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ev4万公里保养项目(建筑师魏娜与比亚迪汉EV)
比亚迪汉ev4万公里保养项目(建筑师魏娜与比亚迪汉EV)WEI 建筑设计创始人、主创建筑师魏娜,在向我们讲述“情感设计理论”的来源,她认为一个建筑空间的很多物质呈现都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情绪或者情感,而人的情绪和情感能够让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建筑是一个好建筑。”“就像鱼在水中一样,人在建筑里面,建筑时时刻刻都在跟我们发生互动,而我们恰恰就忘记了它的存在,忽视了它对我们情绪产生影响的主动性。建筑和人那种情感联系应该说是一直都存在的东西。”WEI 建筑设计创始人、主创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美国绿色建筑认证设计师你是否意识到,建筑空间也是一种有情感的存在?
出品|搜狐极限探索
撰文|陈霞
【时光里的匠人】 第09期空间大师系列——魏娜
WEI 建筑设计创始人、主创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美国绿色建筑认证设计师
你是否意识到,建筑空间也是一种有情感的存在?
“就像鱼在水中一样,人在建筑里面,建筑时时刻刻都在跟我们发生互动,而我们恰恰就忘记了它的存在,忽视了它对我们情绪产生影响的主动性。建筑和人那种情感联系应该说是一直都存在的东西。”
WEI 建筑设计创始人、主创建筑师魏娜,在向我们讲述“情感设计理论”的来源,她认为一个建筑空间的很多物质呈现都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情绪或者情感,而人的情绪和情感能够让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建筑是一个好建筑。”
每当在追溯对建筑设计的热爱起点时,魏娜都会提到少女时代父母带她去江南的那次旅行,从镇江、苏州、杭州到上海,他们造访了许多个江南古典园林。最小的一个是上海的豫园,沿着路径穿梭其中,移步易景,园子虽小,却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体验。这给了魏娜非常大的震撼,“古人能设计出这样一种时间和空间交融的奇妙感受,我未来是不是也可以为人们在时空中创造不同的人生经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决定学建筑。”
从一开始自学建筑到底是什么、到底空间怎么设计,到后来去清华大学读建筑学,然后又去了耶鲁读研究生,魏娜对于建筑设计的热爱一直在延续,坚持着建筑实践以及建筑学教育工作。
综观全球,女性在建筑设计领域里凤毛麟角,也很难被大众关注到,直到2004年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首次授予了一位女性——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世人对于女性建筑师的认知才逐渐打开。2020年普利兹克奖又授予了两位女性——伊凡娜·法瑞尔和雪莉·麦克纳马拉,建筑界则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女性的力量在逐渐被世界认可,并迎来备受瞩目的未来。魏娜属于这一个稀有群体中的一员,她曾经师从扎哈女士,在耶鲁大学的毕业设计时期师跟随大师学习共事,而正好那时扎哈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期待着以建筑设计改变世界。
魏娜(右5)在耶鲁大学毕业设计时期曾跟随扎哈女士(右2)学习共事。
“2009年回国在北京建立事务所,到现在这十多年,大家都会问我作为一个女建筑师有什么感触,我的答案其实一直在变化。一开始,我确实是看到了一个女性建筑师在这个行业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即便是扎哈获奖之后的几年里,女性建筑师在职场上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改善。但随着这些年在实践中发展,我逐渐发现作为女性建筑师,我们有着一些独特之处,是今后的建筑会非常需要的那些特征,那些特征恰恰为建筑带来了不一样的深度。”
柔韧的力量,魏娜的情感设计十年从业,魏娜不仅成为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美国绿色建筑认证设计师、美国注册建筑师委员会会员,还负责设计众多建筑及城市设计项目,包括纽约林肯中心改造及扩建,美国国家体育博物馆,上海文化广场大剧院,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小溪家、WHY Hotel、SongMax等作品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她曾在《漂亮的房子》节目中与吴彦祖、唐艺昕等明星团队,对福鼎的一处废弃老房子成功进行改造,而被大众所熟知。她被评为“中国100位最具影响力建筑设计精英”,入选耶鲁建筑学院“亚洲杰出校友展”,在《塑造中国未来的20位女性建筑师》一书中榜上有名。
女性建筑师身上那股柔韧的力量、细腻的情感,有力地诠释着:建筑不全是冰冷的理性的粗犷的,它也可以是有温度的感性的细腻的。
“在我看来,一个建筑真正能够充满生命力的那一刹那,是跟使用者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系的时刻。人的情绪或情感能够让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而有生命力的建筑就是一个好建筑。”
情感设计,是魏娜根据自身的设计实践总结出的带有东方思维方式和审美特色的设计理论,希望把无意识得到的最美的东西变成有意识去争取的设计方法。她试图将人类最原始模糊的情感与序列井然的建筑产生联系。事实上,这种联系一直都存在,只是我们习以为常地忽视、失去了感知的能力。而魏娜将这种感知能力重新找回到设计当中,让人重视自我在设计创作时的内心情感,从最初的“有感而发”——去感知这种感受,到“心源为炉、笔端为炭”——用建筑设计语言去呈现出来,最后适可而止地收敛情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与情感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教育工作中,魏娜形成了自己的弥漫空间体系,产生了“云停”、“柔亭”等花之弥漫系列作品。
2020年疫情期间,魏娜在北京CBD给就读于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的中国学生们授课,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情感设计方法论的教育,能够引导未来的建筑师们保持初心。
解读比亚迪汉EV 设计与人的情感联系魏娜钟爱曲线和曲面的设计,“我认为每一个曲线曲面都有自己的性格,比如说有些曲线会给你带来一种力量感,一种动势,而有些曲线就会非常的温柔安静,带来一种安全感。”
所以比亚迪汉EV外观的弧线曲面设计一下就抓住了魏娜的注意力,一条好似龙须的弧线从前脸一直延伸到车尾,在近端以一个弧度收尾,展现出一种非常微妙的力势和动感。比亚迪汉EV内部空间的弧线运用也非常多,中控台的设计融入了丰富的曲线和曲面,呈包裹的状态,让人能够安静下来感觉到安全。
而怎么能够让材料本身去说话?魏娜分析道,因为每一种材料都带着自己特定的语言,它都需要有一种自己特定的形式。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是同步产生的。比如说三里屯的柔亭选择半透明的钢网,是柔与坚的糅合;比如小溪家的木头,采用的是周边建筑回收来的木头,让它与环境产生联系;又例如,比亚迪汉EV内饰中的皮质、木纹、铝边,触觉的真实感受,都从材料源头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图:魏娜代表作品之一 小溪家改造项目
“我当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报的是建筑设计,第二志愿报的就是汽车系,因为我一直希望设计的东西,是一个能够和人产生关系、能够去塑造人的经历的环境。”在讲述建筑设计与汽车设计的共通性时,她说道:“汽车其实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型的建筑,它比房子有更多尺度上的需求、有更多动力上的需求。”
空间设计与人的情感联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实现。更何况汽车是一个非常小的空间,怎么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的需求、怎么匹配人体的尺度?与此同时又能创造某种氛围,让人在车里有一种归属感?这些都是汽车设计要付出匠人之心去思考的细节。
东方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从打动少年魏娜的那座园林开始,东方思想便一直根植于她的骨子里,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停止过探索,情感设计和弥漫空间的体系形成也是基于对东方思想的思考。
“开始的时候,我的困惑来源于:我思想当中非常根本的东方思想,和我一直接受的西化的教育方式,两者之间会产生错位、碰撞。我不停寻找建筑最初打动我的是什么——是空间与人的关系,是情感与建筑的关系。”
魏娜讲到,中国传统建筑是一个在建筑领域展现东方思想的强有力的例子,它讲究的是叙事性,平面性的布局,运用到许多对称、“品”字形、层层递进的关系。例如故宫,它需要你在这个空间中一步一步地行进,不停去体会情绪的叠加,到某一刻让你的情绪达到一个最高点。中国的传统园林也是这样,它需要你在这个空间里面去走动,获得不同的情绪和体验。东方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入世”,我们需要在市井生活当中去修炼、去形成对世界的认知观。
“所以今天的我们在做建筑的时候,应该体现的是从历史传承到现代生活的一个延续的过程。我觉得东方思想是要一直延续的,我们的设计应该带有东方思想又带着这个时代的特征。”魏娜讲到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时说,“我希望把这一代人经历的事情、最宝贵的精神和我们的东方思想一起,在设计作品中呈现出来,让后人能够看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作为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比亚迪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在设计上也已将东方思想融入到比亚迪汉EV的设计中,例如车内空间布局融入传统建筑中的“品”字形对称分布,营造包围感的同时强调空间层次感;在内外饰的设计上也巧妙地将“龙”元素运用到细节之中。
“比亚迪汉EV的定位是非常振奋人心的,”魏娜说道,“我们需要最先进最现代的技术,又拥有非常古老、深厚的东方思想,那如何将现代的技术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同时又把我们的时代精神融入进去?不管是建筑还是汽车,还是家具产品,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时光,让每一个创造者都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对时代有贡献的人。“当你置身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当你从全球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你会放下浮躁的心情,踏实下来去做,你会真正找到意义。这个时候我觉得才能产生‘匠人’的精神。”
关于【时光里的匠人】
由搜狐重点打造的大型跨界IP”极限探索“,致敬100位极限探索者,现已开启极限探索之旅第四季【时光里的匠人】,走进追求极致的匠心世界,致敬时代工匠精神。主题下包括”空间大师“”技艺守护人“”生活梦想家“”自然守卫者“等系列类别。重磅打造原创人物系列纪录片【时光里的匠人】,线上线下深入探访匠人故事、体验匠人生活,呈上一场涵盖旅行、文化、生活方式的匠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