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81岁老太寻找60年前初恋现场(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

81岁老太寻找60年前初恋现场(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名正言顺一同住进养老院徐桂珍:我1952年到上海找工作,在纺织厂工作了30年。我有4个女儿2个儿子,年纪最大的重孙女现在上大学了。澎湃新闻:可以讲讲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吗?曹振威:我做了一辈子摄影师,在很多照相馆工作过,自己也开过照相馆,80岁才退休。我有4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已经走了,还有2个儿子常来探望。

老人在养老院活动合影。(翻拍)

澎湃新闻:提亲不成,后来还见过面吗?

曹振威:她弟弟后来从常州到上海,在照相馆做学徒,算是我师弟。她结婚以后到上海来,有3个孩子,一开始碰过面,毕竟她弟弟是我师弟。再后来就没见过,她搬了几个地方都没碰头过。

澎湃新闻:奶奶还记得提亲后的事情吗?

徐桂珍:我娘娘(姑姑)在徐家汇开纺织厂,我就去厂里了。那时还小,也没婚姻。做了几年,日本人打进来,我就回常州了。后来我的先生是个教师,我们1944年订婚,1948年结婚,一起到南京工作。又过了几年,回到上海。

澎湃新闻:可以讲讲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吗?

81岁老太寻找60年前初恋现场(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1)

徐桂珍翻阅老照片。

曹振威:我做了一辈子摄影师,在很多照相馆工作过,自己也开过照相馆,80岁才退休。我有4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已经走了,还有2个儿子常来探望。

徐桂珍:我1952年到上海找工作,在纺织厂工作了30年。我有4个女儿2个儿子,年纪最大的重孙女现在上大学了。

名正言顺一同住进养老院

澎湃新闻:你们怎么在六七十年后重逢的?

曹振威:她弟弟是我师弟,我们单位退休工人聚会,我94岁年纪最大。我问师弟,你姐姐还在不在,身体好不好。后来就通电话,她叫我去家里做客。

澎湃新闻:奶奶听到电话什么反应?

徐桂珍:人早就忘了,但接到电话,一说名字我就知道了。我说你来呀。他坐地铁,我本来想接他,但我想这么多年不见不认识他了。他很聪明,先去了居委会,然后居委打电话给我,说有个老先生到这边,我就过去了,弄堂走出去就碰到他了。

澎湃新闻:久别重逢,你们聊了什么?

徐桂珍:聊聊过去的事情,这么多年没见了,然后吃顿饭,他就回去了。后来就互相通电话。

澎湃新闻:大概多久,两个人决定在一起?

曹振威:时间不长,(虽然六七十年不见)一谈起来就知道,都熟悉。年纪大了很孤独,她一个人,我也一个人,互相想找个老伴,我们在就在一起了。这也是缘分,想不到的事情。

澎湃新闻:你们为什么决定领证呢?

徐桂珍:到敬老院来,不结好婚呢,同住不正派。我们民政局、居委、街道帮忙打好证明,去开结婚证,两个人一个房间,住着就比较正派。如果不打好证明,等于不太名正言顺。

澎湃新闻:子女们有反对意见吗?

曹振威: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子女都同意,都觉得蛮好的。

81岁老太寻找60年前初恋现场(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2)

两人经常手牵着手活动。

阿姊和阿弟

澎湃新闻:两个人为什么会想到来养老院?

徐桂珍:我女儿说,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问我要不要去敬老院。我就打电话给他说,我要去敬老院了,你不要来我家跑空,这么大年纪,这么远的路,可不要跑空了,我不在的。他说也要去敬老院,我们就一起了。敬老院布置了新房,发了喜糖。我们就安安心心在这儿度晚年。敬老院就是我们的家了,我们不想找子女的麻烦,就定心待在这儿。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可以讲讲话。

澎湃新闻:你们怎么称呼彼此?

徐桂珍:他从年纪轻的时候就喊我阿姊,叫到现在,仍旧叫我阿姊,我喊他阿弟。

澎湃新闻:住在养老院还习惯吗,平时做些什么活动?

81岁老太寻找60年前初恋现场(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3)

曹振威坐在房间看电视。

曹振威:我们蛮合得来,在这里住了2年多很习惯,很适应环境。天气好的时候,下楼打打太极、散散步,在屋里就看看电视。在养老院就像家里,我们俩等于姐弟一样。

澎湃新闻:两位老人平时怎么相处?

81岁老太寻找60年前初恋现场(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4)

老人在电视机旁吃午饭。

福寿康上海康泰养老院工作人员 詹昱:爷爷叫奶奶阿姊,奶奶叫爷爷阿弟,有时候直接拍拍他。其实奶奶照顾爷爷会多一点,平常做活动,很多时候爷爷可能手比较笨,奶奶就会在旁边协助他;下楼开药,爷爷会帮奶奶代劳这些。奶奶负责比较细的东西,爷爷对外活动多一点。

(原标题:冲上热搜!95岁老人分隔60年后重逢,决定结婚)

来源:澎湃新闻

流程编辑:tf02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