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四部曲书单,每个女人一生中都应当看的一部书
那不勒斯四部曲书单,每个女人一生中都应当看的一部书《那不勒斯四部曲》豆瓣评分9.4,作者是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我看的是由陈英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套书被拍成意大利电视剧、排演过话剧,在全球引起一阵“弗兰特”热,但作者很神秘,迄今为止,无人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弗兰特”不过是她的笔名,她只说过她有一份全职的工作,除此之外一无所知。一我不想和她谈这套书的感觉,是因为当时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在横冲直撞,各种观点在撕裂碰撞,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敢和她讨论的:我怕谈及人性。书中表达的人性的复杂和黑暗,也让我难以直面自己思想的阴暗、猥琐、龌龊、卑劣、任性的一面,我不想面对这样的真实。而且,我才感觉刚摸索一条对生活最熟悉和最安全的心理路径出来,它却会让我们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和久未思考的麻木的大脑,变得像热锅一样沸腾,我并不想接受这种启发,因为这令人恐惧。更担心的,潜意识里我怕突然“发神经”,我害怕成为那个书中突然偏离轨道的
——如果说每个成长的女孩子都要看看《小妇人》,那么每个成年了的女人一生当中,都应该看一次《那不勒斯四部曲》。
《那不勒斯四部曲》简直让人坐立不安,越看越难过,越看越生气。
特别是当我看完第三部《离开的、留下的》,有一种怒不可遏的火气冒上来,像火山岩浆一般咕咚咕咚冒着热气,但又无力喷发。直到第四部《失踪的孩子》看完,我才慢慢平和下来,岩浆总算冷却。
昨天闺蜜问我书怎么样,我说“还没有看完”。其实前晚我已通宵看完了,半夜小心翼翼地杵着小夜灯在床头翻阅,眯索着眼睛迫不及待地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完时东方已微白。
我不想和她谈这套书的感觉,是因为当时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在横冲直撞,各种观点在撕裂碰撞,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敢和她讨论的:我怕谈及人性。书中表达的人性的复杂和黑暗,也让我难以直面自己思想的阴暗、猥琐、龌龊、卑劣、任性的一面,我不想面对这样的真实。
而且,我才感觉刚摸索一条对生活最熟悉和最安全的心理路径出来,它却会让我们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和久未思考的麻木的大脑,变得像热锅一样沸腾,我并不想接受这种启发,因为这令人恐惧。更担心的,潜意识里我怕突然“发神经”,我害怕成为那个书中突然偏离轨道的“莉娜”或“莱农”。
可又不得不谈论它,它像一杯烈酒,太令人“上头”了。
一
《那不勒斯四部曲》豆瓣评分9.4,作者是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我看的是由陈英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套书被拍成意大利电视剧、排演过话剧,在全球引起一阵“弗兰特”热,但作者很神秘,迄今为止,无人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弗兰特”不过是她的笔名,她只说过她有一份全职的工作,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这套书讲了什么呢?
它讲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贫民区一起长大的女孩“莱农”和“莉娜”横跨一生的故事。
2个女性主人公:
“莉娜”,天资聪慧、个性张扬、目标坚定,却没有好好上学,很快嫁给有钱人成为贵妇,开了鞋店,然后爱上大学生抛弃所有离开了家庭, 生了个男孩,去工厂做女工,后来学电脑又开了公司,生了个女儿,最后女儿莫名失踪,终于有一天,五六十岁的她自己也突然离开,消失不见了。
“莱农”,没有莉娜聪明但勤奋好学,典型的乖乖女形象,她一直读到大学,嫁给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大学教授,写书成为作者,本来已成功从庶民跨越到了中产阶级,但后来却被初恋引诱、离婚,迷失了自我,重新回到了那不勒斯贫民区。后来才逐步找回自己的身份,最后的身份是一个退休了的女作家。
她俩从孩提时期开始成为好友,一直到上学、青春、结婚、生孩子、离婚、老去,友谊曾不断地裂开,和好,但最终一生都是彼此的羁绊。她们之间相互支持却又暗自较劲儿、默默嫉妒又公然维护、当面斥责指责又彼此成就,经历暴富、贫穷、死亡、背叛、婚外情、地震、似孩子吸毒、失踪等等事件,这是一部伟大的女性生活史、自我成长史、女性友谊记录册。
二
按理来说这类小说多了去,故事本身再精彩也不足为奇,生活比小说荒诞多了。但为什么这本书会有很高的声誉呢?为什么会被许多人强烈推荐呢?为什么我看书的时候会很难过、很生气,最后还是很喜欢?
我不知道男性看此书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我也不在意它是“女性主义”小说,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还在我的书单中,管它是什么主义呢。我看完的第一反应是:总算看到了一部细致、完整的女性一生的书,总算能触摸到一点中年女性、老年女性对生活、自我的想法。
《红楼梦》也算是女性成长故事,可它离我太远;《小妇人》、《简爱》、《82年生的金智英》、《你当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等等,可她们的故事线路最多到爱情、到自我成长,到“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戛然而止了,通过它们我知道勇气、自我成长、独立自我的重要,但没有人告诉我:婚姻之后的女性,10年、20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成熟女性40岁、50岁、60岁、70岁她们会是怎样思考人生?谁来引导我?没有人,我的母亲自然是没法和我对话或讨论,她只是个退休了的小学教师,她的时间都用来养鸡、种菜、带带孙子。我只好胡乱摸索。
我的许多疑惑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找到了答案,包括如何认识自我,面对阴暗的自己;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抵御阴暗、欲望等。当然也有依然无解的,比如现实主义、实用精致主义和理想之间的冲突。
此外,小说精彩的地方在于,作者抓住了许多敏感的时刻,特别是丑陋、邪恶、阴暗的想法冒出来时,她把这种感觉和困惑抓得如此精准,我们能感同身受,我们跟着书本一起恶心、反思、痛苦,歇斯底里或者咬牙切齿的冷静,最后假装释然。
三
每个人都是“莉娜”,每个人都是“莱农”,每个人都曾渴望活成对方。
如果你曾有过那么一个时刻:
在你原本阳光的青春成长时光中,有过一个自卑、害怕平庸、战战兢兢的声音时不时冒出来尖叫,提醒自己“你不配”;
和一个美丽、聪慧、明亮、看上去万丈光芒的女孩做朋友,而你却在她的光环下黯然失色;你百般对她好,她却高傲地视之草芥,这种令人困惑的友谊曾令你耿耿于怀;
遇到过“渣男”的背叛,或明知自己糊涂却走不出、甚至犯傻不肯走出来,陷入一段纠缠不清的感情泥淖中;
又或者困在婚姻里\生活中早已麻木,不敢触碰一下真实的自己:这真实中有猜忌也有信任,有放纵也有诱惑,有单纯也有邪魅,那个可笑、自尊、敏感又渴求关注、假装乖巧却又暗地里叛逆的自己。
也许是一个外表果断、坚决的人,在人群中阳光自信,但可能会在天黑时害怕黑暗、害怕一个人的孤独,下决定时其实照样纠结、犹豫不决。
再或者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为了虚荣隐藏自我,为了爱情放弃尊严,而后又瞧不起自己。
做过一些坏事,伤害过别人,也被别人伤害。是一个人的阳光,却也是另外一个人的砒霜。
…….
这些片段、画面、想法如果曾经有出现过,像蘑菇、像小草一样突然零星从你的心尖冒出来过,那么你就是莱农,你就是莉娜。
我不相信你完全没有过!
四
书中最令我恐惧的和生气的,是“莱农”和“莉娜”的突然偏离轨道。
我难以接受她们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她们原本可以有看似美好的生活,偏偏选择了最难最出人意料的那条路。
冷静下来后,我在想:我到底在怕什么?
后来我知道了,我害怕这种突然的自我。某些时刻,我有欲望类似她们一样,可以歇斯底里、不顾一切地为了某个事情去疯狂,但多年来的生活训练我的思路是:麻木,理性,理智一点。在现实面前,感性是最没用的,欲望是可以压制的。人人需要的是体面、精致;走错一步,则是万丈深渊。
我们接受的教育,从来都是“善始善终”、“克己复礼”等等。并不太会引导人思考:
我们是谁?当下是如何?
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们将往哪里去?未来会如何?
可人的认识毕竟有限,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一样。
当现代社会鼓吹着“做自己”的同时,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
五
此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
对于爱情的选择和理解:安东尼奥的爱是生理方面的,恩佐的爱是细水长流,他给人现实感和踏实感;尼诺的爱是火花四射的激情;教授的爱冷静、理性;米卡莱的爱是另一种方式的安慰和抵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不同爱的形式,代表了什么心理呢?
对于梦想:写书,成为作家,这个目标最终实现了,本质上来说,就是路上随机的一个指示牌而已,只不过说得多了,就去做了。这是暗示的重要性?
对于父母:莱农害怕自己变得母亲一样瘸腿,艾拉害怕变成疯子,尼诺不想成为父亲。每个人都想摆脱父母的影响。
当我们还是小女孩时,也总是害怕自己变成和母亲一样,歇斯底里、唠唠叨叨、怨天尤人,尤其害怕她们表情被愤怒扭曲,可我们却毫无例外、或多或少地变成了那个人。不然,那气急败坏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何以那么相似?
最后
蒂娜呢?莉娜呢?她们到底去哪了?她们消失在哪里了?
老实讲,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结局,不然我没法心平气和地看完最后一页,它留下了巨大的空白,让那些胡乱碰撞的思想最终都烟消云散,它们不用像火山爆发,不用像烟花炸裂,但也终将一点点地化成丝丝微风,在那不勒斯的时空里慢慢消逝,隐藏在旧城区里、喧闹的车水马龙里。
所以我也很喜欢作者的态度,她从来不跳出来告知大家她真实的身份、故事是否有真实的背景,她用莱农絮叨的额身份,诉说着就是那个忽然不着痕迹消失不见的莉娜。
读就是了,不要想它本身是否真实,只要感受是真实的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