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她歌曲(像他的歌一样纯真)
像她歌曲(像他的歌一样纯真)这是两个好哥们,也是合作伙伴。对!提起老狼,不得不提到高晓松。关于民谣,高晓松说:那个地方一直都在,终有一天我们会回到那个地方,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老狼的歌声打动了一代人。
这其中也包括我。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他的歌。
因为从他的校园民谣里,你总能听到那份简单的美好,能带你远离眼前的喧嚣。
关于民谣,高晓松说:
那个地方一直都在,终有一天我们会回到那个地方,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对!提起老狼,不得不提到高晓松。
这是两个好哥们,也是合作伙伴。
最初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些歌,其实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高晓松创作,老狼演唱。
而对于老狼,高晓松在综艺节目《歌声传奇》里曾经评价:
他们所有人中,幸亏有了老狼,他们才记得他们是从哪来的。
并且他(老狼)是唯一一个一直没变的人。
老狼的人是这样,和妻子的爱情也是如此。
就像他歌里唱的那样的纯真,就在原来它该在的地方,是爱情本来的样子。
01
他与妻子潘茜都是北京八中的学生。
那时候老狼读高三,潘茜还是高一的学生。
所以两个人并不是传言所说的同桌。
虽然只是高一的学生,潘茜却已经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也算风云人物了。
据说后来的八中的校歌,就是潘茜作曲。
所以老狼毫不避讳的说,她的音乐天赋似乎比我要高一些。
这样的优秀的女孩儿,自然是男生们竞相追求的对象。
而老狼也是这些男生中的一个。
他知道潘茜喜欢音乐,就暗自里苦练吉他,希望能因此引起潘茜的注意。
有一天,在学校的一个艺术节上,老狼自弹自唱了那首齐秦的歌曲《狼》。
人在台上,但老狼的心根本就不在这。
不停的在台下人群里寻找潘茜,可是找了看了好几圈都没有。
很失望,也很沮丧,他甚至忘了给观众鞠躬谢幕,就走回了后台。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没想到在后台,老狼却遇见了一直惦记的潘茜。
而那时,潘茜正在冲着他微笑。
本来害羞腼腆的老狼,到了这个时候,也突然有了勇气:
你好!我叫王阳(没写错,老狼的本名叫王阳),能和你交个朋友吗?
“我知道你叫王阳。”潘茜仍然微笑着回答,她已经留意这个男孩儿。
就这样,两个人恋爱了。
或许是因为纪念这次相识,和他那首在台上唱的《狼》,后来潘茜对老狼说:
你以后就叫“老狼”吧!
那时候他们可能也没想到,以后人们只认得老狼这个艺名。
说到这里有没有人心生羡慕了?
是不是感觉这样的邂逅,像极了当年自己的理想中的样子?
然而,这只是开局。
02
此后的日子,校园里多了一对儿情侣,他们一起去食堂,一起在梧桐树下聊天。
老狼说:我俩有说不完的话。
其实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太一样。
潘茜的生长在军人家庭;而老狼则从小生活在妈妈所在艺术团的家属院,所以两个人性格差异挺大的。
潘茜比较要强,而老狼则偏懒散。
但两个人感情并未因此而受影响,相反的,他们学会了互为补充。
潘茜更懂得了享受生活,而老狼则从潘茜那里学到了要坚持理想。
其实这对他们那个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还真是不易。
因为在成人的感情世界里,很多人仍在为这个问题困惑:
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的两个人如何在一起生活?
我想像这两个小年轻,真正的互相欣赏、互相尊重,才是问题的答案吧。
好了,话说回来。
幸福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即使时间再长也觉得短。
很快,他们就面临的老狼毕业的问题。
这也是对他们的考验:
因为一般来说,毕业后的,也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结束。
可能两个人也有所担心。
他们来到经常一起聊天的地方,在那儿旁边的树上刻上了四个字:
爱到永远!
尽管后来他们都在北京读大学,但两个人的学校距离很远。
一个在北京的西北,一个在东南。
那个时候交通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学校里还没有供学生使用的电话。
可怜的老狼要去潘茜的学校看她,需要倒三次公交车。
而且经常是他到了女朋友的学校,才发现原来潘茜已经出发去看他了。
没办法,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快捷的沟通。
老狼每次去,都会背着吉他,在潘茜学校的一块草地上唱歌给她听。
正如老狼自己说,潘茜其实对音乐也颇有天赋,会给出老狼建议。
最开始,老狼一心想做的是摇滚音乐,而潘茜则认为他更适合做一个校园歌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潘茜的眼光。
后来老狼说,如果没有潘茜,或许就没有那个唱校园民谣的老狼。
所以,后来老狼遇到高晓松,两个人关于校园民谣,才会一拍即合。
高晓松也是一个挺传奇的一个人。
在大学的时候,出身书香门第的他,开始玩起了音乐。
那时候年轻人多喜欢摇滚乐,但他却钟情于校园歌曲。
1988年,还在清华的高晓松成立了一个乐队,叫“青铜器乐队”,一直苦于没有主唱。
后来有朋友推荐了老狼,当时还很正式的进行了面试,让老狼试唱了2首歌。
之后,高晓松当即拍板:就你了!
就这样老狼和高晓松一起,进军校园民谣,不久后开启了自己很牛X的音乐时代。
那个时候,潘茜非常支持老狼和高晓松一起做校园民谣。
她对老狼说:
“总有一天,你会唱校园民谣唱火的。”
04
1992年,潘茜如愿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
她一直都很想去美国读传媒,而且得到这样名校的奖学金很不易。
可是如今机会真的来到面前,潘茜却犹豫起来。
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很长时间和自己的爱人分开。
而老狼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但是为了潘茜的未来,老狼还是选择鼓励女友去美国读书。
在机场分手的那天,他一边谈着吉他一边唱《别哭,我的爱人》,哭的稀里哗啦。
潘茜也哭着对他说:只要我们相爱,总有相聚的那天,而且那天不会太遥远。
很快,之前潘茜的话得到了验证,老狼唱的《谁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真的火遍了全国。
也掀起来校园民谣热的一股浪潮。
那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老狼被邀参加。
那时候,结束演出的演员们,都会赶回去和家人团聚过年。
回到家的老狼,在零点新春钟声敲起的时候,接到潘茜打来的电话,在那边说:我好想你!
这句话让老狼的心很疼。
于是向朋友借了2000美金,买了最快的到美国的机票,他去飞往大洋彼岸去看潘茜。
在美国机场,抱着来接自己的潘茜,老狼给潘茜唱起了新创作的《流浪歌手的情人》:
我只能一再地让你相信我,那永远爱你的人就是我……。
潘茜是一个要强的姑娘,读书很努力。
在美国拿到三个硕士学位,在硅谷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据说当时因为表现出色,还得到了公司的期权。
而那时候的老狼,则选择了急流勇退,慢慢的淡出大家的视线,开始背起包去旅行。
有一天,老狼在西藏给潘茜打电话:西藏真美,可惜没有你在身旁。
那边沉默了一阵之后,挂断了电话。
老狼以为潘茜可能是不喜欢他这样到处旅行,或者是不想放弃美国的事业,不愿意和自己说话。
他的心很乱,赌气也关了机,直接去了尼泊尔和越南。
过几天他觉得这样不对,赶紧的打开手机,联系潘茜。
可是对方却一直是关机状态。
老狼急了,到处给朋友打电话,让他们试着联系潘茜。
然后自己买机票赶紧飞回北京。
飞机落地之后,没有看到原来说来接他的高晓松,来的是潘茜。
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老狼傻在那里。
潘茜对老狼说:我回来了,为了你我不再回去了。以后,你出去旅行也有人陪了。
05
在2000年跨越千禧年钟声敲响时候,老狼向潘茜求婚。
然而意外的是,并没有成功。
她跟老狼商量,等她的事业稳定下来的时候在结婚。
因为那时候刚从美国回来,潘茜之前所从事的互联网在国内还没太普及,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后来,有一次老狼跟着凤凰卫视做《走进非洲》的拍摄。
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因为一个人没到,他们没有赶上原来的飞机,等下一班。
然而随后,老狼亲眼看到原本他们要乘坐的那架飞机,在起飞后坠毁。
而刚才还在他身边,朝他要饼干吃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就在那架飞机上。
这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对他们一行人触动都很大,当晚他们几个人都没怎么说话,无法从惊慌和恐惧中脱离出来。
第二早上,老狼拿起电话,跟潘茜讲起了发生的事,也讲起了那个身边可爱的小男孩。
说着说着,他对潘茜说:
我们结婚吧!
好!
潘茜只回答了一个字。
06
在2004年,两个人在北京举行了婚礼,结束了18年的恋爱长跑。
在婚礼上,两个人展示了这么多年的相册,记录了爱情的点点滴滴,看得两位新人和到场的朋友无不落泪。
高晓松说:当初第一次见到老狼时,他身边就是这个女孩儿。20年过去了,老狼身边什么都变了,唯独身边这个女孩儿一直没变。
2013年,两个人的儿子诞生,老狼也升级为“狼爸爸”。
老狼说只要在家,哪怕再懒床,都会起来为妻子做一份牛奶和三明治早餐。
2007年,他做的新专辑里,给妻子专门写了一首歌《等待》。
而已经是市场总监的潘茜,即使再忙,每年也都要抽出时间休假,陪丈夫和儿子。
他俩的爱情,就像是故事所写的那样: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结语
而回头再看现在娱乐圈里的爱情,有时候真让我们眼花撩换、目不暇接。
今天还见两个人在一起甜甜蜜蜜,过些天相同的甜蜜,身边却早已换了新人。
而老狼和潘茜的故事,在这圈里简直是一股清流,告诉我们那些美好的爱情,并不是传说。
那么为什么他们就不同于那些狗血的剧情,能始终如一呢?
我想不外乎三点:
欣赏对方、尊重对方、支持对方。
而这背后其实是相同的价值观、靠谱的人和为爱情的付出。
虽然老狼和潘茜两人的性格有差异,一个要强,另一个是比较佛系青年。
但是他们对爱情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都想要相爱到老的爱情,他们在学校那棵树上的誓言,就是一个见证。
所以说他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是一个频道上的人。
而做这件事的其实不止他们俩,事实上很多人最后都是被誓言打脸的。
说到和做到还有很大距离,后者更难。
一个人如果不靠谱,承诺再多都是烟雾弹,只是迷惑别人。
所以一个靠谱的人,也很重要。
而爱的本质其实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爱情并不是生意,不应该总想着你多我少,讨价还价。
而应该是真心的希望对方好,对爱人是一种支持。
这是我从老狼和潘茜的故事里所看到的。
文笔粗糙,水平有限,但想传递这份美好的心却是真的。
希望这样的故事再多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