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寒武纪ipo估值多少:寒武纪上市一周年

寒武纪ipo估值多少:寒武纪上市一周年图源:寒武纪公告当天,寒武纪的解禁股数达到2.073亿股,占总股本的51.81%,如此大比例的股票解禁,也导致寒武纪当天股价大跌7.26%至108.32元/股,市值仅有433.4亿元。截至7月30日收盘,寒武纪股价已经跌至100.14元/股。与其刚刚登陆科创板时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相比,此时的寒武纪市值已经腰斩,风光不再。解禁两天之后,寒武纪的两位股东古生代创投、智科胜讯均清仓减持股票,套现走人。尽管寒武纪在公告中表示股东减持理由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并不足以让外界信服。在业内人士看来,股东在股票解禁后就清仓减持,似乎也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寒武纪的信心不足。

寒武纪ipo估值多少:寒武纪上市一周年(1)

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7月20日,对于“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688256.SH)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寒武纪迎来了上市一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迎来了自家股票的解禁时刻。


当天,寒武纪的解禁股数达到2.073亿股,占总股本的51.81%,如此大比例的股票解禁,也导致寒武纪当天股价大跌7.26%至108.32元/股,市值仅有433.4亿元。截至7月30日收盘,寒武纪股价已经跌至100.14元/股。与其刚刚登陆科创板时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相比,此时的寒武纪市值已经腰斩,风光不再。


解禁两天之后,寒武纪的两位股东古生代创投、智科胜讯均清仓减持股票,套现走人。尽管寒武纪在公告中表示股东减持理由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并不足以让外界信服。在业内人士看来,股东在股票解禁后就清仓减持,似乎也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寒武纪的信心不足。


寒武纪ipo估值多少:寒武纪上市一周年(2)

图源:寒武纪公告


此时的寒武纪,正在经历一段煎熬的时刻,不仅股价走势每况愈下,其业绩表现也不容乐观。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恐怕是其目前焦虑而又待解的难题。




“亏损背后“芯事重重”




寒武纪的市值腰斩、股价缩水,与其业绩不佳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从成立至今,寒武纪就从来没有摆脱亏损的问题。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寒武纪年度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和4.59亿元,营收呈持续增长;然而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寒武纪在此期间分别亏损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和4.35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另外,在2021年的一季度,虽然公司营收增幅213%,但寒武纪的归母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8亿元扩大至2.06亿元。


寒武纪ipo估值多少:寒武纪上市一周年(3)

图源:寒武纪2021年一季报


具体分析看来,超高的研发投入力度是造成寒武纪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亿元、5.4亿元和7.68亿元,其研发费用分别是公司营收比例的380.73%、205.18%、122.32%和167.41%,平均每年的研发费用达到营收的218.91%。


诚然,研发技术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光有研发投入却没有转化为收益产出,则很难保障企业的现金流良好运转。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高研发、高亏损并不是完全等价的因果关系。如果高研发的成果不断成型并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即使亏损也仍然可以提振投资者的预期。但问题在于,寒武纪当初宣布登陆科创板IPO时,在各种热度的加持下已经估值过高,但上市后其业绩不佳也导致了投资者耐心逐渐消退。”


令人诟病的是,寒武纪在销售方面存在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在2018年至2020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95%、95.44%和82.11%。


对此,寒武纪也公开坦承回应称,若主要客户对其产品的采购量大幅降低或者公司未能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给其业绩带来显著不利影响。此外,其面临着新客户拓展的业务开发压力。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寒武纪当前主要面临三重考验:一方面寒武纪短时间内公司亏损的局面难以得到改善,反而有扩大迹象;二是寒武纪存在大客户依赖症,其商业化变现能力较为薄弱,销售业绩难以有力提升;三是其更为领先的技术产品迟迟难以面市,容易造成投资者信心不足。


正如张孝荣所述,由于寒武纪的成立时间较短,其在产品成熟度和销售生态上均有很大的短板。在产品端,由于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硬件生态,市场终端用户对于其产品接受度也较之寒武纪更高;在销售端,寒武纪除了得到少数大客户的赏识,其销售网络一直没有全面铺开,导致知名度很难进一步提高。




华为“分手阴影”仍在




作为一家源于中科院计算所的公司,寒武纪自2016年成立起,便受到业界的无数青睐和推崇。在过往的6轮融资当中,包括招商局中国基金、中科院、阿里创投、联想创投以及科大讯飞等知名机构或企业均是寒武纪的投资方。


背靠这么多强势资源,寒武纪的表现也很争气。2017年9月,当集成了寒武纪NPU的华为麒麟970芯片惊艳亮相柏林IFA展会时,一时间寒武纪名声大噪,其技术实力得到业界的认可。


事实上,在2017年、2018年这两年期间,也是寒武纪与华为的“蜜月期”。数据显示,来自华为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据当年寒武纪营业收入的98.34%和97.63%。


寒武纪超九成的收入都来自于华为,可见后者对于寒武纪的重要性。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6月,华为不再继续采用寒武纪的AI处理器,转而推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手机AI芯片麒麟810,此举对于寒武纪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同年9月,华为又发布了第二款自研达芬奇架构手机AI芯片麒麟990。


根据后来华为透露,其早在2017年时就已经在悄然自研架构NPU,但当时仍然选择采用寒武纪NPU的原因,更多是出于自身技术不够成熟的考虑。


随着华为中途推出自研芯片,寒武纪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户,其收入也呈现出断崖式下滑。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的销售金额从上一年的1.14亿元降至6365.8万元,来自华为的销售金额仅占寒武纪当年营收比例的14.38%;2020年,寒武纪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的收入从6365.8万元降至1171.76万元,同比减少82.96%。


在终端智能处理器IP销售逐渐乏力的情况下,寒武纪也开始调整策略。2019年寒武纪新增了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与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今年4月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寒武纪营收小幅上涨3.38%,收入主要来自云端的增长,同时新产品包括边缘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基础系统软件都已经投入市场。


但即便是在这些领域,寒武纪也不可避免要与华为海思展开正面交锋,后者从2018年开始发布了云端及边缘芯片,并且其技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赶超了寒武纪。根据调研机构Compass Intelligence在2018年发布的AI Chipset Index TOP24榜单显示,在AI芯片领域华为海思排名12位,寒武纪则位列第23位。


如今,AI芯片已然成为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竞逐的热门赛道。除了华为海思,阿里巴巴、百度也已经分别推出了自研的AI芯片,比起寒武纪的实力同样不遑多让。除此之外,腾讯和字节跳动也都有意亲自下场造“芯”。


可以说,在AI芯片领域,留给寒武纪的市场优势已经越来越小。无论是资金投入规模、吸纳人才资源还是企业影响力方面,寒武纪都很难与一票互联网巨头相提并论。


对此,沈萌指出,“AI和芯片都是时下最热的政策焦点,更何况两者合二为一,更是让众多企业争相涌入风口。对于寒武纪来说,能轻易被大客户所抛弃,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其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不够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押注车载芯片,能否成功?




为了打破当前的业务困局,寒武纪也在进行多元化的业务尝试,如今又把目光聚焦在车载芯片领域。“智能驾驶是AI芯片行业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车用芯片需求未来会迅速扩大,寒武纪不会缺席这样一个重要的应用市场。”寒武纪董事长、CEO陈天石曾表示。


而在前不久的7月23日,寒武纪表示其向子公司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增资相关事项已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行歌科技的车载智能芯片研发和产品化团队正在加速组建进程中。除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寒武纪高管团队将注资,增资对象主要目的是发展车载智能芯片。


此次增资方包括寒武纪与其关联公司,共出资1.8亿元,占股80%,其中,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0%。其他投资者持股10%,合计共出资0.2亿元。


根据寒武纪对外透露的情况看,目前其车载智能芯片尚处于研发设计初期,部分关键研发人员已经到岗。但是寒武纪入局车载芯片其差异化优势如何体现,是否能够在这条赛道当中突围而出?针对相关话题,《商学院》记者向寒武纪相关联系人了解详情,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作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寒武纪首次披露了自家车载智能芯片的关键数据。据悉,其芯片采用7nm制程,单芯片算力将超过 200TOPS ,在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同时也会继承寒武纪云边端已有的软件工具链,其定位为 " 高等级自动驾驶芯片 "。


对此,招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白毅阳指出,“寒武纪目前仅公布了算力数据,但并没有公布功耗、能效比,其他参数也未公布,因此很难评价寒武纪这款芯片的实际竞争力。仅就算力而言,算是目前行业当中的中上水准。”


同时,车载芯片市场的竞争也如同AI芯片一般激烈,市场上既有瑞萨、英飞凌、恩智浦等国外传统汽车半导体巨头,也有诸如地平线、黑芝麻等国内新兴企业涌现。作为车载芯片市场上的“新人”,寒武纪要挑战一众强手殊为不易。


在张孝荣看来,寒武纪做车载芯片可以用“刚出虎口、又入狼窝”来形容。“虽然车载芯片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寒武纪布局车载芯片需要重新投入设计和研发团队,必然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成本。本身寒武纪在原有领域就面临激烈竞争、业绩亏损,现在车载芯片市场也是同样有国内外巨头把持,突围难度不言自明。”


有意思的是,作为寒武纪曾经的大客户华为目前也在车载芯片上大力投入,两家企业势必要在新的领域展开一场交锋。对于寒武纪来说,其想要扫清股价下滑、市值腰斩的颓势,并彻底摆脱与华为的“分手阴影”,或许关键就在于车载芯片这一仗,寒武纪能否交出一个让外界满意的成绩。


*本刊记者赵建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石丹 校对:李英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