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萌和王境泽(王境泽这波表现又真香了)
王奕萌和王境泽(王境泽这波表现又真香了)可以说,到了今天,王境泽是属实让大家“真香”了。他还能够条条有理地批评没有集体意识,撒谎私藏的嘉宾,给对方做利弊分析。而另一边,当年《变形计》的“真香男孩”王境泽,再一次登上热搜火出圈,原来是因为《决胜21天》中,他的表现,简直是好感度拉满。《决胜21天》是一档自诩国内真人无暴力版的“鱿鱼游戏”,让一群高智商年轻人合宿21天,每个人分配一个账户和固定博弈币,让嘉宾们在这21天时间里通过博弈获得胜利。而王境泽不仅在节目之初就大方贡献了300元博弈币用来给嘉宾们置办好吃的,而且关键时刻思路清晰,不情绪化,可靠成熟又有集体意识。
现年22岁的韩安冉,又双叒叕离婚了……
从《变形计》中走出来的养尊处优富家城市女,本来在节目中,从一个蹦迪寻刺激的叛逆青少年“转变”成了一个理解别人困难、能够听话老老实实生活的女孩。
然而自从她出了这个节目,韩安冉的现状可以说得上是满满的负能量:在微博上不断因为出轨、离婚、整容整变形,并且各种炫富、p图整容传播畸形审美和价值观。
这不,刚到法定婚龄也没多久,姑娘已经第三次离婚了。出身优渥,相貌清秀,又年少出了名多了资源的她,如今整出了一张吓人的蛇精脸,至此,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而另一边,当年《变形计》的“真香男孩”王境泽,再一次登上热搜火出圈,原来是因为《决胜21天》中,他的表现,简直是好感度拉满。
《决胜21天》是一档自诩国内真人无暴力版的“鱿鱼游戏”,让一群高智商年轻人合宿21天,每个人分配一个账户和固定博弈币,让嘉宾们在这21天时间里通过博弈获得胜利。
而王境泽不仅在节目之初就大方贡献了300元博弈币用来给嘉宾们置办好吃的,而且关键时刻思路清晰,不情绪化,可靠成熟又有集体意识。
他还能够条条有理地批评没有集体意识,撒谎私藏的嘉宾,给对方做利弊分析。
可以说,到了今天,王境泽是属实让大家“真香”了。
韩安冉Vs王境泽:《变形记》时期
王境泽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出圈的“综艺网红”了,而他发明的“真香”式打脸反转,也早已悄悄地在各种弹幕评论区霸屏。
王境泽是第八期《变形计》的小嘉宾,当年,来自吉林长春的他,作为“城市纨绔子弟”一员,和对标的云南农村家庭的孩子“置换”家庭环境,去“体验真实的生活”。
最开始,小少爷哪里受得了这种待遇?王境泽摔东西、骂人、各种嫌弃,俨然一个小霸王薛蟠真人版。
甚至于放话说“宁可饿死、跳下去摔死,不吃这农村家里一口饭”。
后来经过了置换家庭的家人的温暖感化,加上逐渐意识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局限性(况且也是真的饿了),王境泽开始不再嫌弃、挑食,和其他人一样席地一坐,大口小口往嘴里塞。
一边嘴里塞满原来说跳楼摔死也不吃的饭,一边感叹着“真香”,这一幕伴随着和他最初那个嚣张气焰的强烈对比,成为了网友们的经典永流传。
现在,网友们只要是遇到什么一开始看了土了吧唧、不明其意的玩意儿,到后面逐渐入迷丧失理智,就会大喊“真香”,王境泽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开拓了一整个网络用语大动作的男孩。
而当年,节目中的韩安冉也算是另一个火出圈的嘉宾。她长得清秀白皙,却一开口就是“对自己容貌不满意”,天天找妈妈要钱整容。
到了乡村之后的韩安冉,一开始也各种不适应,到后来倒也生活的不亦乐乎,能够感慨他人的不易。
然而同样在节目中“蜕变”成功,韩安冉与王境泽的现状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分化。
何以如今王境泽好感度拉满,让全网纷纷“真香”入坑,由衷地对他表示欣赏?他和其他那些嘉宾又有什么区别呢?
池鱼之殃
其实当初的《变形记》中这些孩子们的表现,未必真的如网友们所说的都是“剧本”。小编相信,多多少少,在节目的当下,韩安冉和王境泽一样,都是真心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的。
然而回到了城市的环境之后呢?
事实上,从系统动力的角度上来说,一个系统中的某个要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的话,这个系统就会受到搅动,并且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古人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何殃及?环境中的要素发生变化,整个池所有鱼都需要跟着变动、受灾。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同样适用。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所有人和事之外的系统,而时时刻刻都在受着微观、中观、宏观系统的影响。
微观系统,一般包括我们的家庭,最亲密的家人朋友的圈子。中观系统,则像是这之外的一层同心圆,包括了学校、工作单位、邻里社区、甚至比较远的亲戚等。
宏观系统,则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我们的性别、民族、城乡等身份群体。
任何一个系统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对我们的成长道路和我们为人处事的塑造影响深远。因此,更加现代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不是无端自己生出的“歇斯底里症”,而是很大程度被环境塑造、受环境影响。
可以想见,当《变形记》的孩子们在乡村的时候,也是真情实感的,那个时候他们的整个系统出现了扰动,而他们也在出现新的适应、变化、觉察。
然而当他们回到了原来的系统,而原来的系统中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父母依然无条件满足自己、周围人依然给你无限的纵容,没有任何的搅动。
于是韩安冉等原生家庭过度溺爱的孩子,在节目后,原封不动地退行了。
而王境泽这边,我们很难去揣测他的家庭、周围的环境,但是他“真香”的出圈,想必也给他后续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做出改变。
积极搞事业
两个人不同的性别身份,也注定了宏观系统上的环境不同:
韩安冉作为女性,回到一个被规训的环境,将外貌和婚恋置于优先价值,在追求这些价值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己;
而王境泽作为男性,遇到较少的规训而被寄予更多事业上的预期,在去年成立了公司,成为了一个事业型的人。
在系统中成长
从韩安冉和王境泽的对比,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启迪。
首先,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一个觉察:回溯我们的成长环境,我们的优势是由哪个系统塑造的?我们的限制、挑战又是在哪个系统层面的?
小编鼓励大家用画同心圆的方式,认识自己成长过程中影响我们的一圈圈的系统,以及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中的权力架构等等。
比如说:家庭系统中充满控制欲的父亲/母亲,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校园的氛围、工作单位的氛围、成长地区的文化等等。
客观觉察认识自己,是能够改造自己,不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第一步。
其次,如果我们意识到系统对我们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挑战、或者避免这个负面因素,搅动系统,推动新的平衡的达成。
比如:控制欲太强或是有虐待倾向的家长,在成年之后减少交集,或是在需要交集的情况下,参与家庭动态治疗,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重塑家庭权力结构。
或是挑战既定文化环境中的束缚,比如对于女性的定义、框架,比如对于某种外貌、年龄或是其他身份属性的偏见、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倡导活动去挑战。
最后,我们也可以成为加入新的因素,让系统重新注入活力的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是经历过创伤的人,也不一定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反而还有可能获得创伤后成长。
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可能受到启发成为优秀的治疗师;经历过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可能成立新的家庭后和家庭成员互相治愈……
由此可见,我们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都能够通过成年后独立的选择,打破系统旧的循环,走和原来设定的不同的路径。
要成为王境泽还是韩安冉,你其实有掌握,有选择。
-END-
策划:焦糖
作者:小戴同学Elaine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