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形象,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富贵不能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形象,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孟子提出了大丈夫人格,如何培养大丈夫人格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气”——涵养浩然之气。爱动脑筋的公孙丑同学经常提出一些好问题,激发老师的思考。他恭敬地问孟子:“老师您擅长什么呀?”对学生的问题,孟子也很认真地回答:“夫子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非常敏锐,抓住了要害,放过了“知言”,只就何为“浩然之气”进一步请教。孟子虽然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好讲,但还是认真地解答:浩然之气最盛大也最刚正,需要“以直养而无害”。直就是正直,用正直的底色去涵养而不加以妨害,做人处事出自公心,不履邪径,不欺暗室,长此以往,言行表现自然而然就充满了正义的力量,最后浩然正气自然充盈于天地之间。大丈夫人格的典型外在表现就是不动心。不动心是一种内在的坚定,是在权势利禄和外在否定性力量面前的自我保持。正所谓大丈夫不怕人,只怕理,无论是面对诱惑还是威胁,都能够修炼自己的心志,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不改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桃李国学苑”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公元1283年,文天祥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他在英勇就义之前,向南跪拜,再次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然后从容赴死。死时他的衣带上写有这样的话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虽然年仅四十七岁,但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节操,他杀身以成仁的人格精神,他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气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激励着后来的仁人志士。
文天祥的人格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人格精神。如果我们向历史的源头追溯,就会发现这种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古代士人的精神底色,离不开孟子的建构。孟子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先秦士人的精神觉悟,张扬了“大丈夫”人格精神的旗帜,为后世确立了明确的精神道德规范。
大丈夫,今天一般理解为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却不止于此。孟子有个学生叫景春,他认为当时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就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发起怒来,能以口舌挑起诸侯之间的战争,造成流血千里、伏尸百万的惨状,即便是诸侯们,也都会害怕;当他们心平气和时,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可是孟子并不同意景春的观点,他从“礼”的角度举例,认为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应当用义来进行教导。而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则会训导她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丈夫,当婉顺从人。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了窃取权势,顺从诸侯争霸的意图,不过是“以顺为正”,也就是把顺从当作个人行事的准则,却罔顾仁义道德。这种做法只不过是“妾妇之道”,连丈夫都不算,何谈大丈夫?
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呢?大丈夫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广居本义是宽大的房子,比喻仁;正位指正确的位置,比喻礼;大道意为大路,比喻义。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他住的是“仁”这个天下最广的安宅;立的是“礼”这个天下最正中的位置;行的是“义”这个天下最宽阔的大道。居仁由义,以天下为己任,得志时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最后孟子还洪钟大吕般发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最强音。坚守仁义道德、坚持自己的志向,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放纵,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强权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的人才配称作大丈夫!在孟子眼中,有道德价值作支撑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由道德精神贯注而成的人格才是真正独立的人格,否则算不上是大丈夫!文天祥不就是这大丈夫人格最好的典范吗?
大丈夫人格的典型外在表现就是不动心。不动心是一种内在的坚定,是在权势利禄和外在否定性力量面前的自我保持。正所谓大丈夫不怕人,只怕理,无论是面对诱惑还是威胁,都能够修炼自己的心志,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不改变内心的道德标准。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学习认真,爱钻研老师的学问,也为老师不得志的一生惋惜。他问孟子说:“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这样就能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您因此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都不会感到奇怪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霸业指用强权来统一天下,王业是指依靠道德实施仁义统一天下。面对建功立业的诱惑,孟子坚守了自己的本心,斩金截铁地回答:“否!我四十岁时就已经不动心了。” 孟子坚守仁义,勇担道统,有“舍我其谁”的大勇。他也是典型的大丈夫精神的化身。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人格,如何培养大丈夫人格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气”——涵养浩然之气。爱动脑筋的公孙丑同学经常提出一些好问题,激发老师的思考。他恭敬地问孟子:“老师您擅长什么呀?”对学生的问题,孟子也很认真地回答:“夫子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非常敏锐,抓住了要害,放过了“知言”,只就何为“浩然之气”进一步请教。孟子虽然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好讲,但还是认真地解答:浩然之气最盛大也最刚正,需要“以直养而无害”。直就是正直,用正直的底色去涵养而不加以妨害,做人处事出自公心,不履邪径,不欺暗室,长此以往,言行表现自然而然就充满了正义的力量,最后浩然正气自然充盈于天地之间。
以直养浩然之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所以孟子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义指在具体情况下既适当又正当的作为。它从正义出发,遵从良知,用道德与智慧做出勇敢的抉择。而道指人类社会共同的规范,通常体现在礼与法之中。没有仁义道德,浩然之气就会露、就会“馁”。馁就是空虚的意思,这样浩然之气就不会形成了。
涵养浩然之气仅仅配以仁义道德还不够,还需要做到聚合积累,也就是每一件事情做得都合乎义,浩然之气才能“集义而生”。简单地说就是多行仁义之事才能砥砺风骨、涵养正气。当心中正气充沛时,道德精神世界就能够抵御现实的功利得失。如果只是偶尔做几件符合仁义道德的事,那么浩然正气连偶然也不会出现了。因为,一个人“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慊指诚意,一旦你的行为不诚于心、问心有愧,浩然之气自然而然就会缺乏力量了。
间,就成了伟岸的“大丈夫”。
由孟子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浩然之气,就是由仁义道德之心所孕育、所生发,又作用于外在客观世界的生命之气。这种生命之气养存于心中,流贯于血脉,形成一种内在的充满自信的气势,最终外化为一种伟岸的人格和凛然的气概,在危难时刻就会迸发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德勇气,展现出伟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于己体现为对个人尊严、内在节操的坚守,于民族于国家则体现出“舍我其谁”的担当。一旦一个人具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或威胁,都能处变不惊,坚忍不拔,做到“不动心”,堂堂正正屹立在天地之间,就成了伟岸的“大丈夫”。
孟子构建了士人的文化主体精神“大丈夫”人格,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这种用浩然之气涵养出来的人格以仁义为底色、以刚正为核心、以不动心为外显,影响、滋养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用这种人格在历史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篇章。
经典原文选读
选文一 何为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选文二 不动心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孟子•公孙丑》)
选文三 浩然正气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媒体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课堂内外》主创团队
主持人&作者
徐德琳
责编黄悠
美编吴若彤
taoliguoxuetang
公众号主编:李山
总监:杨春俏
编辑部主任:海彦、宛陵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