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陈诚回到家中,独自睡在楼上,陈诚的妻子吴舜莲感到夫妻分离多年,竟不同房,如此冷淡,一时想不开,便拿了一把剪刀,猛刺自己的喉管,鲜血直流。陈诚抵达温州,寓西门西阁檐同兴客栈(青田人开的),随即到了青田,随灵柩归葬,回到高市,其父柩安葬在高市村后黄山岭,“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现经政府拨款修复。墓碑为严立三题,碑文:“陈希文先生墓”。吴舜莲非常欣赏有学识的陈诚,认为嫁给读书人很体面,对于哥哥介绍的这门亲事,她也相当满意。1918年暑假,陈诚到了杭州,考入南星桥一所体育专门学校,他的妻子吴舜莲拿出陪嫁钱,供他的读书费用。1924年5月,陈诚的父亲陈希文在青田城内敬业小学逝世,陈诚在广州,回家奔丧。

陈应东是陈诚的英文秘书。

陈应东口述:

1917年12月,陈诚在浙江省立十一师范毕业,和好友兼师范同学吴子漪的妹妹吴舜莲结婚。

吴家是青田著名的富户,陈诚自知家境贫寒,如果娶了吴家女,对方势必能在经济上资助自己。

吴舜莲非常欣赏有学识的陈诚,认为嫁给读书人很体面,对于哥哥介绍的这门亲事,她也相当满意。

1918年暑假,陈诚到了杭州,考入南星桥一所体育专门学校,他的妻子吴舜莲拿出陪嫁钱,供他的读书费用。

1924年5月,陈诚的父亲陈希文在青田城内敬业小学逝世,陈诚在广州,回家奔丧。

陈诚抵达温州,寓西门西阁檐同兴客栈(青田人开的),随即到了青田,随灵柩归葬,回到高市,其父柩安葬在高市村后黄山岭,“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现经政府拨款修复。墓碑为严立三题,碑文:“陈希文先生墓”。

陈诚回到家中,独自睡在楼上,陈诚的妻子吴舜莲感到夫妻分离多年,竟不同房,如此冷淡,一时想不开,便拿了一把剪刀,猛刺自己的喉管,鲜血直流。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1)

晚年吴舜莲

陈诚的母亲见此惊慌万状,急忙叫人杀了活鸡,用鸡毛包扎媳妇的喉管,幸而气管没有割断,经送往温州医院抢救治愈。

村上把这件事当作新闻,不胫而走,到处传开了,陈诚感到很烦恼,在家中只逗留了三宿,匆匆办完丧事,就回青田城里,写了一封信给杜伟,信中说:“此番回家奔丧,不幸家中出了事故,万分烦恼,灰心丧志,不想再回广州。”

杜伟的父亲杜持 ,字志远,原名杜超,早年就读于南京陆军师范学堂 毕业后分发北洋军队服役,1913年1月被授予陆军中将,当时还是青田一位体育老师的陈诚受杜持的举荐,入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22年陈诚从保定军校毕业,被分配到浙江见习,杜持即写信给儿子杜伟,嘱其照顾,当时,他任浙江陆军第二师第三旅少校副官,他与师部联系,派陈诚到驻绍兴的第三旅第五团第三营第三连当习见官、少尉排长。

此时发生时,杜伟任宁波警察厅长,收到信后,力加劝慰,并汇了一笔钱,劝陈诚返粤。

恰好此时,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电催陈诚回粤 担任校军炮兵连连长,多方权衡后,陈诚还是回了广东。

金厥光口述:

吴舜莲自杀未遂,陈诚送她到温州医治。此后,陈诚在上海结识某单位一苏州小姐,谈得很热,陈诚常到上海去。

1930年,他和蒋介石夫妇专车赴沪,在火车里蒋派随从副官找来陈诚,问他原配夫人离婚手续是否办妥?陈答已办好。蒋介石就给他介绍谭小姐,指着陈诚说,这是百战百胜的陈诚将军!又指着谭小姐说,这是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谭小姐。

经此一说,陈诚对那个苏州小姐只好避而远之。

宋瑞珂口述:

陈与谭小姐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由初识的互相仰慕,到建立起进一步的友谊,因陈军务繁忙,相聚时间很少,多是靠通信表达爱思。

9月初,两人经过半年交往,情意已深,商定10月10日在南京结婚,不料日军侵入东北,陈诚身为将领,热血满腔,心情激愤,深感“国已不全,何以为家”,毅然决定取消原定的婚期,以便随时接受抗敌命令。

难得的是,这个决定得到了谭小姐的谅解与支持。

后来,“九一八”事变没有扩大为全面战争,陈乃择定于1932年元旦与谭祥小姐在上海结婚。

婚后去杭州度蜜月,原拟过了春节后再返防地,不料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又在上海发动侵沪战争。陈急忙返回吉安,准备率领所部开往上海增援。

但是,驻守赣州的金汉鼎师马崑旅,正被红军围攻,急于求援,南昌行营参谋长贺国光、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一再电催先援赣州,解围后再去上海。

陈不得已,遂派罗卓英率第11师、14师(师长周至柔)先去赣州,于2月20日解围。他自己则坐镇吉安,加紧筹划43师和52师(陈自兼师长)的抗日准备工作。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2)

谭延闿

陈应东口述:

谭祥是民国军政界风云人物谭延闿之女。

谭延闿,字组庵,湖南茶陵人,是国民党奠都南京后国民政府的第一任行政院长,其父谭曙卿是逊清湖广总督。

谭延闿还是清末翰林,民国初年曾任湖南督军,后来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当过广东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北伐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

宁汉合流,蒋介石对谭推崇备至。谭死后,举行国葬,备极哀荣。

谭延闿的母亲是丫环纳妾,每餐侍立桌旁,为全家人添饭,不能同桌吃饭。死后灵柩不能出正门,只能从旁门抬出,谭延闿以长子身份,伏在灵柩上,才从正门出葬。

谭延闿深恶封建门阀等级观念,誓不纳妾,生一子三女。

长女才学并茂,精明强干,嫁与唐某(编者按:据杜伟遗稿是袁某),唐亦湘人,曾任青岛海关监督,其妻襄助,里里外外,井井有条;

儿子谭伯羽,留学德国,曾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抗战时当过交通部长;

次女谭祥,字曼怡,上海爱国女子学校(一说上海务本女校)毕业,擅长书法,在南京陆军子弟学校当过教员,与宋美龄在美国留学时同学;

三女嫁给华侨冯某,冯当过招商局广州经理(编者按:据台北《革命人物志》均谓谭祥是谭延闿的三女。可能是本文作者回忆有误)。

谭延闿任行政院长时,与蒋介石为腻友,经常到蒋官邸漫谈,每来必携曼怡同行,曼怡口极甜蜜,称蒋为爸爸,称宋美龄为妈妈。蒋氏夫妇极为钟爱,视为己出。

1929年(编者按:应为1930年),谭延闿患脑溢血病故,蒋为之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东侧,称为谭墓。

谭死后,曼怡经常在蒋氏跟前,蒋氏夫妇自然要为干女儿选择“乘龙快婿”,决定在年轻将领中,以胡宗南、陈诚两人择一而配。

最后商量,决定嫁给陈诚(这是曼怡自己嫁后语人)。

据说,胡宗南的年龄比陈诚年轻(编者按:胡比陈年长),而且没有结婚,但考虑到胡宗南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是“天子门生”,对蒋忠诚不贰,可以放心,陈诚年龄较大,而且已结过投婚,但陈诚早期与邓演达关系极深,以后才投靠蒋,为了笼络陈诚,因此,决定许配给陈诚。

蒋氏夫妇商量内定后,征询曼怡本人意见,谭问“现居何职?”宋美龄回答:“军长。”

其实当时陈诚只是11师师长。谭又问:“是哪一军?”蒋介石在旁补充一句:“18军。”谭俯首无语。

蒋事后擢升陈诚为18军军长,宣布陈诚因讨伐阎、冯有功晋级。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3)

陈诚与夫人谭祥婚礼合影

经宋美龄作媒,陈诚与谭祥于1932年1月1日在南京励志社举行婚礼。男方由杜志远主婚,女方由谭泽闿主婚,证婚人为鲁涤平。

(编者按:据张维中的资料,证婚人为贺耀祖;另据台北出版的陈诚传记,陈、谭结婚地点是在上海,证婚人为蒋介石)。

婚礼极为俭朴,不登报,不发帖,不请客,不收礼,不铺张,只是举行仪式,来宾以谭宅方面者为多。

新婚之夜,谭祥之兄谭伯羽与宋子良(宋子文的弟弟)酒后兴浓,要闹洞房,深夜不离,陈诚请杜伟打圆场,说好第二天再闹,才罢休。

曼怡性格温存,落落大方,生活俭朴,婚后夫妻感情弥笃。

陈诚与谭祥结婚之前,与上海劳动大学一个女学生陈德懿感情极好,来往已经4年,与谭祥结婚之前,陈诚给她一笔钱,送她到美国读书,从此分手。

婚前,谭祥知道陈诚已有原配,对陈诚说:“你和她总得有个手续吧,可否给我看看。没有这个手续,我们的婚期只好推迟,再等一等吧。”

陈诚打电报,叫吴子漪到南京,要他回青田,让他妹妹写一张协议离婚证书,吴星夜赶回青田,陈诚的原配吴舜莲大哭一场,死也不同意,急坏了吴子漪。

吴子漪请来杜伟的父亲杜志远,再三劝导,才取得同意。但吴舜莲提出一个条件:“生不能同衾,死必须同穴。”

陈诚同意接受,吴舜莲不识字,吴子漪代笔签名盖章,办了协议离婚手续。

吴舜莲被离异后,陈诚汇给她一笔款,作为生活费用,仍住在高市陈家,还是以陈家媳妇身份侍奉婆婆,婆媳相处和睦。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4)

陈诚委任状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许知为口述:

陈诚和谭祥结婚后,陈诚的中学同学、十八军驻南京办事处主任赵志尧和他的妻子叶耐秋,也是青田高市人,与谭祥关系搞得很亲热。

谭祥经常到叶耐秋家,爱吃青田家乡口味的菜,赵志尧夫妇也经常到谭祥家里做客。

谭祥屡次问及陈诚高市老家的情况,显然对吴舜莲仍以陈家媳妇的名份在陈家而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谭一再在陈诚面前提出,要一道回家看看婆婆,陈诚无奈,乃于1934年秋,陪同爱妻谭祥,一道回青田高市探望母亲。

谭祥一进门,便见到吴舜莲,连唤“姐姐”,倒使吴舜莲局促不安,相对无言,谭祥雍容华贵,屈尊降贵,对吴舜莲宽慰有加。

乡亲们都夸谭:“倒底是书香门第出身,通情达理。”

陈诚夫妇回南京后,陈诚又汇了一笔钱,在青田新寺巷盖了一座楼房,让吴舜莲迁居城内,不再住高市陈家。

蒋介石和陈诚建立“翁婿关系”后,对陈诚更为宠信。

杨安铭口述:

谭祥面貌白皙,体躯肥颀,高于陈诚一头,平时寡言笑,性温婉,保持着大家闺秀风度,她是湖南茶陵谭延闿(组安)的“二小姐”。

某日午饭后,陈诚问我有几位太太,我答称只有一个,陈道:“好!顶好不要讨姨太太。组安先生因为是庶出,他中举后,回家祭祖,只能拜他的大母,而不能拜他的生母。每饭,他同他的父亲(钟麟)和大母一起吃,而他的生母始终站着侍候。

组安先生以后当了官,他的生母还不能够穿裙子,还不能够与他的父亲和大母平坐。

这是组安先生一生最痛心的事,所以组安先生生前每劝人勿纳妾。现在谭二小姐谈及此事,也劝人不要讨小,这确系中国的坏风俗……”

我问陈诚同谭祥结婚的经过,陈说:“谭曼怡拜宋夫人(美龄)为干妈之后,立志非英雄人物不嫁,组安先生生前亦以此托付夫人为她物色一乘龙快婿……”

陈诚于师长(21师或11师任内,现不能确记,似应在1931年的11师长时期,因为谭延闿死于1930年9月)任内去见蒋介石,蒋对宋美龄夸陈“英武”,为宋所看中而介绍于谭祥。

因此,陈诚也成了蒋、宋的“干女婿”,陈此后之飞黄腾达,这也是一个终南捷径。

至于陈、谭结合之前,陈诚当然要与其原配夫人吴氏办妥离婚手续。

吴氏早年嫁陈,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离婚后,陈诚总觉得亏心,乃提携吴氏的弟弟子漪,并对离异后的吴氏,在经济上有所帮助(听说吴氏还有一个儿子)。

吴子漪矮小黧黑,口吃讷拙,一切惟陈诚之命是听,陈与谭祥在武昌城内生活时期,吴从不“走公馆”,免招谭起嫉妒,因而,为陈所嘉许,逐步加以提升。

1942年,我在重庆一个茶馆内见到子漪已穿上了中将军装,问之,答称已当上了军委会政治部第四厅(经理)厅长。

陈诚虽患胃病,但嗜酒如故。某日,有人赠以茅台两瓶,陈邀我同饮(似乎还有第4师师长汤恩伯)。谭祥并不劝陈节饮,食间很少言笑,指使仆人也是陈诚开腔。

陈频频劝她吃所爱吃的菜,陈曾对我说过,他们夫妇相敬如宾。陈在家时少,谭守空房时多。僚属的家眷,很少去串门子,谭祥亦少与人往来。

陈诚现实中的老婆(部下眼中的陈诚)(5)

1943年,蒋介石视察恩施时与陈诚家人合影

许知为口述:

我是1944年离渝回到皖南前线的。在1941年以后的留渝期间,我们在政治部、三青团的老同事,常在一起谈到陈诚的琐事,谈到陈夫人谭祥女士。

大约在1943年,谭祥去恩施,当时陈诚患胃病,很严重,谭祥闻讯便携带孩子自渝起程,前往恩施探病。

陈诚得到消息,急忙派副官阻止。谭祥说:“这与军令无关,我是以省政府主席夫人身份前去的,谁敢阻拦?”

副官看阻拦不住,飞速赶回恩施报告,陈诚听了,也无可奈何。

陈诚任师长时,蒋氏夫妇为陈、谭联姻成功,从此,把蒋、陈紧紧结合在一起了,陈诚笃信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而政治思想、治军方法,都师承邓演达、严重。

他始终不能摆脱“知遇之恩”,对蒋介石忠心到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