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按照李讷自己的理解,毛主席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谨言慎行,多做事少说话。李讷长时间在毛主席身边生活,她接受到父亲的教育无疑是最多的。李讷不止一次地说:“父亲从小就要求我们不要特殊,千万不要有‘娇骄’二气,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翘尾巴。为人要有志气,要有毅力。可以说,没有父亲对我那样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感谢父亲言传身教般的教诲。”1940年8月,李讷在延安杨家岭简陋的窑洞里出生。李讷出生时,毛主席已经47岁,这是一个人不惑的年龄。对于李讷的名字,毛主席也是精心考虑的。李讷说:“‘讷’,取自于孔子《论语》中的名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我叫讷,姐姐叫敏。”李讷晚年说:“我觉得父亲给子女留下的最大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最宝贵的,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年他那样严格要求我,完全是为我好。假如不是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恐怕很难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1)

王景清

2021年3月1日上午6时58分,王景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对于王景清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感到无比陌生,他曾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去过朝鲜战场,还参加了板门店谈判的保卫工作。

不过,王景清让人更关注的是他有一个特殊身份,毛主席的女婿、李讷的第二任丈夫。自毛主席逝世后,他的子女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王景清的葬礼上,让社会民众再一次看到了毛主席子女的现状,这让很多人感到颇为欣慰。

毛主席一生有多个子女,因种种原因,有的在革命岁月下落不明,有的牺牲在战场上。如今大家比较熟悉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讷。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普通父亲,他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

李讷晚年说:“我觉得父亲给子女留下的最大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最宝贵的,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年他那样严格要求我,完全是为我好。假如不是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恐怕很难过得来。他那是真正的父爱。”

在毛主席所有子女中,李讷是得到父爱最多的一个。作为在毛主席身边度过完整童年的孩子,李讷注定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有人就曾说过:“李讷的鼻子、眼睛酷似她的母亲;脸型、额头和嘴极像她的父亲;她的肤色微黄,身材较胖也跟她的父亲非常相像。”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2)

李讷和父母在一起

1940年8月,李讷在延安杨家岭简陋的窑洞里出生。李讷出生时,毛主席已经47岁,这是一个人不惑的年龄。对于李讷的名字,毛主席也是精心考虑的。李讷说:“‘讷’,取自于孔子《论语》中的名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我叫讷,姐姐叫敏。”

按照李讷自己的理解,毛主席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谨言慎行,多做事少说话。李讷长时间在毛主席身边生活,她接受到父亲的教育无疑是最多的。李讷不止一次地说:“父亲从小就要求我们不要特殊,千万不要有‘娇骄’二气,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翘尾巴。为人要有志气,要有毅力。可以说,没有父亲对我那样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感谢父亲言传身教般的教诲。”

李讷童年时期,正是抗战最严峻的时期,毛主席几乎每天通宵工作。毛主席身体虽然很好,可以如此高强度工作,这让他身边工作人员很是担心。怎么样才能让毛主席多休息呢?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随着李讷渐渐长大,大家终于找到了“秘密武器。”

每当毛主席工作很长时间后,工作人员就把李讷找来,让她进入毛主席所在的窑洞。一看到女儿来了,毛主席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李讷走出窑洞散散步,或者教女儿读书识字。李讷跟父亲之间还有一个约定:毛主席叫李讷“大娃娃”,李讷则叫父亲“小爸爸”。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3)

李讷和毛主席一起散步

1947年3月,蒋介石派重兵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毛主席最后撤离,尽管天上有飞机呼啸而过,不远处还能听到炮弹的声音,他还是把李讷带在身边,并笑着对她说:“看看飞机轰炸,听一听炮声,这也是对你的锻炼啊。”随着时间推移,毛主席要在陕北打游击,严峻的形势已经不太合适把李讷带在身边。

组织上从安全考虑,安排李讷随中央机关的一些家属子女东渡黄河,暂时来到山西兴县生活。期间,组织上还派了一名叫李若的阿姨来负责照顾李讷。女儿不在身边,战事又繁忙,可毛主席依旧无比关心李讷的情况。

在一封给邓颖超和康克清的电报中,毛主席写道:“李若任保姆及管理李讷的办法很好。”同年10月,毛主席给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搞土改的毛岸英家书中,也提到女儿:“你给李讷写信没有?她和我们的距离已很近,时常有她画的画寄来,身体好。”

短短一番话,可以看出毛主席对李讷的关爱。两人分隔大半年后,毛主席和李讷在黄河边的南河底村相聚了。父女再次相见,毛主席大老远就张开双臂呼唤女儿:“大娃娃,我的大娃娃!好娃娃!爸爸可想坏你了!”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4)

李讷和毛主席

李讷则飞奔而去,扑进毛主席的怀中,一把搂住父亲的脖子。父女俩你亲亲我的脸,我亲亲你的脸,久久不愿分开。战争年代,李讷无法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毛主席就亲自教她读书写字。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正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刚满9岁的李讷插班进入北京育英小学读三年级。报名那天,毛主席告诉李讷千万不要搞特殊,李讷遵从了父亲的要求,在学校家长登记栏里没有填写“毛泽东”,而是写着保健医生“王鹤滨”的名字。

1953年,李讷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书。李讷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时穿衣打扮比较亮眼,经常穿着花色连衣裙。可到了中学后,李讷的穿衣风格发生重大变化,以灰色、蓝色为主,鲜艳颜色的衣服很少穿。

不仅如此,李讷在读书时还不喜欢交朋友,性格逐渐孤僻,逐渐真的讷于言了。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也颇为简单,李讷特殊的家庭背景。从小学到中学,乃至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李讷都颇为顺利。

195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61岁生日,李讷决定亲自制作一件生日礼物。或许是太紧张了,礼物未能在毛主席生日前做成。李讷不甘心,最终做了一个小书签,一面画着寿桃,一面写着:送给亲爱的爸爸,女儿李讷。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5)

李讷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

李讷送礼物时,毛主席正在睡觉,她就请卫士转交给父亲。同时,李讷还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您正在睡觉吗?一定睡得很香吧?您一定奇怪,我为什么突然要写信给您。事情是这样:在您过生日的时候,我想给您送礼,一块手绢还没有绣成,您的生日就过去了。而且也绣得很不好,于是我就没有送。因为我知道您不会生气,您是我的好爸爸,对吗?这次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就趁此补补吧,我送的东西也许您不喜欢,但这是我亲手做出来的。东西虽然小,但表示我的心意:我愿我最亲的小爸爸永远年轻、慈祥、乐观,您教导我怎样生活,怎样去做人,我爱您呀!小爸爸,我愿您永远活着和我们在一起。吻您 热烈爱着您的女儿李讷。”

三年困难时期,李讷大病一场,只能休学一年。在这期间,毛主席非常关心李讷的情况,多次写信开导她。1965年,李讷从北大毕业,很快被分配到《解放军报》当编辑。特殊时期开始后,李讷成为了毛主席的联络员,负责了解北京各大学的情况。

当时李讷化名肖力中,同事是这样评价她的,“肖力中等个子,偏瘦,穿着一身军装,脸色白净,端庄大方,脸的轮廓像毛泽东,戴着白框眼镜,眉眼有些像她母亲。”与学习、工作相对顺利相比,李讷的感情道路却颇为曲折。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6)

毛主席和李讷

毛主席对子女的婚姻大事非常开明,从不愿干涉他们的婚姻,提议自由恋爱,尊重他们的想法。正如毛主席另一个女儿李敏说:“对于我们兄妹,爸爸是很尊重我们个人的感情的。他从来不把我们不能接受的感情以父辈之权强加给我们。他允许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情感小天地。

自从参加工作后,毛主席就非常关心李讷的婚事。有一次,李讷来到中南海看望父亲,毛主席对她说:“大娃娃,你也不小了,找个合适的成个家。婚姻大事哪个父母都关心,你的个人问题不解决,爸爸心里可轻松不起来啊。”

李讷用力地点点头。1970年,毛主席为了让李讷得到锻炼,安排他到设在江西井冈山下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这时的李讷患有神经衰弱症,同事这样回忆“五七干校”期间的李讷:

“平易近人,说话谦和,待人诚恳,干起活来不惜力,还蛮有一股泼辣劲儿。从化粪池到施肥现场有两里地,她挑起一担约有七八十斤的粪桶,虽是大汗淋漓,但从不叫苦叫累。中午地头吃饭,她和大家一样,馒头就咸菜,不搞半点特殊。”

那时李讷的堂姐毛远志、堂姐夫曹全夫都在这所“五七干校”,曹全夫是干校的党委书记。每次曹全夫回北京给毛主席汇报情况时,他都会提到李讷的情况,其中就包括李讷的婚姻大事,因为当时李讷已经30岁了。毛主席的意思也很明确,“她的婚姻我不干涉,她找个工人也行,农民也行啊!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7)

毛主席和李讷

爱情的到来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在“五七干校”劳作不久一个年轻男子走进了李讷的视野,小徐。小徐原是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内部招待所的一名服务员,他性格开朗,待人特别热情,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反观李讷劳作之余,总是独来独往,一有空就反锁在房间里看书。小徐便邀请李讷打球、散步,分享读书心得,一来二往两人两人产生了爱情。消息传开后,“五七干校”颇为轰动,曹全夫第一时间找到李讷了解情况。

李讷详细介绍了跟小徐的交往过程,还表示对小徐颇为满意,两人都有进一步交往的想法。曹全夫非常高兴,可这件事遭到李讷母亲反对,她认为女儿不能找一个服务员当丈夫。李讷很生气,他坚决表示非小徐不嫁,两人产生激烈争吵。

眼看无法说动母亲,李讷求助父亲。1971年9月,李讷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陈长江当时担任中共中央警卫团一中队中队长,他全程见证了毛主席阅读李讷来信的全过程,“毛主席坐在人民大会堂118厅的长沙发上,把李讷的报告看了又看,还是没有完全看明白。带信人也是一中队的,毛主席很熟,于是叫进来询问。毛主席认真地问男方是什么样的人,哪个单位的,两人关系怎么样……”

看完信件后,毛主席专门把送信的人叫到面前,详细询问情况。带信的人把小徐年龄、籍贯、工作经历,包括他跟李讷相识的全过程一一告知。小徐只是一名服务员,也没有读过大学,但他很有上进心,加上两人感情基础很好,毛主席同意了。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8)

李讷

毛主席很高兴,当即用铅笔在信件上批示了同意。有了父亲的支持,当年9月下旬的一天,李讷和小徐的婚礼在“五七干校”举行。结婚前一天,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派人找来路来谦。路来谦当时在毛主席办公室做内勤、警卫工作,还负责毛主席家人的安全。

汪东兴把路来谦叫到他的办公室,郑重地对他说:“小路同志,现在给你一项特殊使命。你是毛主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是毛主席的家里人。毛主席同意你当李讷的‘娘家人’,去江西中办五七干校,出席李讷的结婚典礼。”

汪东兴话说完,将一封信交给路来谦手上,只见上面是毛主席的笔迹,“李讷收。”汪东兴又指着一个小的包裹,这是毛主席给李讷的“嫁妆”,让路来谦带着信件和“嫁妆”去江西。路来谦是“五好战士”、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日常做事扎实认真,加上他跟李讷颇为熟悉,这就是派他当“娘家人”的原因。

李讷的婚礼在“五七干校”的一座小院子里举行,路来谦把信件和“嫁妆”交到她手上。李讷看完信件后,小心打开那个包裹,里面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如此特别的“嫁妆”,着实让人意外。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9)

徐校芝

婚后不久,李讷生下了儿子,取名徐效芝。但是,李讷和小徐的婚姻没有想象中的幸福。李讷酷爱读书写字,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规划,希望能跟丈夫干出一番事业。小徐却不这样认为,加上两人学历、性格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差距,最终致使这段婚姻走向破裂。

1972年,32岁的李讷和小徐离婚后,带着儿子回到北京。当毛主席得知后,第一时间把李讷喊到中南海了解其中缘由。当李讷离开后,毛主席含泪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哎,讷娃的婚事太草率了。

对于女儿离婚这一决定,毛主席虽惋惜,但他没有责怪。第一段婚姻的失败,让李讷精神颇受打击,组织上先后给她安排担任中共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可她因身体不好无法坚持工作。

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办公厅给李讷在北京西城区安排了一处独家小院,让她跟儿子、保姆在一起生活。也许父亲的离开,让李讷心情不好,这时李讷完全平民化。冬天拉板车买煤球,排队买大白菜,因工资较低,不久保姆也离开了,李讷母子生活比较艰难。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10)

毛主席和李银桥

李讷的这种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李银桥和韩桂馨夫妇回到北京。李银桥是毛主席的卫士长,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他跟妻子韩桂馨走到一起,也是毛主席从中牵线。另外,李讷年幼时韩桂馨也照顾她很久。

1962年,李银桥被毛主席调到天津担任公安局副局长。1979年,李银桥回到北京工作。一回到北京,李银桥便和韩桂馨看望李讷。韩桂馨后来说:“当时李讷住在昌平县医院,平房,房子不好,病房里只有床和硬板凳。李讷一眼就认出我们来了,很热情,叫我小韩阿姨,叫他银桥叔叔。我们就在病房走廊的长椅上坐下,简单谈了几句话。李讷胖了,脸色还好。”

看到李讷生活困难,韩桂馨便跟李银桥商量,准备给李讷介绍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景清进入到了李银桥的视野中。王景清是陕西榆林人,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王景清被分配进入中央警卫团,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

李银桥跟王景清颇为熟悉,1983年王景清来北京看望李银桥,此时他离婚多年,是一名离休的师职干部,也渴望组建家庭开始新的生活。在韩桂馨的安排下,李讷和王景清有了初次见面,彼此都有好感。

李讷获父爱最多(李讷获父爱最多)(11)

李讷和王景清

1984年冬,44岁的李讷和57岁的王景清在北京结为夫妇,两人婚礼简单,只有李银桥夫妇、叶子龙等人参加。王景清为人善良,忠实厚道,爱好书法绘画,做饭也是一把好手。

都说婚姻生活是琐碎的,可李讷却真正感受到了幸福。自从结婚后,家务活几乎都被王景清一手包办,李讷不止一次地说:“在家里,老王是大师傅,我是清洁工。”

王景清特别注意细节,李讷腿脚不好,原本喜欢清晨散步的他,直接戒掉了这个爱好。为了李讷方便看病,王景清专门买了一辆三轮车,载着她去医院。这一幕幕怎么不令人感动?

正如李讷所言,“我在革命战争时期右眼、左肩和颈椎都受过伤、身子骨也不算太好的王景清,听到老伴嘘寒问暖的话语,心中满是感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