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扮演者对比,陈赓大将与原配夫人王根英的故事
陈赓扮演者对比,陈赓大将与原配夫人王根英的故事1923年,他又到过上海,在上海大学听过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人的课,就是在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陈赓与王根英相识于上海。经过4年行伍历练,陈赓意识到旧军阀不可能给中国带来美好的未来。他开始寻求更好的救国之道,一切积极进步的活动,他都踊跃参与。1921年,18岁的陈赓离开湘军到长沙寻求机会,进入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并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赓与王根英的爱情传奇,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三封情书。陈赓生于1903年,王根英生于1907年,陈赓是湖南湘乡人,王根英是上海人。陈赓是将门之后,祖父是前清湘军将军,父亲也是地方名人,陈赓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祖父的第一位夫人,陈赓的亲祖母去世早,祖父的第二位夫人,是军中的女骑手,那个时代的女骑手,犹如女侠。陈赓自小受这位女侠奶奶影响,行侠仗义的思想根植于心,也打下了扎实的武学功底,13岁那年,陈赓不愿意在学堂四平八稳地读书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建国后第一次授勋,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涌现出千余名将帅,无论职位和军衔高低,他们每个人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都有很多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故事,若说到可爱,我首先会想到一个人——陈赓大将。
我们爱英雄的伟大功绩和胸怀,更喜欢他独特的魅力。陈赓将军却在各方面既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又让人喜欢得无以复加,可能是因为他身上有很多我们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真性情。
近期看了很多陈赓将军的书籍和影视剧,将军的众多事迹值得反复歌颂,将军的爱情故事却是让我一下子就牢牢记住并深有感触。
因此本篇文章先谈将军与第一任夫人王根英的恋爱与婚姻。
陈赓与王根英的爱情传奇,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三封情书。
陈赓生于1903年,王根英生于1907年,陈赓是湖南湘乡人,王根英是上海人。陈赓是将门之后,祖父是前清湘军将军,父亲也是地方名人,陈赓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祖父的第一位夫人,陈赓的亲祖母去世早,祖父的第二位夫人,是军中的女骑手,那个时代的女骑手,犹如女侠。
陈赓自小受这位女侠奶奶影响,行侠仗义的思想根植于心,也打下了扎实的武学功底,13岁那年,陈赓不愿意在学堂四平八稳地读书,他效法古人投笔从戎,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他就近选择加入湘军。
经过4年行伍历练,陈赓意识到旧军阀不可能给中国带来美好的未来。他开始寻求更好的救国之道,一切积极进步的活动,他都踊跃参与。1921年,18岁的陈赓离开湘军到长沙寻求机会,进入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并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他又到过上海,在上海大学听过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人的课,就是在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陈赓与王根英相识于上海。
为唤醒进步的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怡和纱厂附近办办了工人夜校,陈赓是老师,王根英是学生。
陈赓的幽默风趣、口若悬河受到学员们一致喜爱,尤其是一位16岁的女工,她青春圆润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那双眼睛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有知识的年轻老师陈赓的崇拜。
陈赓特别善于与人打交道,毫无距离,王根英也对陈老师说过自己的苦恼,原来父母给她定了亲,她不愿意。陈赓专门家访做王根英父母的工作,他的潇洒博学也赢得了王根英父母的深深好感。
相信那个时候的陈赓老师并没有对学生王根英产生爱情,那就是师生之情。
此后陈赓又回到长沙,参加反对湖南军阀的斗争。
陈赓与王根英的故事就要分头描述了,王根英接受过进步思想后,积极向工人们宣讲反对资本家压迫和剥削的进步言论,参加上海工人的历次罢工,并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历史上早期的女党员之一,那年她才18岁。
1923年底,黄埔军校筹备招生,陈赓和宋希濂、胡宗南、李默庵等同乡一起报考,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批学员,1924年11月底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被留校当教员,担任第二期入伍生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
1925年3月第一次东征,是陈赓第一次参与战争,他担任宣传队队长。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陈赓救了蒋介石的命。这成了数年后蒋介石不杀陈赓的主要原因。
在特定的时刻,他们互相救过对方性命,都不应该感到后悔,此一时彼一时。
1926年,蒋介石开始排挤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员,陈赓坚决辞去蒋介石护卫参谋的职务,说回家侍奉老母亲。实际上,陈赓接受党组织安排去苏联进行特工培训,顾顺章是他的同期同学。
1927年,陈赓等学成归国,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五大”,陈赓遇到了阔别4年的王根英,当年那个16岁的女学员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共产党员。
时间紧迫,会议结束后他们就会再次分别,陈赓顾不上寒暄,来不及铺垫,直接开始传纸条,这就是 “三张情书”的浪漫故事。
陈赓在纸条上郑重写到:“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
有关传纸条,有的资料说是在开会之中陈赓托别的代表传递给王根英的,有的资料说是陈赓会后直接交给王根英的,前者说王根英看完觉得陈赓是在胡闹,她毫不客气地蘸一点口水把纸条贴在了会场的墙壁上。
如果是这样,这俩人开会也和咱们普通人一样不太遵守纪律,在开小差呢,不过,这俩人在我们看来是如此有趣可爱。
更可爱的是陈赓见王根英不回复,只是把纸条贴出来,他继续写:“根英,我爱你!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
王根英更加认为陈赓在恶作剧,她继续将纸条贴在墙上。
无法知道陈赓是咋想的,或许认为王根英高兴才高调公开,更可能是认为王根英倔强得如此有个性,他更加坚定了追求女神的决心。
陈赓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继续写第三封情书:“根英,我发誓娶你为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哈哈,这样的求爱方式,别说是近100年以前的1927年,就是放到现在,估计姑娘也会认为这个小伙子在捉弄人呢!
王根英也是女中豪杰,对付这种“骚扰”,她一点也不留面子,纸条看都不看直接贴上墙。
会议间隙,代表们发现了这些纸条,纷纷打趣,这成了中共党史上有名的“花絮”。
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时,王根英受其领导,陈赓在黄埔时,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看到这俩年轻人这令人忍俊不禁的恋爱戏,周主任把学生陈赓好好教育一通,哪有这样求爱的?
他让陈赓好好道歉,培养感情,再提求婚。
王根英的心中也是爱着陈赓的,只是从1923年陈赓离开上海后四年就没有音信,谁知道他心里是咋想的呢?陈赓按周主任的指导与王根英接触,王根英愉快地答应与陈赓恋爱。
陈赓却急着结婚,王根英要好好工作,怕结婚有影响。
陈赓有些失落地回到宿舍,同志们打问他啥时候能喝上喜酒?陈赓跳到椅子上,又一次公开表态:“谁能让王根英近期答应和我结婚,我给他磕 3个头,还是带响的。”
引来笑声、掌声一片。
周恩来亲自出马,做通了王根英的工作,大家伙再一次打趣陈赓,按着陈赓脑袋给周恩来磕三个响头。
如今说这些事,相信读到的你和打字的我一样,嘴角一直咧着笑。革命者并不一定永远都那么严肃高大,这样的革命者,让人感受的是欢快,让人发自内心喜爱。
二、新婚别
新婚才几天,陈赓和王根英就不得不分离,投身各自的工作岗位,王根英回到上海,陈赓筹备并参与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中,陈赓经历了九死一生,差点被列入阵亡名单,他的左腿严重受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医生把他腿上的烂肉刮掉,才暂时把腿保留下来,但他依然无法正常行走。
1927年10月,陈赓辗转回上海治病,也见到了新婚就分别的妻子。自从分别后,王根英一直为陈赓提心吊胆,南昌起义的失败,更令她深深担忧,她一直没有得到陈赓的消息。
陈赓一到上海,没有先去看病,而是回家了。
他一身黑衣黑帽,用帽檐遮住脸,像一个不速之客闯进屋内,王根英惊魂错愕之间,陈赓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一支玫瑰献给根英,摘掉礼帽,深情地叫一声“根英……”
咕咚一下,陈赓倒在了王根英面前。他这一路,从福建、广州,辗转香港,秘密潜回上海,那个时候的上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当中,他的腿不断流血、发炎。
党组织给陈赓联系了上海最有名的牛惠霖骨科诊所,在牛惠霖兄弟的高超医术下,陈赓断裂的筋骨、肌腱等被重新接好,在王根英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腿伤治好了。
这是一个奇迹,我们感叹一百年前高超的医术,更认为这是陈赓坚强的意志,以及他们夫妻强大的爱创作的奇迹。
这样一对深爱着对方的革命夫妻,为了革命工作,聚少离多。最甜蜜的日子应该是1928年至1931年那几年,中共中央成立了特科,陈赓直接受周恩来领导,任情报组组长,陈赓和王根英一直战斗在上海秘密战线。
我们如今那么喜欢看《潜伏》《伪装者》《风筝》等谍战片,中国地下工作的鼻祖就是陈赓。
这几年,陈赓化作商人王庸,在租界巡捕、国民党高层中穿梭往来、游刃有余,出色地完成了很多谍报任务,王根英是得力的助手和情报员。
1929年,王根英生下陈知非,表面上她是王太太,利用家庭掩护陈赓的工作,很多次,她抱着年幼的儿子,带着还是七、八岁的妹妹王璇梅出去传递情报,为了应付盘查,她把情报缝在妹妹的衣领中。
王璇梅从小在这样的斗争中成长,早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交通员,经陈赓介绍,她后来嫁给了陈锡联上将。
1931年,顾顺章叛变,陈赓离开上海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他的右腿又受了严重的伤。
1932年,陈赓回上海治疗腿伤,夫妻才得以团聚,陈赓的腿伤太严重了,牛惠霖虽然把他的断骨接上了,但伤筋动骨一百天,像他这样的重伤,一般至少得休息半年。
革命工作太紧迫,没有太多时间让他养伤,陈赓以顽强的毅力康复训练,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每一次都是钻心的疼痛。
这期间,王根英一直陪在身边,她张开双手,迎接几步以外的陈赓,陈赓看到王根英张开的怀抱,跌跌撞撞往前走几步,终于倒在王根英的怀中,浑身汗湿……
这一幕幕,在电视剧《陈赓大将》中展现出来时,我的眼中一下子涌满泪水。
太不容易了,感受到陈赓身体上的苦痛与无力,也感受到了他内心巨大的动力和毅力,他最困难的时候,是王根英用自己的温柔与坚韧在紧紧支撑着陈赓。
在王根英张开手臂的那一刻,陈赓像是学步的孩童,王根英像是慈爱的妈妈。
在陈赓落入王根英怀抱的那一刻,爱情的力量让人如此温暖与感动。
在爱与毅力的作用下,陈赓很快可以行走,又投入了工作,他的腿伤在以后的战斗和工作中会常常发作,他走路也有些受影响,因此在以后自己戏谑地称自己是“瘸子”,这种豁达开朗把身体的不适说得如此云淡风轻,怕也只有坚定的信仰和革命乐观精神才能支撑。
1933年,陈赓被捕,王根英把儿子托给父母,设法营救丈夫,她的行动没有成功,陈赓后来被党组织救出后到了中央苏区。她本人却在1933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一呆就是4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后,周恩来斡旋才从狱中救出王根英。
1937年8月26日,王根英被党组织送到八路军驻地与陈赓团聚,在见面的那一刻,陈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根英被捕入狱,陈赓的工作以及妻子的一切都接受组织安排,他一度认为王根英应该牺牲在牢狱中了,他也一直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事情,一场场的战斗等着他,如有须臾分神,就无法保证他能打那么多胜仗。
夫妻久别重逢,恍如隔世。四年过去了,王根英对着站在几米以外的陈赓,老远就张开双臂,仿佛四年前她陪陈赓康复训练时一样。
陈赓飞奔过来,一头扎进王根英的怀抱,伏在王根英的胳臂上痛哭:“根英啊……”
看到这一幕,我嗓子发紧,眼泪夺眶而出,久久无法抑制。
久别重逢,没有相聚几天,抗日战争等待她们各自奔向自己的战场,他们不得不再次分别。
1939年1月,陈赓带部队行动时,在途中偶遇王根英,短暂的相聚,他们很快就得去执行各自的任务,而那一次,竟是这对恩爱夫妻的最后一次见面。
1939年3月8日,王根英牺牲在日军的枪口下。陈赓说,3月8日是他一生中难忘的日子,也是最惨痛的日子。
陈赓说,他和王根英结婚12年,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只有一年,但是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陈赓妻子王根英,秘密战线女英雄,32岁牺牲的抗日英烈
缅怀英烈,陈赓义子九斤半,牺牲于长征途中的小红军
王根英的故事,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但是她给我的感觉,让我仍有很多的感情想要诉诸文字,有朋友想要再次转发的,请注明转自哪里、作者是谁。
本文是阅读了《共和国开国将军们》《陈赓大将》等红色故事后创作而成,图片来自网络或视频截图,如有不当,敬请告诉作者整改。欢迎点评转发,让我们一起弘扬革命精神,致敬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