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是指,再好的关系也要保持适当距离
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是指,再好的关系也要保持适当距离社交距离(工作场合或社交聚会):1.2-2.1米。个人距离(关系不错的朋友间):46-76厘米。一、什么样的距离才算恰当?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不同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心理距离:亲密距离(夫妻恋人之间):正负15厘米。
寒冷冬夜里,两只刺猬相互依偎取暖。一开始因为距离太近,两只刺猬被扎得满身鲜血,后来它们适当拉开了一定距离,既达到了取暖效果,又确保了对方不被刺伤。
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故事总结出了著名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在日常相处中,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交往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让彼此找到一个非常适合的距离呢?
一、什么样的距离才算恰当?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不同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心理距离:
亲密距离(夫妻恋人之间):正负15厘米。
个人距离(关系不错的朋友间):46-76厘米。
社交距离(工作场合或社交聚会):1.2-2.1米。
公众距离:3.6-7.6米。
二、心理距离具有伸缩性。
很多时候,随着交往的深入,心理距离会产生变化,不是变大了,就是变小了,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因此,根据不同的情景,还要学会合理地调节心理距离。具体还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调节。
1、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
比如,美国人我们会觉得很热情,阿拉伯人我们又会觉得很冷淡,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不一样。
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反感。
2、社会地位的不同。
一般来说,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自我空间要求就越大。因此,与他们交往时,保持比个人距离更远一些的距离更合适。
3、性格的不同。
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的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较小更容易让他人接近,也愿意主动去接近他人。而性格内向的人则恰好相反。
除了以上三点,还要注意在与人相处时,不要随意打听或戳破对方的隐私。
距离产生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关系方能长久。