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的婚姻最终走到尽头(她一生3段感情疯狂半生)
40多年的婚姻最终走到尽头(她一生3段感情疯狂半生)30岁的她,回到了的巴黎,与她的丈夫过起了分居的生活。她在法国四处游荡、采风,邂逅了与她共度余生的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兰彭罗斯。她与罗兰在艺术上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有来自灵魂的共鸣。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他们一起旅行,一起拜访欧洲艺术家。在遇到罗兰之前,她的生命是枯燥无味的,在遇到罗兰之后,她的生命鲜活起来了。古老城市的异域风情,给米勒带来了新的诱惑,新的灵感。她开始四处旅行,拍摄沙漠、金字塔、村庄和废墟。可这样的日子久了,米勒感到厌倦。来自两个不同世界,不同风俗,不同观念的人,他们逐渐越走越远。她并非喜新厌旧,只是那个不羁的灵魂,催促着她向前进,找到属于她自己的安身之处,以及她的那方乐土。面对这些诱惑,她拒绝做花瓶,坚持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22岁的她奔赴了世界艺术家的天堂-巴黎,结识了同样才华横溢的超现实主义大师曼雷,并请求收徒,可曼雷面对如此的佳人当场拒绝。但米勒没有气馁,她表达了自己内心
尽三千风华绝代,览八荒帝色无疆。
她曾被认为是那个年代最美丽动人的女性。她曾是风靡一时的模特、《Vogue》封面女郎,也曾是名噪一时的女摄影师。她还曾是二战时期首位战地女摄影师。这么个“绝代佳人”
却在1977年7月27日一个英国农庄里因癌症离开人世,享年70岁。
说起她的故事,我们都不曾有她的那股冲劲,和那股对追逐远方的热爱。在她为未来迷惘之时,街头的一次偶遇,她邂逅了出版大亨康泰纳什,改变了她的一生。年仅19岁的她成为了上世纪20年代《Vogue》最靓的摩登女郎,时尚界的宠儿,著名摄影师争先恐后拍摄的佳人。
面对这些诱惑,她拒绝做花瓶,坚持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22岁的她奔赴了世界艺术家的天堂-巴黎,结识了同样才华横溢的超现实主义大师曼雷,并请求收徒,可曼雷面对如此的佳人当场拒绝。但米勒没有气馁,她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学习摄影艺术的渴望,曼雷终究接受了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也与她开展一段感情。
米勒的人生愈加精彩,身为伴侣的曼雷却愈发嫉妒,两人的矛盾激烈化,这段感情也就到了头。曼雷在一次写信中这样写到米勒:“你是那么地年轻、美丽且自由,我恨自己既羡慕你又痛苦不堪。”
25岁的她,回到纽约,和弟弟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开始为时尚杂志服务,拍摄名人肖像照。已颇有名气的她,曾被《名利场》杂志评为7位最杰出的在世摄影师之一。这样的生活虽安逸自由,却让她不安,惶恐。故此,她在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开始了新的旅途,结识了铁路巨头阿齐慈埃鲁比,并与他结为夫妻。
古老城市的异域风情,给米勒带来了新的诱惑,新的灵感。她开始四处旅行,拍摄沙漠、金字塔、村庄和废墟。可这样的日子久了,米勒感到厌倦。来自两个不同世界,不同风俗,不同观念的人,他们逐渐越走越远。她并非喜新厌旧,只是那个不羁的灵魂,催促着她向前进,找到属于她自己的安身之处,以及她的那方乐土。
30岁的她,回到了的巴黎,与她的丈夫过起了分居的生活。她在法国四处游荡、采风,邂逅了与她共度余生的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兰彭罗斯。她与罗兰在艺术上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有来自灵魂的共鸣。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他们一起旅行,一起拜访欧洲艺术家。在遇到罗兰之前,她的生命是枯燥无味的,在遇到罗兰之后,她的生命鲜活起来了。
36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的成为了《Vogue》的战地记者,也是首位女战地记者。她从来在意的不是自己的美丽与才华,骨子里的她是个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女汉子。她与她的搭档谢尔曼合作,跟随美国陆军前进,亲眼目睹并记录拍摄下伦敦大轰炸、巴黎解放、圣马洛战役等惊心动魄的场面。
因为她离战争足够近,她的作品足够震撼。她的照片的冲击力极强,证明了战争的残酷,也留下来战争的铁证。二战结束后,他回到了罗兰的身边,但战争的恐怖画面,却时常出现在她的噩梦里。
40岁的她,与阿齐慈埃鲁比离婚了,因为她孕育了一个小生命。她已近不惑之年,如果没有这个小生命,她或许还在某个角落继续她的远方之梦,或许还在对新世界的探索。如今儿子安东尼的到来,让她不得不计划安定的生活。她嫁给了相恋十年的罗兰,二人搬到了伦敦的一个农场,过起了羡煞旁人的田园生活。安东尼的到来,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
她放下了追逐的心,安安静静的在厨房洗手作羹汤,在厨房大显身手的妻子。她将超现实主义用在了烹饪中,她独创的“潘若斯”三明治,还在一个美食比赛中获奖。在闲暇时间,他们的家成了艺术家们大脑放松,寻找灵感的地方。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宁静,不忍打破。可米勒却知道在战场上遭受的心里创伤是磨灭不掉的,这让她感到压抑。为了缓解压力,她开始酗酒、吸烟。这一切与她之前的风华绝代完全不符,可这毫无办法,只能靠这些来转移自己的压抑感。她变得衰老了,变得抑郁了,连之前爱到极致的罗兰也厌倦了,甚至移情别恋,连她的儿子也开始疏远她了。
四十的年华,把昔日如玫瑰般娇嫩,风华绝代的女孩变成了满脸皱纹、身躯臃肿、脾气暴躁的老怄。她曾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如同被水浸过的拼图,湿透了每一块拼图,无论是形状还是图案,都不能完美拼接”。
她的人生曾是那样的耀眼、辉煌,却依旧是不完美的。“如果可以重活一次,我希望自己是更加自由的人,无论思想、身份还是感受。”离世前的她期待着下一世的精彩,不悔自己走过的路。
死后的她,本该尘封于此,但命运偏不如此,儿子安东尼在阁楼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生前的底片,他不曾想到母亲竟如此的风华绝代,有着常人不曾有的才华与魄力,这也是因为米勒将自己过往的事很少透露的原因。
此后三十余年里,他都在用心整理母亲的作品,用充满怀念的笔触,为母亲写了一本传记---《李米勒的一生》,就这样,曾经的她,又回到了世人眼中,还是那么鲜活,那么辉煌。
如此的绝代佳人,是值得歌颂的,是值得纪念的,她终将属于世界,属于她那追逐的自由。
文/古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