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龄剩女对待婚姻的原则(直面剩女面对的世俗压力)
一位大龄剩女对待婚姻的原则(直面剩女面对的世俗压力)有意思的是,剩女这个词也是近年来开始在中国红火起来,是汉语的新词,如何翻译成英文则是个麻烦事,如同英文世界中对于中国的“关系”一词一直找不到适合的词汇,最后整出一个拼音叫“guanxi”了事。这一次以色列的导演沿用的词叫Leftover(英文翻译:剩余的; 吃剩的、遗留物等),这个词看上去很扎心,好像她们都是被别人挑剩下的,属于多余的。成家立业,并且养育下一代在许多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看来是必须走的路,那一定要在最佳年龄完成生育大计,即使子女不焦虑,当父母的也会焦虑了,什么时候能够结婚生子呢?据网络资料,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成为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根据官方统计大龄剩女在2017年度已经达到3800万,随着现代生活的压力及工作节奏的进一步加快,这个数字只高不
身处大海之中,我觉得自己随时会掉下去淹死。
一部以色列导演拍摄的《剩女》直面中国当下社会的大龄女性的生活和爱情,这部拍摄了四年之久的纪录片通过三名女性的生活点滴能够充分感受到成为剩女并不是她们愿意的,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不幸的人生各有不同,这一切在于是否愿意选择和妥协。
从一滴水中看世界,通过北漂的女律师、播音员、大学老师三名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能够明白剩女是如何产生的,不是她们不愿意,而是在整体社会大环境之下,有时这种选择充满了无奈。
谁是剩女?
据网络资料,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成为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
根据官方统计大龄剩女在2017年度已经达到3800万,随着现代生活的压力及工作节奏的进一步加快,这个数字只高不低。
另有研究表明:中国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3~30岁,父亲在30~35岁,母亲在23~28岁时生下的孩子易成才。
成家立业,并且养育下一代在许多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看来是必须走的路,那一定要在最佳年龄完成生育大计,即使子女不焦虑,当父母的也会焦虑了,什么时候能够结婚生子呢?
有意思的是,剩女这个词也是近年来开始在中国红火起来,是汉语的新词,如何翻译成英文则是个麻烦事,如同英文世界中对于中国的“关系”一词一直找不到适合的词汇,最后整出一个拼音叫“guanxi”了事。这一次以色列的导演沿用的词叫Leftover(英文翻译:剩余的; 吃剩的、遗留物等),这个词看上去很扎心,好像她们都是被别人挑剩下的,属于多余的。
为什么这么多女人会被剩余?那就看一下在一个外国导演的眼中,中国剩女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知邱律师的纠结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写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地方把婚姻完全视为当事人之间个人的事情,而别人不加过问。”
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婚姻和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
来自山东农村,34岁的律师邱华梅在北京漂泊着,对于她来说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唯独一个心病就是她已经越来越大了,除了一段曾经短暂的同居生活之后,再也没有接受到丘比特的爱情之箭。
她很焦虑,而她焦虑的根源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每次一回家就会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自己的四个姐妹们全部结婚了,唯独剩下她一个,所以一回家就成为焦点话题:什么时候结婚。
她也很矛盾,一方面她对于家人的逼迫并不认同,针锋相对的辩论,另一方面,却在朋友面前维护自己的家人,如她对朋友说的,哪怕有一点点难听的话(针对她的家人)都不要说。
在她家人的眼中,不结婚的女人是不完整和不幸福的,她姐姐和她争辩道:不结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但是对于邱律师这种高知女性来说,婚姻不仅仅是婚姻,更重要的是互相契合才能感受到幸福,所以她愿意等着也不会妥协。
她对婚姻另一半的诉求并不过分:良好的教育、尊重女性以及对于家务上面的担当。
当她走入婚介的时候,介绍人认为她不是通常的美女类型,另外年龄已经很大了,认为她在婚姻市场上已经是处于劣势了,不自以为的还年轻、状态好,这些都是属于自欺欺人的,言外之意,哪怕如此简单的诉求都有点过分了。
这场对话也反应了来自家庭之外的压力,邱律师的自我认知和世俗判断的其实并不一样,没有哪个人是绝对正确的,只不过这是真实的世俗的回馈情况。
正如有媒体指出的,优秀的大龄女青年会被剩下的原因是:条件太好,年纪又不小。通常而言,男性对女性审美基本就三点:一是年轻漂亮的;二是最好温柔一点;三是纯洁的处女。
若按男性的完美观点来看,邱律师确实处于劣势当中,她不断的并且是主动多次去相亲角寻找心仪的另一半,然而四处碰壁,不是遇到强势的男孩子,就是人家认为她是律师都不敢和她继续谈下去。
她本身并不是一个骄气的女孩,在纪录片中有一个片段是回家后和母亲一起去棉花田里摘棉花,在农村干过活的都知道,摘棉花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大都市办公室里的律师精英和乡下摘棉花的姑娘形成强烈的错位对比,证明她是一位直面现实,接受生活赋予的一切,是一个有担当的女孩,然而爱情就是来不了。
她本人在求爱的路上非常积极,除了工作就是想办法寻找另一半,结婚不经意间变成了她心中抹不掉的阴影,一方面她对工作和生活有追求,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传统观念,如同她自己在片中说的: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样,就是因为不结婚的问题。
这部纪录片重点也是讲述她的故事,最后去法国求学则被看作一种暂时的逃离,毕竟在国外再也没有来自世俗的压力,可以轻松做自我,但是无论怎么逃避,婚姻在她的心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管她身在何方。
原生家庭阴影下的求爱之旅
北京长大的广播主持人徐敏,只有28岁就已经被家里逼着不停的相亲了,她的家庭不错,自己条件也很好,有房有车,唯独有一个十分强势的母亲。
她的故事很有代表性,那就是婚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
所以在母亲的要求下,她和邱律师一样主动的去寻找另一半的可能性,不断的参加婚介活动,去婚恋角等等,期望能够找到另一半。
但是,她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则是,她求偶的标准是以母亲的标准为准绳的,母亲若是不同意,那基本上就没戏。
在影片中,有一段是去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小到大,母亲强势的影子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如小时候不听话,妈妈就直接把她扔下回家了,虽然她自己能找到家并自己回去,但是这个阴影一直存在,那就是在生活中要听妈妈的话。
她原来是找到男朋友的,结果母亲不愿意就此结束了,而母亲的要求可是高的,顺应着母亲的要求,徐敏在婚恋网站上查找适合人的标准如身高175cm 一定要是北京人(但不能是农村的)等等,这些全部是基础的条件,多数还是属于硬性的标准则会淘汰许多人。
当她试图和母亲沟通关于找男朋友的标准问题时,也是闹得不欢而散,母亲的标准一直没有变,而在这部纪录片中,也没有交待她到底找到男朋友了没有,不过按她母亲强势的态度来看,估计还得要继续剩下去了。
大学老师的妥协
找到你的位置并守在你的位置,这是大学讲师蔡琪的人生观点。但是她真的找到位置并守住了吗?可能不一定。
在片中,她是三位女性中唯一结婚生子的,虽然出自书香门第并且很有气质,由于她父亲生前患有帕金森症,治病耗费了家中大量积蓄,所以,家庭条件一般。
你总要放弃一些东西,结了婚也要放弃一些东西。
在片中,她说虽然不是门当户对(和丈夫),但是婚姻是需要妥协的,所以她妥协和放弃了一些东西,丈夫来自农村并且比她小很多,不过如她自己所说,大家都会妥协,然后就结婚生子了。
她比前两位的优势有两条,一是她明白自己的条件有限制,会放下身段,找准一个定位,所以哪怕按标准丈夫和自己无论是家庭还是年龄上的差距都不符合,她依旧选择了。二是从她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感情生活是完全自己作主的,能够左右家人的选择。
最终她结婚了,结婚是在乡下的,其中一个镜头是她一个人坐在婚床上,看上去并没有多么的高兴,却能显露出某种空荡荡的意味,这就是她为了婚姻作出的妥协,也许有点不乐意,但是生活就是如此。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她讲了自己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不同的年龄段的心理历程,这种表达难能可贵,可以从某个方面知道剩女们面对年龄压力表现出来的选择问题。
蔡琪说二十多岁的时候想着找男生一定要有房子,父亲病重时也想着找一个人和自己一同承担生活的重担等等,但是到了三十多岁,就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很合适的人出现,是要保持单身还是我要向生活妥协。
其中一个女孩问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为什么你的言语中透露出婚姻是一个成功的结局?
蔡琪说了一段话很有意思:我没有说婚姻是一个成功的结局,阶段性的来看,我现在很快乐。这样对比我的生活,在我没有结婚之前,我的生活很有趣,很丰富,结婚之后的生活,没那么有趣,有时很无聊,但很幸福。你肯定要舍弃一些东西。
蔡琪用婚前有趣和婚后幸福来形成妥协之后的心态,不过没有进一步延展的则是,有趣的生活难道就不幸福吗?其实最终还是如同蔡琪的故事中展现的,有时候,做人需要找准自我定位,有所妥协。
所以,前面两位变成了了剩女,她从剩女转变成了妈妈。
婚姻一定就是快乐和幸福吗
剩女这个话题已经在中国被讨论过多次了,却没有一部好的纪录片能够反映剩女的社会图景,这部外国人拍摄的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却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剩女的一些选择和妥协。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技术和先进的思想一同涌进来,追求个性化和独立自主慢慢成为了主流思潮,但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开始显露出其中的矛盾之处。
如邱律师,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女性,独立自主有想法,工作生活都很积极的面对,但是面对家庭和世俗的压力,结婚却变成头等大事,不过最后她是选择用另一种选择方式暂时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拍摄电影的官网上的介绍,邱律师已经在国外工作并结婚了,算是为她选择画上一个完美的名号,可以不必剩下了。
徐敏的剩下也充分说明了原生家庭带来的深刻影响,被剩下有时还真不是一个人的事,长辈的过多干涉也会带来无数问题,而蔡琪则是活在当下,很清醒的意识到如何面对现实,有了一个不错的婚姻。
但在纪录片中,可以感受到的一点就是,婚姻是这三位女性一直想追求的,看上去婚姻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路径,不结婚她们的人生就不完整,所以孜孜以求,不断的尝试去走进婚姻,这是剩女们的追求吗?
当这种追求遇到个性的棱角和世俗的要求时,谁愿意去妥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