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和儿媳吵架大闹:孙子上去给奶奶一巴掌
婆媳和儿媳吵架大闹:孙子上去给奶奶一巴掌俗话说,奶奶再亲,没有母亲亲,王珠一小时前在奶奶这儿吃好吃的,一小时后在母亲金香那儿,金香告诉王珠:你奶奶那老东西太坏了,以后少吃她的东西!儿媳妇是外人,孙子是自己的,王婆婆这样想,她对孙子王珠非常好,孙子小的时候她哄,孙子大一些了,王婆婆经常给孙子买好吃的好玩的,凡是孙子要的东西,王婆婆尽量满足。见儿媳妇不想再生,王婆婆经常寝食不安,父亲临终交代她:我们家几代单传,到了我这儿招婿上门,你就是我们家的儿子,到你这儿一定要传下去!王婆婆牢记于心,一方面动员儿子,一方面四处散布谣言,说儿媳妇金香有问题,只能生一胎。王婆婆的这一招,果然有效,儿媳妇金香非常生气,为了不让人们笑话自己,证明自己能正常生育,她果然怀了二胎,不久生下了男孩,王婆婆非常高兴,对孙子视如掌上明珠,亲自给他取名叫王珠。儿媳妇给王婆婆生下一个孙子,尽管王婆婆对儿媳妇金香的态度变好了,但是,婆媳两个已经结下的气结仍然难于解开,婆
民间有一句话,叫隔代亲,也就是说爷爷奶奶最疼爱孙子了,孙子也喜欢爷爷奶奶,可是,对王婆来说,提起孙子,王婆婆满眼都是泪。
王婆婆和老伴有一个独生儿子叫王成,儿子之所以也姓王,是因为王婆婆的老伴是上门女婿。
儿子王成结婚以后,儿媳妇金香生下一个女儿以后,几年时间过去了没再怀孕,王婆婆非常不高兴,让金香再生一个男孩。金香说:现在物价那么高,如果生一个儿子,将来供他读书,长大了还花钱给他买房子娶媳妇,代价太大了,不生!
对此,王婆婆非常气愤,经常和儿媳妇金香吵架,还大骂金香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生不出儿子!金香不服软,与王婆婆对吵。
见儿媳妇不想再生,王婆婆经常寝食不安,父亲临终交代她:我们家几代单传,到了我这儿招婿上门,你就是我们家的儿子,到你这儿一定要传下去!王婆婆牢记于心,一方面动员儿子,一方面四处散布谣言,说儿媳妇金香有问题,只能生一胎。
王婆婆的这一招,果然有效,儿媳妇金香非常生气,为了不让人们笑话自己,证明自己能正常生育,她果然怀了二胎,不久生下了男孩,王婆婆非常高兴,对孙子视如掌上明珠,亲自给他取名叫王珠。
儿媳妇给王婆婆生下一个孙子,尽管王婆婆对儿媳妇金香的态度变好了,但是,婆媳两个已经结下的气结仍然难于解开,婆媳两个还是经常吵架。
儿媳妇是外人,孙子是自己的,王婆婆这样想,她对孙子王珠非常好,孙子小的时候她哄,孙子大一些了,王婆婆经常给孙子买好吃的好玩的,凡是孙子要的东西,王婆婆尽量满足。
俗话说,奶奶再亲,没有母亲亲,王珠一小时前在奶奶这儿吃好吃的,一小时后在母亲金香那儿,金香告诉王珠:你奶奶那老东西太坏了,以后少吃她的东西!
在金香的教唆下,王珠对王婆婆渐渐地没有了好感,王婆婆再给孙子王珠买好东西吃,王珠拒绝,不吃。
渐渐地,王珠长大一些了,虽然只有十一岁的年龄,但是,已经长得比母亲金香和奶奶王婆婆都高了。
一天,金香与王婆婆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了争吵,放学回家的王珠看到了这一幕,他放下书包,怒气冲冲地跑到王婆婆的面前,扬手给了王婆婆一巴掌,吼道:不许吵骂我妈妈!
王婆婆捂着火辣辣的脸,吃惊地看着孙子,这难道就是自己经常和儿媳妇吵架、逼迫儿媳妇生出的孙子吗?这就是自己经常疼爱的孙子吗?王婆婆想到这儿,流下了泪水。
王婆婆没有再敢和儿媳妇吵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老伴进来安慰她,然后对她说:你个性别太强了,孙子大了,以后别再和儿媳妇吵架了,在孙子面前有一个奶奶的样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婆婆听从老伴的,尽力克制自己,不和儿媳妇吵架,儿媳妇说得难听的话,不听,看不惯儿媳妇做的事,不看。渐渐地,王婆婆很少再和儿媳妇吵架了,孙子王珠也开始喊她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