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所嫁非人的说说(发现自己所嫁非人)
发现自己所嫁非人的说说(发现自己所嫁非人)李清照是追求自由,向往爱情的,与赵明诚也是伉俪情深,两人志趣相投,婚后形影相随,夫君在外,便“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遥寄醉花阴,以慰相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靖康之耻,金人大举入侵,李清照夫妇也不得不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建炎三年,赵明诚途中染疾,卒于建康。失去了赵明诚,李清照似花儿失去了太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千古才女面对生死也是苍白无力,只能独自一人在这世上飘零,带着家愁国恨,带着对自由与爱情的无限感慨与希冀。海棠依旧,故人已逝,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这时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人,一个看似能拯救脱离目前窘境的人—张汝舟,初见,温文儒雅,对易安也是体贴有加,像一抹阳光突然就照进了李清照寒窑一般的内心,所以当他提出一起生活的请求时,我们的女词人也是毫不犹疑的答应了,在一个理学盛行的时代,妇女本就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生儿育女的工具,从一而终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心中的李清照,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柔肠一寸愁千缕,望断归来路,叹只叹,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但细究李清照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她的一生可谓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史诗,伴随着国运的坎坷,她少历烂漫,皎皎兮如繁华,中经坎坷,飘飘兮似浮萍,晚历颠簸,瑟瑟兮如秋风。
但她并非流连于花前月下,她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敢爱敢恨,个性鲜明的烈女子,在她看来,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做鬼中英雄。她只恨自己是女子,无法策马驱赶金军。即使这样,当她笔锋刚劲显现时,乌江赋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气势之凛然,敢问世间须眉几人能与之匹敌?
她的气概当是不输男儿,令人惊讶的是,她的思想还很超前,当发现自己所嫁非人后,她竟然勇敢地离婚了!要知道,一旦离婚,她将重新迈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日子。这放在现代,仍然是很多女子不敢作出的选择!更不要说是在古代了,李清照真是具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和超前的思想!
李清照是追求自由,向往爱情的,与赵明诚也是伉俪情深,两人志趣相投,婚后形影相随,夫君在外,便“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遥寄醉花阴,以慰相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靖康之耻,金人大举入侵,李清照夫妇也不得不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建炎三年,赵明诚途中染疾,卒于建康。失去了赵明诚,李清照似花儿失去了太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千古才女面对生死也是苍白无力,只能独自一人在这世上飘零,带着家愁国恨,带着对自由与爱情的无限感慨与希冀。海棠依旧,故人已逝,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这时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人,一个看似能拯救脱离目前窘境的人—张汝舟,初见,温文儒雅,对易安也是体贴有加,像一抹阳光突然就照进了李清照寒窑一般的内心,所以当他提出一起生活的请求时,我们的女词人也是毫不犹疑的答应了,在一个理学盛行的时代,妇女本就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生儿育女的工具,从一而终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李清照毕竟是李清照,俗世的枷锁怎么能阻拦住她对爱情的向往,她在一片唏嘘声中再嫁了。
结婚伊始,他们是幸福的,然而当张汝舟表露出想占有李清照所有的文物时,羊皮就已褪去,当他发现李清照并非想象中那般好控制时,狼的本性便暴露无遗,你既已嫁我,收藏的文物理当归属于我,将来整理成册的《金石录》也理应为我所有,两人不仅志趣不同,简直是同床异梦,张汝舟此时已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对我们的女词人拳打脚踢,动辄大打出手。烛光下,秀帐前,李清照无言独坐,真的就这样忍气吞声过下去吗?因为所谓的俗世理学束缚,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爱情的过下去?不会,绝对不会,宁愿孤独终老也绝不能没有人格的这样一辈子,于是,我们的女词人做出了一个在那个时代看来惊世骇俗的决定—休夫
在宋代女子离婚即使最后能成功,自己也要有牢狱之灾,但李清照无所畏惧,牢狱中有何不好,起码心是自由的。于是,我们的易安居士收集了张汝州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并要求离婚,在那个女子没有人格的时代,妻告夫是要被叛三年有期徒刑的,所以,在一片骂名中,李清照获准离婚,自己也因此身陷囹圄,大堂之上,我们的女词人将纤细柔弱的双手伸进枷锁的那一刻,神态是何等的坚毅安详,纵使枷锁加身,我自心存高洁!后因友人搭救,李清照提早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