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节日岗位上的人们,坚守在节日岗位上
坚守在节日岗位上的人们,坚守在节日岗位上“往里0.2毫米……过了,往外0.1毫米。”5月1日凌晨4点多,山西西部的吕梁山间,太原南工务段吕梁线路车间的刘锦鹏带着他的7人“精调小组”,很早就来到太中银铁路,对新换的钢轨轨距进行精测精调。精调小组作业忙“这组复兴号共有9节车厢,一共有500多个重要点位要检查。”在每条长度为500多米的停车道上,岳阳和李卫江走走停停,“平均一晚上要走2万多步”。2011年,岳阳成为一名铁路工人,负责普速列车电气维修。“那时候火车烧锅炉,散热用电风扇,不论刮风下雨,拿着检车锤,叮叮当当露天检修机车,常常油污满身”。2019年底,岳阳的工作场所转移到了充满科技感的动车运用所。“以前,检修机车,眼观耳听,全凭经验。现在要用数据说话。”在复兴号宽敞的车头里,空调输来丝丝凉风,岳阳启动按键,运行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显示屏上各项数据一目了然。“五一”假期,该所负责的34列动车组全部上线服务旅客出行,相比平常,工
乌鲁木齐动车组运用所动集诊断班组工长、地勤机械师岳阳正在为动车组进行“体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呈忠摄
确保列车安全上路
白日载着旅客穿越天山南北的动车组,到了晚上就驶入它的专属“4S店”——乌鲁木齐动车组运用所做“保养”。
“为保障‘五一’假期动车组安全快速运行,大家从4月29日就已进入24小时保障服务模式。”4月30日20时许,在宽敞明亮的乌鲁木齐动车组运用所,32岁的动集诊断班组工长、地勤机械师岳阳和41岁的副所长李卫江,手持带有录音、录像功能的手电筒,为停靠在D44道的一组国槐绿复兴号动车组做“体检”。
“这组复兴号共有9节车厢,一共有500多个重要点位要检查。”在每条长度为500多米的停车道上,岳阳和李卫江走走停停,“平均一晚上要走2万多步”。
2011年,岳阳成为一名铁路工人,负责普速列车电气维修。“那时候火车烧锅炉,散热用电风扇,不论刮风下雨,拿着检车锤,叮叮当当露天检修机车,常常油污满身”。2019年底,岳阳的工作场所转移到了充满科技感的动车运用所。“以前,检修机车,眼观耳听,全凭经验。现在要用数据说话。”在复兴号宽敞的车头里,空调输来丝丝凉风,岳阳启动按键,运行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显示屏上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五一”假期,该所负责的34列动车组全部上线服务旅客出行,相比平常,工作强度增加了三分之一。“到第二天早晨8点,要保障22组动车组安全上路运行。”万家灯火中,岳阳和同事们依然在忙碌检修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呈忠)
精调小组作业忙
“往里0.2毫米……过了,往外0.1毫米。”5月1日凌晨4点多,山西西部的吕梁山间,太原南工务段吕梁线路车间的刘锦鹏带着他的7人“精调小组”,很早就来到太中银铁路,对新换的钢轨轨距进行精测精调。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动车上硬币不倒、旅客乘车舒适。”刘锦鹏说,两条钢轨间的距离即便有几毫米的细小偏差,都可能引起列车的摆动,不仅影响旅客乘车体验,还带来安全隐患。为保证线路平顺性,他们每隔60厘米就要对轨距进行一次测量,对发现的偏差进行人工精调轨距。
为让吕梁老区人民早日享受在家门口坐动车的便捷,从3月中旬起,太原南至柳林南间的线路开始全面升级改造。为按期高质量完成线路升级,每天有近1.5万名施工人员在198.6公里的铁道线上进行加固路基、更换钢轨、重铺线缆、改造站房等作业。
刘锦鹏的小组负责吕梁站区上下行线路160多公里钢轨的轨距精测精调工作,小组组员平均年龄只有26岁,已经近两个月没有回家。“人们常说调音师对琴弦的控制必须非常精准,其实我们一点也不差。”刘锦鹏说,“我们现在只想把钢轨调整到位,让火车运行时声音更动听。”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婧)
通宵“体检”动车组
“D52道一列位CRH5G—5227动车组01车牵引控制单元故障,请运维工程师处理!”5月1日深夜1点,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所检修库内灯火通明,动车所运维工作室桌子上的对讲机响起了急促的喊话声。
“收到!请CRH5G—5227二号位先做一次小复位!”刚处理完动车组故障还没坐稳的运维工程师王斌从座位上“弹”起来,小跑着回答道。
王斌是兰州车辆段兰州西动车所运维工作室组长,主要负责动车组各类“疑难杂症”的技术攻关工作,今年“五一”假期出行旅客较多,配属兰州车辆段的63组动车组全数上线,高负荷运转,故障率要比平时高,这让王斌和同事更加忙碌。
赶到司机室发现小复位无济于事,王斌用电脑连接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主机,下载数据,判定故障为牵引控制单元通讯故障。王斌一边往车下裙板处跑,一边喊来了专修、售后、质检人员,贴色条、开裙板、换配件、刷程序,通力配合,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今晚大概有近300名工程师要通宵达旦地给22组176列动车组‘体检’。”王斌说,“五一”期间动车组回库时间较晚,出库时间又比平时早,他们只能和时间赛跑,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确保旅客出行安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筑起电网“防护墙”
国网吉林辽源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变电运维专业的党员施喆、王汉5月1日不能回家陪伴家人,他们要往返于辽源市21座变电站,对变电设备进行特巡,每天行程近400公里;输电运检专业的党员刘金山、王振楠家在外地,这个假期也不回去,他们要巡视检查辽源市的主供线路,爬高山、跨河流……
“五一”期间,国网吉林辽源供电公司全面落实节日期间安全供电、优质服务举措,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主动坚守岗位,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行动彰显责任,用担当诠释使命,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为守护千家万户的光明,“五一”期间,国网吉林辽源供电公司全面动员,制定了周密细致的保供电方案,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电力安全卫士们默默付出,为电网筑起一道道严密的“防护墙”,细心守护着万家灯火。施喆说:“让百姓过好节总有人要做出点牺牲,这不过是串休,真的算不了什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全力护航红色旅游
“五一”假期首日,在浙东“红村”——宁波余姚横坎头村内,除了熙熙攘攘的游客之外,还有一群“红马甲”在为景区用电默默奉献,他们是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的党员。
为确保节日期间景区电力安全供应,余姚市供电公司对景区线路进行红外测温巡视,及时掌握设备状态,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消除。
“线路的开关、刀闸连接处是测温的重点,我们会与历次测温记录进行比较。”国家电网浙江电力(余姚)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张湛江说,队员们还清理了景区台区围栏内的杂草、藤蔓等。
对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等重点区域,余姚市供电公司全部采用双电源供电,对梁弄民宿、农家乐等红色旅游配套产业进行“一对一”上门指导,做好安全用电引导工作。
截至当日,余姚市供电公司已完成线路巡视22条,总长度达420公里,对辖区内37家大糕店、15家民宿和1处光伏汽车充电站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并巡视了450个公变台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郁进东)
值守一线忙施工
“基坑的焊缝要标准,绑扎的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要一致。”5月1日7点刚过,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1标段跨秦淮河特大桥水中主墩建设现场已然一派忙碌景象。
沿陡峭的楼梯下穿密集的管道来到位于秦淮河水中央的主墩坑底部,中铁四局集团技术员李阳正带着工友们检查二级承台浇筑各项准备工作。黝黑的皮肤,响亮的嗓门,李阳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劳动节嘛,在劳动中度过,更有意义”。
来自四川的李阳自去年7月20日进驻工地后一直没休过假。“技术岗位很重要,容不得半点懈怠,工期又紧张,只能等项目建成再休假。”李阳说,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自己还申请加入了夜班班组,虽然辛苦,但看着自己把关的铁路路桩拔地而起,感到特别自豪。
和李阳一样,在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1标段,1500余名参建人员坚守一线。“‘五一’期间,我们将投入机械180多台(套),实现跨秦淮河连续梁、卢家桥路基段等27个工点同时施工作业。”中铁四局南沿江城际铁路站前1标段常务副经理桂金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蒋波)
重点项目赶工期
5月1日,中建二局湖南省株洲市三一石油装备联合厂房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建设者们正抢抓有利施工的黄金时间,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
施工员张杰拿着卷尺穿梭在钢筋绑扎施工区域,仔细检查着每一扎钢筋,“我得确保每个绑扎细节都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坚决不能因为细节问题导致工期延误”。
张杰是河北邢台人,在建筑工地干了11个年头,今年春节他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没有回家和父母团圆,“五一”假期又遇上项目要赶工期。“项目是大事,等完工交付了,我再回家看父母,心里才能踏实!”张杰说。
“像搭积木一样,30多位工友每天能铺2000平方米左右。”忙着铺设面板的项目经理毛耀泉说,整个屋面板的铺设面积有8万平方米,但雨天无法正常施工,“所以天一放晴,尽管是‘五一’劳动节,也没有人舍得休息,大家都开玩笑说,坚守一线,这是对晴天最起码的尊重”。
中建二局株洲三一石油装备联合厂房项目是湖南省重点工程,建成后作为湖南首个石油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和区域研发中心,年产值将达100亿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麟 谢瑶)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