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老年婚姻调解(古元调解婚姻诉讼)
当涂县老年婚姻调解(古元调解婚姻诉讼)传播艺术之美,感受美好人生东方传世典藏此案被《解放日报》广泛宣传,后来被创编成倡导新婚姻观念的评剧《刘巧儿》,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唱段红极一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对1950年4月诞生的新中国第一部法规——《婚姻法》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古元创作的这幅版画,从题材到人物设计都力求与事实相符,成了反映和定格那个历史年代的一幅时代画卷。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仅用于传播艺术之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元《调解婚姻诉讼》,黑白木刻版画,纵19.5厘米×横32厘米,创作于1943年。《调解婚姻诉讼》取材于1943年陕北庆阳县很有名的“封芝琴婚姻案”。
封芝琴4岁时由其父封彦贵包办,与张金才的次子张柏儿订婚。随后,封彦贵为多索聘礼,暗中将封芝琴许给张宪芝之子为妻。后来封芝琴与张柏儿偶尔相遇,一见钟情,双方表示自愿结为夫妻。不久,封彦贵收取高额聘礼,再次把女儿许给朱寿昌为妻。张金才获悉后,遂带人持械闯进封家,抢人回家成亲。封彦贵告至县上。县司法处认为聚众抢亲是违法的,遂一审判决张金才有期徒刑6个月,张柏儿、封芝琴婚姻无效。封、张两家都不满。封芝琴步行80里,向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告状。
马锡五受理上诉后,首先询问区乡干部及附近群众,多方了解案情,并找平时与封芝琴来往较多的人谈话,再亲自征求封芝琴和张柏儿的意见,知道她不愿意与朱寿昌结婚。案件事实基本掌握后 马锡五进行调解,并对封彦贵和张金才进行了思想教育。
马锡五在处理此案时,重点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愿,同时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进行多方调解。经过公开审理,根据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当庭宣判:依法撤销华池县原判;封芝琴、张柏儿自愿结婚,依据边区婚姻条例规定,符合婚姻自主原则,准予结婚,但应履行登记手续;张金才聚众抢亲,扰乱社会秩序,依法判处徒刑;封彦贵把女儿当财物多次高价出卖,违反婚姻法令,判处劳役。对此判决,当事人表示服判,群众认为入情入理,一对青年夫妻更是欢天喜地。
此案被《解放日报》广泛宣传,后来被创编成倡导新婚姻观念的评剧《刘巧儿》,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唱段红极一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对1950年4月诞生的新中国第一部法规——《婚姻法》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元创作的这幅版画,从题材到人物设计都力求与事实相符,成了反映和定格那个历史年代的一幅时代画卷。
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仅用于传播艺术之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方传世典藏
传播艺术之美,感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