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香港半个乐坛的日本人(养育了华语乐坛三十年)
养活香港半个乐坛的日本人(养育了华语乐坛三十年)当时学校游园会的风气是流行组乐队的,中岛在第一次演出舞台上,提着吉他单枪上阵,自弹自唱自己的创作,还因此得了一个“搅局者”的称呼。1970年,中岛美雪考入藤女子大学文学院国文学系,国文科班出身。1952年,她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家里追溯起来算是大垣藩士市家系的士族(即所谓的贵族),5岁学习钢琴,在母亲的引导下,美雪从小就接触到了文学和音乐。小学二年级,美雪首次作曲,却被当时的老师批评为一文不值,但独自作曲的天赋却悄然显露。
要说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80年代的谭张,90年代的四大天王当之无愧,教父级人物如李宗盛、罗大佑,也名副其实。
但很多人或许不曾料想,一个日本女人,也曾占据华语乐坛的显赫地位。
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整个华语乐坛确切的说是港台乐坛始终有一个人的声音,不断地在我们耳边出现,她就是中岛美雪。
中岛美雪到底是何方神圣?
1952年,她出生于日本北海道。
家里追溯起来算是大垣藩士市家系的士族(即所谓的贵族),5岁学习钢琴,在母亲的引导下,美雪从小就接触到了文学和音乐。
小学二年级,美雪首次作曲,却被当时的老师批评为一文不值,但独自作曲的天赋却悄然显露。
1970年,中岛美雪考入藤女子大学文学院国文学系,国文科班出身。
当时学校游园会的风气是流行组乐队的,中岛在第一次演出舞台上,提着吉他单枪上阵,自弹自唱自己的创作,还因此得了一个“搅局者”的称呼。
1975年,时值23岁的中岛美雪甫踏出校园,即谋职不顺,又逢父亲中风,于是有了《时代》,她在歌中抒写:
轮替着,轮替着,时代不停轮替着
重复着分分合合这出戏
今天不支到底的游子们
总有洗心革面重新出发的那一刻
这成为1974到1975年间,处于经济危机中日本的时代之声。
经济萧条环境下的人们,带着尚未抚平的二战炮火带来的隔代创伤,被中岛美雪的歌声深深抚慰。
出道后一个人作词作曲兼演唱,木吉他、电吉她都弹得,民谣和摇滚都玩得转,写的歌几乎首首好听,一大半广为传唱,有六首歌被收入日本中学教科书......
她也是唯一一个横跨四个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摘得单曲榜冠军的歌手。
神一样的中岛美雪,当之无愧的一代歌姬。
她本人所展示出来的才华纬度之广,让她获得许多身份和头衔,词作家、曲作家、歌手、作家、诗人……
她的唱腔,她的作品带给人燃烧生命的绚烂感。
作为作曲家,中岛出道时间超过40年,创作歌曲500多首,其中有70多首被港台歌手翻唱。
以致于坊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中岛美雪,一个玉置浩二,几乎养活了大半个港台乐坛。(其实有那么点夸张)
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王靖雯《容易受伤的女人》,张智霖《逗我开心吧》、林子祥的《莫再悲》,李克勤的《破晓时分》......原唱都来自中岛美雪。
这些歌曲的华语翻唱版,大多都成就了这些歌手的代表作。
而翻唱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市场里大行其道,一个原因是当时日本的的词曲创作如日中天,正值巅峰。
另一个原因是原创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翻唱无疑是一大捷径。
香港金牌经纪人陈淑芬接受采访时曾说,八十年代翻唱多的原因是,相对原创,翻唱的性价比要高很多,能省不少钱。
所以翻唱也算是香港流行音乐一个历史特殊产物,留下如此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今天看来,翻唱也就无伤大雅啦。
中岛美雪终生未嫁,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她人生中唯一的绯闻,来自于和吉田拓郎的一段往事。
年轻时的他们曾是一对恋人,49岁的吉田拓郎在创作力枯竭之时向中岛美雪邀歌,要求是“像遗书一般的歌曲”,中岛美雪给他寄去了这首《谎言》。在吉田拓郎60岁的演唱会上,暌违31年后,54岁依旧未婚的中岛美雪,穿着白衬衫与旧日恋人合唱此曲。美雪23岁刚出道时,29岁的吉田拓郎正如日中天。
身为日本新民歌的创始人,吉田拥有众多粉丝,就连罗大佑也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日本的吉田拓郎。
据说为了能看他的现场演出,美雪甚至跑到他的LIVE现场做临时工。
至于俩人之间是否谈过恋爱,至今没得到当事人证实。
反正拓郎结了三次婚,美雪至今未嫁。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遗憾,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灵魂却没有找到自己终身的伴侣,无疑是一件让人唏嘘的事。
但中岛美雪怎么会在意世俗的看法呢,她守望了半生岁月,也守望着自己。
2017年,她已年过六十,音乐事业却仍未止步。
《人生的素人》一歌里,她故意压着嗓门恶狠狠地唱:别说什么过段时间,就是现在,现在你就给我看你很想去的那个国家的地图。
她的霸气和活力,她的自由心性与少年锐气,令听她歌的粉丝内心也注满了骄傲。
光阴已经流逝了四十余载,她的传奇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