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执着的书法家(书法家王坤以情感人)
一位很执着的书法家(书法家王坤以情感人)大体算来,甘霖先生研习书法的时间轴,可以梳理为:幼承庭训,转益多师,二十多年来临池不辍,孜孜以求,博采众长,不惑之年风格生变,以二王笔法为宗,兼及历代书法大师如黄庭坚、王铎、文征明、王宠等独具个性的笔墨表现形式,追求一种挥洒自如,神采俊逸,天趣盎然,人书合一的书法境界;“书法就其本质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浓缩、高度雅化的艺术门类。书法比较高的境界是‘雅’,风格无高下,雅俗一字定品格。雅是最能直接感受到而最难明白说清楚的精神气质,《二十四诗品》‘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刻意相求,反而与雅越远。我希望自己能在中国文化的殿堂里三沐三熏,庶几能远乎俗而近乎雅。”王坤作品以情感人,用情作书当代书坛,多少所谓的书法家为书法艺术沉醉过或者沉醉着,却在不自觉中把书法应该对传统做出的回应转向了商业性乞求、人脉累积与自我名气的提升,将笔尖风流换成套路化的戏仿,于是,笔端自然少了人生,少了情
王坤近照/周正来摄
王坤,字甘霖,三槐堂,号精星,斋名永乐轩,1972年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人书法协会顾问。书法作品先后得到杨再春、刘恒、李松、刘文华、白煦、张飙等老师亲自指导。二十多年来临池不辍,孜孜以求,博采众长,以二王笔法为宗,兼及历代书法大师如黄庭坚、王铎、文征明、王宠等独具个性的笔墨表现形式,追求一种挥洒自如,神采俊逸,天趣盎然,人书合一的书法境界,自成一体。尤其擅长行草书创作,作品多次在全国性书画展赛中入展或获奖,先后入编《当代书画选集》、《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名作鉴赏》、《首届全国诗词画名家代表作选集》、《艺术丰碑中国书法史籍》、《中国历代暨当代书法家传世墨迹》等。
王坤作品
作品多次邀约国外展出,韩国,日本,法国等国得到同仁好评,先后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当代实力派书画百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百杰艺术家”,“德艺双馨文学艺术家”,“新时代艺术开拓者”,“中华当代文人艺术家”,“二十一世纪杰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以情感人,用情作书
当代书坛,多少所谓的书法家为书法艺术沉醉过或者沉醉着,却在不自觉中把书法应该对传统做出的回应转向了商业性乞求、人脉累积与自我名气的提升,将笔尖风流换成套路化的戏仿,于是,笔端自然少了人生,少了情爱,少了传统的“士”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中本应保留和持有的灼灼其华。正因为如此,甘霖的书法,值得言说。
一如书法家李平先生所言:“甘霖老师于书之诸体、尤对草书进行了系统、持久而深入地汲取、探寻,并赋予了‘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当然这不仅是因为书法成就了他的声名,更因为斗转星移,人事更迭,生活变迁,唯有书法始终是他人生不变的定点。
王坤作品
大体算来,甘霖先生研习书法的时间轴,可以梳理为:幼承庭训,转益多师,二十多年来临池不辍,孜孜以求,博采众长,不惑之年风格生变,以二王笔法为宗,兼及历代书法大师如黄庭坚、王铎、文征明、王宠等独具个性的笔墨表现形式,追求一种挥洒自如,神采俊逸,天趣盎然,人书合一的书法境界;“书法就其本质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浓缩、高度雅化的艺术门类。书法比较高的境界是‘雅’,风格无高下,雅俗一字定品格。雅是最能直接感受到而最难明白说清楚的精神气质,《二十四诗品》‘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刻意相求,反而与雅越远。我希望自己能在中国文化的殿堂里三沐三熏,庶几能远乎俗而近乎雅。”
甘霖的雅,带着崭新的笔意,含着传统的韵味,正如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止。”观甘霖先生现场创作,可窥其在古意、古趣、古韵中培育着刚强,在使转劲逸的线条中跳跃着纯真,在“为学艺之范先”的笔工中积累质朴,而内中的笔法之趣更是“粲粲彬彬其可观”,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作品里,章法可谓是异彩万象:正文篆书的,题款为行楷;正文隶书的,题款多为行草;正文行草的,题款又变更为隶书。幅式多样,条屏、对联、横披、中堂、斗方、扇面等,单字如斗,群字如蝇,琳琅满目,瑰丽多姿。无论是蝇头小楷,或者是八尺行草,真、草、隶、篆诸体妍雅,无一落入尘俗。
王坤作品
俗者见妍,雅者见韵,“然有一分灵,即带一分蠢;有一分秀,即带一分俗。灵而不蠢,秀而不俗,非既得笔墨外因缘,又尽笔墨之能事,其安能知之?
从甘霖先生的情况看,只要坚持下去,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追求的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层次渐进的理念,一方面他所习草书传统意义上真正摆脱了书法实用性功能,而成为纯审美的曲线性观赏艺术,书之玄妙于此达到极致,书之舞成为大气盘旋的创造;另一方面,创造意境的历程导致其与先贤同归而殊途: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一种由形入神,由物会心,由景至境,由情到灵,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心灵感悟和生命超越过程,这是一个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实景为虚景的过程,一个个体心灵与人类历史沟通的过程,一个诗的直觉、想象、体验、启悟途径而与本体(天地人)相契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有无终结性、不确定性,及其意境各层次相生相对的特点,使书法的意境成为一个召唤结构而幽深绵渺,难以穷尽,看了甘霖先生的作品,我便有了以上感慨。在乌市相处的这几天,由于年龄与分工不同,对话虽然不多,感觉倒是不少,创作之艰辛,不能说明什么,创作之胆气不能说明什么,但勇于继承,善于学习是甘霖老师永久的优势,心与字涉,神与物游,于草书动静简泊之中,获杳冥幽远之理。
王坤作品
最后一面,观章见阵,心有所得。康有为说:“夫书道犹兵也,心意者将军也,腕指者偏裨也,笔锋者先锋也,副毫者众队也,纸墨者器械也。古之书论,犹古兵法也。古碑犹古阵图也。执笔者束伍也,运笔者调卒也,毫者选锋也。”(《广艺舟双辑》)是在说观草,有幸目睹了甘霖先生书八尺《沁园春.雪》,百灵俨其如前,万象森其在瞩,“悦目”者为下,“应心”者为上,实追“畅神”。文字之于笔墨为生的人,就是一场通今博古的艺术设计,字字词词段段之间的组合,在日日的搭文配句中,多少能体会并表达出一些神秘天机下的文字智慧!欣赏甘霖先生的作品,起笔为呼,承笔为应,呼应之作用,在于将原来各自独立的线条贯通为有机的统一体,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的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涟漪杂见,而先后相承”。
王坤作品
总的感觉,在甘霖老师的书法创作里,能感受到他在寻找、在体会,时而灵光一闪,时而苦苦凝思,欣喜伴随着沉闷的创作心路,透过作品流露出来。“从心所欲,不逾矩”,看上去两者之间往往是一对矛盾,要“从心所欲”就会“逾矩”,而“不逾矩”又难以做到“从心所欲”。可这恰恰是哲理内蕴的魅力,在对立中寻求到统一。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起码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知“矩”、学“矩”,二是胸中有格局,最终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内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王坤作品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有如市场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笔意之上,也就是自然,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祝愿甘霖老师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德艺轩 编辑:周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