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女儿间的情感民国风文案(小妇人中的亲情感人肺腑)
母亲与女儿间的情感民国风文案(小妇人中的亲情感人肺腑)这部小说我曾经在孩子睡觉前,从头到尾读过一遍,除了故事还算吸引人之外,真的没有什么触动人心灵的地方。还看过他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几乎难以卒读,枯燥无味。 找来这本美国女作家奥尔科特的原著小说,才知道小说出版于1868年,小说里的故事发生时间大致在1860年。 之前对美国小说一直缺乏认同感。比如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觉得不就是一部儿童小说吗?与高尔基《童年》的悲悯与动人心魄相比,感到索然无味,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近,看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小妇人》,竟然被这个电影给迷住了。
找来这本美国女作家奥尔科特的原著小说,才知道小说出版于1868年,小说里的故事发生时间大致在1860年。
之前对美国小说一直缺乏认同感。比如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觉得不就是一部儿童小说吗?与高尔基《童年》的悲悯与动人心魄相比,感到索然无味,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部小说我曾经在孩子睡觉前,从头到尾读过一遍,除了故事还算吸引人之外,真的没有什么触动人心灵的地方。还看过他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几乎难以卒读,枯燥无味。
被拔的很高的《白鲸》,读过一半,也被小说的絮絮叨叨的叙述风格消磨了阅读兴趣,再也读不下去。
菲茨杰拉德一度时期是我读过作品最多的美国作家,虽然作者对人性的刻画让人惊为天人,但他的小说叙事中,像美国小说那样,描写堆砌在一起,前后颠倒,内容混杂,阅读起来,实在比较头疼。
但《小妇人》却不同。小说在叙事上,也带有美国小说的一些共性特点,比如,它的人物感受与客观描写是混杂在一起的,全能的作者叙述视角,不断地在人物之间跳来跳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不断在小说里指东划西,持续地交待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可以说是美国小说的一种共性的特点,缺乏含蓄、缺乏深沉的心理描写,这是美国小说让人望而却步的原因。
相比之下,中国读者更喜欢俄罗斯文学的那种忧郁的、含蓄的、炽烈的叙事手法,很少看到一位中国作家把美国文学作品奉为圭臬的。当然,中国当代作家里意图在写法上标新立异的作家,不少都以效法美国当代作家为能事,这且略过不提。
《小妇人》令人惊愕的地方,是它以从容的笔法,描写了一个美国家庭中的四个女儿的各具个性的形象,而令人眼界大开的是,小说更是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勇于担当的父亲形象与用爱滋润着孩子的母亲身影。
以前,总觉得好莱坞电影里充斥着一种温润的浅显的说教,还很奇怪这种东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读了《小妇人》的原著之后,才知道,这种精神的来源,应该很大一部分存在在这部小说里。
小说里的母亲,一直用她的循循善诱的指引,给予她的四个女儿以价值观的灌输。而她对女孩的那种必然会出现的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享受心理,都能敏锐察觉,及时地给孩子们指出来。而且,她的这种对孩子们的教诲,不是通过生硬的手法来完成的,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摸索、去体验,自己从生活中去感受,然后母亲给孩子们以总结与提升。这种教育方法,可以说是让孩子们充分“试错”,然后由母亲拨正航向,即使在今天,我们很多的家长也不一定能掌握这套父母兵法。
比如在《小妇人》小说里写道,母亲为了提高四个孩子对工作意义的理解,与四个女儿做了一个试验。她让孩子们集体放羊,专捡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不做工作,用一周的时间,看看结果如何。开始的时候,四个女儿欢欣鼓舞,但是整天这样吃喝玩乐,很快让她们精神萎靡,由此,母亲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工作的意义,让她们懂得只有努力去创造才能让人生具有意义。
母亲总结道(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版第92页,下同):
“我要你们懂得,大家的舒适有赖于每个人忠诚地尽自己的职。当汉娜和我为你们工作时,你们生活得不差,但你们不见得很快乐很融洽。因此我想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教训,让你们见到,当每个人都只想到自己时,会发生些什么。你们是否认为这样比较愉快些:相互帮助,有日常的责任,从而当空闲来临时觉得分外甜蜜,并勇于承担和克制,使这个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显得舒适可爱?
“工作是有益的,每个人都有许多工作,它使我们不致腻烦和胡闹,有助于身心健康,并且比金钱和时装更使我们有一种力量感和独立感。
“只是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别奴隶似地埋在工作里。要有一定时间的工作和游戏,使每一天过得既有意义又愉快,以善于利用时间来证明你们懂得时间的价值。这样,你们年轻时就会快活,年老时也不致有什么遗憾,生活即使贫穷,人生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这种对工作的礼赞,要知道是出现在一本1868年出版的小说中,与今天相隔了一百多年,而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中国文学里是否能够读到这种同样口吻的对“工作”的认知?即使我们今天来看母亲的这一段话,同样会觉得不过时,不浅薄。
数年前,某电视相亲节目里的一个女嘉宾在电视上扬言:“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曾引起轩然大波,这种婚姻观、爱情观可以看出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小妇人》中,拥有四个女儿的母亲却有着她独特的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她告诉女儿们如何去选择、甄别真正的爱。她说:
“别只是因为人家有钱或有豪华的宅邸,就嫁给他,因为缺乏爱的宅邸算不了家。金钱是必要而珍贵的——如果使用得当还是高尚的——但我不愿你们把它看作是争取的首要或唯一的目标。我宁愿你们做穷人的妻子,只要你们享受到丈夫的爱,感到幸福和满足,而不要你们坐在宝座上,当一个没有自尊和安宁的王后。”
“缺乏爱的宅邸算不了家”这一句,可以说道出了爱情的真谛。用这一句话来诊断“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高下立见。
在《小妇人》中,母亲深知“爱”在婚姻中的意义所在,启发着孩子们去拥有那一份有着爱的内核的婚姻,因为只有这样内核的婚姻才真正组装起一个温暖馨香的“家”。
小说里,马奇家的大女儿梅格长的最漂亮,2019版里大女儿梅格是由《哈利波特》系列中秀骨姗姗的赫敏的扮演者所出演,她最后与邻居家的不名一文的家庭教师走进了婚姻,拥有了最为宝贵的爱情,虽然没有钱,但生活却很幸福。
在《小妇人》中,作者同样描写了母亲引导四个女儿正确认知“金钱”的利弊与优劣。中国人有一句话,“女儿要富养”,这就是说要让女孩对“钱”要有免疫力,不能让女孩痴迷与沉醉在金钱的羽翼之下,这样的女孩,便会成为金钱的俘虏,踏着悲惨的第一步。但中国人采取的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是通过给予女孩充分的金钱满足,来提高她对金钱诱惑的免疫力。
但《小妇人》中的母亲,却是以身作则,用她散发出来的爱,用她播扬的亲情,用她的对人生的感悟,传输给女孩们对金钱的正确定性与定位,并决定她们对金钱的态度与感知。
母亲说(见上译版165页):
“钱是有用的好东西,乔。我希望我的姑娘们今后在钱的方面永不感到太拮据窘迫,也不要受到它太大的诱惑。……我对我的姑娘们并没有名利地位方面的奢望。假如金钱和地位是随爱情、道德俱来的,那么我也将愉快地接受它们,为你们的好运而高兴。但是凭经验我知道,在一个普通的小家庭里能享受到多少真正的幸福啊。在那儿,每天的面包是自己挣的,而略微拮据一点反而使一些屈指可数的乐趣更有味。看到梅格的起点很低微,我很满意。因为,假如我没错的话,她将富裕地拥有一个好男人的心,那可比财富好得多。”
母亲并没有否论金钱的意义与价值,但是母亲强调的是“生财有道”,钱是幸福衍生出来的副产品,而不是让幸福寄生在钱上。
在《小妇人》中,尤为感人的是父亲的形象。小说里描写马奇家族的父亲,参加当时决定着美国走向的南北战争,为国出力(小说里写他是随军牧师),后来又在外生病。虽然父亲不在家里,但四个女儿一直期待着父亲回来的那个最值得珍惜的时光。父亲在外,给孩子们的信件,也成了她们最期待的精神支柱。
1994版中贝丝的圣诞愿望,很感人
《小妇人》电影2019版与1994版,都再现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阅读父亲信件的那一派融融乐乐的快乐时光。
注意一下,2019版电影《小妇人》中,四个女儿坐在母亲的身边,摆出了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整地分享来自父亲的心声。
2019版剧照
1994版剧照
相比之下,小说里在写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并没有像电影那样隆重其事,但也以白描的手法,详尽地描写了四个女儿的各自坐姿:
“她们都向火炉靠近一些,母亲坐在安乐椅上,贝思坐在她脚边,梅格和艾米坐在椅子的两个靠手上;乔则靠在椅子后面,所以,如果这封信触动了她的感情,大家也看不到她感情的流露。”
在父亲的这封信里,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之情。小说写道:“在那艰苦年代写的信,很少会有不触动人心的,特别是父亲寄来的家信。这封信里几乎没有谈到所忍受的苦难,所面临的危险,或者硬压下去的乡愁。这是一封欢欣鼓舞、充满希望的信,里面多的是对军营生活、行军和军事动态的生动描述;只有信的末尾,才洋溢着父亲对家里小女儿们的热爱和挂念。”
再看看小说里写到的父亲的这封信,朴素感人:
“把我所有的问候和吻给各位女儿,告诉她们我白天惦记她们,夜晚为她们祈祷,无时无刻不在为她们的爱心而感到莫大的欣慰。我还要等一年才能见到她们,这时间似乎太长了,但是提醒她们,我们一面等,一面大家都可以工作,这样才不致浪费了这些艰难的日子。我知道她们会记昨我对她们讲的一切话,将做你的乖孩子,忠诚地尽她们的责任,勇敢地同她们的缺点作斗争,并且很好地战而胜之,这样等我回来时,我对我的小妇人们会更喜爱,更引以自豪。”
而当第二年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父亲病愈回到家里,顿时让全家陷入到欢乐的海洋中。
以上为1994版父女相见的感人一幕
电影2019年版与1994年版,都使出了电影的所有的煽情手段,来展现父亲回来之后与女儿们欢聚团圆的这份最为美好的天伦之乐。
以上为2019版父女相见的美好场景
相比之下,小说里倒还算克制:
接着当然是一阵惊慌骚乱,在几分钟里,每个人都失去了理智,因为最奇怪的事出现了,而对此没有人能说一句话。马奇先生被四双充满爱的手臂拥抱得看不见了。乔几乎不光彩地昏厥过去,不得不在瓷器橱旁让劳里救护。布鲁克先生完全出于失误地吻了梅格,过后又语无伦次地解释着什么。一向重视风度高贵的艾米,被一张凳子绊倒,顾不得爬起来,便抱着父亲的长统靴动人地哭叫。马奇太太每一个回过神来,举手警告道:“嘘,别作声!不要忘了贝思!”
但已经太晚了,书房的门大开,穿小红晨衣的人出现在门口——欢乐把力量注入了她虚弱的四肢——贝思一直奔向她父亲的怀抱。别管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因为心跳洋溢着欢乐,洗去了往日的辛酸,只剩眼前的甘甜。
这种父亲看到儿女、相抱相拥的激情描写,在中国文学里是否存在?谁能找到一部?当然,这里面也有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人不会像外国人那样,把内心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但是中国又有哪一部文学作品写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本人搜索来,搜索去,看到的唯一的一次父子情深的影像,是在1961年拍摄的电影《革命家庭》中。影片中的一家人的三个孩子,对父亲的归来充满期待,正如《小妇人》中的马奇一家的女孩一样,对父亲的归来整天挂在嘴边,认为那一刻是全家的最幸福的时刻。
在《革命家庭》中,当父亲真的回来的时候,家里的孩子像小鸟一样扑上去,搂着父亲,倾诉着亲情之爱,而父亲也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分享着全家人一起的快乐。
个人所见有限,在中国电影里,能够像《革命家庭》里表现父子情深的电影,还很难找到第二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电影《血疑》走进国门,在中国掀起了寻找父亲的狂潮。
而同时期改编自铁凝原著《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的《红衣少女》里的父亲则一个软弱无能、家中没有地位的受气包形象。
近年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再度引起中国人对父亲的兴趣。也许在长久的对于中国父亲的期待情况下,中国电影终于在2019年的《银河补习班》里展现了一个勇于担当的父亲形象,但影片里的母亲却变成了势利、庸常的代表,与《小妇人》中对父亲与母亲在各个维度上的担当的定位一经比较便可看出差距在哪里。
《小妇人》出版于1868年,当时的中国文学是如何的?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紧接着“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的一章是“十九世纪中国文学”,文中直陈:“十九世纪中国文学没有什么天才。中国近代文学盛期,是在十八世纪。”
木心提到的十九世纪的中国小说有《品花宝鉴》《儿女英雄传》《海上花列传》《镜花缘》,还有《三侠五义》等几部,这里面只有《镜花缘》中还有一点正常人的气息,其它的小说,充满着霉变的思想意识,简直到今天都不好意思提及。在这些小说中,有哪一部像《小妇人》那样描写出1860年左右的富有家庭氛围、亲情感受、人性追求的社会现实?
几乎一部没有。同时代的中国小说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描写出对于当下的中国人能有启迪与精神安抚的文学作品,而《小妇人》中的思想主旨,我们在今天依旧能够感到与我们息息相通,同气连枝。
《小妇人》1868年出版,而中国文学直到1918年才出现真正意识上的现代小说,这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期间相差多少年?正好是五十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相差五十年。是否是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