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好运也来了从今往后,风来了,雨来了今日,青龙睁开了双眼,露出了角抬头飞升,登天入云于是这天,俗称“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1)

二月二,春之吉日

太阳落山后,

东方地平线上一条青龙睡醒了

过去一冬,它蛰伏深海,沉潜着希望

今日,青龙睁开了双眼,露出了角

抬头飞升,登天入云

于是这天,俗称“龙抬头”

从今往后,风来了,雨来了

好运也来了

二月二,龙梦醒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牙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青龙梦醒,

惊响一阵春雷,轰轰隆隆,

唤醒千万沉睡的蛇虫。

青龙出海,为人间倾下无限春光,

等待仲春的姹紫嫣红。

花争妍,草斗绿,鸟夺鸣……

于是人们把这一天称为“春龙节”,

昭示一年盛春始于此,

和风细雨好年景,

二月二,青龙梦醒,

所有垂暮都将过去,

所有美好都将到来。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2)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日龙抬头,男女老少昂起头。

前天夜里春雷响,今日艳阳好兆头。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二十八星宿中的青龙七宿,

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民间传说神龙会在这一天苏醒,

它冲天而飞,行云布雨,滋养良田,

庇佑人间,给人们带来吉利和鸿运。

于是人们纷纷焚香祷告,敬龙祈雨,

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年如意,岁岁平安。

龙抬头风调雨顺,人抬头五福临门,

有了龙抬头的赐福,

无论过去的日子如何艰辛,

抬起头来,便可跨越种种困难,

开启一年好兆头。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3)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神龙布雨,万象更新,

人们也要剪剪发,剃剃头。

小孩剪发叫“剃喜头”,

剪出一年蓬勃朝气,个儿长高出人头。

大人理发叫“剃龙头”,

理理一年都有精神头,充满能量大步走。

今年龙头节,也许你来不及去剪发剃头,

但别忘了洗洗头发,

一春开好头,一年安顺到头。

二月二日龙抬头,男女老少昂起头,

愿你我都像那青衫细马少年,

无论何时,都有一直向前迈的勇气。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4)

二月二,引龙回

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

旧时,每年二月初二,

民间有一个“引龙回”的仪式。

这天,天不亮人们就会起来,

捧一箕细细的草木灰,

沿神龙潜伏的水井、溪流、泉水处撒起,

一直撒到家中的水缸,要撒得细,还不能中断,

这样才能把龙引入家中,

才能把福祉和庇佑安在家里。

在其他一些地方,

人们还在院内用草木灰撒成粮囤图形,

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在孩子们眼中,这些似乎是有趣的游戏,

但在农人眼里,这是一场严肃的仪式。

龙抬头告诉人们:

生活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虔心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5)

二月二,摆龙尾

二月二,龙抬头,

摆摆尾巴伸伸头,下场小雨满地流。

龙者,圣虫也,这日在中国一些地区,

人们喜欢用白面或豆面做成盘龙形状的馒头,

供在粮仓和米缸里,

这种龙形的馒头称作“圣虫”,

人们相信,米仓有了神龙的保护,

粮食就会越吃越涨,永远吃不完。

中国的节日总是与美食分不开,

龙抬头日,一些地区还有吃面条等习俗,

面条叫“龙须面”,煎饼叫“龙鳞饼”,

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

龙抬头日,纳吉迎祥,希望一年吃好喝好,

这是人们对生活最朴素的愿望。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6)

二月二,春耕日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二月二,在农事上是个关键的日子,

此日乃“春耕节”,家家户户赶耕牛,

播下第一颗种子,期待来日的收获。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

春耕不只是一家一户的生计之事,

根本关乎国家的繁荣兴盛,

是故天子虽贵,亦得亲耕,以为示范。

天子举行的亲耕礼仪,

有专门的词语“耕籍礼”。

“籍”字的含义相当深刻,

三国时代吴国学者韦昭曰:

“籍,借也,借民力以为之。”

天子日理万机,政事繁冗,

躬耕陇亩、春种秋收之事还是有赖于亿兆生民,

天子亲耕意在传达对农业的重视,

只要上下同心、协同努力,就能获得丰收。

龙抬头这一天,在宫廷有相应的仪式,

在民间,人们则需要点灯、烧香、上供、舞龙,

向龙王爷祈雨,“龙不抬头雨不起”,

在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里,

龙是能腾云致雨的瑞兽,对龙的崇拜与尊敬,

是为了一年的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7)

二月二,炒金豆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

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龙抬头的日子,

“潜龙勿用”转到“见龙在田”,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耕开始。

“二月二日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

此时龙王降下的每一滴雨,都珍贵如油。

然而,龙不抬头,天不下雨。

传说武则天登基惹怒了玉帝,

玉帝传谕龙王,三年不得降雨,

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偷降了一次,

玉帝便将龙王压于山下,并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于是,家家把炒开花的黄豆供在院子里,

玉帝见状,只好将龙王诏回,继续兴云布雨,

后来,形成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的习俗。

在人们心中,龙寄托着生存和希望,

龙就是信仰,它让我们始终相信,

无论现状如何,只要有所为,

生活就永远充满美好与希望。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8)

二月二,民俗多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

“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关于二月二,除了以上,

我国民间还有很多民风民俗:

古时,二月二,

读书人是日始进书房,谓占鳌头。

孩子们在这天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

祝愿每一个孩子长大后识文断字。

唐朝时有在这天挑野菜之俗。

仲春二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

杨柳吐翠,遍地野菜,人们在这天品春尝春。

宋人有诗:

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二月二日,也是迎富之节。

古人正月末“送穷”,二月二日“迎富”。

宋人有诗曰:

“才过结柳送穷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何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隋人意看儿嬉。”

龙抬头还被称为中和节,

中和,指的是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

达到和谐境界,

我们只有顺应自然万物的演变才能获得和顺,

如此才能自然地步入春天。

龙抬头二月二好运:二月二龙抬头(9)

二月二,龙抬头,

一年鸿运今日始。

有了龙抬头的赐福,

人亦有了抬起头追梦的勇气,

龙抬头风调雨顺,人抬头五福临门。

愿所有的朋友们抬起头,放开手,

处处皆遇美好,生活处处闪光。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