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于何处(爱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于何处(爱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大多数人会谴责这些被“爱”的人忘恩负义、不是东西。但我认为在那些所谓的“受害者”身上也同样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爱”本身无法量化,因而并没有一套现成且行之有效的界定标准。可是,这个人通常并不会那么地善解人意,更多时候,他(她)会将你的一片真心视若草芥,随意践踏。要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先解开另一个谜团: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的本质是什么?有人告诉我:爱情的本质是卑微。当然,这是比较文艺的说法。换成一种粗俗的说法就是犯贱。在她们看来,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必然会倾己所有去关心他(她),用尽浑身解数讨好他(她)。
陶睿坤/文 雁子/编辑
一个名叫余虹的女人,在她的日记上写下这样的句子:
“有一种东西,它会在某个夏天的夜晚像风一样突然袭来,让你措不及防,无法安宁,与你形影相随,挥之不去,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能称之为爱情。”
爱情令人憧憬、追求、无法自拔。这点不言自明。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它始终享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永远散发着诱人而致命的芬芳。这是为什么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先解开另一个谜团: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告诉我:爱情的本质是卑微。当然,这是比较文艺的说法。换成一种粗俗的说法就是犯贱。在她们看来,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必然会倾己所有去关心他(她),用尽浑身解数讨好他(她)。
可是,这个人通常并不会那么地善解人意,更多时候,他(她)会将你的一片真心视若草芥,随意践踏。
大多数人会谴责这些被“爱”的人忘恩负义、不是东西。但我认为在那些所谓的“受害者”身上也同样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爱”本身无法量化,因而并没有一套现成且行之有效的界定标准。
你觉得他不爱你,其实只是他对于你所付出的“感情”的回馈并不符合你的心理期待。因而你所谓的“卑微”,本质上不过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满足。
也有人告诉我:爱情的本质就是女人同男人之间的战争。情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向来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不仅如此,对之更是轻蔑有加。因为这句话在刻意模糊爱情同欲望之间的界限。
这种说法的典型便是最近几年红透整个中国的相亲节目,其中以“非诚勿扰”为最高代表。在我看来,这个电视节目的本质其实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中大众对于欲望的消费:物欲、性欲、征服欲……
比如节目中女嘉宾普遍的拜金主义倾向,袒胸露背、撩人心弦的扮相;男嘉宾普遍的以貌取人倾向,不抱得美人归誓不罢休的豪气。
其中庸俗的价值取向可见一斑。
而作为消费者的观众,在这个以“邂逅真爱”为主旨的节目中,并不关心爱情的神圣与尊严,更不会明白爱情在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过程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爱情与人的孤独本质之间存在着怎样无法斩断的羁绊。
在他们看来,爱情如同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垃圾食品,尽管毫无营养,却能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填满你空虚的胃。
如你所见,无论嘉宾还是观众,他们都在不厌其烦地用爱欲填充空虚。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爱欲有关肉体,空虚却来自灵魂,而肉体和灵魂却并不具有同一性。
无论如何,爱情的本质都不应是庸俗的观念贩卖或是肤浅的身体经验,在我看来,这(爱情本质)之中必然包含着这样的关键词:
神圣、纯洁、不可取代。
神圣与纯洁决定着爱情的品质。这就好比有人的爱情污浊如一滩沤水,有人的爱情清澈如一条小溪,有人的爱情败给了现实,有人的爱情战胜了时间,还有的人,他的爱情如同砌在希腊神庙基座下的石头。
不可取代决定了爱情的特质。这个特质意味着在爱情关系中,你的对象是独一无二的。这并不是“非你不嫁”或者“非你不娶”的口头承诺,而是来自灵魂深处共鸣的渴望,它无法回避、不可阻挡。
在迄今为止不计其数的爱情本质解读中,唯一打动我的观念是这样的:爱情事实上是人类对于与生俱来的融合本能的遥远的回应。
对此,我的理解是:两个并不完整的灵魂相互拥抱并试图融为一体的希望。王小波在写给李银河的一封信中说:“孤独的灵魂多么寂寞啊。”
可是放眼望去,大街上到处都是残缺的灵魂,人海茫茫,你上哪儿去寻找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呢?又或者,当你历尽艰辛终于找到比较像回事儿的另一半,却发现各自的灵魂并不能像想象当中那样完美地契合,相反,各自都被对方灵魂的尖锐棱角刺得鲜血淋漓。
好在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这种灵魂匹配的小概率问题毫不关心,也好在绝大多数的人比起soul-mate更渴望sex-mate,否则,如果人人都执着于寻找独一无二灵魂伴侣而绝不肯随便讨个老婆将就凑合过日子,这个世界会更加疯狂。
但同时,它也更加温柔,不是么?
陶睿坤
作者简介:
陶睿坤:笔名桃桃。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与母亲共同出版散文集《灵魂的维度》,同时获“首届四川散文奖”和“第二届三星堆文艺奖”。多篇作品收入各类文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