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为什么能说服六国(苏秦六国为相却甘为死间)
苏秦为什么能说服六国(苏秦六国为相却甘为死间)①苏秦非道德高尚之人这就是燕国恩遇说,但是这里面有两个疑点:这一切直到遇到了燕文侯,苏秦告诉燕文侯,燕国之所以和平安定,只不过是秦赵两国互相攻伐,燕国只是渔翁得利,但是秦强赵弱,唇亡齿寒的道理显而易见,燕国又能享受这和平多久,燕国只有联合各诸侯共抗强秦,才有活路。燕文侯非常赞同苏秦的话,于是赐予苏秦重金,让苏秦出使各国进行合纵游说,苏秦不负众望花了2年时间成功联合六国,自己也成为合纵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步。合纵随后被秦国破坏,而后齐国图谋燕国,于是苏秦自愿为死间扰乱齐国,最终成功让齐国攻打宋国,引发了五国攻齐,齐国几乎灭国,而苏秦也身死齐国。
战国合纵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苏秦是纵横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佩六国相印,但同时他又是无间道的鼻祖,那么他为什么愿意死心塌地为燕国做死间呢?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感恩燕王的恩遇,而另一种是为了一个红颜知己。
《大秦帝国》苏秦剧照
燕国恩遇说燕国恩遇说,是目前主要的说法,苏秦游历诸国并不得志,先后见过周王、赵王和秦王,但这些诸侯王对于纵横家都不感冒,苏秦生活极为窘迫狼狈不堪。
这一切直到遇到了燕文侯,苏秦告诉燕文侯,燕国之所以和平安定,只不过是秦赵两国互相攻伐,燕国只是渔翁得利,但是秦强赵弱,唇亡齿寒的道理显而易见,燕国又能享受这和平多久,燕国只有联合各诸侯共抗强秦,才有活路。
燕文侯非常赞同苏秦的话,于是赐予苏秦重金,让苏秦出使各国进行合纵游说,苏秦不负众望花了2年时间成功联合六国,自己也成为合纵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步。
合纵随后被秦国破坏,而后齐国图谋燕国,于是苏秦自愿为死间扰乱齐国,最终成功让齐国攻打宋国,引发了五国攻齐,齐国几乎灭国,而苏秦也身死齐国。
这就是燕国恩遇说,但是这里面有两个疑点:
①苏秦非道德高尚之人
苏秦从没说过自己是道德高尚的人,苏秦对于道德高尚可以说是嗤之以鼻的,这和他学的纵横学有关系,纵横学其实就是阴谋学,一个学阴谋的人,你说他有高尚的道德,有过人的忠诚,那真是太天真了,特别是苏秦这种纵横大家,更不会在乎这些。苏秦对于曾参、伯夷和尾生这些君子有一些评价,言语中尽是不以为然。
这里简单说下这三个人,曾参作为儒学大家极为孝顺,侍奉父母不敢有丝毫怠慢;伯夷忠于商朝,不肯食周栗,在首阳山活活饿死;尾生因和女子有约,抱柱不走,被河水活活淹死。
尾生抱柱
苏秦是如何看待这些道德君子的呢,曾参为守孝道如何能为君王分忧,自古忠孝难两全;伯夷思想迂腐,择明君而侍是臣下的本分;尾生光有诚信,面对敌国军队又如何退敌?
几句话,苏秦把孝道、忠君和守信都批了一遍,你说苏秦会因为道德做死间,我是不相信的。
②燕王并不信任苏秦
燕文侯在苏秦完成合纵后不久就死去了,新君是燕易王,而燕易王娶的夫人是秦惠公的女儿,可以说合纵的破灭就是由这桩婚姻而起。因此,不管和新王的交情,还是可能的出现枕边风,燕易王都对于苏秦并不放心。
反而有件事还让燕易王对于苏秦非常恼火,这就是有名的齐夺十城的故事。
燕文侯去世,燕易王新立,齐国趁燕国大丧期间,出兵攻燕,连下十城,燕易王十分恼怒,招来苏秦。
燕易王责问
“先生得先王资助,才能见到赵王,而后先生富贵成为六国之相,但齐国先打赵国,后攻我燕国,因为先生的缘故,燕国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先生如何自处呢?”
这话很厉害,其实就是,你苏秦靠我们燕国起家,自己名震四海,让天下结盟共抵强秦,结果齐国反而攻打我们燕国,你干得什么事?
苏秦当然听出燕王的威胁意味,连忙跑到齐国,好说歹说让齐宣王退还了燕国的十座城池。
但是苏秦即使要回了城池,燕易王也没有给他任何封赏,虽然后面燕易王重新赏赐了苏秦,却是因为一个女人的缘故。
周女与苏秦纠葛说正史中和苏秦相关的女人有三个,妻子、嫂子还有就是文侯夫人。
妻子和嫂子我不多说,苏秦落魄之时在家里没人瞧得起,六国为相后荣归故里,妻子掩袖不敢视,嫂子前倨而后恭,这里不说家人的势利,但至少说明苏秦和妻子感情肯定谈不上。
文候夫人就大有来历了,她是燕文侯的夫人,更是燕易王的母亲,而苏秦和这位文候夫人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
正史中的记载只有一句,苏秦与太后私通。这句话就有意思了,苏秦是什么身份,而太后又是什么身份,他们俩怎么扯到一起去了?可惜正史中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惜字如金,只有这寥寥七个字。
姬姑娘
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野史,燕文侯的夫人是周朝的宗室女,也可以说是周朝的公主,为了方便称呼,我就管她叫姬姑娘,当时周朝羸弱,各诸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就纷纷向周朝请求和亲,其实就是抢猪肉。
这个姬姑娘聪明伶俐美貌动人,当然也就成了诸侯国的香饽饽,魏国、秦国还有赵国都来索要这个姑娘,周王都不敢得罪,只能把这个女儿嫁给了年纪已经很大的燕文侯,这里有个原因,燕国和周国实际关系最为亲近,都是姬姓,所以这样可以堵诸侯之口。
邂逅也许是这样致命的场景
当时苏秦正在周国游说并不得周显王的赏识,但是苏秦和这位姬姑娘却邂逅了,当时苏秦不过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姬姑娘也是豆蔻年华,两个都对前途命运感到渺茫的青年男女很快就有了共鸣,可惜他们终归是要分开的。
一别经年,苏秦依然在为功名奔波,而姬姑娘也远嫁燕国,苏秦初到燕国,燕文侯过了很久都没召见,姬姑娘并没有忘了当年的那个满腹天下计的小伙子,于是吹了枕边风,苏秦才得以见到燕文侯。
苏秦再见姬姑娘的时候,内心那尘封已久的思绪不可抑制地发散出来,但是他知道自己依然还是那个布衣,而她却是诸侯的妻子,于是他别无选择,必须建功立业。
苏秦合纵六国,终于可以荣归燕国,此时燕文侯已经死了,而姬姑娘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成了太后,两人的感情火花再也不能阻止,当年身份的不同,今天难道还不足够吗?
可惜答案是注定的,君是君,臣就是臣,他们纵然有千般深情,在史书上也只能是一句,“与太后私通”。
苏秦怕了,怕燕王杀了他,更怕姬姑娘也因此获罪,于是自愿去齐国做死间,用死来换取她的安身,最终他得偿所愿,只是不知道他内心是否还有不舍,而姬姑娘是否怀念这个名闻天下的苏子。
苏秦赴死
苏秦被车裂
结束语:
苏秦为何死间一直都是一个迷,相比正史那样慷慨激昂舍身取义,我更相信苏秦是为了儿女情长,虽然故事可能不像野史这么千回百转,但是燕易王的行为令人疑惑,知道母亲和苏秦私通没有惩处,反而更加厚待苏秦,这是不是暗示了什么,苏秦最终是不是活成了他瞧不起的尾生的模样呢?
(喜欢请关注,给您带来更多有趣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