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龚自珍曾言: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汪先生对此深有同感。这源于他常有童年往事萦绕于心,于是便开始尝试写童年那些“别来沧海事”。作者认为,学校是个小世界,同样是高雅与粗鄙共存,泥沙与清流俱下。书中记载了小学老师赵斑教给自己的立志经历,赵老师以李叔同为例,讲爱惜光阴,苦读诗书,莫负韶华,有志竟成,卧薪尝胆,锲而不舍,鼓励他们好好读书,长大报效国家。还记述了自家司机杨二父子的抗战经历,自己同学的哥哥、一位擅长画苍鹰的大学生的逸闻趣事,自家厨师、人生江湖里的隐形大侠、足智多谋又讲义道的秦爷的传奇故事,国民党天津财政局局长的贪腐事件,令自己刻骨铭心的绾高髻、戴白花的邻家女孩,叔叔婶婶不忍淬读的婚姻悲剧。讲述了目睹解放军攻克天津的难忘场面,以及到刑场观看枪毙大汉奸恶霸的难忘经历。回首来路,作者牢记祖父的教诲,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祸福难料,但乱世敢于选择就有希望。好风凭借力,送其上青云,汪先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1)

《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往事》 作者:汪兆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撰写 | 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回首我们的人生之旅,绝大多数人的童年似乎都太短暂,还没来得及打个招呼,就匆匆消失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无疑是许多人无可逃避的宿命。然而,年逾耄耋的文学大家汪兆骞先生不仅能非常清晰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往事,而且还能以《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往事》为题著述,以洋洋洒洒的近20万字的篇幅将其童年记忆中的雪泥鸿爪付诸文字,实在令晚辈佩服。

作者的童年是在天津意奥租界的一栋别墅中度过,那里中西文化交融,文脉悠长,人中骐骥荟萃,是充满作者童年记忆的百草园。故事中的人物有笑声和甜蜜,也不乏叹息和苦涩。在他童年所接触的各路英豪中,尽管他们的出身、个性禀赋、时代际遇、传统背景等不尽相同,但他们以各种因素碰撞,塑绘出并不单纯的色彩,其中不少带有拂衣高蹈、不囿流俗、慷慨任道的精神和人性之美

好风凭借力,送其上青云,汪先生的童年得到了各界名流的言传身教。因拒绝记忆被风化,他饱含深情,用优美的文字使难以忘怀的童年生活跃然纸上,吟唱出一曲天真无邪又饱盈意趣和忧伤的悠长歌谣。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2)

沧海一粟的租界往事

汪先生指出,童年是个快乐干净的世界,也是一种别样的乡愁。每当回忆童年,总会卷起往昔的绵绵情怀。它如同一片浮云、一带青山,又恰似一支纯真、清亮的歌谣,快乐并有些忧伤地在自己的精神时空中柔软地回荡、延伸。

他在童年的时光中,不仅学着打量世界,而且培植了自己对文学的梦想,让其一生无怨无悔地与文学不离不弃。他与笔者是编辑行当的同道,终日埋头阅读浩如烟海的文字,精心打捞其中的玑珠,为人作嫁衣裳,且毕生陶然其中,乐不思蜀。桑榆之年,他终于遂了自己的夙愿,开始了文学创作,希冀能为文学史提供一份个人的证词。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3)

作者认为,学校是个小世界,同样是高雅与粗鄙共存,泥沙与清流俱下。书中记载了小学老师赵斑教给自己的立志经历,赵老师以李叔同为例,讲爱惜光阴,苦读诗书,莫负韶华,有志竟成,卧薪尝胆,锲而不舍,鼓励他们好好读书,长大报效国家。还记述了自家司机杨二父子的抗战经历,自己同学的哥哥、一位擅长画苍鹰的大学生的逸闻趣事,自家厨师、人生江湖里的隐形大侠、足智多谋又讲义道的秦爷的传奇故事,国民党天津财政局局长的贪腐事件,令自己刻骨铭心的绾高髻、戴白花的邻家女孩,叔叔婶婶不忍淬读的婚姻悲剧。讲述了目睹解放军攻克天津的难忘场面,以及到刑场观看枪毙大汉奸恶霸的难忘经历。回首来路,作者牢记祖父的教诲,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祸福难料,但乱世敢于选择就有希望。

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

龚自珍曾言: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汪先生对此深有同感。这源于他常有童年往事萦绕于心,于是便开始尝试写童年那些“别来沧海事”。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4)

他1941年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在一栋意大利风格的带花园的别墅里呱呱落地,他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这座别墅,无疑是他童年的百草园。当时的意奥租界,是旧中国风雨飘摇之船的独特一角,浓缩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出生于大户人家,作者从小就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优渥受教育条件,能幸运地从识字开始,一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汲取知识和智慧。从童年起,他就一直获得名家的指点,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天津国学研究社的创办者李实忱,曾任江西省省长的他在自家的书房中为作者举行了开蒙仪式,教导他在公共场合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由于祖父是一位赞同华罗庚关于“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童话”高见的老武侠迷,引荐童年的作者与“北派四大家之一”的白羽先生相识。上小学三年级时,作者就借助字典阅读了白羽先生的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开启了近20年的忘年之交,直到先生羽化西去。

色彩斑斓的童年记忆

作者认为,童年是人生的另一个世界。人的生活都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琐碎、平庸,另一方面它又蕴含着人性的美丽和力量。而人的童年纯洁无瑕,是一个朝向审美的乌托邦的诗性世界,充盈着人性的光辉与诗意的光芒,正所谓“往事所以鉴心者也,有善恶则省之于内”,由此让人充满向上而生的希望。

在作者的记述中,身居极富意大利建筑风格、三层带大花园的别墅,童年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充满了色彩斑斓的记忆:书中专门有一章谈及身世神秘的章老师对自己的恩重如山,当心爱的老师要辞别去台湾时,作者以杜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5)

作者指出,生活是五味杂陈的,童年时光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它们并非按照“应该如何”的轨迹运行,常常会出现许多悖论。文学必须发现生活的复杂性,能够把诗意的发现写出来,同时不能遮掩诗意的对立面。意租界中他家的别墅,被作者视为童年的百草园,是童年诗一般的记忆。但在世界大变动的时局下,别墅虽是其温馨平静的童话世界,但它永远成不了世外桃源。汪先生坦言:“往者不可复兮,冀来者之可望”

身为作者,在讲自己的童年故事时,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心力,甚至可能让自己的童真里,夹带了对未来的追逐,被物化成“另一个我”,一个活在梦里,与孤独和单调不断抗争着的对自我的重塑。但作者还是尽力还原了自己那本真、质朴、温润却又庸常的童年,本书的价值之一就在讲自己和别人的故事时,着眼于人物命运的复杂性,把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付诸笔端,启发读者更好地度过余生。

爱国兴教的开明世家

汪先生一家与河北昌黎汇文中学有很深的渊源。1938年底,其祖父为了帮助寒门弟子求学,出资50万美元创办了“汪华堂奖学基金会”并亲任董事长。抗战期间,父亲捐献出百吨大豆和数量不小的枪弹,并提供资金一直维持“汪华堂讲学基金会”的开销。基于对共产党的信任,祖父与朋友筹集500银元,资助李大钊代表中共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5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初期,祖父再出资百万之巨,在自己出生的村庄修建了一所拥有30多间教室,有围墙及操场的小学。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捐献了天津数量可观的房产,抗美援朝时也捐助了飞机和大量物资。

民国历史评书在线收听(书香门第的雪泥鸿爪)(6)

2019年,以作者名字命名的“兆骞书院”在昌黎老汇文中学南门落成,该院的横匾由汪先生的大学老师、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所题。作者将其所出版的图书、主编的各种文集,以及一生收藏的古今中外图书献给国家,存放在这里长期保存并供参观。

作为老骥伏枥的文学大家,作者坦言:我一生淡泊名利,毫无光宗耀祖的奢望和兴趣,只想以“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治学精神,真实地呈现民国清流的文化成就和高尚的文化人格,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一份可堪参考的真实资料。尽管我们同居京城迄今仍素未谋面,但作为先生的拥趸,晚辈认真拜读过汪先生全部七集《民国清流》及多部鸿篇巨制,并撰写了大量读书笔记,在潜心阅读中真正体会到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并为先生一家三代人爱国兴教的义举深深折服。

图片来源: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