显示了他外观上的沉着、从容不迫和内心的坚强、炽热如火。
蓝马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如他在狱中和偶然飞来的小鸟“对话”的细节,就入神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在最后当敌人再次将他逮捕时,他竟不慌不忙地在寻找自己片刻不离的烟斗,也表现出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蓝马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在这期间,蓝马还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扮演了一个爱唱京戏的爱国青年,这一角色演来也十分自如、真实,仿佛是信手拈来。
蓝马的表演真可以说“装龙象龙、装虎象虎”。纵观我国近数十年来的话剧、电影演员,象蓝马这样善于扮演各种性格的人物,也是不多见的。
蓝马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蓝马和上官云珠分手仍是朋友】
蓝马和石挥在和女性情感的交往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蓝马对至亲的朋友那是口沫横飞,面对心爱的人却默默无言,这大概就是蓝马曾无数次地错过恋爱机缘的悲剧成因。
1948年8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电影杂志》上这样写到:“抗战胜利,他随剧团到上海,首次演出是洪深导演的《草莽英雄》......他和上官云珠(1920-1968)的友情就在《草莽英雄》戏上演的时候发生的。他和她同台演戏,朝夕相见,说起来又全是“中旅”的旧人,几重关系来造成他们的一往情深的结合。”
蓝马和上官云珠在电影《天堂春梦》(1947)中的影像
上官云珠的儿子韦然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过:“妈妈在和姚克(1905-1991)离婚后,就跟抗战胜利后到上海的蓝马生活在一起了。”
“他们合作了五部电影,《群魔》(1947)、《天堂春梦》、《万家灯火》、《丽人行》和《希望在人间》,都是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电影史上的力作,他们在里面演了一些夫妻对手戏。”
蓝马和上官云珠在电影《希望在人间》(1949)中的影像
“我觉得蓝马对妈妈表演的飞跃是很有作用的,蓝马演技肯定比她强,一起拍戏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另一方面我妈妈也有悟性,否则再扶也扶不起来。”
“但她始终没有和蓝马结婚,我听他们同行里不少人都说,蓝马的性格有问题,人是好人,但太懒散了,大概是女人受不了,觉得这样的人不能够托付终身。”
蓝马和上官云珠在电影《万家灯火》(1948)中的影像
蓝马与上官云珠共同生活了3年多,和平分手,但他们的感情仍旧很好,当时报道两人分手后“蓝马住在桃源村,上官住在永康新村,两人虽然各居一方,但是依旧常常见面,绝不像别人分手后就作尹邢避面,根本不搭讪。”
电影《天堂春梦》(1946)剧照,蓝马和上官云珠
而且蓝马还经常在上官云珠家里出现,在拍摄“清华”的电影《大团圆》时,演员们照例是由公司派车接送的,蓝马去“清华”拍戏之前,因为路程方便,总先到上官云珠家里去小坐,“清华”的专车也就不去桃源村,而直接到永康新村去接他。
蓝马和孙道临在电影《大团圆》(1948)中的影像
1963年秋天,上官云珠出差到北京,住在北影厂为《早春二月》(1963)后期配音。有一天晚上,她乘公交车来到蓝马的姐姐董世锦家里。
那一晚她和蓝马的姐姐聊到很晚,然后又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第二天才走。
事过之后,有一天蓝马到姐姐家时,董世锦告诉弟弟上官云珠来过家里,还住了一夜。
左起:蓝马、董世锦、孙大起(董世锦的女儿)
当时蓝马听说之后,一声不吭,低着头抽烟,一根接着一根。
后来上官云珠被“特殊对待”时,上海方面要求蓝马写材料揭发上官云珠。
蓝马写的材料上,都是讲上官云珠当年如何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事情。
电影《走向新中国》(1950)剧照,蓝马
【来自妻子的伤害】
1950年初,上官云珠在兰心大戏院演出话剧《红旗歌》,蓝马是副导演,连演159场,时间长达几个月。
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蓝马会在这个时候去当兵?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他见到了昔日“中旅”的同事葛鑫(1917-2000)穿上了解放军军装,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蓝马在电影《万水千山》(1959)中的影像
蓝马精神上受到震撼,考虑再三,决定放弃在上海影剧圈的地位,到革命的大熔炉里锤炼一番。
于是他一手提着高筒胶靴,另一手拿着个小箱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活了五年的上海,就这样蓝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在当时上海电影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蓝马在纪录片《春节大联欢》(1956)中的影像
1951年蓝马调至总政文工团,历任艺术教员、研究员、话剧团副团长、话剧团艺术指导等。
蓝马自1950年参军后,他参加拍摄过《走向新中国》(1950)、《劳动花开》(1953)、《万水千山》(1959)等影片,演出过《控诉》、《曙光照耀莫斯科》、《万水千山》、《在三八线上》《首成平型关》等话剧。
蓝马在电影《万水千山》(1959)中的影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蓝马在《万水千山》的舞台剧和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一位大公无私感人肺腑的光辉形象——红军教导员李有国,令所有看过此片、此剧的人至今不能忘怀,他的表演让他于1956年荣获全国第一届话剧会演表演一等奖。
蓝马一生酷爱表演艺术,确实达到了“一日不可无此君”的地步。
前排左起:廖汉生、蓝马、周恩来、夏衍
在他琢磨角色或给部队青年演员说戏时,固然兴致勃勃,精力充沛,苦心钻研,费尽心血,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几乎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艺术表演的天地里,随时揣摩各式各样的人物。
他喜欢把生活中看到的一切富有形象特点的人和事,绘声绘色地表演给周围的同事看,引起大家的热烈共鸣。他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这和基本功的反复磨炼是分不开的。
1964年毛主席观看话剧《万水千山》后和演员合影,在毛主席左边的是蓝马
1964年总政话剧团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万水千山》,毛主席看完后非常满意。
演出后毛主席与演员们合影时,蓝马紧挨着毛主席身边站在他的右侧。
蓝马在电影《万水千山》(1959)中的影像
而到了运动时期,蓝马则受到了来自妻子的伤害,不仅无中生有,还在批判大会上,当众声明跟他划清界线,解除了婚姻关系。
至此蓝马再无婚姻史。1971年蓝马被强迫退休。
蓝马在电影《丽人行》(1949)中的影像
- 20世纪中国电影界最杰出的十位男演员
- 剧本被要求修改的地方达18处,经多方交涉,才勉强投入拍摄
- 他一手捧红林黛,相差17岁同居4年,分手没2月就和李丽华结婚
- 《万家灯火》民国“灵魂的写实主义”力作 再现底层人物悲欢离合
- 和周璇干姐弟相称,一年曾拍14部电影,坦言张国荣能演自己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