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妻子吗(唐玄宗和儿媳杨玉环的爱情)
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妻子吗(唐玄宗和儿媳杨玉环的爱情)在民间传说中,都说是高力士向李隆基推荐的杨玉环。(寿王,唐玄宗亲儿子,其母为武惠妃)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二人原本尴尬的身份关系——公公和儿媳,让大众更加关注这一段“忘年之恋”。在任何年代,公公看上儿媳,都是人伦丑事。那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看上了寿王妃杨玉环呢?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说起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恨歌,肯定是其中不能错过的一篇。
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仍然对这段爱情津津乐道呢?
首先肯定是因为李、杨二人纯粹的爱情感染人心;
其次是杨玉环香消玉碎、李隆基寂寞残年的悲剧结尾让人唏嘘;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二人原本尴尬的身份关系——公公和儿媳,让大众更加关注这一段“忘年之恋”。
在任何年代,公公看上儿媳,都是人伦丑事。
那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看上了寿王妃杨玉环呢?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寿王,唐玄宗亲儿子,其母为武惠妃)
在民间传说中,都说是高力士向李隆基推荐的杨玉环。
尤其在《长恨歌传》一书中,就明确写高力士为李隆基找美人,就这么找到了寿王府的王妃杨玉环。
总之,很多人都深信不疑的是,高力士就是李、杨爱情的“媒人”。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
- 其一、为尊者隐
很多人知道有“为尊者讳”这一原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为尊者隐”。
即尊者的耻辱,不足,过失,都尽量为他掩饰。
李隆基看上了儿媳妇杨玉环,堪称这位帝王的污点,所以史学家和文学家们自然会稍加粉饰。
这就是为什么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会描绘一个“灰姑娘”式的爱情开端,写杨玉环来到李隆基身边是由于“天生丽质难自弃”,所以才“一朝选在君王侧”。
- 其二、寻访美女的“花鸟使”
唐玄宗中晚年耽于享乐后,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官职——花鸟使,其工作就是为皇帝采择天下美女并源源不断的送到后宫。
杨贵妃的美丽无可置疑,为唐玄宗选择美人也是高力士的工作之一,那么选到了这个大美人给唐玄宗,也是极有可能的。
- 其三、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心腹之人
自李隆基登基,身边一直就有高力士小心侍奉的身影,高力士陪伴了李隆基五十几年。
李隆基对他十分器重,曾说过“力士当上 我寝则稳”,只有高力士值班的时候,李隆基才能高枕无忧的安睡。
高力士对李隆基也是忠心耿耿,公元726年,唐玄宗驾崩,高力士因被流放而无法在玄宗身边伺候,听说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绝食七天而死。
这样看来,杨贵妃由高力士这个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推荐,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在深入了解高力士的生平和为人后,我却认为这种说法不太靠谱,理由如下:
- 其一、杨玉环不需要有人推荐
如上文所说,杨玉环是李隆基的亲儿媳妇,而且寿王还是武惠妃的儿子,曾经一度是太子的热门人选。
寿王这样一个处于皇权中心的人物,他的妻子杨玉环自然也少不了面见皇帝李隆基的机会。
所以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开端绝对不是经人推荐的,早就是一家人,何来介绍一说!
- 其二、高力士不会做这么没脑子的事情
史书虽然对于李杨爱情的开端没有详细的描写,但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可是记的很清楚的。
那就是武惠妃死后,唐玄宗身边没有可心的妃嫔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看哪个都不顺眼。
直到杨玉环的出现,才填补了李隆基寂寞的心灵。
高力士作为皇帝身边侍奉多年的老奴才,猜中皇上的心事可以理解,主动为皇帝寻找佳人也可以理解。
但是,在没有皇帝示意的情况下,试问哪个奴才敢直接对皇上说:陛下,您身边无人陪伴,我觉得你的儿媳妇姿色绝伦,我把她请进宫里陪您吧?
《旧唐书·高力士传》中有一句话“力士谨慎无大过”。
这样一个谨慎的人,绝对不可能在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引荐杨玉环给他。
- 其三、高力士虽然忠心,但并非愚忠
其实高力士是个被误解很深的历史人物。
很多人听过李白让高力士脱靴后,高力士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的故事,就认为高力士是一个心思狭隘阴暗的小人,其实不然。
“力士脱靴”漫画
李林甫在政期间正是玄宗志得意满的时候,开元盛世已定,唐玄宗想当甩手掌柜了,产生了把大事都托付给李林甫的想法。
高力士劝诫:天下权柄不可以假手他人,要不谁还畏惧你的帝王威仪呢?
可惜玄宗没听,以致李林甫乱政十几年。
安史之乱时,玄宗之子唐肃宗借机上位,唐玄宗苦中作乐“吾儿应天顺人,改元至德,不忘孝乎,尚何忧?”
但高力士时刻不忘山河破碎之痛,对玄宗说:“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为战区,天下痛心,而陛下以为何忧,臣不敢闻。”
唐朝人对高力士的评价是:公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故近无闲言,远无横议。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是一段违背伦理世俗的爱情的促成者和策划者,这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