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就应该知道的变美技巧:这才是女人最美的样子
13岁就应该知道的变美技巧:这才是女人最美的样子▼在剧版《七月与安生》中,曾黎客串出演沈月的妈妈。43岁的她站在22岁的女儿面前,不仅没有一点年龄感,却仍然美艳得不可方物:
文 | 等待小北
2016年的一部《七月与安生》,令周冬雨与马思纯双双摘得金马影后桂冠,惊艳影坛。
三年后,剧版《七月与安生》播出后,观众们没有被沈月版安生所吸引,反而爱上了“安生妈妈”——曾黎。
在剧版《七月与安生》中,曾黎客串出演沈月的妈妈。
43岁的她站在22岁的女儿面前,不仅没有一点年龄感,却仍然美艳得不可方物:
▼
一个俯身瞩目,看得观众想大喊“放开那个女孩,冲我来”:
▼
轻轻贴近女儿的脸庞,万般不舍全都化作眼角滑落的泪水,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仙女落泪”吧!
▼
谁敢相信,眼前的这位大美人儿竟然已经43岁了?
曾黎到底有多美?
当年的中戏96级表演班美女如云,章子怡、袁泉、胡静、秦海璐……
可曾黎却是全校公认的班花。
▼
五官大气,身材高挑的曾黎,很快就成为了电视剧里最受欢迎的常客。
相信大部分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叫做《男才女貌》的电视剧,而剧中颜如玉的扮演者正是曾黎。
▼
正所谓“美人如玉”,大概只有当年的曾黎说出那句“我不会为5000万身家以下的男人驻足”的台词,才不会被观众所质疑吧。
▼
早期在《聊斋志异》里饰演的梅三娘一角,也曾惊艳四方:
▼
《江山儿女几多情》中的苗翠花美得艳而不媚,有一种少女的娇俏感:
▼
那时的曾黎知名度不算特别高,却也足以惊艳大家的童年。
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曾黎没火起来?
娱乐圈中女艺人的花期尤为短,少年成名的多,大器晚成的却少之又少。
为了能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女演员拼了命的炒作、上节目。
可曾黎却偏偏不爱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
“我只想做好一个演员,然后优雅的老去。”
能说出这种话的曾黎,绝不是空有美貌的草包。
这些年来,曾黎接演的影视作品大都是一些打酱油的小角色,可即使如此,她对角色的高度完成却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心。
去年的《老男孩》中,曾黎出演刘烨的前妻、胡先煦的妈妈,一身黑衣长发,气质尊贵高雅:
▼
与前夫相遇时,曾黎用几个飘忽不定的目光和简短的话语,就把角色的慌乱而故作镇静表现得淋漓尽致:
▼
避雨时自然流露出来的焦急:
▼
望着前夫的眼神欲语还休:
▼
所谓的好演员,大概就是像他们这样,往那儿一站就是故事吧:
▼
而在最新播出的《七月与安生》中,曾黎的演技更是吊打同剧组的流量小花。
被老师问责时,一个母亲的失意难过尽在阖眼之间:
▼
将眼泪逼回眼眶,随后扯出一个微笑的模样,真真是我见犹怜:
▼
可是转眼间,她又可以化身霸道女总裁,干练而攻气十足:
▼
而临死前对女儿谆谆教诲的一幕,更是看哭了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
▼
在曾黎看来,演员是一份她热爱的工作,她会认真、本分、敬业地去做。
对于自己的“不红”,她却格外坦然:
“我一直坚信人要向上、向阳,多去想一些好的事情,才能像吸引力法则一样,好的东西才会向你靠拢,所以我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
如今的曾黎,不在乎钱财,也不在乎名利,而是选择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地前行,不疾不徐地优雅老去。
她从不给自己人生按快进键,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总在自己最舒适的角度尝试变化,一步一个脚印地找自己。
不惑之年的年纪,为了保持青春常驻,许多女明星都会在保养上大做文章。
可曾黎却不费吹灰之力,一如20年前的靓丽。
她把自己的“驻颜术”归功于她轻松随意的「慢生活」方式:
“我不爱名牌,不爱逛街,私下出门从不化妆。但喜欢看书,喜欢和大自然接触,我觉得有形的物质总会随着时间褪色,但大自然给予我们心灵层面的东西却是无穷无尽的。”
不拍戏的日子,她喜欢素面朝天地跑出去旅行:
▼
她坚持吃素11年,享受着在细嚼慢咽中体味食材本身的味道。
她还精于茶道,在品茶的繁琐仪式感之后,等待最后入口的那一抹芳香:
▼
花很长时间去静静等待一件事情,对曾黎来说不是消耗,而是积蓄能量。
对于曾黎的这种心态,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
即使已然不惑,却仍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随时亮相,都能散发着安静的力量。
越是了解曾黎,就越是发现,有时候,人生的精彩真的和一个人的财富没什么关系。
那些来自骨子里与众不同的美丽、自信、高雅、智慧、浪漫和独立,都源自于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有时候,「慢下来」不是懈怠,更不是堕落,而是养精蓄锐,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优雅地老去,其实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