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法拉奇提及不喜欢天安门广场上的马恩列斯的巨幅画像,尤其是斯大林,堪称暴政与集权的象征。邓小平表示理解,但“不会满足”她“把斯大林画像从天安门广场上取走”的“这个愿望”。而在第二天早上,法拉奇发现广场上的四大画像不翼而飞。在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中,有这样一句:“8月21日、23日,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回答提问时说,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临近结尾,给了她一个很长的篇幅。这个凌厉的女人,想采访邓小平,意大利时任总统佩尔蒂尼欣然牵线。西方人眼中神秘的邓小平,对这位“世界第一记者”著名的尖刻,有几分了解,认为她了不起,欣然接下战书。1980年8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拉奇。简单寒暄之后,一场紧张的交锋开始了。法拉奇由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的态度,凌厉发问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没料想

向敬之

1

意大利记者、作家法拉奇,政要名流既期待她的报道,但也惧怕与之交锋。她采访过玛丽莲·梦露、格里高利·派克、希区柯克和辛·康纳利等好莱坞当红影星,访谈过基辛格、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等多方面政治巨头。

她具有提问尖锐、言辞雄辩、透视独特、资料新颖的新闻个性,用尖刻刁钻的探询方式,游走全球。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1)

“世界第一记者”法拉奇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临近结尾,给了她一个很长的篇幅。这个凌厉的女人,想采访邓小平,意大利时任总统佩尔蒂尼欣然牵线。

西方人眼中神秘的邓小平,对这位“世界第一记者”著名的尖刻,有几分了解,认为她了不起,欣然接下战书。

邓小平接见法拉奇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拉奇。简单寒暄之后,一场紧张的交锋开始了。法拉奇由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的态度,凌厉发问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没料想邓公更是冷静、沉着,给了她一个始料未及而叹为高妙的答案。

在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中,有这样一句:“8月21日、23日,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回答提问时说,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2)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

法拉奇提及不喜欢天安门广场上的马恩列斯的巨幅画像,尤其是斯大林,堪称暴政与集权的象征。邓小平表示理解,但“不会满足”她“把斯大林画像从天安门广场上取走”的“这个愿望”。而在第二天早上,法拉奇发现广场上的四大画像不翼而飞。

传记作家圣·阿里科后来写道:“要是有朝一日,有人在法拉奇的墓碑上写上:此处长眠的就是那个取走了天安门广场上马、恩、列、斯巨幅画像的人,我想,她定会心满意足。”

2

采访中浑身释放无限激情的她,曾发誓一辈子不会结婚,也不生育,为人们制造了“事业是可爱的,爱情是可笑的”的名言。

1967年8月,希腊抵抗运动领导人帕纳古里斯暗杀希腊军政府总统帕帕多普洛斯未遂,被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1973年8月20日,帕纳古里斯被特赦。两天后,法拉奇慕名前往雅典对他进行采访,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3)

疯狂的爱情

她收敛了桀骜不驯、藐视权贵的生性,被那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能写些诗的反独裁斗士彻底征服。

她恋爱了,爱得疯狂。

她一直说帕纳古里斯是唐·吉诃德,而她是他忠实的仆人桑丘·潘沙。她的使命就是跟着主人梦呓、撒谎、夸夸其谈,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想象中的敌人格斗。

1976年5月1日,帕纳古里斯在雅典死于一场可疑的车祸,年仅37岁。为了纪念一段突如其来也刻骨铭心的爱情,法拉奇写出极具现代意识的长篇小说《男人》,1979年7 月出版,两年中在意大利就销售了150万册,并获得维莱吉奥文学奖。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4)

这是法拉奇为她一生唯一挚爱的男人书写的英雄传记,也是一封漫长的情书。她说:“当没有指针的时钟指明我记忆中的道路时,长眠地下的你就是我唯一可以向其倾诉衷肠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可以与其对话的人。”

在小说中,她同已经去世的帕氏再次相遇,重新相识,深刻相爱。“那晚,你做了一个梦。”开头就吸引人,随后一连串“你”字出现:“你对了一下表”,“你蹲伏在石堆中”,“他把手枪对准你”……

活着,她关闭了自己的情感之门,一直隐居在意大利和美国的寓所。

3

爱是亢奋的,也是无奈的。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5)

在此前,在他们激烈恋爱的两年后,她为颇有大男子主义风度的狂人怀孕了。

帕纳古里斯获悉后,第一反应不是喜悦和抚爱,而是通过为数不多的几次电话,在嘶哑、结巴、颤抖的声音中传递冷酷的建议——不是报以长时间的沉默,就是或问打胎费用如何分摊,并建议两人各出一半;或表示怀疑,让已是47岁高龄产妇堕胎,等到下一次再怀……一次次打造利刺戳伤爱人宽容的心。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6)

采访中的法拉奇

刚毅的法拉奇不顾世俗的冷眼、亲人的不解,义无反顾地孕育孩子,并以低沉、舒缓的笔调,纪实孕中的悲喜、挣扎及淡淡的哀伤,似水柔情,却没有遮掩住勇敢母性的激烈情爱、冷静思想。

这次,却成了法拉奇另一个刻骨铭心的情伤。

为此,法拉奇专门这一段情伤,为了这个孩子,在1975年首版了自传体小说《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如实地展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孕育历程。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7)

即将出生的孩子,由于母体受伤引发败血症,不得不被引产,但其中对情感经历的写实,对孩子生存的充分想象,灵动深情的字里行间虽有不少凝重的成分,但法拉奇母性的崇高与不平凡,映藏其中,淋漓尽致,慑人心魂。

虽然孩子最终没有来到近似冷酷的现实环境,也没有去践行法拉奇异常理智的担忧,但是,从法拉奇发现子宫中已存在一个尚不知是男是女的生命开始,就在为孩子解说世界上的艰难酸辛,其中有对道德、理念、信仰、经济、政治与文化等诸多问题的深度涉及。

她与埃及巨头离婚:巨头期待她报道又怕她(8)

怀孕的女人是幸福的,也是极为辛苦的,她不仅仅要面对痛苦一时的生产,还得长达数月地承担无可奈何的、男人难以体验的剧烈反应。

一边看着胎儿成长图片,一边感受世俗与工作压力的法拉奇,也不例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